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來自熱帶的馨香

2021-01-09 海南日報數字報
  海南伴手禮

  ■ 本報記者 趙優

  「第一次喝香草蘭茶,就愛上了。」在萬寧興隆熱帶植物園的銷售廳裡,來自四川的遊客李家佳一口氣買了好幾盒香草蘭綠茶,準備帶給親朋品嘗,「這可是具有海南特色的茶葉。」

  香草蘭茶香氣濃鬱、高雅、釋香持久,經三泡後仍有餘香,飲用後通氣和胃,口感良好,也是香味茶中難得的珍品。來自上海的遊客陳先生非常喜歡品嘗各地特色茶葉,談起茶葉,他如數家珍。

  在他看來,茶與人,是有一種妙不可言的緣分的,可謂有緣千裡一「葉」牽。誰能知道自己杯中的一片片靈動茶葉來自哪裡?又是誰手指輕攏採下這青綠的嫩葉?鮮嫩的葉片又經歷了怎樣的烘焙揉捻成為眼前的一小撮?「能遇到一喝鍾情的茶,是來之不易的緣分。」陳先生說,偶然相遇,一見如舊,就是他對香草蘭茶的感情。

  瑩潤的瓷杯裡,茶葉入杯遇水後急轉升沉,團團漫旋,舒緩重生,像是甜睡多時的美人被喚醒,隨之而來的,是嫋繞飄飄的蘭香,湊近杯口,茶色明亮,一陣香氣沁人心脾,淺淺地啜上一口,幽香留在唇齒之間,比別的花茶要香濃幾分。「茶味在先,隨後甘甜為斷,高雅怡情,別有韻味。」遊客們細細品著,感受滑爽回甘的滋味。

  富有異國情調的香料入饌,總能引發味蕾的新一重感受。讓香草蘭茶區別於眾多茗茶的,是它獨特的香氣。而這香氣的來源,就是香草蘭。經科學測定,香草蘭中含有150-170種芳香成分及17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是一種天然滋補養顏飲品,並可直接利用於菸酒、茶葉、食品、飲料、糖果、糕點、高級日用化妝品以及醫藥工業等,用途廣泛,被譽為「天然香料之王」。

  在草木蔥蘢、鳥語花香的興隆熱帶植物園,生長著這樣一種蘭——地下根吸收營養,氣生根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葉片成舌狀,紫藍色的花朵格外清新。「在海南,香草蘭的花期是3-5月。」熱帶植物園的專家介紹說,香草蘭是最古老的蘭科植物,原產自墨西哥,令人驚訝的是在整個蘭科植物中只有香草蘭能結出可食用的果實。但是令人失望的卻是,香草蘭花不能自花傳粉,天然傳粉的成功率不到1%。上世紀80年代,經過香飲所科學家們的艱難摸索,終於成功治癒了香草蘭「難受孕」頑症,從此,香草蘭便在海南島上繁衍生息。

  經人工授粉成功後結莢到成熟採摘,需要200天,但每年11月採收的鮮豆莢只具有青草味,並沒有香氣,而形成香韻獨特、芳香宜人的成品香草蘭豆莢,還需要時間的積累。「殺青、發酵、乾燥、陳化直至生香,需要120天。」專家說。

  經過從生理成熟期到生命活動的停止,再經過6個月的沉澱升華,香草蘭已經發生了質的飛躍,不僅表現在巧克力色的外表,更擁有250多種芳香成分,香氣獨特,留香持久。

  其實,在茶葉中加入香花,研製香花茶的習俗,從我國宋代起就已出現了,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那時人們主要用茉莉花、珠蘭花、白蘭花、玳玳花、桂花等做香花茶。而香草蘭茶的出現,則是在1993年。當年,海南省科學技術廳主持召開了「海南省香蘭茶成果鑑定會」,此後,香草蘭茶逐漸成為產業。用被譽為「世界香料之王」香草蘭來配製加香茶,在我國還是第一次。

