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教育對中國教育的啟示

2021-02-08 國學老師孔懷德

#教育#外國的空氣沒有那麼甜。外國的空氣並沒有那麼香。教育不是3D印表機,不能隨便複製國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教育是一項系統而又複雜,長期而又偉大的事業。教育是一項關乎人類命運的事業。

苦樂隨行的教育是教育的本真。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應該是苦樂相隨的。

學習中一味的追求快樂,會導致學生在學業上先甜後苦的結局成為大概率事件,學生的自身素質更將會大打折扣,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快樂教育的涵義。快樂教育是近代西方科學教育思想的倡導者——斯賓塞提出的著名教育理論。

斯賓塞快樂教育的主要觀點:

興趣是成功成才的一個要素。教學應符合兒童心智發展的自然順序。它包括:從簡單到複雜,從不準確到準確,從具體到抽象。快樂學習促成自我教育、終身教育。快樂情感有利於道德教育。快樂教育在各國的實踐案例。

快樂教育在芬蘭獲得成功。21世紀第一次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芬蘭學生在閱讀領域的表現讓全世界矚目。

芬蘭的教育何以取得世界為之乍舌的教學效果呢?

據一位生活在芬蘭的美國教師蒂莫西·D·沃爾克總結,發現芬蘭的快樂教育有五點特殊之處。

芬蘭教師安排教學時,注重對學生的幸福感、歸屬感、自主權、專長、思維方式的策略研究。

教師構建課堂豐盛型思維模式著眼於學生創新性、發散性、邏輯性的思維方式的培養。

芬蘭的一個班級中人數較少,每個班的人數幾個人,最多十幾個人。教師在課堂中能快速發現到每一個學生的表現,對他們個體獲取知識過程中能及時給予反饋。

芬蘭課堂上採用的快樂教學法大大地促進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孩子們願意為學習付出努力,並且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教學效果。

日本推行快樂教育失敗。1982年開始,日本三次進行「寬鬆教育改革」,修改《學習指導綱要》。

日本吸收歐洲諸國發達國家的教育理念,對「填鴨式」教育展開批判,從「增負」的極端走向另一個「減負」的極端。直接導致學生基礎不紮實,弊端逐漸顯現。

2006年日本參加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日本學生的科學能力從第二下降到第六,數學能力從第六下降到第十,閱讀能力由十四下降到第十五位。PISA 結果引起日本社會一片譁然。

至此,日本實行的「快樂教育」宣告失敗。

快樂教育在我國的實踐個案。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童年是美好的。父母給孩子玩的機會是應該的。

孩子的父母不要因為看了「毒雞湯」,就片面地認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快樂最重要。

一味地追求快樂教育帶來的失敗案例,數不勝數。

著名歌星劉歡再在最近一期《歌手》衝刺中接受採訪中後悔道」女兒小時候,他和妻子相信快樂教育,沒有在女兒嫌累,偷懶時適當的逼她一把,而錯過了女兒學習音樂的良好時機。

筆者身邊也有這樣的個例。這個故事發生在八年前。鄰居家的小孩在小時候,他的家長就主張小孩子要快樂教育。他的家長覺得童年是五彩斑斕的,應該給孩子充分的快樂和自由。

鄰居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沒有要求。他們自信滿滿認為學校老師管學習就足夠了。小學時,這個孩子的成績不好也不差,屬於中等生。

這個孩子的媽媽是一所初級中學的老師。

讀初中時,她為孩子選班讀了她們學校最好的班級。

因為這個孩子長期接受的是快樂教育的思想,學習狀態自由散漫,所以他的成績在這個班名次一直倒數。

孩子在各方面根本無法與其他孩子相提並論。

後來,這個孩子的讀書生涯在初二就夭折了。這是多麼慘痛的教訓啊!

……

當孩子面臨升學時,當孩子長大面臨殘酷的競爭時,當孩子面對機遇時,家長再來後悔,卻為時已晚。有句俗話說得好,叫做:「有錢難買早知道」。

我國教育應走自己特色的教育之路。世界各國快樂教育的經驗教訓給我們國家的教育一個警醒。

我們中國的教育不能盲目跟從。

我們國家要走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符合自身文化特點,符合全體中國人民文化素養的教育之路。

快樂教育≠隨心教育我們的家長和教師都要清楚地明白:快樂教育不是放羊似的教育,不能隨心去教。

教育是個複雜的過程,包括孩子的注意力、專注力、想像力等,還包括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等等。

我們都不能簡單的歸結為孩子快樂就好。我們應明白品格教育的養成特別重要。

說到底,如果單單 只重視孩子內心的快樂,孩子的學習就不會有好結果。

2.興趣+刻苦學習+激勵=完整的學習過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興趣轉化為一種內驅力,就會激勵孩子熱愛學習。

