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愛好者:我兒子已經二歲了,還不會說話。但我感覺他心裡明白,是小孩子不願意開口還是與家庭撫育有關係呢?
廖老師回答:
能夠感覺到你現在處於一種比較焦慮和擔心的狀態,擔心你的孩子、你的家庭關係,所以你雖然只提了這個問題,但是從後面你的補充信息,我會覺得你至少面臨著以下幾個擔心。
第一個,你擔心孩子的一個發育問題,雖然你相信孩子的智力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你似乎不是很確定孩子的心理髮育是否正常,因為你說你感覺孩子就是不願意說話,你擔心孩子跟父親,母親的關係有一些問題,或者孩子的心理髮育有一些不太健康的地方;
第二,從你這段信息的描述,我還能感覺到你和你的妻子的育兒理念不是很一致,你跟妻子的育兒理念是有一些差異的。
第三呢,我還能感覺到在你的家裡面,可能你的父親、母親和你的妻子在育兒理念方面也有差異,或者說父親,母親和妻子之間的關係不是那麼的和諧,因為你提到會相互的指責,會相互的把孩子現在說話有一點延遲的這個問題推給對方。
我還能感覺到你在描述中呢,你會覺得你跟孩子的關係不是那麼的親近,你希望能夠跟孩子多建立一些親密的關係,但是你說到孩子不是很願意親近你,你擔心孩子跟父親之間關係如果不是那麼的親近,太粘媽媽了,對孩子的心理髮育不是很好,所以從你的信息當中,我讀到的更多的都是你對孩子的身體發育、心理髮育的一種擔心和焦慮,對你目前家庭關係的一種擔心和焦慮,所以呢,我希望你先好好想一想,如果你希望解決其中一個問題的話,你最想解決的是哪一個問題?
另外呢,我再回到你首先提出的這個問題,關於你的兒子兩歲還不會說話,但是我看到你後來補充的信息,是在託嬰所的時候,你的兒子會說話,它可以大叫一聲「讓開」,也就是說他並不是不會說話,似乎只是不能很完整的用句子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在語言能力這方面是有一部分遺傳,有一部分後天的,在遺傳方面,每個人我們所遺傳到的能力確實是有差異,你會發現有的孩子可能不到一歲,他就可以說話,而且可以說一些詞組,有的孩子可能到了三、四歲才能比較完整的用一些詞組。
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一些能力,或者是我們叫作天賦的能力確實是有很多的差異,你會發現有的孩子可能他就是天生,他的運動能力、平衡能力會比較好,有的孩子他的音樂能力會比較好,聽覺樂感會很強,有的孩子可能一兩歲聽到音樂就會哼唱,會手舞足蹈,有的孩子的動手能力會很強,到一兩歲會抓小玩具的時候,他可以把一些積木擺成一個形狀,而有的孩子可能就語言能力會比較強,現在你可以去看看你的兒子,如果他的語言能力並不是他的強項,那麼他身上有哪些能力你覺得仍然是可圈可點的,是可以被你看到的。
你在信息中提到的一句話,你說你的妻子說,如果兩歲還不會說話,一生就完了,這個觀點是不對的,有的孩子可能就到三、四歲他才可使用完整的詞組,用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但是這些孩子他們到了上學年齡,可能在語言方面仍然不是那麼的強,你會發現,有的人到了20多歲,30多歲,可能語言表達的能力仍然不是那麼強,但是不見得他就是一生被毀了的一個人,他可能會在其他方面做出成績,因為語言能力,這個確實是有一些遺傳,如果說孩子的父親母親兩方面語言能力都不是很強,那麼孩子可能說話會說的稍微晚一些。
如果父親或者母親一方在語言能力方面比較弱就會影響到孩子,我們說這個是一個遺傳的因素,另外我們還要考慮一些後天的因素,一般來說孩子如果在一個大家話都很多的一個家庭裡,就是語言交流很頻繁,語言環境比較豐富的環境裡,他可能會比較早的想發出語言的信號,比較早的去說出一些詞組。
從你的信息描述中能夠感覺到,可能大部分時間是你的妻子,她一個人在帶孩子,好像可能你陪伴孩子的時間不是特別的多,然後父親母親呢,他們每天也並沒有跟你妻子住在一起,所以孩子面臨的語言環境也許不是那麼的豐富,他接觸到的語言信號不是那麼的多,也就是說他接觸的外在的語言環境如果比較單一的話也可能會造成這個孩子在說話方面的意願不是很強,但不代表他不會說話,你看他在託管所他可以說話啊,只是他說話的意願不是很強,所以這些情況我們都是要去更多的去思考,去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
有心理學研究是這樣說的,孩子的語言智商,就像剛才我說的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或者說一個人的口才,他的語言流暢度,用詞的豐富度、準確度,這個我們都叫語言智商,孩子的語言智商,跟他在三歲之前他接觸的語言環境直接相關,如果他在三歲之前所聽到的那些詞組、詞語能夠超過3萬個,就是說他身邊有很多人在用一些豐富的詞在交流,哪怕不是跟孩子交流,只要他能夠聽到這些很豐富的詞語,那麼孩子的語言智商一般來說都會比較高一點,相反如果她聽到周圍人的這種交流語詞很貧乏,很少。
那麼孩子在語言發育,在語言智商方面可能就不會那麼高,但是並不代表孩子之後的人生就會受到多大的影響,你現在去看看孩子身上,在語言方面可能不是那麼強,但是他有沒有其他的一些能力在你看來是可以去培養的,可以去更多的去幫他挖掘的一些能力,因為太多的一些關於你家庭的情況我不太了解,如果是在我的諮詢中遇到這樣的案例的話,我首先會建議來訪者要來接受家庭諮詢,接受家庭關係的一個諮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