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工出細活,工作慢不代表效率低

2020-12-22 職屬於你

職場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甚至某些公司還崇尚加班文化,以至於很多員工白天磨洋工,等到下班之後才正式開始工作,最後在下班的時候發個朋友圈,證明自己是多麼的努力和勤奮。

這是現在很多職場上存在的普遍現象,每個人都看似忙忙碌碌,每個人都看似行色匆匆,但真要檢視一天中做了哪些事,很多人都說不出自己一天都在忙什麼。這種看似快速的工作,實際上,效率並沒有看起來那麼高。

「慢工出細活」,只有不急於求成,精益求精,才能做出完美的作品。我們應更多的保持一種「工匠精神」,不斷的琢磨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行程一種行而有效的可複製的規範流程,也許在前期我們會很慢,但隨著流程的大量複製,從長遠來看,效率是大大的提升了。

在工匠精神面前,德國人是最具有發言權的。德國人工作的最大特點就是「慢」,他們的職場中流行著一句口頭禪:not that hurry!(凡事不要催)如果放在中國,很多事情不催的話,任何一件事都能留到過年。

中國的職場,隨處可以聽到:什麼時候能做好?能不能快一點?結果什麼時候能出來?五分鐘以後我要看到報告……很多事情都需要不斷的、反覆的去催才能讓事情的進展能往前一點點,有時候還有可能出錯,到頭來又要重走一遍。

德國人的工匠精神幫助他們建立了很多百年企業,幫助他們讓全世界知道有一種製造叫「德國製造」。對德國人來說,他們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做「欲速則不達」,什麼叫做「慢工出細活」,他們一貫秉持著穩健第一,速度第二的做事原則。

國外很多公司,他們的工作時間都不長,很少有像國內這種996甚至997的工作時間,他們會經常在工作時間泡杯咖啡,聊聊天,玩會遊戲,但是他們的工作效率卻異常的高。很多國內公司也爭相效仿這種企業文化,但會發現,這種工作方式在國內與自己當初的設想完全是南轅北轍,原本一天的工作,可能要花上一個禮拜才能完成。

很多時候,國內的公司只是模仿了國外的形,並未領其意。國外很多公司為什麼工作節奏很慢,但是效率卻很高呢?首先,他們講究一件事從頭到尾全部做完之後才會去做另一件事。比如說他們在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經常會把事情處理的一次到位,中間從不中斷,也不允許被打擾,知道事務完美解決。

而國內完全相反,經常是這一件事情做到一半,又被安排了另外一件事。而另外一件事剛開始做,又有其他人催其他的事情,導致很多人一天也許做了十幾件事情,但是真正完成的事情甚至可能沒有一件,而國外很多人他們也許一天就做了兩件事情,但是兩件都完成了,這就是慢工出細活,這就是效率。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社交工具的多樣化,人與人的交流變得更加迅速和高效。但很多時候往往正是因為辦公工具的多樣性,溝通工具的多樣性,造成了事情的流程追蹤成本太高了。很多時候我們想知道事情的進展,卻發現我們不知道在哪裡去追蹤。

國外很簡單,他們通常都是用郵件來作為唯一的、正式的溝通工具。一件事情的始末都可以從郵件中找到前因後果,郵件辦公也讓每個員工的工作都能按部就班、逐個處理,更有利的是郵件可以分類整理和存檔,以便事後調閱。

在職場中,我一直強調很多工作需要制定出標準的流程,讓其可複製、可執行,這樣能大大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而事實情況是,很多公司的不同部門之間永遠在做著大量的、重複的工作,沒有任何內容沉澱。

簡單來說,同樣的一個事情,這個部門採用這個方法,另一個部門採用另一個方法,甚至同一個部門的員工之間彼此也是用著不同的方法。而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把大家的方法做一個整合、沉澱,形成一套標準的、固定的、可複製、可執行的系統流程,然後按照這套流程鋪開使用,至於執行過程中的個性化內容可以自行添加,這樣就會大大減少溝通成本,避免浪費大量人力、物力、精力,從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開始工作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計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套模式,然後在開始工作,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真正的快,並不是拔腿就跑,而是因選好路線、找準方向、確定目標之後再一氣呵成,何愁效率不高。

