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心修煉備講義 學思達課展風採

2021-03-02 貝斯特基礎教育事業體

學思達融入瀚小的中文課堂已有一年多的時間,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有沒有在課堂上落地生根,各個年級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哪些創新和突破呢?本著相互學習的原則,瀚小數理科教學處於2019年11月中旬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學思達教學展示課活動。

為了讓展示課更加出彩,各個年級組的老師群策群力。經過組內一次次的深入教研、激烈討論及細緻的修改,一篇篇學思達講義終於成型。不僅如此,為了讓學思達流程更加的順暢,各班老師還積極加強班級評比機制的使用和對學生學思達常規的訓練,為展示課做好充分的準備。

功夫不負有心人。參加展示課的每一位老師都呈現出了本年級最精彩的課堂,讓聽課的老師們讚不絕口。課堂上老師充分扮演著主持人的角色,整節課激情滿懷,簡練的語言中還富有很強的邏輯性和啟發性,在老師的帶動下,同學們時而專心致志地書寫,時而展開激烈的討論,時而又變身小老師上臺自信地講解,真如一條條智慧的小魚在數學知識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遊。作為旁聽者,深深地被這種生意盎然、活潑、充滿生命力的迷人的學習現場感動著,欣喜著。

看,我自學時多認真!當自學遇到疑問時,老師適時給予指導。

  

小組交流討論我們遇到的疑難問題,老師及時給予指導。

大膽發表我們討論的內容

 

老師及時根據同學們的討論,將知識點做補充及統整

每節展示課結束後,T.Belinda和孫老師都會組織老師們進行及時的評課議課,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對授課老師的優點進行了高度的肯定,同時還大膽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疑問,在不斷的思維碰撞中,老師們對於學思達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迷人的學思達,不僅改變了我們,更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更加輕鬆、高效、有趣的課堂。接下來我們會更加堅定地朝著學思達的方向前行,相信只要用心做,一定可以讓孩子們受益更多。

