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到達北京的第三天,也是切實體驗輝誠老師(感覺這樣稱呼好像才更親切舒服)學思達課堂的第二天,做了一次學思達課堂的學生,聽了幾位學思達優秀講師的故事,在愛與自由的氛圍中體會著、感動著……
(一)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
上午一上課,輝誠老師就對大家自發成立的自組織給予了高度肯定,介紹了學思達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艱難起步到如今的風靡很多國家,還有學思達最初的網站,只能上傳下載教學講義的平臺,通過這些案例告訴大家,每個學校都可以做屬於自己的學思達教學,每個人都最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難,但是只要認準了堅持去努力,慢慢地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並且願意提供資源的支持。我們很幸運能在21世紀研究院的組織下參加這樣的一次培訓,有幸能夠和這樣一群充滿激情的人一起做些事情,只要能夠堅定信念走下去,一定會有不一樣的奇蹟出現。
(二)再學薩提爾
接下來,輝誠老師通過兩個案例,進一步向我們演示了薩提爾的四種應對模式以及怎樣用薩提爾模式讓當事人的情緒得到疏解。
為了讓我們明白四種應對模式的具體含義,輝誠老師採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展現了一個家庭中,指責型的父親、討好型的母親以及由此產生的混合了討好型、指責型和超理智型的孩子,生動地呈現出了家長的應對模式對孩子的影響。今天也真正記住了四種類型的特點和優勢。
第一種,指責型的人重視自己的感受和周圍的情境,不重視他人的感受,這種人可能很強勢,但是一般比較有領導力。第二種,討好型的人注重他人的感受和周圍情景,但是會委屈自己,這樣的人壓抑時間長了可能會爆發,然後又討好,循環往復,不過這種類型的人一般溫柔體貼,能為他人著想。第三種超理智的人,不在乎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只在乎道理,能比較客觀的看待人和事物,適合做科學家。最後一種打岔型,也就是遇到事情當做沒看到,轉移話題等等,這樣的人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以及現實情境都不過分在乎,容易陷入非現實的思維世界中,所以比較有想像力,往往有一些好玩的點子,創新性比較強。所以四種應對模式各有利弊,沒有好壞之分,但是我們既然能夠覺察到這些,如果能夠朝向第五種模式——內外和諧一致型轉變,就是努力的方向,也就是在乎別人的感受,也在乎自己的內心和周圍的情境,所以這樣的一致性能讓一個人真正的心態平和。
同時,一個人只有自己接納了自己,學會了愛自己才能學會愛別人,才能把能量傳遞給別人。在隨後的課堂上,輝誠老師也通過一個實際的案例向我們當場呈現了薩提爾模式問答的方法,讓我們感受到他對當事人情緒的關注和接納,處理情緒而不是問題,因為情緒本身往往就跨越了行為與問題。其實,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比如這裡的先處理情緒,比如關注正向面,又比如「問題本身不是問題,不當的解決方式才是問題」等等都和焦點的理念是一致的,所以學了許久焦點以後也比較容易理解這些理論。
(三)做一回高中生
處理了情緒,輝誠老師用一節高中文言文的教學課向我們展示了學思達課程的上課模式和小組機制。學思達的學習分為五步:自學、思考、討論、表達、補充,一堂《金世成》的課為我們做了精彩的呈現。
首先是老師自己設計的十三頁講義,把本文相關的解釋、自學要回答的問題,具體的做法,以及相關的補充資料都羅列在內了,但是做這份講義就足可見老師對備課的用心程度,當然心中有糧就沒那麼慌張了,就可以把精力專注在學生的課堂反應和生成上,自然上出來的課就比較有效。
其次,老師把一節課分解成幾個小段,有的時間長一些,有的短一些,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決定是否需要討論和花費過多時間講解答案,也就是五步教學法靈活運用。整個過程是學生在自學,但是學生沒有一點浮躁,反而是個個沉下心在思考。設計的問題則是選擇與問答並行,封閉式和開放式交叉,特別是一分鐘講故事和思辯環節的設置,更是讓課堂上的氣氛火熱到了極點,老師們開始了辯論,甚至差點要「一較高下」了。
