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夫商標侵權海天醬油?一個案件三個不同結論,有三點重要啟示!

2020-12-11 知產行業觀察

編輯|橙子 封面圖|橙子

來源|知產行業觀察

一場每夫與海天的商標近似案,不同審判結果,帶出對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的深度思考...

賣點「醬油」不容易!一個申請於2008年的「每夫」商標,國際分類為30類方便食品,核定使用商品服務包括咖啡調味香料(調味品)、 醬油等,讓國內醬油馳名品牌海天醬油「不爽了」,海天公司認為該商標與「海天」相關商標構成近似,向原商評委提出「每夫」商標無效申請。

原商評委則認為「每夫」與「海天」未構成類似商品的近似商標,前者不構成對「海天」在先註冊的馳名商標的複製和摹仿,對「每夫」商標作出維持註冊裁定。

結果,這個裁定成為一起一波三折的商標糾紛的起點。

知產法院判決反轉

海天食品公司針對原商評委的裁定發起訴訟,堅持認為「每夫」商標侵犯了「海天」的馳名商標權,與海天相關商標構成在類似商品的近似商標。

「知產行業觀察」查詢了海天食品的官方網站,顯示海天食品自2001年至今所獲榮譽比比皆是,其中2006年12月被國家商務部授予「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和「中華老字號」榮譽。

開庭審理中,國家知識產權局(原商評委)認可海天相關商標在醬油商品上構成馳名商標。

法院方面認為,雖然每夫和海天在讀音、含義有區別,但外觀和字形近似,且兩個商標均用在調味料、食用香精等商品上。且相關商品的外包裝、商標外貼標識較小,容易讓消費者造成混淆、誤認。因此,每夫和海天構成類似商品的近似商標。

最終,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決定撤銷原商評委關於「每夫」商標無效宣告的裁定,並要求國知局重新作出無效宣告裁定。針對原商評委和北京之智慧財產權法院裁定判決結果的不同,「知產行業觀察」採訪了武漢地區某知名智慧財產權專家,她認為:

「原商評委(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對於商標近似判定的標準,嚴格依照單獨、隔離、客觀、整體對比的審查原則,並考慮我國國民對於形近漢字的認讀敏感程度,認為在日常購買中,即使引證商標在市場中已經具有高知名度,相關公眾施以一般注意力,也不致對「每夫」商標所示商品來源與「海天」商標所示商品來源產生混淆、誤認。故認定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未構成近似。

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在判決時,可能更多考慮到商標實際使用中對於相關公眾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受先案「每天」商標的判例結論影響,考慮到存在故意擦碰與馳名商標可能構成誤認誤購文字商標的註冊,進而產生有損馳名商標企業的商業價值或致使相關公眾權益受損的不良影響,從而不鼓勵類似商標註冊。」

國知局不服,北高院再審

國知局不服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的判決,再次提起上訴,國知局堅持每夫未與海天相關商標構成近似商標,且每夫商標核定使用在「冰激凌、麵包」食品,與海天商標核定使用的「調味品」明顯不類似。

法院認為,每夫商標核定使用的除「冰激凌、麵包」以外的商品與海天相關商標屬於相同類似群(3001、3008、3009等)中的商品,構成類似。但核定使用的「冰激凌、麵包」分屬不同類似群,且海天方面未註明構成交叉檢索,每夫商標在「冰激凌、麵包」商品上,不構成和「海天」相關商標類似。

對每夫和海天的文字部分,北京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兩詞字形及整體外觀較為近似,消費者在隔離對比狀態下難以區分,易造成混淆,構成近似標誌。

最終,北京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一審判決認定部分事實不擋,但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結論正確。國知局主要上訴理由不成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但上文中我們採訪的業內專家認為,該案可能還並未結束,「原因在於,高院可能遺漏了該案引證商標二和引證商標四的一標多類情形中第30類商品類似判定的情況,並以此判決一審認定部分事實不當。