相關焦點

  • 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對學思達發展以及學思達老師的期待
    但學思達老師和講義的設計卻是導向一個更開闊的知識世界、拉高學生的認知目標(從單純的記憶和理解,走向高階的分析、評鑑、創造和應用),同時每一堂課持續而穩定地培養學生各種多元能力(自學、思考、討論、表達、搜尋、應用、創造等等能力)。
  • 「學思達」小記一二
    去年秋天,我被江蘇王緒衛老師拉進一個名為「學思達」種子教師研修團隊的微信群,這算是我與「學思達」的初相遇。
  • 《學記》與學思達
    附:張輝誠:學思達的教學流程學思達,指自學-思考-表達,是臺灣高中教師張輝誠經過十幾年摸索,立志改變臺灣填鴨式教學的教育創新。 2013年9月,張輝誠老師開始推行學思達開放教室,是臺灣「隨時開放教室」第一人。四年來,全世界超過6000位來觀課。
  • 學思達——擁抱未來的教學方式丨萬物啟蒙峰會專家說
    張輝誠「學思達」教學法創始人/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臺北市中山女子高中語文教師-1-學思達概說學思達教學法,是一套完全針對學生學習所設計的教學法,真正可以在課堂上長期而穩定、每一堂課都能訓練學生自「學思達真正的關鍵在於教學觀念的改變、教學能力的提升、教學技術的改變。其中最重要的首推「學思達講義」,學思達講義是教師專業學養的表現(老師必須將學術專業導入學習、用問答題讓學生從低階學習(記憶、理解為主的傳統教學)轉為高階學習(應用、分析、評鑑、創造)),以及課堂之間頻繁而大量的師生的對話與連結,──這些都是學生之所以能夠產生自學、思考、表達之能力的主要成敗關鍵。
  • 網絡下的「學思達」教學
    「學思達」的教學理念在2015年由臺灣張輝誠老師傳入新加坡的。之後學思達被本地老師在課堂上實踐,尤其是華文老師,讓學生在學習上有很大的收益。學思達的教學理念是依據學習金字塔。從學習金字塔可以看出,在一堂課中,學習收益超過50%的學習方式是討論、實踐和教別人。
  • 探索構建學習力,摸索踐行學思達
    張巧儀老師上課內容為七年級上冊數學的有理數乘法,課堂藉助學思達講義,通過5個任務強化學生對3個知識點的理解。任務一,學生預習課本,對乘法法則形成初步認識。任務二,學生觀看洋蔥數學提供的相關視頻,視頻講解清晰,其中用能量罩相碰來比喻負負得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任務三,小組共學,小組成員互幫互助,學生不僅會做習題,而且每個同學都會講題。
  • 學思達教學法:改變填鴨的教學模式
    「學思達」改變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法,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課堂上的表演者。而老師則成了整節課的主持人。經過20年探索和推廣,學思達教學法的創始人張輝誠老師,將這種方法架構成「學生自學、問題思考、小組討論、學生表達、老師統整」5個步驟。
  • 「學思達」教學 引申啟發
    之前介紹了「翻轉教室」及「MAPS教學法」,今期便談談「學思達教學法」。所謂「學思達」,就是自學(learning)、思考(thinking)及表達(expressing)的縮寫,融合了三個概念以引申多重啟發,由臺北中山女子高級中學中文科老師張輝誠發明。  張擁有17年教學經驗,考察過北京市第四中學的「完全開放教室」、日本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觀察內地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的評審制度後,在課堂上讓學生當評審。
  • 學思達,讓課堂更美好
    破冰環節,大家進行自我介紹,互相了解學思達的五環節,滲透在課堂的每一個地方,如何做好這五個環節何權衡好五環節的關係,老師們進行了思考與探討。這些是每一位老師在進行學思達課堂時都應該注意的。注意到每一個細節、做好每一個細節更能為我們的學思達助力。老師們也結合在過去的一年裡,學思達開展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談論,集結所有人的智慧,探討出更好的解決方法。比如:自學時有聲音該怎麼辦?有學生不參與討論該怎麼辦?這些都是每一個老師都可能遇到的問題,相信經過一番探討與聆聽,老師們一定在心中有了自己的答案。
  • 張輝誠:「學思達」如何改變臺灣填鴨式教學?
    學思達指的是自學-思考-表達,張輝誠老師經過十幾年的摸索,立志要改變臺灣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四年來,學思達開放教室已經吸引了全世界超過6000位教師來觀課。截止到2017年的7月,學思達團隊的教師在臺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波等地做了912場演講,總計影響42744人次。
  • 張輝誠:學思達教學法
    在大方分享講義和教學經驗的同時,張輝誠指出,教師要親臨現場才能感受翻轉的力量。「一方面告訴大家翻轉教學其實是教學『技』術的大提升與大改變,」張輝誠表示,透過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能真正引出孩子的向學心,才能脫離「不考試就不讀書」的魔咒。
  • 學思達魔法教室——帝都之行第三天
    今天是到達北京的第三天,也是切實體驗輝誠老師(感覺這樣稱呼好像才更親切舒服)學思達課堂的第二天,做了一次學思達課堂的學生,聽了幾位學思達優秀講師的故事
  • 學思達培訓我先行,蓄勢待發新徵程——勤禮外語中學教師增能系列(四)
    暑期正值老師們充電學習的好時機,為了提高老師們學思達教學的技巧和能力,勤禮外語中學進行了一系列教師增能培訓。此次勤禮外語中學特邀貝斯特數學教學研究中心劉主席和貝斯特教育事業機構學思達文科導師張惠喬老師,分別對勤禮中學的數理科與文科教師進行學思達線上培訓。
  • 學思達——改變填鴨的教學模式 擁抱未來的教學方式
    一、撥正錯誤以前我錯誤的認為「學思達」學習模式只適合於高年級的學生,今天聽了講座,張輝誠老師撥正了我的錯誤理解——原來學思達模式適合從幼兒園到高效的任何一個階段的學生,同時適用的範圍是:從主科到副科。現如今,全世界的教學方式已經開始改變,比如可汗學院的「翻轉課堂」等。
  • 他是學思達教學法創辦人,自覺個性孤僻高傲,直到遇見了……
    此後他自創的「學思達教學法」吸引了數萬「認同者」追隨,他成了臺灣「翻轉教育」的先行者,聲名遠播海外。近2年前他毅然請辭公校教職,到中國大陸協辦學校,如今他又回到臺灣,催生出第一所「學思達專校」,將由此展開一場大型教學實驗。原本平凡甚至有點孤癖的高中老師,靠著一步一腳印成了「學思達創辦人」,性格變得柔軟也包容許多。被問到這改變如何發生,他總強調「因為我跟崇建學過薩提爾啊」。
  • 拓思達少兒英語冰糖葫蘆主題英語課
    拓思達少兒英語冰糖葫蘆主題英語課Top Star Ice-sugar Gourd English Class     拓思達冰糖葫蘆主題英語課寓教於樂,不僅給了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動手實踐的機會
  • 全民大樂鬥潛心修煉好不好 全民大樂鬥潛心修煉有什麼用
    導 讀 在全民大樂鬥中,有的小夥伴老是得到了潛心修煉這一狀態,但是很多玩家都不知道潛心修煉有什麼用,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全民大樂鬥潛心修煉好不好
  • 親身試課學得真,眾師展技推課忙(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培訓第六期...
    2018年8月12日,農村小規模教師成長計劃第六期第二天,上午我們繼續進行學思達基礎概念和實務練習(三)。主講人依然是「學思達教學法創始人」、臺北市中山女子高中語文教師——張輝誠老師。一、案例展示,回顧薩提爾模式案例一:改變自己一個愛指責的爸爸,容易出現討好型媽媽,這種情況易出現理智型子女或打岔型子女。家庭的氛圍難以良好。
  • 告別填鴨,翻轉課堂,活化數理教學 ——勤禮外語中學數理科教師學思達培訓
    目前在嘗試改革課堂的有多種理論,而學思達式的教學模式已經在試點課堂中大獲成功,劉繼文老師詳細闡釋了如何將學思達模式深入到數理課堂中,要結合視頻短片有趣且可反覆播放的特點,製作適合學生自學的講義,讓學生討論後自由開心地分享表達。
  • 講臺映冰心 粉筆寫春秋——日照市莒縣第四實驗小學優秀教師風採展
    講授的優質課、比賽課、示範課在各級評選中屢獲佳績。胡善秀,本科學歷,從教29年來,胡老師潛心鑽研,構建智慧課堂,引領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她始終堅持:一生只做一件事,潛心做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用智慧傳遞智慧,用愛心培育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