  目前,作為海南典型的熱帶風情產品,香草蘭茶已衍生出多個品種,即香草蘭紅茶、綠茶、苦丁茶等。

  除了香草蘭茶,在興隆熱帶植物園,以香草蘭為原料製作而成的商品琳琅滿目,香草蘭香水、香草蘭酒、香草蘭口味的咖啡、巧克力等,頗受遊客歡迎。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醫學院擬明年申辦熱帶醫科大學
    日前,記者採訪了《海南醫學院「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主要起草人。據介紹,「十三五」期間,海南醫學院提出建設鮮明特色醫科大學,服務海南社會經濟建設的發展目標。對此,海南醫學院將採取發揮熱帶醫學特色專業優勢、立足海南健康服務產業發展需要培養人才;進行資源整合,構建「海醫系」;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向「一帶一路」國家擴大留學生招生規模,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
  • 海南日報數字報-高校圖書館開放不再羞答答
    為此,海南日報記者特地走訪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與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了解海南省主要高校的圖書館對外開放情況。  ■ 本報記者 徐晗溪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全面對外開放  針對社會民眾的呼聲,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圖書館辦公室主任許文娟表示,高校圖書館發展自身的同時,應該有相應的社會責任感,圖書館對社會開放就是回報社會的一種體現,也是新圖書館規程提出的要求。
  • 海南日報數字報-那些「藏」在海南高校的博物館
    在海南,除了大家熟悉的公共博物館,海南高校博物館數量也不少,不僅免費對外開放,更有不少「看家」展品,如:三亞學院的相機博物館陳列了500餘臺不同時期的相機;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南海文化博物館承擔起部分公共博物館的社會職能;海口經濟學院博物館收藏展出種類豐富的瓊北地區火山石生產生活用具等。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羅世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新品種的椰子樹不僅個頭矮,容易採摘,而且產量高,價格比較穩定,平均每個果的地頭收購價可達6元,一畝地的年收益在1.5萬元左右。  以前,羅世傑並不種椰子,他延續父親的老路子,在萬寧老家種植水稻和檳榔。2002年,聽說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培育出新品種,他決定用20畝地進行試種。種植3年後,他的椰子樹就開始掛果。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到海南打卡萌物地圖
    —它們便是來自四川的「國寶」大熊貓貢貢和舜舜,自熊貓館開館以來,前來拜訪的市民遊客絡繹不絕,成為激活「動物遊」的「吸睛法寶」。今冬旅遊旺季,還在糾結如何開啟瓊島之旅的遊客,不妨跟隨海南日報記者的腳步,一同打卡海南「萌物」地圖,感受可愛又迷人的海南之旅。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景帶回去 友誼留下來
    少數民族文化吸引韓國客人  「海南是個國際旅遊島」、「一個在熱帶的旅遊目的地」、「是個打高爾夫的地方」……在11月26日之前,韓國亞洲經濟社產業部記者裴祥喜和她的6名同行、以及大多數韓國民眾對海南的印象還停留在上述「據說」中,然而這幾天的所見所聞,讓韓國記者們徹底改觀,並且毫不保留地表達了對海南的喜愛。
  • 海南日報數字報-母山咖啡:底氣源於品質
    此次活動由海南咖啡行業協會牽頭組織。「羅布斯塔咖啡豆(以下簡稱羅豆)在我國的主要產地為海南及雲南部分地區,這是羅豆中國產區的首次專業杯測。」海南咖啡行業協會秘書長符長明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杯測就像品選紅酒一樣,客觀且總體性地判斷咖啡的甜味、酸味、苦味,確定品質的優劣。「以杯測判斷咖啡的風味和口感,是鑑定一款咖啡品質高低的科學方法,而杯測師正是檢測咖啡豆品質的把關人。」
  • 海南日報數字報-6萬株香水椰子種苗引入海南
    本報海口8月21日訊 (記者歐英才 實習生吳金烽)海南本地椰子一株一茬果可長50個椰子,而泰國香水椰一株一茬果達到200個椰子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澳門14家媒體來瓊採訪交流
    採訪團由澳門日報副總編輯蔡彩蓮帶隊,中聯辦相關部門負責人任顧問,澳門日報、華僑報、市民日報等當地14家權威媒體近20名記者參加。  「本次澳門主流媒體到訪海南,其陣容堪稱『豪華』,其規模已創澳門記者團訪瓊歷史之最,」省外事僑務辦(省港澳辦)主任王勝向記者透露,澳門主流媒體採訪團成功大規模訪瓊,離不開省委、省政府及中聯辦的大力支持。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水果「嘗新記」
    這是王俏3年前在大路鎮成功試種的新品種——來自厄瓜多的黃皮火龍果,售價高達100元/斤至120元/斤,且供不應求。而普通的紅皮紅龍果,在這個季節才賣到10多元/斤。  海南被譽為全國人民的「果盤子」。尤其在冬春季節,當省外水果還未大規模上市,海南的菠蘿、蓮霧、芒果、百香果、木瓜等水果已在各地的超市、市場上展露身影。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花卉引種故事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作為熱帶島嶼省份,又地處雨量充沛的南海中,熱帶雨林發育極為茂盛,因此萬物生長,各類花卉資源豐富。那麼,到底海南有多少花卉資源呢?其中,多少是本地土生土長,多少是北花南移,多少是外花歸化的呢?