家長要理性,不能盲目樂觀,不能迷信快樂教育。

家長應早期幹預,激勵孩子學習的興趣。比如:幼兒時期,家長陪孩子聽故事,幫助孩子愛上閱讀;家長陪孩子識字,數數;家長可以講一些奇妙的知識用以引起孩子興趣;家長還可以給孩子多講講空間與模型的知識,早期初步在孩子的頭腦中建構空間與數據模型等等。

與此同時,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注重孩子品格教育的養成。比如:靜心訓練,專注訓練,記憶力訓練,井然有序的訓練等等。

在學校裡,教師教學的每一堂課,要以孩子們的興趣為出發點,充分了解教材內容,導入時運用各種方法激趣,抓住教材重點,採用適於本班孩子的教學策略突破教學難點,創設「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學氛圍,師生在課堂上共同進步。

教師更要注重知識的反饋和拓展。

學生的心理放鬆後,進而樂於主動地學習。

知識的獲得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孩子們要習得知識,必須長期堅持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力量源泉,而刻苦學習才是堅持學習的支撐力量。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們可以給孩子講古人刻苦讀書的故事,比如「負薪掛角」「囊螢映雪」「懸梁刺股」的故事。

我們也可以創設條件,讓孩子平時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學習上獲得一些成功……

孩子們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才會願意學,主動學,並且堅持學習下去。

東施效顰,甚為可悲!世界之大,各種教育理念大行其道的當下,家長們和我等教育戰線的教師絕對不能盲目跟風,把孩子們作為實驗品,孩子們就有很大的可能成為犧牲品。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要讓孩子們知道苦樂相隨的學習過程是完整的知識能力獲得的過程。有苦有甜的教育才是完整而幸福的教育。

