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咖啡」初現和「興隆」由來

2020-12-23 海南日報數字報
  文\本刊特約撰稿 何以端

  開欄的話

  地名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移民、方言等方面的信息,挖掘地名背後的故事,知其根,溯其源,是對先人的感懷,也是對後人的交代。

  海南島的地名也是豐富多彩的,涉及遷瓊始祖、古代先賢、自然風光、風土人情,有些地名甚至隱含著族群遷徙密碼,承載著語言學價值,通過尋找地名掌故,勢必有助於提升海南旅遊的文化含金量。《海南周刊》今起推出「海南地名溯源」欄目,以饗讀者。

  1898年,馬來亞華僑鄺世連帶回咖啡種子,率先在文昌南陽石人坡村栽種;1908年,又有華僑在儋州試種咖啡……有關咖啡在海南的文獻歷歷可考。興隆的咖啡名聲在外,儘管那裡不是海南島最早種植咖啡的地方,但「咖啡」二字首入海南卻在興隆。

  一切要從133年前一份電報說起。

  1887年

  張之洞「欲在瓊州種咖啡」

  1887年初,提督馮子材與道員楊玉書隨著剛修通的電報線,將行轅從萬州城前移至興隆。次日,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咖啡專電」就到了:

  致南峒楊道。光緒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發。欲在瓊州種咖啡,以收外洋之利,其利勝於茶而不勞。此種何處尋覓、如何種法,張廷鈞必知,可問該主事。速復。敬(本文史料除註明者外,均引自《瓊崖文庫·張之洞經略瓊崖史料彙編》)。

  電文是送「南峒」的。按說萬州只有「西峒」即今萬寧市南橋鎮,此前官軍剛剛將局勢控制;「南峒」在樂會縣,今瓊中縣和平鎮及上安鄉北部的大山深處,當時電線肯定架不進去。推測是電報初設,技師報站忙中出錯,將西峒錯為南峒了,於是馮子材駐興隆七天的往來電牘,就以「南峒」存入歷史。

  133年前

  一份奏摺首提「興隆」

  那麼,「興隆」最早見諸史料又是何時?

  「咖啡專電」後不到一個月,張之洞《剿撫各黎開通山路折》,上奏開築進入五指山區的「十二大道」。第二條的始發站,就是興隆——

  一由萬州之興隆、五甲西北行,經長沙營、什密、禁會、南峒、七村,出五指山之東,亦抵牛欄坪。

  該線終點牛欄坪,是重要樞紐,與「十二大道」另外兩條相連接。該村已不存,位於萬泉河支流新朗河一條小溪上遊,「舊村坪」村以北。1928年國民黨將軍黃強勘察記有「牛欄扒」村,八家顏姓;其東北二裡有大村上瑞,三十家王姓。這兩村是當時「十萬峒」的極東界居民點,上瑞村今存。

  興隆市在古思馬都地域,形成較晚,康熙、道光《萬州志》均未提及,道光《瓊州府志》提到新興墟市有「牛漏」,即興隆以東十裡左右。同治《廣東圖說》是第一個普遍收錄自然村的地理志,仍無興隆:「思馬都,城西四十裡,內有小村五:曰長坡、曰石坑、曰禁山、曰泥田、曰大園。有萬陵市、牛漏市,合口汛、湧尾汛。」

  興隆正當漢黎交匯之地,在太陽河中遊,扼三渡河入口。順三渡河谷可直入萬、樂腹地太平峒、樂會南峒,沿太陽河谷又可上溯萬州西峒,都是黎區大峒。清代於此設合口汛,防兵十五名,是個要衝。晚清同光之間,興隆的重要性開始超過牛漏,馮子材「平亂」行轅設此,可見一斑。不過僅僅一個月前設的電報局還稱「南峒」,「興隆」是否由馮、楊行轅特意命名,或是歷史之謎了。

  在萬州戰事和開路都建大功的本土鄉紳鍾仁寵,事平獲重賞。有說為興隆峒主的,有說為興隆撫黎局局董的,後來其侄繼任,形成穩固官紳管治,促進興隆崛起。黎區西峒也逐步開發,1930年代的農業調查報告中已看到「南橋農林局熱帶農場」。

  都圖下通常管轄十甲。今興隆附近尚存七甲、八甲等村名,1939年版《海南島全圖》,「興隆市」上注有「舊心坡」,同年地形圖興隆以東有「九甲」;古文無句讀,五甲或是興隆一帶,或是入山口黎峒前的那個甲。