國家知識產權局對二審判決事實認定,以及繼續推翻原評審裁決的結果應當仍然不滿意,應該大概率會申請最高院再審。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應當也不會同意高院漏判後,關於原審判決被認定為「部分事實不當」的結論,可能提出申請再審。」

該專家繼續說道,」本案中雖審理和判決結果各有不同,但原商評委(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乃至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於本案的審理標準並無混亂,審理標準仍然是一致的,都依照我國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和最高院司法解釋內容,並參照商標評審規則、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執行。

只是由於在不同審理階段,各方審查審判人員對於案件事實的考察角度不同,最終得出結論不同。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也是所謂商標案件的「主觀性」所在。」

案例對企業的啟示

企業角度看,首要的便是做好知產布局,打好權利基礎。積極通過申請註冊取得確定權利保護,並維持本企業商標註冊,同時持續保存有效的商標使用證據。

很多企業在因為不及時提交註冊申請,或未能按時續展註冊商標,或武斷放棄商標續展,導致本企業權利基礎丟失,不能使包含商標在內的智慧財產權起到有效支撐企業進一步快速發展的效果,這裡離不開多部門聯動和配合。

其次,防控風險,定期監測,善用工具。在建立權利保護防禦的基礎上,每月啟動常規商標監測,對於申請中1-45類全類上的相同商標、在重點運營場景對應商品/服務類別上的高度近似商標予以嚴格檢索,除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常規審查的主動駁回外,企業應及時對進入初步審定公告的上述情形商標提出異議申請,阻止其取得商標專用權,以免瓜熟蒂落、養虎為患。

對於已註冊商標,可以針對不同情形進行無效宣告申請或撤銷三年不使用申請,並輔以其他行政確權、反不正當競爭、民事維權等多種糾紛解決途徑,有策略地選擇合適的維權路徑。對於案件中較難把握的主觀狀態認定,如惡意,注意善用大數據工具進行多維度分析,幫助審查人員抽絲剝繭,準確有效地進行相關案件事實認定。

最後,企業應該化被動為主動,多場景營銷。商標在內的智慧財產權,都服務於企業商業戰略和運營。合理利用並考慮組合使用多種糾紛解決機制,降低訴爭成本,爭取化戾氣為祥和。在侵權發生時,除了積極維權,有可能通過談判和調解,達成企業品牌營銷的有利局面,促進企業產品或服務有效快速鋪開。