相關焦點

  • 淺談孔子教育思想對現代教育的啟示
    孔子在其教育活動和實踐中所創立的教育思想,不僅奠定了中國古代教育的理論基礎,而且對當今教育也具有重要影響和啟示作用。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論斷,即主張人的天賦素質相近,而人的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而形成的。
  • stem教育給我們什麼啟示
    而家長們的觀念一旦改變,最直接體現在孩子教育上,這和中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中國人都崇尚有錢用在刀刃上,在家長們眼裡,孩子的教育就是刀刃。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給我們的啟示。STEAM教育的流行帶給教育領域一些新的啟示,可以通過動手操作來學習理解相關的知識點,通過做來學。在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和邏輯理解能力同時讓孩子學到知識,STEAM成為了一種新的教育形式。STEAM教育的快速躥紅主要原因還是他本身的教育形式 ,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是STEAM的優勢所在。將需要學習的知識融入到實操的內容中,通過動手來完成學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完成學習。
  • stem教育啟示我們什麼
    而家長們的觀念一旦改變,最直接體現在孩子教育上,這和中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中國人都崇尚有錢用在刀刃上,在家長們眼裡,孩子的教育就是刀刃。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給我們的啟示。
  • 美國「快樂教育」騙人的,「全民精英教育」在中國
    再來看看對中國教育常見的批評是,我們應試教育強調考試成績給孩子的學習壓力很大,你看這樣一對比,美國的教育體制簡直就是完美。學的少,玩的多。這讓無數的中國家長無比嚮往。他在書中特意提到了一個特別的數字「4」,是說一天四小時睡眠,四小時拿鐵咖啡,你4.0的平均成績,所以美國的精英教育和咱們中國的衡水中學一樣都是壓力極大的。那為什麼我們對美國的印象是快樂教育呢?
  • 羅崇敏:楓葉模式給中國教育帶來的啟示——在楓葉教育集團的演講
    特別是2014年11月28日楓葉教育集團在聯交所上市,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成為中國國際化教育的一面旗幟。楓葉教育的實踐和探索證明,教育是發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實現人的價值,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社會活動過程。
  • 七十年教育改革發展的啟示
    七十年教育改革發展的啟示 2019-09-12 來源:《光明日報》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教育在黨和政府領導下,經過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全國人民共同努力,構建起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現代教育體系
  • 美國教育就是「快樂教育」 楊振寧:美國教育絕對不比中國教育好
    美國教育就是「快樂教育」 楊振寧:美國教育絕對不比中國教育好所謂美國教育,就是基於「快樂教育」的理念而制定的一整套教育體系。在150多年前,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發表了《斯賓塞的快樂教育》,美國相關教育委員會很快決定對大中小學進行改革,這次改革幾乎完全採納了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思想,從而奠定了美國近百年來的現代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優勢。
  • 《再塑生命的人》的教育啟示
    這三件事情,給予海倫·凱勒以深刻啟示,讓他對生命有了新的認知和渴望,感覺自己再塑生命,「開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樣東西」「碰到的東西似乎都有了生命」,讓我感知到「此前此後截然不同的生活」。其實,從莎莉文老師的言行中可以體會到教育智慧。   有愛,才有教育。這句話,聽起來很老套,但卻是教育的常識。
  • 王國維早期教育思想的當代啟示
    王國維先生在中國教育學術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位嘗試在近代心理學、倫理學、美學的基礎上,構建中國近代教育理論的開拓者
  • 「三生教育」對素質教育的啟示
    國家督學、雲南省政府參事、雲南省教育廳原廳長羅崇敏,曾因倡導「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和「價值主義教育思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從廳長崗位卸任後,羅崇敏依舊心系「三生教育」,仍在努力尋求讓「三生教育」得以持續開展的辦法。最近,我在多個教育活動中遇到羅崇敏,聽了他推進「三生教育」的構想。
  • 澳大利亞TAFE職業教育模式及啟示
    ,總結了TAF職業教育的特色,分析了中澳兩國職業教育存在的差異,從而得出了一些對我國職業教育有益的啟示,以期對我國的職業教育起到借鑑作用。 關鍵詞:職業教育 教育模式 對比 啟示 澳大利亞是個注重教育的國家,教育質量具有世界一流水準。其教育體系分為三個層次:初級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分為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高中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教育與初級的技術和繼續教育(TAFE的初級階段);高等教育有普通大學教育與高級技術和繼續教育(TAFE的高級階段)。
  • 中國網2018中國好教育候選機構:快樂學習教育集團
    導語:2018年度中國好教育盛典將於12月12日在北京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中國網教育頻道承辦,以推選年度的「中國好教育」為主題,於10月28日全面啟動,共歷時一個月,通過網友網上投票和專家評審的方式,共同推選出真正的「中國好教育」。回首2018,你對中國教育有哪些思考和看法?展望2018,你對中國教育又期待哪些改變?
  • 美國醫學人文教育的發展及啟示
    3對我國醫學人文教育發展的啟示經歷近百年發展的美國醫學人文教育,受新的醫學模式及《全科醫師職業教育計劃報告》等影響,從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考核評價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改革與探索,呈現出一定的比較優勢,為未來我國醫學人文教育發展帶來了一些啟示。
  • 【天下】「傳統文化教育」/從書院教育中獲得啟示
    如果您尚未關注,歡迎點擊標題下方的「蘇州教育」關注我們。圖為:蘇州市德善書院 說起書院教育,往往會被認為是穿長袍馬褂迂腐的老古董們做的事情。然而,現代學校教育卻可以從中得到很多啟示。 書院教育的特點傳統的書院教育有很多鮮明的特點。首先,它具有自主性和多樣性。
  • 快樂教育出傻子?還是傻子教育瞎快樂?
    每當說起國外的快樂教育,中國的大多數家長和媒體的第一反應是,他們的教育很自由、很輕鬆,孩子的壓力也比我們的小很多。但是,他們的教育方式雖然輕鬆自由,卻不能培養出聰明人。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美國的很多中小學生,連二元一次方程都算不明白。
  • 高三寫作指導:關於快樂教育
    ④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任何國家都一樣,精英教育從來就不是放養出來的!」⑤清華教授就曾憤慨地說:「中國教育最大的騙局就是,快樂救育,釋放天性和學習無用論。」請結合材料內容,在班內以「快樂教育真的是騙局嗎?」
  • 什麼是真正的的快樂教育
    如此理解「快樂教育」,這可能是這個老師還有一些名人所認為的快樂教育吧。而這種對「快樂教育的認識,與真正的快樂教育是根本不沾邊的。 對提出「快樂教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家和倡導快樂教育的人們來說,他們觀念中的快樂教育與這個老師和一些名人所認為的快樂教育是完全不同的。 真正的快樂教育是什麼呢?
  • 「快樂教育」真的快樂嗎?來看看歐美快樂教育背後的真相
    這樣學生快樂學習、老師快樂教學,合起來就是所謂的快樂教育。而私立學校呢,BBC曾拍攝了一部紀錄片,裡面真實地記錄了私立學校學生們的生活,他們通常每天6點半就起床,下午5點放學。放學後還有上不完的補習班、大量的練習題。晚上八到十點也有晚自習,有時候下了晚自習還要寫作業,考前熬夜也是常事。
  • 《理想國》對於我們教育孩子的一些啟示
    《理想國》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代表作,柏拉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不少思想至今依然熠熠生輝。接下來,我就來談談《理想國》對於我們教育孩子的一些啟示。柏拉圖認為,音樂在教育中是舉足輕重的,因為節奏與和聲能沉澱在靈魂的最深處,在那裡牢牢地紮根,如果一個人受到了正當的音樂教育,就會遵守韻律和諧的規則,並貫徹在各方面的行動之中,便會成為有教養而知禮儀的人。
  • 新冠疫情給教育工作改革發展帶來的啟示與思考
    2020年新年伊始,讓人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教育系統和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場「大考」。一夜之間,中國教師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在線教育「主播」群體。「新冠肺炎疫情臨時讓中國變成了一個大規模的測試平臺,在實踐中檢驗近幾十年來有關在線教學突破傳統學校模式的許多理論,它將最大程度檢驗在線教育模式的可行性。」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如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