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兩輪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在除了陵水黎族自治縣黎安鎮、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城鎮之外實現了全覆蓋;
6縣(市、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認定之後,我省推動實施學區制改革試點,推動義務教育由辦學條件的均衡向教育質量、學校管理的高品質均衡;
儋州市第一中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附屬中學、洋浦中學、文昌市華僑中學、澄邁中學、萬寧中學先後入列「省一級學校」,代表我省普通高中辦學第一梯隊的「省一級學校」由12所增加到18所……
「十二五」期間,我省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全面發展,堅持做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豐富多彩的體育、藝術活動活躍中小學校園。同時,我省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保駕護航。
改善辦學條件 6縣(市、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評估
「十二五」是學前教育突飛猛進的五年,從2011年開始,我省強力推進實施兩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列入省政府為民辦實事的事項。10所省示範幼兒園累計對口幫扶64所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海南師範大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瓊臺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幫扶萬寧、五指山、陵水、保亭等市縣學前教育發展。農村的學齡前兒童,可以優惠地暢享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的優質環境。
義務教育是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的「重中之重」。2011年3月,省政府與教育部籤署《關於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我省堅持「投入先行、優化師資、制度保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4年12月,省政府正式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在2014-2018年投入88.34億元用於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海口市龍華區和美蘭區、文昌、瓊海、屯昌、洋浦經濟開發區6縣(市、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認定。
五年間,我省通過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工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農村教師周轉房工程,改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傾力打造了一批義務教育的優質學校。
「十二五」期間,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等「國字號」學校開始介入我省基礎教育領域,北京師範大學萬寧附屬中學、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陵水分校先後建成招生。2015年,北京師範大學萬寧附屬中學有了第一屆畢業生,高考、中考成績令人注目。
2015年10月,《海南省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實施方案》印發,要求全省各級各類學校要把足球列入體育課教學內容。全省61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揭牌,其中11所上榜「2015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海口市美蘭區成為「2015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在桓大集團支持下,海南省校園足球基金會成立,給力海南校園足球發展。
提高教育質量
國內率先全省中小學開海洋課程
學前教育,要堅持科學保教保育,為孩子的一生發展奠基。「十二五」期間,我省普惠性幼兒園覆蓋比例達到了51%,公辦幼兒園入園幼兒佔全部入園幼兒的比例提高到22.3%。位於鄉鎮農村的公辦幼兒園,成為鄉間最漂亮的建築。
這是我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在「十二五」期間的最大手筆:從2015年秋季學期起,我省在義務教育階段三年級、七年級啟用海洋意識教育教材,首批24萬多名學生開始接受海洋意識教育。在全省義務教育學校統一開設海洋意識教育地方課程,這在全國尚屬首例。
「十二五」期間,中外合作辦學挺進我省基礎教育領域。海南中學中英班、海南華僑中學中美班和中英班先後開設招生,並且有畢業生叩開國外高校的大門。從此,海南學子有了家門口的國際化課堂。
提高教育質量,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核心。「十二五」期間,我省全面實行教師公開招聘制度,在中小學實施「國標省考縣聘校用」新機制,通過「特崗計劃」招聘教師近3000人,落實518名免費師範畢業生返瓊任教。2015年,我省啟動了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規模最大的好校長好教師引進工程。
五年之間,我省完善了師德評價、監督、獎懲政策,啟動為期三年的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全面提升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屯昌縣烏坡中心小學民族教學點教師李修雄,瓊中中學體育教師、瓊中女子足球隊教練肖山,儋州市蘭洋鎮中心學校番打教學點黎族女教師王金花,澄邁縣永發中心學校儒林小學教師曾維奮連續四年上榜央視、光明日報主辦的「全國最美鄉村教師」。
促進教育公平
五年之間增加4所特殊教育學校
推進教育均衡,促進教育公平。「十二五」期間,我省積極落實教育部義務教育免試、免費、劃片、就近入學要求,總結五指山、萬寧、樂東等市縣教學點辦學經驗,醞釀出臺《海南省農村教學點辦學基本標準》,督促教學點利用信息化等手段開足開齊課程,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
五年來,三亞、儋州、澄邁、樂東四個市縣的特殊教育學校陸續建成並且開始接納學生。《海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年—2016年)實施方案》出臺,我省著手推進海口市、儋州市特殊教育學校醫教結合試點,以及海口市特殊教育改革試驗區建設,提升特殊教育辦學水平,精心呵護「三類」殘疾兒童。
「十二五」期間,海南出臺並且實施異地高考政策以及相配套的中考政策,海口市普通高中的「省一級學校」以及諸多市縣的優質高中逐步放寬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升學限制。在保證義務教育入學之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升學有了更多的機會。
「十二五」期間,海南的100多萬中小學生、在園幼兒享受到了更好的入學、在園紅利。我省小學、初中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生活補助標準已經提高到小學年生均1000元、初中年生均1250元。2013年秋季學期,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在五指山、瓊中、保亭3個市縣啟動試點,5萬多名學子吃上了營養餐。更早前的2013年春季學期,三亞、陵水市縣財政拿出資金,為9萬餘名中小學生免費配送飲用奶和熟雞蛋等營養食品。
在「網際網路+」時代,信息手段正在成為助推基礎教育發展的顯性手段。「十二五」末,全省2215所中小學中有1726所接入了網際網路,數字教育資源覆蓋近千個教學點,513所學校建有校園網,配備1.76萬套教學班級多媒體,裝備8.4萬臺計算機,學校網絡條件下的教學與學習環境明顯改善。
(本報海口1月26日訊)
連結
全省普通高中18所
「省一級學校」:
海南中學
省國興中學
海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海南華僑中學
海口市第一中學
瓊山中學
海口實驗中學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附屬中學
文昌中學
嘉積中學
三亞市第一中學
農墾實驗中學
儋州市第一中學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附屬中學
洋浦中學
文昌市華僑中學
澄邁中學
萬寧中學
本版製圖/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