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選活動揭曉
顧雷雷
顧雷雷:將「誠實守信」作為人生準則
顧雷雷,男,漢族,1988年4月出生,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畜牧局富官莊畜牧工作站職工。獲「省高校優秀大學生」、「臨沂市道德模範」、「沂水縣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因為撿到近百萬元巨款不為所動的事跡,他被網友譽為「最美大學生」、「最美準戰士」。2011年回沂水老家辦裡應徵入伍手續的他從濰坊到沂水的班車上拾到一個背包,因司乘人員已鎖車門吃飯去了,他只好把包帶回家。他發現包裡除了有4300元現金,銀行卡,醫療證等物品。還有一張清楚地記載著銀行卡密碼和數額的紙張,顯示銀行卡內存有80萬元金額的記錄。之後他通過各種途徑,最終把錢物分文不少地交給了失主,並婉言謝絕了失主的酬謝。轉業工作後的顧雷雷依然踏實,在近半年的工作中,雖然所從事的工作與所學專業不符,但他刻苦學習,積極向單位裡的領導和同事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紮根基層服務基層,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扎木扎木古麗
扎木扎木古麗:用愛和誠信譜寫美麗人生
扎木扎木古麗,女,哈薩克族,1985年3月出生,甘肅省酒泉市阿克旗鄉殘聯專幹。她是一名普通的80後年輕的殘聯專幹,自2006年甘肅省酒泉市阿克塞縣撤鄉並鎮後,她就一直在阿克旗鄉政府從事殘聯專幹工作,把自己青春最美好的時光奉獻給了鄉殘聯這份工作。她盡心照顧家庭,面對丈夫去世的痛苦,她依然堅強地扛起家庭的重擔,照顧雙方父母及殘疾的弟弟華瑞孩子。在工作上,她是一名模範專幹,每年年底考核中都會得優秀受表揚,不僅能積極完成好本職工作,也能積極主動的協助鄉民政專幹做好其他工作,而且做事從不拖拉,一直都是以「今日事,今日畢」的原則去做每一件事,完成每一件任務。她也是一位好鄰居,她從未和鄰裡產生過任何矛盾,每當街坊鄰居需要幫助時,只要她能夠做到,從不會推託,感動的鄰居逢人就說、見人就誇,說她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楊林
楊林:誠實守信 替父還債
楊林,男,漢族,1978年3月出生,寧夏銀川永寧縣勝利鄉楊顯村報帳員。2006年,楊林的父親為救一名12歲落水女孩,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留給家裡的是32張欠條共17萬元的外債。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僅給家人帶來無比沉痛的打擊,同時也使家裡的生活變得異常艱難。面對來討債的人這種情況,楊林和弟弟楊苗商量後決定不能因為父親離開就把所欠的債賴掉,而是要為父親償還所欠債務,他覺得這是應該承擔的責任。於是他把父親生前寫的欠條名字改成自己的名字。為了還債,楊林平日裡除了照看家中果園和農田外,還打了幾份零工,收入全部攢下還債,從不捨得亂花一分錢。「最困難的時候連糧食和化肥都沒錢買,只能先賒著。」楊林說,「無論用10年還是20年,都要把債還清。」他做鋼材搬運經常獸獸,因為債務也影響了自己的婚事,但這些他都沒抱怨過。8年來,楊林、楊苗兄弟倆把父親生前借的錢還了接近14萬元。
王多雲
王多云:全心為村民服務的村醫
男,漢族,1978年出生,青海省都蘭縣香日德鎮得勝村衛生室鄉村醫生。工作以來為了更好的為農牧民群眾服務和適應農村基本醫療,預防保健等衛生工作的需要,努力學習業務知識,定閱醫藥雜誌,刻苦鑽研醫學理論,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基層衛生工作的經驗。他經常為該村的殘疾人,孤寡老人義務就診,積極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為掌握真實有效的衛生數據、衛生資料,他經常去群眾家做客,掌握基本情況,進行健康教育,徵求群眾對村醫的要求意見,很快增進了醫患關係。為了改善得村民的生活衛生環境和提高健康意識,他積極宣傳衛生健康知識,協助村委會清除汙水和垃圾,消滅衛生死角,鼓勵村民建設衛生廁所,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使得勝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觀。多年來共診治患者1萬餘人次,從未發生過任何醫療事故和糾紛。