  奏摺中的長沙、什密兩村今皆存,唯「禁會」應是「樂會」的筆誤(「樂」的繁體字「樂」,與「禁」字相似),不知原件差錯還是現代排版出錯,句讀亦致不可解。原文應為「樂會南峒七村」,即今瓊中長徵鎮、上安鄉之間的上安河流域。

  樂會山區,明代泛稱「縱橫峒」,到清代分解為北峒(今瓊中縣中平鎮一帶)與南峒,南峒又分上中下三峒,「南峒七村」即是上峒,道光《瓊州府志》載:「上峒設黎長一名,管七村:黃村、竹根(今什介)、羅菜(今羅寨)、番親……水土惡劣,外人罕至。」

  這條大道又稱「興隆路」,從興隆華僑農場經長沙村連接S304省道的鄉道,就基本沿襲興隆路,都是順天然通道取線。2012年初筆者曾駕越野車實勘,過沉香灣水庫不遠就是土路,滿山青翠,路面爛泥深厚險象環生,險些趴窩,真切體會了清末十字路的意境。不久後,該路已全線硬化。

  100年前

  富瓊籌劃不限於咖啡

  說過地理,再說人物。

  被孫中山譽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的張之洞,以及民族英雄馮子材就不說了,只說「咖啡專電」的兩位指名官員:楊玉書與張廷鈞。

  楊玉書,道員,應該是候補道,光緒十二年(1886年)底選調瓊州軍中,職務類似東路參謀長,級別在瓊崖各實缺官之上。晚清內外交困,種種「候補道」虛銜多如牛毛,卻無職無俸,有潦倒至死者。楊道被擢用,顯然才能卓異。東路集中了主要戰事,張之洞電牘署給「楊道」的甚多。楊不避艱險,陵水首弓、廖二嶺之戰和崖州大茅、南林之戰,均親冒矢石,山區染瘴,不久身亡,是整個徵戰和開路折損的最高職級。其時離他接到「咖啡專電」僅兩個半月,離他到軍前效力也才四個月。

  張廷鈞,主事,實職未明,據海南大學張朔人教授考證他曾往南洋經商。張之洞用其所長,光緒十三年(1887年)初即專電東線,委返嶺門商辦「撫黎開山查礦諸事」。同年十一月張督奏稱「昌化縣境內大豔山……亦名為石綠山。前經香山職員張廷鈞召集股份,購備機器前往開採」「出產雖佳,工費甚昂」。兩年後再奏,得「銅礦苗最旺,商人張廷鈞不惜工本,開採甚力」,不幸大塌方功敗垂成,同時墾荒得地兩三千畝。無疑,張氏是海南第一大礦石碌礦的首任開發者。

  楊玉書、張廷鈞還是海南第一良港——榆林港的最初勘察、申報者,而且是在官府視野之外。楊道臨終「晝夜呻吟,苦不可支」,但仍「伏枕口授」遺電呈張之洞,交代「張主事願覓外洋咖啡、呂宋菸、麻、蔗、胡椒各種」,以副張督「產業富瓊」的擘畫;此前抱病親勘榆林,力陳優越事關全局,揭露當年列強覬覦之險惡。張之洞接電深為痛惜,高度重視,終有榆林新式克虜伯大炮臺之設。

  遺電摘要如下(句讀與海南版略異,括號為筆者所加):

  職道上年請開榆林港埠頭,(此次)出南林後,同張主事廷鈞親勘其地。據土人云:「越南之役,法屯兵、泊輪十八艘,逐日操演。」崖協、牧不問,瓊鎮、道不知,幸款局已定,不然瓊事不堪設想。書今日請開港,實為籌海計也。港門兩岸,宜築炮臺控制之,內立埠頭,中可容輪船數十艘,通黎山之出產……其港……與香港不相上下,海口水淺,高之十倍。此處一開埠頭,則崖東、南、西三路源頭均活,實為富瓊第一要策。