  • 海南日報數字報-奏響孩子成長和弦
    ■ 本報記者 郭景水  實施兩輪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在除了陵水黎族自治縣黎安鎮、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城鎮之外實現了全覆蓋;  6縣(市、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認定之後,我省推動實施學區制改革試點,推動義務教育由辦學條件的均衡向教育質量、學校管理的高品質均衡;  儋州市第一中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附屬中學
  • 海南日報數字報-如何與室友友好相處?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大三學生王超(化名)從初中開始就住校。他原以為自己集體生活經驗豐富,沒想到大一時也遇到了不少人際困擾。  王超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和高中階段相比,大學生活相對自由,「有的室友玩遊戲到深夜,按滑鼠、敲鍵盤的聲音特別大。如果被遊戲中的隊友坑了,他還會情緒激動地大吼大叫,影響別人休息。」  「我和室友經常因為宿舍打掃問題鬧矛盾。」
  • 海南日報數字報-暢遊椰城 歡樂無限
    時間:2018年11月24日9:00—10:30  地點: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迎賓大廳  2  2018第三屆海南世界休閒旅遊博覽會  時間:2018年11月23日-25日  地點:海南國際會展中心  3  第四屆海南國際旅遊美食博覽會  時間:2018年11月23日-26日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省委聯繫服務重點專家」及後備人選公示
    )  一、海南「省委聯繫服務重點專家」人選  馬冰峰  海南金漁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方  勇  海南西部中心醫院  王  日(女)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營根中心小學  王  軍  海南日報報業集團  王  吉  海南省金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王  琳(女)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王習明  海南師範大學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子雞味道鮮美 清補涼清涼可口」
    今天上午,在海口騎樓老街,來自EFE西班牙通訊社的記者Jessica對海南特色小吃清補涼讚不絕口。  「清補涼是海南本地不可或缺的一種經典小吃,歷史悠久,極具海南特色。採用純天然的椰子水,配上新鮮的雜糧,加入新鮮天然的海南熱帶水果,芒果、火龍果、葡萄等,喝起來清涼可口。」椰語堂出品部總監範春琳一邊嫻熟地演示雜糧配比,一邊向中外媒體記者們介紹這款海南街頭巷尾最具特色的傳統美食。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走進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
    南國都市報11月3日訊(記者 田春宇 文/圖)11月2日,一群可愛的孩子正在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與動物們互動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百花嶺中覓菩提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圖\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從「菩提本無樹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日本侵略者對海南島的文化滲透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42年4月日軍在海口市創辦了海南師範學校。該校主要招收來自日本國內或臺灣、朝鮮等殖民地區的學生,進行六個月的培訓後分配到島內各地做教師。除此之外,該校還承擔了中國人教師的再教育任務。從中國人教師的教育內容看,日語課所佔時間最多,為每周12節。
  • 海南日報數字報-春暖百花開 聞香踏青去!
    、火山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集觀光、度假休閒娛樂、研學科普、生態與文化旅遊於一體的熱帶海島城市火山地質公園。  園區內各類植物多達上千種,有上萬畝熱帶原生和次生雨林,地下蘊藏豐富的火山礦溫泉資源,地表有火山泉形成的山塘、湖泊等。園區內的火山腳下,有20多個保持完整風貌的古村落,由玄武巖構成的石屋、石牆、石門、石塔、石廟、石路和各種生活用具等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公期、婚嫁、八音、木偶戲、山歌、民謠、族譜等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