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6歲的孩子最近總吵著牙痛。原來是孩子到了換牙期,本應該自然脫落的乳牙「紋絲不動」,但新的恆牙已經長出來了,變成了「雙排牙」。一張嘴,別的小朋友要麼害怕,要麼笑話他。
「雙排牙」的問題在孩子換牙期並不少見,每10個孩子裡就有2-3個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處理,不僅影響孩子顏值,而且還有可能影響到口腔的健康。
孩子有雙排牙,是和孩子們吃的食物太軟、太精細了有關。家長開始擔心了,我現在要給孩子吃些硬食物磨牙嗎?
這是個俗語,通常是指恆牙長出來後,乳牙還不脫落,形成前後兩排牙齒的表現,如下圖所示。
大家能看出來哪些是恆牙嗎?哈哈,當然是裡面那兩顆大的下切牙,從數量也能看出,在換牙時,乳牙數量肯定是比恆牙多的。
這種乳切牙沒有在正常時間脫落的情況稱為乳牙滯留
在有些資料中,如果恆牙長出1年後,對應的乳牙還沒有脫落,稱為乳牙永存,當然也屬於乳牙滯留。
對於這種雙排牙,最常見的是下切牙,也就是上面圖片中所示的。
大部分情況下,這些滯留的乳牙的牙根會逐漸被吸收,乳牙開始鬆動,多在1年內脫落。
也有一些情況下,乳牙的牙根不被吸收,一直牢牢的把牙齒固定住,如果不拔出的話,會存留數十年。
為什麼這些乳牙就不掉呢?咱們先看下正常情況下,乳牙怎麼脫落的。
從6歲開始,乳牙開始脫落,恆牙開始萌出。
乳牙脫落是牙根被生理吸收,與牙周組織失去聯繫的結果。乳牙牙根被吸收,是下面恆牙想出頭導致的。
恆牙胚逐漸發育並向上長,導致恆牙胚和乳牙根之間有一定的壓力,使得結締組織轉化為肉芽組織,分化出破骨細胞對乳牙根進行吸收。
當乳牙根尖部吸收後,就會逐漸鬆動,最後完全失去與牙周組織的聯繫而脫落,恆牙從下面頂出來,出頭了。
如果恆牙胚向上萌出的方向出現異常,比如上面咱們說的下切牙不是向唇面移動,而是向舌面移動,那麼乳牙的牙根就沒有那麼容易的被吸收。
乳牙就會比正常時間脫落的慢或者不脫落,那恆牙向上頂不出來,只能向舌面頂出來,就出現了雙排牙。
如果方向不是差的比較離譜,那乳牙根還是會不斷的吸收,這時乳牙可能會活動,之後脫落;如果方向差的比較大,那乳牙根會很久不被吸收,那就留的時間很長了。
現在網上好多雙排牙的科普都是說,孩子出現雙排牙,就怪媽媽/奶奶,是因為心疼孩子,不給孩子吃硬東西,基本就是流質飲食。
精細化飲食,影響孩子咀嚼功能
確實,精細化的飲食,讓孩子吃起來更方便,不用自己去咬堅硬的東西,吃起來更容易。但是,對於人體來說,用進廢退,這不僅會讓孩子的牙齒得不到應有的鍛鍊,在該發揮功能的時候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在之後換牙的時候,也會不那麼容易脫落。
此外,對於孩子的腸胃功能也會有類似的影響,讓孩子的腸胃也更適應一些精細化、不用過多消化的食物,本質上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精細化飲食,影響孩子牙齒清潔
在吃帶有纖維的蔬果和塊狀食物的時候,不僅可以增加牙齒的咬合能力,還能在過程中起到清潔牙齒的作用。
如果日常只給孩子吃一些精細化的食物,沒有那些塊狀和帶有纖維的食物在牙齒中間攪拌,也會影響牙齒自身的清潔能力,讓孩子更容易長齲齒。
精細化飲食,影響孩子的牙齒整齊
一排潔白整齊的牙齒,對每個人的形象有著非常大的作用。
孩子每天吃一些精細化的飲食,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還會影響孩子的味覺發育,導致孩子食慾下降,嚴重的可能會讓孩子因為營養缺乏導致牙齒遲萌、乳牙滯留、佝僂病等,並造成牙列不齊,影響形象。
作為父母,對孩子想要精心照料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是愛孩子,並不是為他做好一切,而是做對孩子好的事。
為了孩子的牙齒健康,在換牙的關鍵時期不出現雙排牙的情況,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飲食不要過於精細。得讓孩子什麼都吃,不要過度保護,不要求全都碾碎、弄軟,也不要故意用非常硬的東西讓孩子練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