  楊、張二人,近代史可謂默默無聞,但卻在萬般艱難下篳路藍縷,盡力防衛與開發海南,是建省百年前值得致敬的愛國者。

  (作者系海南師範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到興隆體驗淳樸咖啡味
    ,一提起興隆,人們自然而然想到的便是咖啡。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能夠看到的更多是一袋袋包裝精美的咖啡粉,對於那些最初的咖啡製作方法,已經很難尋覓。如今,在興隆,一些商家或咖啡園推出了系列咖啡體驗活動,讓遊客們可以體驗咖啡加工的全過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咖啡要向洋品牌學什麼?
    畢竟,隨著國人消費能力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咖啡消費已然成為不少人追求生活品質的潮流之一。  作為我國種植咖啡較早的地區,海南雖然老早就在咖啡產業上興隆昌盛,打出了「興隆咖啡」的牌子,而且還在近年來積極引進新的品種,讓澄邁福山這座小鎮也因咖啡福積如山,吸引了天南地北的咖啡客。
  • 海南日報數字報-興隆人曾祥崢:咖啡驛站裡的新咖啡夢
    >   特寫  ■ 本報記者 符王潤  特約記者 陳循靜  4月的一天,在一處位於興隆的
  • 來杯興隆咖啡 真香
    2月20日,遊客在萬寧市興隆熱帶植物園裡選購興隆咖啡。海南日報 王凱 攝   ■ 本報記者 趙優 特約記者 陳循靜   通訊員 黃良策   「這是我第一次喝到可可咖啡,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咖啡樹!」今天,在萬寧興隆熱帶植物園品嘗區,來自四川的王利英一家正在品嘗景區免費提供的飲品,不時咂咂嘴,回味餘香。   興隆,這裡有中國最大的華僑農場。
  • 關於把興隆咖啡提升為海南區域品牌的建議
    《關於把興隆咖啡提升為海南區域品牌的建議》(提案第0318號),經我廳認真研究,深入調查分析,提出了有關辦理措施和意見。現答覆如下:   萬寧「興隆咖啡」品牌優勢突出,萬寧打造以僑鄉文化為主的咖啡休閒體驗、莊園式、產加銷融合發展的有機咖啡,形成了「興科」、「太陽河」、「怡然」、「隆苑」等咖啡品牌。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咖啡消費市場不斷擴大,據相關資料,每年全省咖啡銷量為6000噸。近年來,為進一步打造興隆咖啡品牌,我廳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扶持:一是加強興隆咖啡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建設。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景帶回去 友誼留下來
    「這次採訪充分發揮了媒體特有的宣傳力量,有助於加深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海南人民的善意、熱情和充滿智慧的民族文化,就這樣無障礙傳遞給了前來採訪海南之美的韓國記者們。  熱帶水果獲青睞  對於大部分蔬菜水果依靠進口的韓國民眾來說,海南豐富的熱帶水果和農作物無疑是非常吸引人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母山咖啡:底氣源於品質
    此次活動由海南咖啡行業協會牽頭組織。「羅布斯塔咖啡豆(以下簡稱羅豆)在我國的主要產地為海南及雲南部分地區,這是羅豆中國產區的首次專業杯測。」海南咖啡行業協會秘書長符長明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杯測就像品選紅酒一樣,客觀且總體性地判斷咖啡的甜味、酸味、苦味,確定品質的優劣。「以杯測判斷咖啡的風味和口感,是鑑定一款咖啡品質高低的科學方法,而杯測師正是檢測咖啡豆品質的把關人。」
  • 海南萬寧興隆咖啡莊園的「僑鄉特色」
    海南萬寧興隆咖啡莊園的「僑鄉特色」
  • 海南第一年貨展:香草蘭酒亮相 免費嘗興隆咖啡
    原標題:海南第一年貨展:香草蘭酒亮相 免費嘗興隆咖啡   到海南第一年貨展,免費品嘗地道興隆咖啡,還有眾多香草系列產品供你選擇。(南海網記者陳麗娜攝)  海南第一年貨展上海南興科熱帶作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帶著自主研發的三十餘種產品亮相第一年貨展,並現場邀請市民免費品嘗興隆咖啡和香草蘭茶。(南海網記者 陳麗娜 攝)  南海網海口1月2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麗娜 實習生 龍靜玉)興隆的咖啡、可可在全國都是有名的。胡椒產量也很大。
  • 海南興隆咖啡老品牌玩出「私人訂製」新花樣