常勇
常勇:人窮志不窮
常勇,漢族,1979年9月出生,山西太原鐵路房建段大同方圓物業公司管道工。他曾經拾撿重金後驅車追趕交失主。2014年6月28日晚上22時左右,常勇開車在大同市區東風裡露天夜店外魏都大道路段等候家人,無意中看到前面不遠處,有一男子在整理自己汽車後備箱時掉下一包東西開車而去。常勇趕過去撿起東西一看,發現塑膠袋裡用報紙包著很多成捆的現金。他不假思索地開車順著魏都大道追趕失主,最終把撿到的錢交到他手裡,他曾幫助別人後不留名。2002年8月的一天,一個小夥子在大同市新華街被撞倒在地,正好路過車禍現場的常勇看到情況危急,毫不猶豫地背起渾身是血的小夥子,將他送往附近的鐵路醫院。在得知得小夥子脫離生命危險後悄悄離去。他常年堅持做好事。常勇連續三年資助四川山區兩名小學生,共計捐款1200元;1998年曾參加過長江抗洪搶險,當兵期間共榮獲部隊嘉獎4次。
李德軍
李德軍:帶動更多的家鄉人致富
李德軍,男,漢族,1982年2月出生,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農匯農畜產品經銷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2009年在外打工的他回到扎蘭屯,組建了託欣河畜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在當地的浩饒山鄉承包荒地建養殖基地,修建了2萬平米養魚池,10萬平米的養殖場地。合作社剛剛成立的日子,他吃了不少苦頭。由於鬧雞瘟,他養殖的6000隻雞全都死了,他一下賠掉了20多萬元,之後由於經驗不足又賠進了30多萬元。他沒有退縮,而是四處學習,慢慢養殖場有了起色,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及時還款,在年底還清借款時許下的一年期限的欠款。他的言出必行、誠實守信贏得了大家的信賴和支持。目前,他的大鵝產業已經實現了全產業鏈的無縫監管,做到了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品牌體系。他準備進一步拓展產銷量,佔領更大的市場,帶動更多的養殖戶致富。
榮玉
榮玉:用誠實書寫人生 以守信澆鑄良心
榮玉,男,漢族,1987年12月出生,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溼地局辦公室幹部。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他始終恪守人生準則,嚴格要求自己,誠信守信,樂於助人。他曾撿到東西千方百計尋找失主,也曾在車禍中費盡心思搶救傷員與其家人聯繫。他長期堅持去敬老院進行志願服務活動;積極參與螢火蟲公益組織倡發的各種公益捐助活動,為山丹縣陳戶鄉小學捐贈圖書130冊,價值2400元,捐助衣物等物品,價值2000元,為年僅6歲的白血病患者李想捐款500元。他堅持在職一天、守責一天,工作一天、作為一天,他用執著的幹勁幾乎走遍了溼地境內的每一條溝、窪、渠、道,他用持之以恆的堅守踏遍了溼地所有的留候鳥投食點。他只想用自己的良心和責任去傳遞愛心,用實際行動去傳播正能量。
高國良
高國良: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
高國良,男,漢族,1975年3月出生,河北省唐山欣欣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河北欣欣玉旋風鋸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97年,年僅22歲的高國良,毅然放棄了縣印刷機械廠這個當時在人們眼裡不錯的工作,開始了自主創業的生涯,借錢開起來一個只有20多平方米書店。從書店經營的第一天起,他將「誠實做人,守信經商」作為書店的宗旨。他大膽探索改變傳統的圖書營銷方式,幫助圖書銷售戶解決購買圖書前期投資難題和後期銷售風險,與下遊商戶建立了互信互利、忠實可靠的合作關係。經過六年的拼搏,公司與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雲南科技出版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實現了出版發行銷售一體化經營。與全國100多家企業結成了合作夥伴。之後他又不顧家人的反對,堅持要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創辦自己的生產型企業,開始了金剛石鋸片生產項目,經過9個月的苦戰熬戰,一個投資8000萬元的金剛石鋸片生產項目建成竣工,2014年8月底正式投產運營。
