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科書中的中國歷史地圖,到底有多少是客觀的?

2020-12-25 斟北鬥

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編曾經介紹了日本、韓國畫的中國歷史地圖,以及各國畫的清朝地區。而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一本美國歷史教科書中的中國歷史地圖。這本歷史地圖冊中的地圖大多數和中國中學歷史教材中的地圖有較大的偏差,大部分畫小了,小部分畫大了。

世界早期文明地圖

網上流傳西方國家不承認夏朝,實際上是以訛傳訛吧。在美國一本小學六年級的歷史教科書中,就有了這麼一張中國夏商周時期的地圖。其中夏朝是綠色部分,其範圍大概位於河南到山東、河北的交界地區。圖中夏朝的範圍甚至比中國教科書中的夏朝還要大。商朝的範圍是藍色部分,而周朝更大,是褐色以內的地區。美國教材的夏商周地圖還是十分不錯的。

夏商周地圖

美國教材介紹了秦朝統一之前的中國,在文中出現了這麼一幅地圖。這幅地圖是戰國後期的地圖,秦國已經佔據了巴蜀,燕國開拓了遼東,趙國吞併了中山國、婁煩、林胡等、楚國吞併了越國。在戰國七雄之間還存在著周、宋、魯等小國。該地圖在中國也有原版的地圖。總體來說,美國教科書的戰國地圖沒什麼問題。

戰國時代的地圖

美國教材中的秦朝地圖就和中國各大版本都有巨大的差距。在美國畫的這幅地圖上,秦朝沒有管轄江西、福建、廣西和交趾(越南北部)。實際上,江西早在滅楚之時就納入了秦朝的範圍,並且設置了一些郡縣,如豫章郡。之後又南徵百越,在福建(東甌)設置閩中郡,在廣東(南越)設置南海郡,廣西(西甌)設置桂林郡,交趾(駱越)設置象郡。可以說這地圖是不符合秦朝的實際情況的。

秦朝

美國教科書中的漢朝地圖,主要有兩個地方有問題。一個是福建方面,這裡漢朝雖然沒有單獨設置郡,但是隸屬於會稽郡管轄。第二個就是海南,漢武帝在滅南越後在海南島設置了珠崖、儋耳兩個郡,首次把海南納入了中國的版圖。圖上標記為公元前87年,這時候,珠崖、儋耳二郡還未撤銷。當然,問題不止兩處,越南北部只有交趾郡的位置,沒有日南郡和象林郡,漢朝的最南到達了越南中部一帶。

漢朝

關於唐朝的地圖,美國教科書用了兩種顏色。深色表示唐朝行政管轄區域,淺色部分表示唐朝的勢力範圍。當然,這種畫法本身是沒有問題,問題是在於勢力範圍。唐朝鼎盛時期,勢力範圍在西到鹹海,北到貝加爾湖,東到朝鮮,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吐蕃從未被納入過唐朝的勢力範圍,而美國卻把吐蕃納入勢力範圍,顯然是錯誤的。另外,雖然西南地區有南詔國,但是貴州(黔中道)還是屬於唐朝管轄的。圖中並沒有將貴州畫進唐朝,顯然錯誤。

唐朝版圖

美國畫的宋金對峙地圖,和中國畫的地圖相比,明顯忽略了西夏,大理等,宋金就是主角。關於南宋的地圖,沒有多大問題,但是金國的則不同了。金國起源於黑龍江流域,對黑龍江流域的控制是很強的,而圖中金國還沒有到黑龍江幹流,明顯有問題。

美國教科書中的蒙古帝國地圖。該地圖的時間是1294年,要知道這一年,蒙古帝國都分裂了,中國分布應該是元朝,另外還有四大汗國。該地圖取名元朝和四大汗國地圖更好一點。關於元朝的方面,東北直到達了黑龍江,顯然是不符合歷史的。元朝曾經在黑龍江入海口的特林設置徵東元帥府,說明整個黑龍江流域都被元朝控制的。當然,美國教科書中的蒙古帝國版圖也有幾個版圖,也有較為合理的版圖。但是這些版圖都沒有劃入阿里王朝和古格王朝。