    凌楠 攝中新網萬寧11月1日電 題:海南興隆咖啡老品牌玩出「私人訂製」新花樣記者張茜翼咖啡「私人定製」、咖啡主題菜、「咖啡+旅遊」……記者近日採訪發現,有著數十年歷史的海南興隆咖啡老品牌玩出「新花樣」,變得時尚起來。
  • 品興隆咖啡感受萬寧之美 咖啡谷招徠遊客有絕招
    南海網見習記者吳勇輝攝  在萬寧興隆一座空氣裡瀰漫著濃濃咖啡香的小鎮,生活在興隆的人們咖啡早已滲入到了他們的生活。  今天,「發現美好新海南——2017年網際網路+城市推介」大型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走進興隆一個有山有樹有水,親近大自然,更重要的是一探咖啡成長的奧秘,認識有機咖啡的科學種植,當然更少不了品一品純正的興隆咖啡,這個地方就是興隆咖啡谷。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自熱帶的馨香
    海南伴手禮  ■ 本報記者 趙優  「第一次喝香草蘭茶,就愛上了。」
  • 品牌弱化產能萎縮「李鬼」橫行:拿什麼拯救你興隆咖啡?
    據海南日報丨記者孫慧這曾經是一個擲在地上都能砸出坑的品牌。新中國第一家咖啡加工廠——太陽河咖啡廠誕生於此,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品嘗之後念念不忘,周恩來總理留下了「興隆咖啡,世界一流」的感嘆。興隆咖啡,曾是家喻戶曉的名牌,超市百貨特產店的寵兒。
  • 海南日報數字報-母山咖啡:變出來的新品牌
    一粒粒咖啡豆,在經過洗豆、脫皮、晾曬和烘焙等系列工序後,將包裝成一袋袋咖啡,貼上「母山」牌標籤,出現在海口、三亞等地市場上。  在海南,母山咖啡目前的知名度或許不算高,但它的前身瓊豐咖啡,是許多海南人記憶中的咖啡佳品。憑藉口感香醇、回味甘長的特點,瓊豐咖啡曾於20世紀90年代蜚聲島內外。令人惋惜的是,瓊豐咖啡此後並未乘勢而上,而是逐漸歸於沉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母山咖啡展現國際範
    12月3日,2017海南國際咖啡大會暨咖啡及飲品展覽會最後一天,海墾母山咖啡展覽區迎來幾位墨西哥客商。  「我們來自墨西哥胡安咖啡莊園,這3天咖啡大會我們品嘗並了解了許多咖啡,母山咖啡的味道和品牌故事令人難忘。」
  • 海南日報數字報-「築夢」共享農莊
    來一杯咖啡嗎?」在馮塘記憶藝術咖啡吧,村民伍愛敏大方地招呼記者。「您還會說英語?」記者問。「其實英語也不難學,hello,不就是海南話『堵路』的意思嗎?」伍愛敏開玩笑地說。  她告訴記者,馮塘村的土地貧瘠,農作物不易生長,村民們長期缺少維持生計的產業。「村裡創建共享農莊後,我們把土地租給農莊,不僅有了租金收入,在農莊打工還能領到工資,一個月能有兩千元工資呢!」伍愛敏說。
  • 海南日報數字報-咖啡小鎮引來百萬遊人
    3月11日下午,經過了昨晚春雨的滋潤,澄邁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道路兩側的三角梅競相綻放,讓整個咖啡小鎮充滿春的氣息
  • 活色生「香」過大年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文\海南日報記者  範南虹  圖\海南日報記者  王  凱  「明窗延靜晝,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優雅的古典漸行漸遠,成為忙碌的當代人求之不得的一份奢望。焚香、品香、聞香,是古人一門情趣雅致的生活學問,他們用香沐浴身心、用香薰陶性靈、用香崇高信仰。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顆咖啡豆的涅槃重生
    母山咖啡的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它的前身「瓊豐」牌咖啡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遺憾的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受市場環境等因素影響,瓊豐咖啡銷量逐年萎縮,光環隨之褪去。  新一輪農墾改革大幕拉開,海南農墾啟動實施「八八」戰略,海墾成立大豐咖啡產業集團,並將瓊豐咖啡更名為母山咖啡,開啟了重塑品牌之路。
  • 海南羅布斯塔咖啡:南國佳果寄僑情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咖啡中的「少數派」  在咖啡界有一個說法,地球上種植咖啡的最佳區域是南北緯回歸線之間,這個區域也被稱為咖啡帶。咖啡帶終年陽光直射,有著豐沛熱量和充足雨水,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十分適宜咖啡的生長。巴西、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等咖啡主產國都坐落於咖啡帶內。  海南正好位於這一黃金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