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佔地開農莊長達8年,荊州區檢察院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2020-12-25 荊州日報新媒體

近日,因荊州區點將臺農莊非法佔用土地進行非農建設長達8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荊州區分局(原荊州市國土資源局荊州分局)卻未及時完全依法履行監管職責,致使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一直處於受侵害狀態,荊州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荊州區分局怠於履行土地監管法定職責一案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點將臺農莊未整改到位的現場照片

經依法查明,2011年6月,荊州區郢城鎮新生村村民委員會與荊州市建工土方工程有限公司籤訂《土地承包租賃合同》,約定將本村三組點將臺西側集體魚塘面積50畝土地租賃給該公司用於修建「點將臺」休閒農莊,租賃期限自2011年6月10日起至2041年5月31日止。2015年3月,點將臺農莊又陸續向花園村3位農戶租賃耕地2733.74平方米。在租賃期間,點將臺農莊未經批准修建了用於餐飲、住宿的建築物及相關設施,開展商業經營活動。


2012年9月與2016年4月,原荊州市國土資源局荊州分局、原荊州市國土資源局以點將臺農莊非法佔用土地進行非農建設為由分別作出了行政處罰,責令其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沒收在非法佔有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並處以罰款。但2012年9月與2016年4月,點將臺農莊僅繳納了全部罰款,沒有退還土地,仍然照常開展經營活動。


2019年3月,郢城鎮人民政府會同荊州區城管局等相關部門對點將臺農莊建築物和其他設施進行了拆除。

2019年4月,荊州區人民檢察院向原荊州市國土資源局荊州分局發出檢察建議書,建議該局對非法出租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用於非農建設的行為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並於當日依法送達。


2019年5月,原荊州市國土資源局荊州分局作出回復表示,該局和原荊州市國土資源局前期已分別對點將臺農莊違法佔地的行為作出過處罰,2019年3月已對該公司非法佔地建設的建築物全部拆除完畢。


然而截至起訴前,雖然違法建築物及相關設施被拆除,但仍有部分硬化土地未恢復原狀,時間長達一年半之久;同時擅自出租土地的出租方未受到任何行政處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仍處於受侵害狀態。再次調查核實情況之後,荊州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對荊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荊州區分局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提請判令荊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荊州區分局依法履行監管職責,該案將擇日開庭。


據了解,荊州區人民檢察院積極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檢察工作實踐,今年以來,先後辦理農村土地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保護案件24件,督促行政機關積極履職,治理水質不達標的水域面積4萬畝,清理汙染廟湖、菱角湖等水域的生活垃圾2噸,清理城郊、農村道路沿線亂堆建築垃圾與生活垃圾5噸,為「天更藍、山更青、水更綠」貢獻檢察力量。