相關焦點

  • 「每夫」被判與「海天」在調味品等類別上構成商標近似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12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在關於「每夫」商標的有效性,以及是否與海天味業持有的「海天」商標構成近似問題上,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最終裁定,「每夫」與「海天」在調味品等類別上構成商標近似,同時駁回國家知識產權局上訴,維持原判。
  • ...反轉」,「每夫」被判與「海天」在調味品等類別上構成商標近似
    判決「每夫」商標在除「麵包;冰淇淋」以外的商品上,與在醬油等30號品類上核定使用的「海天」商標構成近似,但與在豆製品上核定使用的部分「海天」商標未構成近似。、三、五(截圖自中國商標網)5個引證商標均為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註冊持有,分別為不同版式的海天圖文組成。
  • 快訊 歷經兩輪「反轉」,「每夫」被判與「海天」在調味品等類別上...
    判決「每夫」商標在除「麵包;冰淇淋」以外的商品上,與在醬油等30號品類上核定使用的「海天」商標構成近似,但與在豆製品上核定使用的部分「海天」商標未構成近似。圖片來源:引證商標一、三、五(截圖自中國商標網)5個引證商標均為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註冊持有,分別為不同版式的海天圖文組成。其中引證商標一、三、五的核定使用範圍大多圍繞第30類的醬油;醋;味精等。而引證商標二、四的使用範圍為第29類,類似群:2913:豆製品。
  • 「每夫」被判與「海天」在調味品等類別構成商標近似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每夫」被判與「海天」在調味品等類別構成商標近似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12月9日,據企查查APP顯示,12月4日,海天味業(603288)在有關商標智慧財產權的一場官司中被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一審駁回:如何判定商標侵權?主要三點
    河底撈的商標整體採用藝術字形式,「河」字的三點水則呈現河流的藝術形態,「底」字下面的點則是由一個魚形圖像所代替。事實上,近年來關於企業品牌名稱因近似而構成侵權的案例並少見。幾年前,「海天醬油」與「每天醬油」就曾因為後者對前者名稱構成近似而被法院判定侵權。2017年,江蘇伊例家食品有限公司與呼和浩特市每天食品有限公司因產銷一款名為「每天」的「紅燒醬汁」產品,被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 「威極」公司致癌醬油被查 海天「威極生抽」躺著中槍?
    為什麼一個「某公司」和「威極」公司被查處的新聞,導致海天醬油中槍?起因:「某大型調味品公司」引質疑5月22日,有媒體報導廣東省「三打」辦第二督導組到佛山開展督導,一批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制假售假案件同時向社會公布。其中,佛山年產醬油8萬多箱的「某大型調味品公司」,竟然用容易致癌的工業鹽水代替食用鹽,作為生產醬油的原料備受矚目。
  • 一個月三次,海天醬油內有活蛆?公司回應:不是產品質量問題
    一位姓李爆料的男子幾天前在超市買了一瓶海天美味醬油,打開後,他只用他煮了幾次,沒有一個周發現醬油瓶裡有活蛆。李先生說:以前買的醬油就是這樣儲存的,沒有發現活蛆,這一次,我買了海天醬油,不到一份周就生了蛆蟲,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現在我一想到醬油就覺得噁心。
  • 醬油變「味」?李錦記含鹽量超標、海天、加加上黑榜
    在各大商超的貨架上,醬油的陳列,是調味品區域中佔據最大面積的。熱愛廚房的花朵君,近年來也在每一次買醬油,感嘆著:「現在的商家玩法真多!消費者也真敢花錢!」一瓶490ml、480ml醬油,輕則近二十元,貴則三四十元,花朵君喜歡做涼拌,這樣價格的醬油實在是消費不起——用這麼貴的醬油做個拍黃瓜、涼拌海帶絲,黃瓜、海帶絲都是兩三塊錢足以,但醬油要用掉五塊錢!這醬油也太喧賓奪主!
  • 醬油屆的後起之秀,會是下一個海天?
    作為一個中國人,不可能天天喝酒,更別說喝茅臺五糧液了!但有一樣東西,是每日必不可少的。 那就是:醬油! 無論是親手下廚,還是點外賣,飯菜中都少不了醬油這個調味品!
  • 江西一企業與海天味業商標之爭 「海天」商標究竟屬於誰?
    這場商標之爭最終走向將如何?市場上有兩個「海天」在天貓等電商平臺中,有兩個「海天」旗艦店,其中一家的商品列表中清一色來自海天味業的醬油、蠔油、料酒、辣醬等調味品,不過在另一家旗艦店中,則是同為「海天」的菜籽油、玉米胚芽油、葵花籽油等食用油產品,兩家店鋪的客服偶爾會收到來自消費者的諮詢或質疑,「為何你們海天要開兩家旗艦店?」「兩個旗艦店哪家是真,哪家是假?」
