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企業與海天味業商標之爭 「海天」商標究竟屬於誰?

2020-12-20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據透露,在連續的官司過程中,海天味業曾釋放「和談」的信號,邀請青龍油脂去海天味業參觀,同時也派出高管到青龍油脂考察。

近來,A股大白馬公司海天味業與原江西新三板公司風波頻起,一場圍繞兩個「海天」商標的沒有硝煙的紛爭在兩企業之間打響,曠日持久。這場商標之爭最終走向將如何?

市場上有兩個「海天」

在天貓等電商平臺中,有兩個「海天」旗艦店,其中一家的商品列表中清一色來自海天味業的醬油、蠔油、料酒、辣醬等調味品,不過在另一家旗艦店中,則是同為「海天」的菜籽油、玉米胚芽油、葵花籽油等食用油產品,兩家店鋪的客服偶爾會收到來自消費者的諮詢或質疑,「為何你們海天要開兩家旗艦店?」「兩個旗艦店哪家是真,哪家是假?」

事實上,兩個「海天」分屬兩個不同企業,兩個商標也並不相同。雖然兩者產品線同有「油」,但A股上市公司海天味業的主要產品包括調味品類的醬油、蠔油等,而來自江西青龍高科油脂有限公司的「油」則多是食用油。

不僅僅是普通消費者分不清兩個品牌,做調味品批發生意十餘年的南昌市民張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驚訝:「是兩個品牌?我一直以為是海天不同的代工廠生產種類不同的產品。」

青龍油脂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海天」這個食用油商標其實並非由青龍集團自己取名,而是來自於江西宜春當地的一家國有企業"海天實業總公司"。該企業早年破產後,青龍集團將其連企業帶「海天」商標一起收購。現在的青龍油脂手握「潤心」「海天」等商標,前者主要用於茶油,而後者主要用於菜籽油等各類食用油。

公開信息顯示,青龍油脂由江西潤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權控股,而潤心科技原是一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於2016年12月21日在新三板掛牌,並自2019年7月11日終止掛牌,潤心科技的最大股東則是青龍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龍高科)。青龍高科的工作人員表示,「我們主要是做抗癌藥物研發的,潤心雖然是我們剝離出去的企業,我們也控股,但我們的經營方向交集並不多。」該公司官網顯示,青龍高科成立於1997年4月,主要以綠色食品、醫藥、生物製品、保健品等的研發、生產、銷售為核心業務。

上市公司發起訴訟「車輪戰」

記者查詢發現,食用油領域的「海天」商標是1994年在第29類2908群組被首次註冊,現歸屬於青龍油脂。最早的商品範圍只有食用油,1997年註冊增加到食用菜籽油、芝麻油、食用菜油、食用茶油、玉米油、花生油等領域,其後還在不斷拓展。而海天味業早在1984年就註冊了「海天」商標,但當時的註冊僅在第29類2905、2907群組和第30類3015、3016群組,商品範圍只包括「腐乳、南乳、醬」和「醬油、醋、味精、醬」。儘管之後的數十年間它也一直在不斷註冊新的商標類別,但始終未涉及食用油領域。按《商標法》規定,我國的商標是針對詳細的商品類別註冊的,不同的商品類別可註冊同名商標。

2018年1月15日,海天味業曾向商標局提交了「海天」的食用油類商標註冊申請,並未獲得通過。同年三月,青龍油脂攜旗下海天系列食用油首次參加第98屆糖酒會,收穫了大量的關注和訂單。隨後,海天味業開始向青龍油脂發起多起訴訟。

海天味業是以「無正當理由連續三年不使用註冊商標」為由向商標局申請撤銷青龍油脂食用油領域的商標,該訴求經核查後被駁回。之後,海天味業又以「對青龍油脂提供的使用證據真實性表示懷疑」為由再次請求對商標予以撤銷。

裁判文書網顯示,在申請撤銷失利後,海天味業曾多次以「海天味業『海天』商標在圖形構圖、整體視覺效果上具有明顯的獨創性,青龍油脂方是對自己的複製、摹仿,且其商標使用已誤導相關公眾並已損害馳名商標所有人的合法權益」「『海天』商標經過長期大量的使用已達到馳名商標的程度」「對方的『海天』商標在申請註冊時具有明顯主觀惡意,且擾亂商標註冊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青龍油脂商標的註冊違反2001年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七)項規定和第(八)項」等數個名目,輪番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和青龍油脂提起訴訟,力求撤銷青龍油脂的「海天」商標所有權,但都未能如願。

至今,雙方的訴訟戰仍在繼續,但食用油領域的「海天」商標依舊歸青龍油脂所有。

商標之爭最後可能會怎樣收場?

