最近,中國汽車市場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品牌——嵐圖。
不得不說,新能源賽道是真的吸引人,那邊剛倒下一位,這裡馬上就有人來接力,哪怕場內已經爭得「頭破血流」也一點不帶害怕的。
但你也別以為這又是哪位歸國華僑,打著新能源旗號來招搖撞騙的,嵐圖的背景可不一般。
還記得2018年東風汽車集團專門為電動車高端品牌籌建的h事業部嗎?它就是嵐圖的前身,換句話說嵐圖品牌背負著東風汽車品牌向上和新四化的重大任務,夠不一般了吧?
且種種跡象表明,東風這回可是來真的。
官方表示,嵐圖不從屬於東風公司旗下已有的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而直接隸屬於東風公司香港上市公司——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就相當於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當初調整架構時,將紅旗直接隸屬集團,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嵐圖將有別於東風汽車旗下其他的子公司,以全新戰略、全新組織機制、全新商業模式和全新團隊為特色,嵐圖汽車科技公司將獨立運營,採用市場化運作,這就相當於東風汽車要二次創業了。
再來看看嵐圖的核心高管配置,其中CEO(執行長)兼CTO(首席技術官)為原一汽集團奔騰開發院項目管理部部長盧放,曾主導紅旗H5、奔騰T77開發。首席品牌官為原東風英菲尼迪執行副總經理雷新,CFO(財務長)為原東風公司財務報告分部經理沈軍,COO(營運長)為原東風日產大連分公司總經理蔣燾。
「這是我們用新組織、新機制、新模式,推動東風公司品牌向上的一次戰略選擇。」東風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尤崢表示。
在全新組織機制下,嵐圖有更靈活的活動方式,擺脫之前的條條框框,探索一種「成熟車企+造車新勢力」的創新融合發展模式。這是嵐圖誕生的基本框架。
因何而來?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消費升級,20萬-35萬元的中高端市場增勢顯著,也是2019年乘用車市場中唯一有增量的細分市場,也只有這個價位的市場能承載未來東風集團的電動化、智能化技術。」尤崢曾坦言。
突破自主品牌原有的定價天花板,才能為新技術、新功能的應用提供更多的成本空間,也是東風謀劃「嵐圖」品牌的動機之一。
一位接近東風汽車的人士表示,東風汽車推出嵐圖的另外一個動機,是受到了一汽紅旗等高端自主品牌的影響。
同屬央企背景的一汽紅旗,近兩年的突飛猛進對東風造成巨大的壓力。2019年,一汽紅旗完成了全年十萬輛的銷量目標,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長234%。
但作為中國第二大國有汽車集團,東風汽車的銷量主要由合資公司提供,自主乘用車業務較為孱弱。2019年,東風汽車共售出乘用車245.36萬輛,其中多個品牌的自主乘用車銷量之和僅為32.3萬輛。
今年1-6月,東風公司旗下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為16.4 萬輛,同比下降 33.4%,整體表現不及市場大盤,且主力車型售價大多低於14萬元,品牌力更是沒法與紅旗相提並論。
顯然,嵐圖品牌的誕生除了市場大勢所趨,還有東風業績使然。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英菲尼迪定位的下降,東風系已經沒有豪華品牌可賣,反觀一汽、上汽、長安、廣汽等其他國企均有豪華品牌撐門面。
總不能說師兄、師弟們有的東西,到了東風這裡,啥也沒有。那肯定不行,所以嵐圖誕生的第三個動機也就有了。
中高端市場才有出路、銷量下滑還有對豪華品牌的渴望,是嵐圖誕生的主要原因。
站得住腳嗎?
也有人指出,東風這是在打腫臉充胖子,就像不懂事的孩子一樣,別人有的,我也吵著要有。
個人認為這話說得不準確。憑什麼人家有的,我不能有?
大家都知道,新四化是大趨勢,如果東風刻意堅守原有的幾個傳統自主品牌,不就等於坐以待斃嗎?與其坐著等死,倒不如「搏一搏,單車變摩託」。
可是開頭也說了,新能源賽道已經爭得頭破血流,中途上陣的東風(嵐圖)拿什麼跟人家已經大戰幾十個回合的老司機對線呢?
儘管東風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很早,2001年,東風電動車公司便成立,到現在已經有19年的電動車研發經驗。另外,近年東風也陸續推出了好幾款十來萬元的純電動車,旗下東風小康電動車也不少見。
問題來了,多年來用於低端車型的技術儲備,大家覺得足以支撐起20-35萬的中高端車嗎?顯然是微不足道的嘛,到底東風箱底裡壓著什麼好貨,我們不得而知。
其二,儘管20-35萬區間是有增量,但這些增量並不屬於自主品牌啊。以嵐圖瞄準的20-35萬區間的新能源車為例,其實已經有不少自主品牌嘗過苦頭。
例如廣汽新能源的Aion LX和上汽的Marvel X,它們無不肩負著品牌衝高的期望,且價格無限接近20-35萬區間,但結果大家也有目共睹了,Aion LX月均幾百臺已經算不錯的了,Marvel X有些月份甚至只有個位數的銷量。
在新能源領域耕耘多年,算是小有成就的廣汽新能源,目前的主銷車型依然是15-17萬左右的Aion S和Aion V。自主品牌要衝高,難!靠純電動車來衝高,更難!
也難怪嵐圖出道即高端的打法,會受到業界的質疑,骨子裡依舊是傳統主機廠的東風汽車,在現有的幾個乘用車品牌均未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積累足夠的用戶和口碑基礎上,貿然推出高端品牌,就像零基礎報奧數班——白交學費。
當然了,道理大家都懂,正如東風集團董事長竺延風說的,「開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衝刺。」嵐圖要快速跟上節奏,不然將成為下一個拜騰,以悲劇告終。
據悉,東風方面已為嵐圖品牌制訂了10年的產品規劃,並將推9款車型。首款SUV產品將會採用東風公司技術中心牽頭研發的純電動車S平臺,新產品會是一款B級SUV車型,2021年上市,其瞄準的是BBA中型豪華SUV產品。
嵐圖未來將在自建的新渠道進行銷售,東風雷諾位於武漢的工廠升級改造後用於新車型的生產,年產能規劃為15萬輛。(間接解決了雷諾工廠的員工就業問題)
此外,我們還能YY一下,作為東風汽車合資方的日產汽車能否幫忙拉一把?最近日產正式發力純電動車,新車Ariya未來必然會進入中國市場,屆時嵐圖搭載日產的電動車平臺,或者提供一些關鍵技術能否成為可能呢?
畢竟只要有了日產的幫助,嵐圖與第一批玩家之間的差距就能快速縮小。當然了,這都只是猜測,日產未必會這麼康概大方。
總的來看,嵐圖的誕生你可以說它是主動出擊,也可以說是被市場逼出來的。就目前而言,大家覺得東風汽車的「嵐圖」,畫得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