蒙古帝國
蒙古帝國

明朝的版圖一直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美國畫的明朝1424年版圖,是明朝巔峰時期的版圖,沒有包括蒙古和青藏高原,這一點我也比較同意。圖中也包括奴兒幹都司和交趾布政使司,但是奴兒幹都司的管轄範圍卻只畫了東北的東部地區,不知道有什麼依據。史書上說奴兒幹都司的範圍「其地東瀕海, 西接兀良哈, 南鄰朝鮮, 北至奴兒幹北海「,可見應該包括整個東北。

明朝巔峰時期版圖

美國教科書1760年的清朝版圖。該時期,清朝已經消滅了準噶爾汗國,統一了東亞大陸。美國的地圖基本和中國國內的地圖沒有什麼差別。唯一的區別在於,美國畫的清朝版圖中包含著朝鮮,這說明美國人認為朝鮮的主權屬於清朝。這一點上,我覺得美國畫的挺好的。但是美國沒有將拉達克劃入清朝,這一點值得商榷。

清朝

相關焦點

  • 美國、日本、韓國的歷史教科書中如何寫中國?差距太大
    美國、日本、韓國的歷史教科書中如何寫中國?差距太大。無論是對於中國歷史,還是世界歷史,我國對於學生歷史知識的教育都是很看重的。如今,我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我國五千年的歷史,也被各個國家編寫到歷史書中。但每個國家對於中國歷史的描述都不同,其中以美國、日本和韓國的歷史教科書最具有代表性,而這幾個國家對中國歷史的描述卻是大相逕庭。在美國,對於學生的教育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所以,在美國的歷史書上對中國歷史部分的描寫是非常客觀的、中立的。美國的歷史書也曾參照過中國的歷史資料,所以和我國的歷史書上的描寫是相差無幾的。
  • 美國的歷史教科書中,中國歷史是被怎樣描述的?區別確實不同!
    在每個國家的課本之中也對他國的歷史或多或少有一些描述。 而涉及到歷史部分時,往往出現了五花八門的狀況,然而歷史對於一個國家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那麼美國的歷史教科書是怎麼寫中國的吧?是對中國歷史客觀描寫?還是會有意改動呢?
  • 韓國,美國,日本歷史教科書中的中國歷史,哪個更接近真相
    第一:日本日本和我國是一衣帶水的國家,隔海相望,自古以來就有貿易往來,有氣勢在唐宋時期,日本的建築,服飾,文化,教育,語言,飲食等等都深受中國的影響,那麼在日本的歷史課本上面是怎麼描述中國的呢?日本的歷史教科書上面表現了對中國的尊崇,尤其是在萬裡長城,大唐盛世,造紙術,孔子等方面,另外日本還特別喜歡中國的楊貴妃,在日本楊貴妃被奉為觀音菩薩。另外日本還描述了日本向中國學習,與中國的經濟貿易往來。另外日本的教科書上面,談到近代史的時候總是有意無意地淡化,稱清朝時的中國為「徒有虛名的獨立國」、「軟弱無力」。
  • 外國歷史教科書都是怎麼評價中國的?俄羅斯最客觀,美國讓人深思
    而教科書作為年輕人了解世界,樹立價值觀的主要途徑,其內容自然也是講求客觀公正,尊重事實。然而,由於教科書也是給年輕一代灌輸意識形態的最好工具,出於這個原因,內容往往被不少國家刻意歪曲。胡適說過「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同樣一段歷史,1000個人能看出1000種不同的角度。而各國歷史教科書裡闡述的立場,本質上也是這個國家的政治立場。那麼,在海外諸多國家的歷史課本裡,我們中國是什麼模樣呢?
  • 日本美國的歷史教科書中,是怎麼描寫中國的?和你想的有點不一樣
    我國擁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這也是很多國家都沒有辦法比得上的,對於我們而言,歷史一直在我們身邊,畢竟從初中開始,我們就了解浩瀚璀璨的華夏文明發展史,無論是中國近代史,又或者是更久遠一點的古代史,我們都能從歷史書中翻閱到無數篇經典故事,相信很多小夥伴們也非常的好奇,其他的國家在歷史上怎樣來進行形容中國的歷史呢