兩個「海天」的訴訟車輪戰還將持續多久?走向將如何?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或許兩個「海天」將走向和解。寧波華智智慧財產權代理有限公司駱文軍表示,在相同名稱的商標爭奪案件中,通常品牌影響力較大的一方會出於對「品牌混淆」或「拉低品牌價值」的擔心,對影響力較小的一方進行商標收購,以此保持「品控一致性」。

駱文軍指出,對品牌影響力的證明是有一定的規則的,比如廣告投入時間、渠道及範圍、銷售量及銷售區域,但法律上未給出相關量化指標。而當一個商標成為高知名度商標後,同名商標所獲得的利益是否能認為是不當得利,這在法律實踐上也是難點。

據透露,在連續的官司過程中,海天味業曾釋放「和談」的信號,邀請青龍油脂去海天味業參觀,同時也派出高管到青龍油脂考察。事實上,以前就有不少與知名企業相關的商標都最終以高價出售。例如,早在2000年蘋果推出iPad產品之前,深圳微冠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註冊了「iPad」商標,蘋果為獲得該商標所有權提起的一系列訴訟均被駁回,最終不得不支付了6000萬美元購買該商標。再比如,阿里巴巴旗下「聚划算」系列商標(核准商品/服務項目第3、31、36、37類),也曾以1618萬元的價格被阿里巴巴從一位商標持有人手中買下。

駱文軍分析稱,國內商標註冊之前遵循的是先申請的原則,如果不存在惡意申請註冊(異議方需提供相關證明)的情形,該案例在法律上兩個「海天」均很難達成撤銷對方商標的所有權。不排除海天味業以輪番訴訟戰來提高後期談判砝碼和氣勢,以促收購,不過究竟是僅收購「海天」在食用油小類的商標還是連生產線一併收購,或將取決於海天味業的商業規劃和雙方的角力。