趙紅豔
趙紅豔:身殘志堅 從醫報國
趙紅豔,女,漢族,1973年10月出生,武警後勤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她忠誠事業、身殘志堅。2003年,在「非典」戰鬥中,她主動請纓、奮戰一線,背著患者進入「紅區」,不幸感染病毒後,憑藉頑強毅力,她闖過生死線,卻因大量服用激素導致全身多處關節缺血性壞死,下肢癱瘓。病魔面前,她沒有退縮,主動要求重返工作崗位。患病以來,不屈不撓與病魔作鬥爭。她婉言謝絕院領導為她調崗的照顧,始終堅守崗位。她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出滿勤、幹滿點,從不遲到早退。近年來,她承擔的胃腸動力檢查項目成為醫院特色項目,收診率穩居全院前三名。她把為患者解除痛苦作為自己價值的體現,結合診療實際,探索總結出「醫術+藝術」診療法,常用感染「非典」致殘的心路歷程教育引導患者,有效緩解了患者焦慮情緒,提高了治療效果。
買買提·阿布都拉
買買提·阿布都拉:組織58個青年人建立「安居富民」建工隊
買買提·阿布都拉,男,維吾爾族,1988年2月出生,新疆吐魯番市三堡鄉英吐爾村村民。大學畢業後,靠著家裡人給他的不到1萬元開始創業,最初賣點葡萄、棉花、孜然、棉籽等在農村極其常見的一些商品,一做就是三年。2008年他在三堡鄉順利開了一家自己的農用品銷售店,使自己的生意走上規模化、正規化,他用自己化肥生意的利潤開始投資了其他的項目。建設大棚、承包遷居房、建設牧民安居房等。率先致富的他,在解決三堡鄉及吐魯番市部分多餘勞動力就業問題的同時,他每年給三堡鄉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補助10000多元,在2012年吐魯番市4.25特大風災後,給亞爾鄉上湖村房子被燒毀的農民捐贈了價值10000多元的窗戶木頭等房屋建設材料。2013年他組織58個青年人建立「安居富民」建工隊,一年之內建立了63套安居富民房子,同時組織運輸車隊按時發放建房子需要的相關材料。
羅珍拉牡
羅珍拉牡:衝在基層第一線
羅珍拉牡,女,藏族,1985年6月出生,2008年大學畢業後考進中國人民銀行山南地區中心支行工作,現為該支行宣傳群工部副部長。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藏民族之宗、藏文化之源,她義務擔任山南電視臺外景主持,利用業餘時間宣傳雅礱文化的歷史、宗教和民俗;為了幫助更多人,她充分發揮中支團委書記聯繫廣泛的優勢,組織青年開展義捐義賣,幫助福利院、敬老院籌集善款。2009年7月,她拾金不昧為在街上撿到的價值幾十萬的名貴首飾尋找到失主,並拒絕重金酬謝。她工作認真負責。山南地區平均海拔3700多米,受嚴重缺氧的特殊自然環境約束,2009年底,因為一場特大暴風雪突襲西藏山南,山南地區隆子、錯那等5縣災情嚴重,為了更好地了解災區實情,中支決定實地調研。羅珍拉牡主動請纓和男同事一起衝到了基層第一線,順利完成了調研任務。
胡國林
胡國林:村民眼裡的知心人
胡國林,男,漢族,1977年12月出生,安徽省銅陵市銅陵縣西聯鄉犁橋村委會主任。在犁橋村村民眼裡,他可不是個「官」,而是家裡人、知心人。今年37歲的他在村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已經工作了13個年頭,從村裡的文書到村黨委副書記,村委會主任,他以紮實的工作作風、優異的工作成績,得到廣大幹部群眾的好評,先後榮獲市、縣「創業致富帶頭人」、「最美村官」和「鄉村好青年」、「銅陵好人」等榮譽稱號。他在工作之餘擠出時間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學習業務知識,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論和業務水平。在2009年他自費報名了成人自考,學習計算機信息系統管理專業。2010年又在銅陵電大參加「一村一大」農村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習,通過四年的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分別在2011年和2012年拿到了兩個專業的畢業證,成為村裡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學生」村官。
李寧
李寧:爭當核心價值觀踐行者