  • 29款醬油不達標:海天、李錦記都有問題 有的不能叫醬油
    醬油,大概是每個中國家庭  必備的調料品了  你家的醬油是什麼品牌?  10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了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這份報告涉及120款、48個品牌/56個生產(代理)企業的醬油,但在這120款醬油中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
  • 海天、李錦記都有問題!120款醬油送檢,有的不該叫「醬油」!
    120個樣品有:30個進口醬油,90個國產醬油。其中,112個釀造醬油,8個配製醬油。此次比較試驗的檢測方,遠東正大檢驗集團高級工程師劉愛萍介紹,衡量一款醬油的品質,主要看胺基酸態氮含量。「基本上每一款醬油配料表上都會標註胺基酸態氮含量,範圍一般在0.4-1.3g/100mL。含量越高,通常醬油的質量等級也相應越高,滋味越鮮美。」也就是說,醬油鮮不鮮,能不能提味,全看這個指標。
  • 一個月出現三次!海天醬油內有活蛆?公司回應:不是產品質量問題
    而就在今年9月17日,湖南一名李姓男子爆料,前幾天在超市購買了一瓶海天味極鮮醬油,打開後只是做飯用了幾次,使用還沒有超過一個周竟然發現醬油瓶子裡有疑似活的蛆蟲。李先生說:以前購買的醬油都是這樣存放的,都沒有發現活的蛆蟲,這次買的海天醬油,用了才不到一個周裡面就生出了蛆蟲,真的出乎我的意料,現在想起醬油就覺得噁心。
  • 海天蘋果醋身份起爭議
    佛山海天訴海納百川等7家企業商標侵權,專家稱起訴結果未必樂觀  近日,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有限公司將淮安海納百川公司等7家企業告上法庭,起訴被告所生產的「海天蘋果醋」涉嫌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並索賠500萬元
  • 29款醬油不達標,海天、李錦記都檢出問題,有的都不能叫「醬油」
    120個醬油樣品,涉及48個品牌,涵蓋生抽、老抽、國產醬油、進口醬油、兒童醬油等各種類型。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包括知名的海天醬油、李錦記醬油。此外,進口醬油價格相當昂貴,其實並不比國產醬油好。而兒童醬油的品質和普通醬油差不多,有的鹽更多。
  • 120款醬油抽檢,海天、李錦記等被點名,它們這麼回應...
    參評的120款醬油中,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 120個樣品有:30個進口醬油,90個國產醬油。其中,112個釀造醬油,8個配製醬油。 試驗結果: 29個樣品不符合國標,主要集中在標籤標識、營養成分標註和品質指標方面。
  • 29款醬油不達標!海天、李錦記都檢出問題……
    有29款醬油不達標!10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120個醬油樣品,涉及48個品牌,涵蓋生抽、老抽、國產醬油、進口醬油、兒童醬油等各種類型。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包括知名的海天醬油、李錦記醬油。此外,進口醬油價格相當昂貴,其實並不比國產醬油好。
  • 29款醬油被檢不合格 海天、李錦記均上榜
    近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120款醬油中,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包括知名的海天醬油、李錦記醬油。此外,而兒童醬油的品質和普通醬油差不多,有的鹽更多。
  • 益力多養樂多為商標打官司 侵權案件誰是受益者
    益力多與養樂多在香港的侵權官司有結論了。  近日記者通過可靠渠道獲悉,益力多訴養樂多公司侵權案,益力多公司勝訴,而原被告雙方在上海的官司暫時還未決出勝負。「雅樂多」是原告所生產或與原告有聯繫,因為被告公司名稱為「上海養樂多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叫法,很容易讓大眾認為被告就是原告的控股公司,令原告的商標受到侵犯。
  • 海天醬油小課堂之四:「點蘸提鮮」味極鮮醬油
    有老饕總結說,一道美食的關鍵就在於醬油鮮不鮮。而本著「不斷挑戰鮮美新高度」的產品理念,海天味極鮮醬油當仁不讓地扛起了讓食物更鮮美的重任。在調味品市場,海天味極鮮醬油一直專注於鮮味品質的提升,其點蘸涼拌的鮮美滋味受到消費者的好評。烹飪時用海天味極鮮調味,會令食材美味加倍升級。不管是點蘸、涼拌還是烹飪菜餚,只需幾滴,便能嘗到與眾不同的鮮美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