相關焦點

  • 「慢工出細活」的辯證法
    俗話說,「慢工出細活」。有的事急不得,比如刺繡、絲畫等精細手工製作,必須一步一步來完成,著急出不了細活、好活。在這裡,「慢工出細活」包含著一種責任心強的積極心態,一個「細」字體現了工作的高標準,一個「慢」字意味著出成績的一般規律。   但是,對「慢工出細活」的理解不能偏頗。
  • 把「慢工出細活」請回來
    我們當一米黃線不存在。我們在交通燈變黃時加速衝過去。我們為了節省五分鐘翻越馬路中間的欄杆。 」此乃微觀,更有宏觀,即盲目追求GDP ,「事事求快、一心總想超越」的「大躍進心態」。結論辛辣:諸多國人失去了慢的能力,好似被按下了快進鍵。話不好聽,還請「聞過則喜」。畢竟是,「成績不說跑不掉,缺點不說不得了。 」但凡建設,都有自身規律,循序漸進則成,心猿意馬急吼吼必敗。
  • 為什麼說「慢工出細活」?
    有人研究過,得出的結論是:法國人吃飯,慢!細嚼慢咽,以前法國人吃一頓飯要三四個鐘頭,現在雖然時間縮短了一半,也很長了。吃得慢,就容易產生飽感,很容易吃到七分飽的時候就自主地停下來不吃了,哪兒跟我們似的,狼吞虎咽,等反應過來的時候,早已經二十分飽了。
  • 牛恕軍:慢工出細活
    牛恕軍:慢工出細活 張媛     同事們都說,別看牛恕軍平時說話慢條斯理,但一到了工作現場,他那乾脆利索勁,真是讓人不佩服都不行。    牛恕軍是風城油田作業區二號供汽聯合站重十八巡檢站副班長。參加工作十多年來,他憑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早已成為所在班組的技術「大拿」。    11月15日,牛恕軍到重18SAGD2-2號鍋爐進行日常巡檢。
  • 楊純「慢工出細活」的英語老師
    也許,你會認為這位老師上課比較慢,效率不是很高。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慢」是楊純老師的一種態度,在這樣「慢」的狀態下,她能磨出別樣的「細活」。       不同於一般人理解的上課慢,楊老師的「慢」則體現在她獨特的教學方式。
  • 能夠慢工出細活,做事慢慢吞吞的2個生肖
    有的人速度上簡直可以用龜速來形容,甚至很多時候都要拖到最後一刻才會交差,讓人又氣又恨,不過這個生肖的人做事慢吞吞,做出來的事情簡直完美得無可挑剔,是慢工出細活的典範。生肖兔生肖兔是一個做事情很有條理性的人,生肖兔可能比別人拿到任務的時間一樣甚至是更早的時間,但是生肖兔永遠是拖到最後面交稿的那個人。
  • 2019年定向選調面試真題解析,怎樣看待慢工出細活?
    2019年12月18日上午北京定向選調1.俗話說,慢工出細活,我們在過去一直強調慢下來,把工作做細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時不我待,我們對速度有了更高的追求。請問,你如何看待時不我待與慢工出細活之間的關係?
  • 慢工出細活?老闆不同意 記住3個詞,效率翻10倍!
    工作落實總比別人慢一拍,領導不滿意?任務沒有完成,加班趕工還沒有加班費?生活不止眼前的工作,還有詩和遠方。所以,作為公司的老闆他不僅要幹好工作的人更需要能又快又好地幹好工作的人。想要獲得青睞,那麼就不得不提升你的效率。「慢工出細活」已經基本不適應這個社會大部分領域了!
  • 這些星座雖然做事拖沓,但慢工出細活!
    衝動不是什麼好事情,尤其是做事風風火火的人,總是思慮不周,就如同王思聰一樣,事業沒幹成,反而被限制了高消費。這也是趙本山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步伐太大,容易扯到蛋。」看到這裡,做事拖沓的星座,反而有了不小的優勢,因為慢工容易出細活。想要創業的話,下面這幾個星座,才是你要學習的榜樣。
  • 從前慢,慢工出細活,精緻文創
    都道烏鎮從前慢,慢的不僅是節奏,慢的是過日子的那一份從容、用心,慢的是過日子追求的精緻、典雅。慢工出細活,烏鎮的美都是匠人誠誠懇懇製造,帶著手工的溫度。許多遊客想把這一份手作溫度帶回家,小烏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文創小物,讓大家把烏鎮的小美好帶回家。
  • 大健康產業「慢工出細活」
    發展大健康產業,雖然有助於補充公立醫院服務的不足,但同時也面臨著投入大、周期長、回報慢的難題。這個朝陽產業在面臨黃金髮展機會的同時,更需要「慢工出細活」,要平衡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不能過分強調產業的增長速度和規模  日前,以「科技引領、健康未來」為主題的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在武漢舉行。