李寧,男,壯族,1985年9月出生,廣西貴港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副主任科員。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始終以「和為貴、誠為本、幹為先」的精神鞭策自己,對群眾、對工作始終信守承諾。他是在多人眼裡向善好學、盡職履諾的「傻小子」,答應別人做的事情,一定會傾盡全力去完成。為了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他連續48小時不休息,3天3夜沒離開過辦公室。為了幫網民尋狗,發動多方資源,努力尋找,最終向網民兌現了要找到狗的承諾。作為一名新時代的網絡警察,李寧充分發揮他的專業特長,巧借網絡這一平臺,與群眾進行良性溝通,為群眾答疑解惑,在網絡微博上為孤兒呼籲捐衣捐物、為五保戶老人傳播經濟救助信息……2013年,他又根據智慧型手機發展的特點,在全市公安機關首推「網絡手機警務工作」模式,將網絡管理下沉到群眾的智慧型手機終端,實現24小時全網觸警,24小時貼心為民服務,使警民關係在網絡虛擬社會裡得以延續,樹立了公安機關良好形象。
郭昭軍
郭昭軍:用誠信鑄就金字招牌
郭昭軍,男,漢族,1973年10月出生,福建省漳州市寶利飾品有限公司董事長。1973年出生的郭昭軍是一位在漳創業的港商,「我和我的金行能快速發展,離不開的是『誠信』二字。我相信,黃金有價,誠實無價,誠信是企業邁向成功的根本,誠實守信是永遠的金字招牌。」郭昭軍說。有一次,一個顧客交了訂金,說好三天後交易,顧客卻因故拖了4個月,面對已暴漲的金價,他卻沒有藉故取消交易,仍按之前談好的價格賣給顧客。少賺了4000多元,別人說他傻,他只是憨憨地笑。為了打消顧客的疑慮,也為了金行的信譽,寶利金行在全省率先與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籤訂珠寶首飾質量保險,並向顧客承諾,凡在該金行購買鑽石首飾均附有國家權威機構提供的鑑定證書,享有終身免費維護,鑽石以小換大,永不受時間限制保值兌換。十幾年來,寶利金行已成為消費者零投訴企業,先後獲得省授予「質量檢測合格單位」、「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店」。
於婷
於婷:只要肯付出就可以撐起自己那片藍天
於婷,女,漢族,1987年1月出生,河北省承德市寬城縣大石柱子鄉大閆杖子村柴雞養殖負責人。畢業後跟隨家人來大閆杖村,在那裡她想到了創業致富。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她認為只有發展綠色農業,才能改善當時的經濟狀況,之後她建起了柴雞散養場。拿著20萬貸款,又在親戚朋友那裡湊了10萬元,歷時三個月,雞場終於初步建成,為了讓大家吃上真正綠色無公害的雞蛋,她始終堅持誠信為本,雞場所用飼料全部由自己配製,她經常要去遠離雞場的山溝裡割草、挖野菜餵雞。在雞的防疫上,她都是親自動手。養雞場現已達到散養雞5000隻的規模。她的雞場和雞蛋的品質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好評。她將自己創業過程中所總結的經驗、教訓和心得,毫無保留的與鄉親們分享,在她的鼓勵和帶動下,現在村裡已有50多名婦女自主創業,建起了多處食用菌大棚和育肥雞場。在2012年村班子換屆選舉中,她得到了全村百姓的大力支持,當選為婦女主任。
聶淑琴
聶淑琴:10餘年兢兢業業從事藥品零售
聶淑琴,女,漢族,1975年12月出生,安徽省太湖縣牛鎮鎮經營東升大藥房營業員。她從事藥品零售工作十餘年,作為一名服務農村的基層工作者,她誠實做人,踏實做事。2014年10月5日,聶淑琴發現櫃檯上有一個黑色的背包。「肯定是哪個顧客遺失在這的」,聶淑琴顧不得多想,馬上衝出店門,可街上已經沒有剛才購藥的任何一個顧客的身影!聶淑琴只好撥通了牛鎮派出所的電話。幹警通過身份證找到了失主,並電話通知其來東升大藥房領取失物。在她十餘年工作生涯中,像這樣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時有發生,得到了周邊百姓的一致好評。 藥品零售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關乎千千萬萬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因而要求藥品零售從業者必須恪守誠信,盡職盡責,不容許有半點弄虛作假和敷衍馬虎,再苦再累也從沒有半句怨言。在10餘年的工作中,從未出現過藥品質量事故,得到了藥監部門的高度肯定,東升大藥房也因此被評為「放心藥店」。
李彪