來源:荊州日報客戶端 通訊員程惠 李巷南 編輯許雨齊 審核楊昌洪

相關焦點

  • 鄂州:耕地兩次被非法佔用 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公訴
    因該處罰決定未執行到位,鄂城區檢察院於2016年8月19日向該局送達檢察建議書,建議其依法履行監管職責,落實行政處罰決定書的處罰事項。收到檢察建議書後,鄂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依法落實了行政處罰決定書的處罰事項。
  • 宜都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三起非法捕撈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9月10日上午9時,由宜都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季某等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在宜都市人民法院第一審判庭公開開庭審理,宜都市人民法院依法適用七人制合議庭進行了審理。經查明:2020年5月19日晚,被告季某等人駕駛漁船,使用禁用網具,在宜都市高壩洲鎮清江段中華倒刺䰾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水域
  • 公益訴訟 | 陳旗檢察院、海拉爾區檢察院相鄰院集中辦理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公開開庭審理
    9月18日,由陳巴爾虎旗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關於希日烏蘇礦坑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行政公益訴訟案在陳巴爾虎旗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該案是陳巴爾虎旗人民檢察院和海拉爾區人民檢察院集中辦理的首例公益訴訟案件相鄰院辦案組在對案件進行分析研判後共同決定對該案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 依法對三起非法捕撈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9月10日上午9時,由宜都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季某等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在宜都市人民法院第一審判庭公開開庭審理,宜都市人民法院依法適用七人制合議庭進行了審理。4人夜間在清江非法捕撈經查明:2020年5月19日晚,被告季某等人駕駛漁船,使用禁用網具,在宜都市高壩洲鎮清江段中華倒刺䰾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水域,非法捕撈各類水產品共計約40餘公斤,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罪。
  • 溫州公益訴訟1周年,市檢察院發布典型案例
    一年來,市檢察院對全市受理的206件公益訴訟案件線索開展研判指導,決定立案調查112件,共發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79件,其中生態環境領域48件,食藥安全領域8件,共56件,佔比71%,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2件。生態領域的案件分別涉及固廢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等環境汙染及基本農田、生態公益林、礦山、海洋漁業等資源破壞。食藥領域的案件主要涉及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和銷售假藥等行為。
  • 古丈縣人民檢察院提起的全縣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審理
    10月16日,古丈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宋某某非法捕撈水產品損害生態環境資源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經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被告人宋某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被依法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四個月,並責令其向捕撈水域投放適合放流的原種成品魚1788尾。
  • 竹谿縣檢察院提起的行政公益訴訟案獲法院支持
    竹谿縣人民法院一聲法槌敲擊,竹谿縣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的竹谿縣水利和湖泊局怠於履行職責行政公益訴訟一案當庭宣判。竹谿縣檢察院員額檢察官杜金林、李俊鴿代表檢察機關出席法庭支持公益訴訟,竹谿縣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長何耀到庭應訴。湖北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十堰市檢察院分管領導及第六檢察部負責人、市中級法院分管領導及行政審判庭副庭長,全市各縣市區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代表,省、市、縣各級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群眾代表等60餘人參加旁聽。
  • 三人非法狩獵 檢察機關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被告人劉某犯非法狩獵罪,判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在國家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7月6日,經大慶高新區檢察院提起訴訟的被告人劉某、崔某、李某非法狩獵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法院公開審理後,依法下達判決。這是大慶市首例關於保護野生動物類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 高淳區檢察院「認罪認罰認賠」辦案新模式入選市檢察院公益訴訟...
    1月10日上午,南京市檢察院舉行新聞發布會,南京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陶國中通報了2019年全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情況,案件承辦檢察官發布了7件典型案件。高淳區檢察院在辦理輕微損害生態環境資源案件中創設「認罪認罰認賠」訴前督改辦案新模式,成功入選典型案件,得到與會領導、專家的一致好評。
  • 這起二審行政公益訴訟案獲法院判決支持
    因該處罰決定未執行到位,鄂城區檢察院於2016年8月19日向該局送達檢察建議書,建議其依法履行監管職責,落實行政處罰決定書的處罰事項。收到檢察建議書後,鄂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依法落實了行政處罰決定書的處罰事項。
  • 馬鞍山市中院首例非法捕撈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當庭宣判——市政協委員、無黨派人士、行政機關執法人員觀摩庭審
    9月17日下午,馬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行政(環境資源)審判庭在第一法庭依法公開審理馬鞍山市人民檢察院訴陳某某非法捕撈環境資源民事公益訴訟一案,市政協委員、無黨派人士和行政機關執法人員觀摩庭審。合議庭由三名審判員和四名人民陪審員組成,案件經合議庭合議,當庭宣判。
  • 對非法獵捕野生動物零容忍!白石山林區檢察院提起首例公益訴訟案
    2020年12月21日,吉林省白石山林區人民檢察院提起的任某某非法狩獵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該案是白石山林區人民檢察院2020年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月至2020年1月期間,任某某在吉林省林業實驗區國有林保護中心轄區內,利用鐵絲套、鳥夾等工具非法獵捕野生動物。
  • 鄂州首例二審行政公益訴訟案獲法院判決支持
    原鄂州市國土資源局2015年10月30日對振弘公司作出的鄂州國土資執罰(2015)043號行政處罰決定:1、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2、沒收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6畝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及其他設施;拆除在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8.3畝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及其他設施;3、對你單位非法佔地行為處以每平方米15元罰款,共計243000元,因該處罰決定未執行到位,鄂城區檢察院於2016年8月19日向該局送達檢察建議書
  • 長春鐵路運輸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首起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9月17日,長春鐵路運輸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長春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訴長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不履行法定職責一案。該起案件是吉林省鐵路運輸兩級法院管轄改革後受理的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2014年,李某等人違法佔用長春市朝陽區永春鎮平安村集體土地進行非農建設,使耕地受到破壞。2015年長春市國土局對李某等人作出行政處罰,責令退還非法佔地,限期拆除地上非法建築物和相關設施,恢復土地原狀。
  • 這起二審行政公益訴訟案獲法院判決支持
    因該處罰決定未執行到位,鄂城區檢察院於2016年8月19日向該局送達檢察建議書,建議其依法履行監管職責,落實行政處罰決定書的處罰事項。收到檢察建議書後,鄂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依法落實了行政處罰決定書的處罰事項。
  • 鄂州首例二審行政公益訴訟案獲法院判決支持
    原鄂州市國土資源局2015年10月30日對振弘公司作出的鄂州國土資執罰(2015)043號行政處罰決定:1、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2、沒收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6畝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及其他設施;拆除在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8.3畝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及其他設施;3、對你單位非法佔地行為處以每平方米15元罰款,共計243000元,因該處罰決定未執行到位,鄂城區檢察院於2016年8月19日向該局送達檢察建議書
  • 海南通報非法採砂公益訴訟情況以及4起典型案例
    據了解,2019年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活動,海南省檢察機關辦理了一批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資源的典型案件,推動解決了海洋傾廢、養殖排汙、非法捕撈等突出問題。海南省檢察機關共立案136件,發出檢察建議106件,提起公益訴訟16件,清理近岸固體廢物、垃圾和海洋油汙93.5噸,封堵排汙口10個,治理近海及海洋汙染面積約116.8萬平方米,追償生態環境修復費用1200餘萬元。
  • 賈永健:中國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模式重構論
    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開展公益訴訟試點;2017年6月27日,又修改《行政訴訟法》,正式在法律上確立了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制度;2018年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兩高解釋》)正式實施,進一步明確了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的諸多具體問題。
  • 鄂州首例二審行政公益訴訟案獲法院判決支持
    原鄂州市國土資源局2015年10月30日對振弘公司作出的鄂州國土資執罰(2015)043號行政處罰決定:1、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2、沒收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6畝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及其他設施;拆除在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8.3畝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及其他設施;3、對你單位非法佔地行為處以每平方米15元罰款,共計243000元,因該處罰決定未執行到位,鄂城區檢察院於2016年8月19日向該局送達檢察建議書
  • 檢察藍守護生態綠:西山區人民檢察院對非法佔用農用地罪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近日,由西山區人民檢察院提起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張某、姜某某涉嫌非法佔用農用地一案,在西山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該案系西山區首例生態環境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2016年9月,被告人張某以養殖的名義租用西山區海口街道辦事處中寶居委會三山箐居民小組中寶山處林地。2016年11月,昆明市森林公安局西山分局查明張某在未經林業主管部門批准下,擅自在該處使用大型機械在林地內擴路、修壩、挖塘準備進行養殖,屬於擅自改變林地用途違法行為,遂對張某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限期恢復原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