在整個過程中,老師還特別注重引導學生的一些習慣和思想問題,比如兩人出現爭執的時候,老師不能偏幫誰,而是要教會學生尊重對方——哪怕你的觀點和我的不一樣,我也可以尊重你的答案。所以老師在課堂上的平和就是在給學生做身體力行的示範,這不僅是在給學生傳授知識,更是在培養一個高素養和能力的人。
課後老師分享的關於小組設置和評分機制的內容,也讓我們的視野更加寬廣,原來只要去想,方法總比問題多得多!一個學生很難從他不喜歡的老師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所以,改變作為一個填鴨式的「暴君」或者「昏君」,和學生建立起和諧向上的氛圍,自己和孩子們的未來才能更加快樂幸福。
(四)乘著學思達的翅膀飛翔
下午是明後兩天將要給我們上課的各位優秀的學思達老師的閃電演講。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動人故事,讓我們聽的過程中都為之動容,但這也正是輝誠老師所說的學思達的迷人之處吧。
「隱形的翅膀,讓夢恆久比天長,留一個願望讓自己想像……」薛晶晶校長一首《隱形的翅膀》唱出了很多農村學校老師的心聲,也讓來自臺灣的黃彩霞老師想起了自己和孩子們之間學習學思達之後的變化,從填鴨式教學到開放課堂,這個過程中不僅改變了學生,更是成長了自己,也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
充滿激情的許扶堂老師已經退休了,仍然奔走在很多國家,傳播學思達的教學理念,指導了許多願意改變的老師,「有愛還要有方法」,期待許老師明天為我們帶來《更有感的數學課》。
從認定學思達是沒法在數學上應用的,到堅定地使用學思達助力自己的數學課堂,甚至為了寫講義寫到頭髮變白、肚子變胖的劉繼文老師,特地為大家準備了武功秘籍,還有大補丸,分身術等等(如果雲躍校長在的話,也許二人可以切磋一下武藝),到底是什麼絕招呢,只能到劉老師的課堂上去看了!
還有來自阿里山的徐曉薇老師,帶著臺灣的點心和7公斤的箱子,以及一顆火熱的心來到了我們身邊,在英語課堂上又會怎樣用心智圖徵服大家呢?
還有來自洋蔥數學的陽光帥氣、聲音悅耳的金政國老師和孟繁博老師現場向我們展示了洋蔥數學動畫的使用方法,讓我們更加期待洋蔥數學在學校裡落地開花。除此之外還有小語林姿君老師的魔法教室、美術孫菊君老師的藝術沙龍、東莞黃群貴校長的學思達推廣學校,都令人震撼和唏噓。當然也讓我們對明後兩天的課程有了更多更多的期待。
為什麼要學習學思達?借用一位老師的話來說: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後遇到什麼樣的老師,我就要先成為那樣的老師!
(五)有這樣一群人
一天的課程下來,大家已經是收穫滿滿,當然身體和大腦也都渴望休息了,但是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在接觸了學思達的理念之後,就決定自發成立一個組織,共同備課,一起抱團取暖,真正把學思達用在自己的學校的教學中去,於是,晚上六十餘名老師在郭麗景老師的發起下集合在一起,共商學思達實踐大計。選舉出來的領導班子的成員們更是商議到晚上十點才散會。
此時此刻,已是夜裡十二點鐘,但是相信仍有許多還在探討或者思索的不眠之人……親愛的夥伴們,在學思達這條探索之路上,就讓我們一起尋找輝誠老師口中迷人的課堂,一起創造更多的改變,一起為鄉村孩子的成長助力!
相信有這樣的一群充滿愛和熱情的人,堅守在鄉村,鄉村小規模農村學校一定會有很多很多的可能性!我們期待著一點一滴的改變的發生!
朱會利,劉友龍焦點講師團成員,國家認證心理諮詢師,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SFBT)應用與推廣者。
專注於焦點解決理念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目前開設有焦點解決父母課堂,幫助更多家庭改善親子關係、提升孩子學習成績……
連結:第一天行走在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