李彪:立足農村 甘於奉獻
李彪,男,漢族,1983年11月出生,北京大興區青雲店鎮東辛屯村副書記。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立足農村,甘於奉獻。他作為一名黨員,更要加強學習,嚴於律己,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做好各項工作。2012年4月25日,東辛屯民俗村終於正式成立,老百姓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當質樸的村民邀請李彪到家裡參觀那豐碩的勞動成果時,讓他心裡有種說不出的自豪與欣慰,他明白了只有把群眾當做親人來對待,群眾才會把你當做親人!在接下來的村官生涯中,李彪將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積極的態度投身到工作中去,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做群眾的貼心人。
張立強
張立強:紮根沙漠搞事業
張立強,男,漢族,1978年1月出生,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綠源治沙有限公司總經理。1998年張立強林校畢業後,回到家鄉應用所學林業專業知識。在實踐中鑽研治沙育林技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在沙漠地區科學植樹育林的理論見解。2004年,張立強對治沙事業有了新的認識,僅憑一家人的力量已經不足以支持綠化前進的腳步,只有將全村人甚至周邊群眾組織起來,逐漸形成治沙造林的產業鏈。有了這樣的想法,張立強決定成立治沙公司,以擴大治沙隊伍。2005年,公司又承包周邊荒沙7萬畝進行治理,在沙漠中嘗試栽植常綠樹種。為使公司有穩定的發展基礎,張立強帶領公司員工在沙區平整土地,更換土壤、打機井,建立了自己的育苗基地。自從事治沙工作以來,張立強十幾年如一日,把沙漠當成自己的家。在他的帶領下,毛烏素沙漠南部沙區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昔日荒涼的沙漠變成了綠色之洲,沙區植被的覆蓋率已達到80%以上。
張嘉良
張嘉良:誠而有信 方為人生
張嘉良,男,漢族,1973年3月出生,吉林良智律師事務所主任。自2001年成為執業律師,他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並取得了諸多成績。2011年,張嘉良成為央視《法律講堂》主講律師;他還作為多檔法律節目的嘉賓律師,在吉林都市頻道的《守望都市》欄目為老百姓解說法律問題,提供法律幫助;作為長春市交通之聲廣播電臺「律師說法」節目的主持律師,十年來他風雨無阻。2014年6月,他在「吉林省青年律師陽光成長行動」中接過了青年律師培養的大旗,肩負起青年律師培養的重任,建立了「青年律師實習基地」。也是2014年,他帶領吉林良智律師事務所開展「同心·律師服務團」法律服務活動,組織「民生服務團」成立了法律諮詢呼叫中心,開通了「963123」電話諮詢號碼,實現了電話網絡線上線下同步解答,加上微信帳號、網際網路商橋在線法律諮詢的開通,極大拓寬了法律服務民生主渠道。除此之外,張嘉良帶領服務團的律師們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建立社區法律服務站,開展法律援助幫扶工作。
阿迪力·麥麥提吐熱
阿迪力·麥麥提吐熱:我們不僅賣切糕 更要傳播新疆文化
阿迪力·麥麥提吐熱,男,維吾爾族,1991年9出生,在湖南長沙打拼的「麥麥提」切糕淘寶店店主。「16萬元天價切糕事件」發生後,阿迪力想:「要把切糕的名聲弄回來,讓更多人了解切糕,而且也要把我們新疆人好的一面發揚出來。」他和同班同學蔣金亞一同於2012年12月25日,湊足3萬元本錢,將網店開起來。創業之初,做切糕、抽真空、包裝以及網絡傳銷等都由阿迪力和同學在做,工作量遠大於勞動力,熬到半夜三點也是家常便飯。《舌尖上的中國2:時節》播出,切糕的部分剛播完,麥麥提掛在電腦上的阿里旺旺便閃個不停,幾乎都是詢問切糕的人。在兩個小時內網店就賣出了300單切糕,5月3日至4日,訂單不斷湧來,兩天就賣出了6000單,銷售額超過25萬元,創下了銷售紀錄。產品持續熱銷,麥麥提淘寶店的信譽也在短短兩周內從4鑽躥到了雙皇冠。畢業前,賺取了人生第一桶金的他們有個設想,申請QS標誌,將自己產的切糕賣到超市裡去。「我們想做切糕版的『士力架』」,阿迪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