  • 研討會︱外國歷史教科書中的中國形象
    在報告的最後,她強調法國教科書編篡委員會對於中國的理論創造存在諸多誤讀,而真正認識一個國家,要對這個國家的文化傳統、歷史發展和現實狀態進行深入了解。一本客觀理性的教科書,必須在真正透徹弄懂所要論述問題的基礎上再做闡釋。下午最後一場報告是來自華東師範大學的張弛與來自南京財經大學的儲春花的「法國歷史教科書中的中國形象」。
  • 博士生成果| 喀麥隆中學歷史教科書異域文化視野中的中國形象
    喀麥隆歷史教科書如何認識中國這一歷史悠久的國家和中喀關係,對於中喀合作非常重要。通過對喀麥隆中學1-5年級歷史教科書的分析,可將中國形象按喀麥隆歷史分期和專題歷史大致分輝煌燦爛的古中國,挨打、被遺忘的近代中國、「挑事兒」的共產主義中國,有情有義的中國四類形象。喀麥隆歷史教科書融合了西方文化的歷史觀,從他者文化的角度塑造了異域文化中的中國形象。
  • 美國/俄羅斯/德國/印度/日本教科書中,中國是什麼樣子?
    課本是彩色精裝書,洋洋灑灑1000頁內容裡有60頁是有關中國的,中國歷史穿插在不同時期的世界歷史發展中敘述。可以說,美國人從小就是從這本書開始認識中國的。首先,看看美國中學歷史書是怎麼寫臺灣的。雖然美國政府稱其遵守「一個中國」原則,但美國公眾在談到臺灣時,很多時候仍將「臺灣」和「中國」錯解成了相對應的概念,他們不會把「臺灣」和「中國大陸」對應,也不會補充一句「中國臺灣」。何以如此呢?在美國教科書中,數次出現的「中國疆域地圖」,商代的、秦漢時期的、元代的,一直把臺灣模糊化。在書後的世界地圖裡,中國大陸和臺灣是用深綠和淺綠兩種顏色標示的。
  • 王凱:《老師的謊言——美國歷史教科書中的錯誤》讀書筆記
    從今天開始由我為大家分享《老師的謊言——美國歷史教科書中的錯誤》。本書的作者詹姆斯·洛溫是佛蒙特大學的一位退休教授,曾經也做過中學歷史教師。他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發現美國課堂上使用的教科書都充斥著錯誤的信息和對歷史現象的一些偏見,他通過本書的編纂犀利的指出了美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錯誤,提出了一個令人深省的問題「歷史為什麼要這樣教?」「面對這些錯誤,今後的歷史應該怎樣教?」
  • 由日本中學教科書出版看日本篡改歷史教科書影響
    總需求冊數增加的原因,一是老師的使用需求量增加,二是在校初中生略有增加。在各類教材中,爭議最大的是歷史教科書和地圖課的教材出版。在日本,以出版右傾色彩濃厚的歷史教科書而出名的扶桑社,2012年退出競標,代之以同扶桑社有資本聯繫的育鵬社,實際出版發行4.7萬冊,僅佔有3.7%的份額。
  • 臺獨歷史教科書到底長啥樣?
    從李登輝執政時代1997年強行推動的國中(「國民中學」的簡稱,即大陸的初中)《認識臺灣》教科書以降,將近20年的時間,經歷兩次「政黨輪替」,教科書的爭議未曾停歇。教科書是當權者意識形態的重要傳輸管道,因而成為藍綠兩黨的兵家必爭之地,由此可見,教科書問題從來不是單純的客觀歷史事實之爭,在根本上就是政治問題——在臺灣就表現於國家認同與史觀立場的對立。
  • 李劍鳴評《美國史》︱學術與時代:美國歷史教科書的寫法
    Harry Williams)合編的教科書。布林克利於1979年開始參與這本教材的修訂,到1995年便獨力承擔了第九版的編寫。結果他使得這本教材面目一新,近於脫胎換骨,於是也就變成了唯一的作者。他帶來的最大新意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增添了許多精選的插圖、地圖、表格和圖示,使全書圖文並茂,相得益彰;二是著力吸收美國史學的新成果,補充了有關普通人、少數族裔、婦女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內容。
  • 美日韓三國歷史教科書都是怎麼寫中國的?可能有點出乎國人意料