  • 卓有成效的管理法:為什麼說慢工出細活,可能是自欺欺人?
    一、慢工真的就能出細活嗎?小劉在公司負責一款產品,最近產品的銷售額一直不太好,於是領導叫他給一份整改方案,2周過去了,他還沒有交上。這時候領導找小劉談話。慢工真的能出細活?的確不排除有這個可能性,但對於快節奏的職場來說,這條規定很多場合不適用。再者,有時候我們一邊叫著「時間不夠」,一邊以「慢工出細活」為由申請延長時間,其實也是在拖延。比如上述小劉的情況,可能他心裡不重視也不想做這份方案。
  • 午評:市場依然偏弱,保持耐心,慢工出細活
    其次盤面中一些小的晶片;包括一些汽車;還有一些今天像免稅概念,有部分的個股跌幅比較大的,也會輪動的在下面做一些超跌後的反彈,所以,整體市場我覺得指數的風險進入到一個低風險區域,如果我們把3350點作為一條中軸,那麼在這個位置應該說是有比較大的支撐的。
  • 慢工出細活!慢條斯理的「阿慢」警官,嚴守案件質量關!
    他是派出所裡的法制員同事們親切地叫他「張阿慢」「慢」不僅僅是因為他講話慢條斯理更重要的是作為所裡法律「參謀」和執法辦案「質檢員」他總是慢工出細活嚴守案件的質量關他就是民警張國炫曾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個人嘉獎3次,多次獲評市優秀公務員
  • 泰式火鍋主要看鍋底,所謂慢工出細活,文火慢燉自然出美味
    請收下木木這份最全體驗指南在全成都最大的集漁門店盡興體驗一把來自東南亞的誠意之作鍋底有名堂泰式火鍋主要看鍋底所謂慢工出細活,文火慢燉自然出美味集漁招牌鮮料冬陰功鍋底秘制泰式香料包提香增味小米辣包提升口感辣度泰國香菜提升口味的層次感最後倒入一整個泰國空運現開椰子汁
  • 慢工出細活 她一個月只做兩件手工飾品
    從搜集老物件開始愛上做首飾  雷雷對「老物件」很喜歡,她說:「我喜歡搜集民間的老銀片、碎銀片,有拙樸精緻的圖案和工藝,雖然不像新銀器亮閃閃,但看上去很有故事,而且,流傳至今的老銀飾越來越少。」  慢工出細活,註定少部分人才能擁有  她覺得,大眾流行的只能維持一時,而體現自己性格的東西,才能「愈久留香」,覺得返璞歸真才是最好的感覺。因而她選擇了用紫光檀來做託底,然後把搜來的老銀片、老墨玉、珊瑚、老翡翠鑲嵌在黑檀雕件上,並由此形成了她的飾品風格。
  • 育兒如同手工制茶,要慢工出細活!
    發生在一列火車上故事,一個作家和一個農民的對話:作家:"我聽說您培養出兩個重點大學的孩子,請問您有什麼方法嗎?"農民笑了笑,並搖了搖頭:"沒有什麼絕招啊!"這些例子,都反應出一個特點:讀書是一個慢活兒,急不來,培養一個讀書人,需要足夠的時間,足夠的耐心,家長心態要放平。
  • 感情不是「一蹴而就」,男人要明白「慢工才能出細活」
    很多男人在追求女人的時候,總是會沉不住氣,男人應該要知道感情不是一蹴而就的,更應該要明白慢工出細活。雖然說有的女人很難追,但是一旦追到手,那將是一輩子的寶貝。當你遇到困難,就問別人怎麼辦的時候,就代表這個男人其實是無能的。男人就應該要學會去解決事兒,只有這樣才能夠給身邊的女人安全感。當你長時間表現得像一個爺們的時候,這個女人也會對你刮目相看,同時你也會更加容易收穫這個女人的芳心。
  • 控制不良情緒需要慢工細活
    莊稼人種地尚且需要灌溉、施肥、除草等一系列的慢工細活,培養一個出色的孩子沒有不費心血的,需要父母有慢養的心態。有的父母喋喋不休地抱怨養孩子「太累了」,似乎沒有做好為人父母的心理準備。成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在和孩子「鬥智鬥勇」中,父母也在成長,逐漸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跟孩子發生不愉快時,父母要有自我心理察覺。必須要冷靜,溫柔而堅定,因為大吼大叫除了暴露育兒之技窮,於事無補。
  • 中青報:歸化只是一時之需,紮根青訓則是慢工出細活
    現在學齡階段的孩子踢球基本上都是周一到周五在學校課後有三天或者四天的訓練課,然後周末學校不集訓的話就在外面的培訓機構上課,兩種方式互相補充,所以如果真能按照《青訓大綱》落實的話,有個三五年,不管是教練還是孩子們對足球的理解就會更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