相關焦點

  • ...反轉」,「每夫」被判與「海天」在調味品等類別上構成商標近似
    財經網產經訊 12月5日上午,財經網產經由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獲悉,在關於「每夫」商標的有效性,以及是否與海天味業持有的「海天」商標構成近似問題上,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和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先後作出三輪認定。
  • 「每夫」被判與「海天」在調味品等類別上構成商標近似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12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在關於「每夫」商標的有效性,以及是否與海天味業持有的「海天」商標構成近似問題上,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最終裁定,「每夫」與「海天」在調味品等類別上構成商標近似,同時駁回國家知識產權局上訴,維持原判。
  • 「每夫」被判與「海天」在調味品等類別構成商標近似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每夫」被判與「海天」在調味品等類別構成商標近似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12月9日,據企查查APP顯示,12月4日,海天味業(603288)在有關商標智慧財產權的一場官司中被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此商標非彼商標?「周六福」商標之爭再起風雲!
    在這不得不轉型與變革的關鍵路口,除了少數根基好、底子厚、有創新的企業(或門店)屹立潮頭之外,對於大多數品牌/企業來說,如何「開源節流」、共克時堅,且做出最「正確」的選擇,才是當下「保住根基」的明智之舉吧。
  • 楊延超:「微信」商標究竟應該屬於誰
    問題是,在「微信」商標申請的這個案子裡,「不公平」和「維護公共利益」的理由能不能站得住?商標註冊的基本原則「在先申請原則」真的可以拋棄嗎?騰訊公司既不及時申請「微信」商標,也不參與爭議,究竟為何?  3月11日,北京市智慧財產權法院關於「微信」商標的判決引發社會對這場爭議的關注。
  • 快訊 歷經兩輪「反轉」,「每夫」被判與「海天」在調味品等類別上...
    財經網產經訊 12月5日上午,財經網產經由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獲悉,在關於「每夫」商標的有效性,以及是否與海天味業持有的「海天」商標構成近似問題上,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和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先後作出三輪認定。
  • 「猴姑」、「猴頭菇」商標之爭,二審有果?
    所以,在拿到「猴姑」商標後,江西江中食療科技有限公司與其他「猴菇企業」進行了多次的商標拉鋸戰。作為相關糾紛中的一例,寧波市達倫之園食品有限公司與江中公司圍繞訴爭商標展開的紛爭日前又有了新的進展。2018年6月5日,達倫之園公司針對訴爭商標向原商評委提出無效宣告請求。
  • 每夫商標侵權海天醬油?一個案件三個不同結論,有三點重要啟示!
    針對原商評委和北京之智慧財產權法院裁定判決結果的不同,「知產行業觀察」採訪了武漢地區某知名智慧財產權專家,她認為:「原商評委(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對於商標近似判定的標準,嚴格依照單獨、隔離、客觀、整體對比的審查原則,並考慮我國國民對於形近漢字的認讀敏感程度,認為在日常購買中,即使引證商標在市場中已經具有高知名度,相關公眾施以一般注意力,也不致對「每夫」商標所示商品來源與
  • 從歷時18年的「巴布豆」之爭,看商標與版權的在先保護
    近日,經歷了18年紛爭的「巴布豆」商標爭奪戰終於落下了帷幕。那麼,這個案件最後究竟是如何判定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案情背景1988年,「巴布豆(BOBDOG)」在日本誕生,1994年進入中國,在上海創立了第一家專櫃。
  • 地名商標之爭劃上句號 「海陽」商標重回海陽
    本報海陽4月16日訊 今天上午,海陽市工商局發布消息,被省外廠商註冊的12件「海陽」商標,被國家商評委全部撤銷。這標誌著這起國內罕見的地名商標之爭畫上句號,「海陽」商標使用權重回海陽。「我們種的明明是海陽綠茶,但以前就是不能用這個名,感覺很委屈。」獲悉這個消息,海陽茶商錢樹國很高興。
  • 「好醫生」商標之爭一錘定音,「稻香村」商標該歸屬何方?
    近日,「好醫生」與「平安好醫生」的商標爭奪戰暫告一段落,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法院認定好醫生公司「好醫生」商標為第五類「人用藥」產品上的中國馳名商標,予以馳名商標保護,依法撤銷國家知識產權局關於「平安好醫生及圖」有效的決定;平安保險公司在醫療大健康產業上搶註的七件「平安好醫生」系列商標最終被依法宣告無效。
  • 「雙飛人」商標大戰 江西藥企起訴香港全球藥業
    從加多寶、王老吉的「紅罐之爭」,到片仔癀、八寶丹的同源糾紛,近年來醫藥、快消領域產品有關商標和包裝的訴訟,正呈密集湧動態勢。2015年伊始,醫藥行業商標之爭又添新例。對於江西一方(涉嫌搶註商標、惡意訴訟)這種有違商業秩序的行為,公司方面堅決說不。」  據了解,作為一款行銷全球、廣泛適用於家庭常見病的老牌藥,「雙飛人」薄荷水產品在海外與中國港澳地區具有註冊及商標資質。而在內地,因1999年江西企業率先註冊了「雙飛人」中國內地的商標權,使得香港產品進入內地銷售必須更名。  此番目前,香港全球藥業與江西雙飛人互斥對方為「李鬼」品牌。
  • 企業商標要「自我保護」,但不要過度
    2019年小米公司在和江西小米衛浴公司關於商標的官司中勝訴,江西小米衛浴公司就被法院認定在多個商品或者服務類別上申請註冊了大量與其他有較高知名度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包括「小米」「XIAO MI」「MI」「小米之家」「米優」「七牧王」等。
  • 商標之爭終落定!河南能否取得網紅茶「答案」商標第43類的終生獨佔...
    針對市面上充斥的山寨品牌未經審核盜用圖案、騙取加盟商的亂象,5月21日,在「答案茶新店開業暨商標使用情況媒體見面會」上,河南盟否網絡技術有限公司CEO、答案茶聯合創始人谷鐵峰宣布:「盟否取得『答案』商標第43類的終生獨佔使用授權,成為答案茶生產、製作、加盟的唯一商標使用權企業。」  至此,河南本土第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網紅奶茶店——答案茶的商標之爭塵埃落定。
  • 南翔小籠商標之爭開庭,豫園訴請300萬賠償,誰是正宗成雙方爭議焦點
    原標題:南翔小籠商標之爭開庭,豫園訴請300萬賠償,誰是正宗成雙方爭議焦點摘要:「南翔小籠」商標權之爭有新進展。此前,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報導了「南翔小籠」商標權之爭(詳情請見:獨家|上海南翔小籠商標引官司,豫園和南翔一企業分別起訴對方,近期將開庭)。目前,該案件有了新進展。
  • A股醬油界的「茅五」之爭 海天味業最大的對手是誰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金曉巖 見習記者 姚露 北京報導賣醬油起家的海天味業在資本市場絕不是個「打醬油」的存在,近日,海天味業總市值跨過3000億元大關,超過了A股包括萬科在內的各單一上市地產企業的市值。
  • 「麥富迪」商標之爭峰迴路轉
    乖寶集團表示,訴爭商標的申請註冊違反商標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前半段、第四十四條第一款。訴爭商標應予以無效宣告。國家知識產權局還認為訴爭商標未違反商標法「申請商標註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的規定。
  • 南北「露露」商標之爭再度升級,到底誰才是正宗杏仁露?
    品牌商標糾紛案屢見不鮮,前有王老吉與加多寶沸沸揚揚紅罐包裝之爭,現在又出來個南北「露露」反目事件。承德露露與汕頭露露紛爭起源於3年前,自2015年開始,承德露露便多次向汕頭露露發起訴訟。幾年時間,雙方一直僵持不下。
  • 「江小白」商標歸屬之爭引發社會熱議
    「不要在別人的土地上建自己的宮殿」「江小白」商標歸屬之爭引發社會熱議□ 本報記者 何 可商標爭奪的戰場上,又多了兩家企業。因為根據新《商標法》第五十五條規定,註冊商標被撤銷的,自撤銷或者註銷之日起一年內,商標局對他人與該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註冊申請,不予核准。戴伏娟說,一年的空白期帶來的衝擊是巨大的,因為會不斷有「X小白」冒出來搶佔市場,甚至躥紅,並取而代之。這可能會是江小白為商標付出的代價。不過,江小白的商標之爭留給社會的借鑑意義遠大於案件本身的輸贏和最終結果。
  • 涉嫌「貶低人格」江西貪玩公司申請渣渣輝商標遭法院駁回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杜宇蔚報導:根據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和企查查消息,2020年8月4日,江西貪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申請的「渣渣輝」商標遭北京市高院駁回,理由為涉嫌「貶低人格,易產生消極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