    比如說,外國人看待中國歷史的角度也會帶著主觀意識。 那麼,美國日本韓國這三個國家的歷史教科書中,又是如何描寫中國的呢? 這一點,恐怕真的會出乎所有國人的預料了。 一、美國歷史教科書中的中國 在美國小學六年制的全部階段中,一到五年級是沒有提及中國歷史的。
  • 外國教科書裡的中國
    美國歷史教科書,另一面鏡子《環球》雜誌駐紐約記者/李博美國歷史書中的臺灣、貿易、人權美國許多中學都採用一本題為《世界歷史與當今世界的關聯》的教材,供10~12年級(相當於我國的高中一、二、三年級)的學生閱讀。課本是彩色精裝書,洋洋灑灑1000頁內容裡有60頁是有關中國的,中國歷史穿插在不同時期的世界歷史發展中敘述。
  • 臺灣歷史教科書和大陸比有什麼不同之處?
    由於國民黨退據臺灣後,採取加強中國歷史思想文化,去除日本殖民地影響的教育方針政策,尤其重視歷史教育,把它作為形塑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環節。所以對於古代史,除了在評價上雙方稍有點差異外,其餘差別不大。但有一點引起了筆者的注意,臺灣和大陸每講到一個時代結束時,都會有專門的一章節講述經濟文化發展。臺灣更傾向於追尋中國歷史的制度演變,而大陸比較多地沉浸於老祖宗哪些技藝又比西方早了多少年。
  • 杜贊奇:美國政府對歷史教科書發言權極有限
    著有中國和東亞史專著《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曾獲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及亞洲研究學會列文森獎。杜贊奇每年都會來中國一兩次,這個習慣已經保持了25年,他到過北京、上海、成都、廈門、青島……「大半個中國已經逛了個遍」。
  • 新中國歷史教科書曾一度不寫「羅斯福新政」
    許多研究者認為,羅斯福新政的重要性不僅在於當時所起的作用,而且還在於它的歷史影響,並因此對新政推崇有加:「『新政大夫』救了如履薄冰的美利堅合眾國,使其社會經濟體制愈趨穩健、日漸成熟,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認為羅斯福新政標誌著『新』『舊』兩個美國的重大分野。美國之為今日之美國,無論如何是繞不過羅斯福新政的。」  這一評價,反映在歷史教科書中,能夠明顯地感受到人們對新政的推崇。
  • 編寫歷史教科書不能睜眼說瞎話
    我念小學時看過一本通俗的歷史讀物,大概是《中國歷史故事》一類,我的很多歷史概念都是從那裡來的,跟課本所教沒什麼兩樣,不過是詳細一點。至於現在的歷史概念,那還是在"文革"結束,自己從事專業研究,在看到一些境外的有關中國的歷史著作,對一些習以為常的概念產生懷疑後形成的。這也得益於我的研究生導師譚其驤教授,他當時在主持修訂《中國歷史地圖集》,主張歷史考證要實事求是。
  • 葛劍雄:編寫歷史教科書,不能睜眼說瞎話
    著名歷史學家在接受《同舟共進》期刊採訪時說,任何國家的教科書跟學術研究還是有別,它體現的是國家意志,為了符合主流的意識,也都會有所選擇、有詳有略,但這裡有個前提,即不能歪曲事實,不能片面地戲說歷史,這是教科書的"底線"。葛劍雄:復旦大學教授,歷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
  • 美日韓的歷史教科書裡是怎樣描述中國的?日本最心虛,韓國最無恥
    要知道在我們國家這漫長的五千年裡面命運多舛,有過輝煌,有過屈辱,但是如今的中國王者歸來,已不再是當年被諸多國家欺負的沉睡的獅子,已經是一隻傲視全世界的「雄雞」,而也正是因為這讓其他國家不能忽視我們國家,為此在很多國家的歷史課本中都描述了我們中國的歷史。而今天筆者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美日韓三國在教科書中是怎樣描述中國的歷史的,美國的最接近真實,日本最心虛,韓國最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