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問我這麼一個問題:「碩士畢業後找工作,有編制的高中教師和大學的人事代理輔導員,選哪個更好?要選有編制的高中教師,還是選大學人事代理輔導員?」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二者的利弊分別在哪裡。
我們先看有編制的高中教師。
有編制的高中教師的優點就是工作非常穩定,只要不是犯太過驚世駭俗的錯誤,保住「飯碗」問題還是不太大的。用「旱澇保收」這四個字來形容有編制的高中教師,再貼切不過了。有編制的高中教師在待遇方面也不錯,特別是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高中的老師相當豐厚。
但是高中老師和大學輔導員比起來,瑕疵也是比較明顯的:高中教師每天都要起早貪黑,有些高三的老師早上五點半必須到校,每天晚上九點多還繼續堅守在晚自修的教室中,最後一個離開教室。除了非同一般的工作時長,高中教師的工作量也是大學的人事代理輔導員所不能比的。
接下去我們再來聊一聊大學的人事代理輔導員。
大學的人事代理輔導員在工作時長和工作強度上,比高中的老師要輕鬆太多了,而且大學的人事代理輔導員的待遇也是比較豐厚的。在工作強度上,有的大學輔導員過著「一份報紙一杯茶」的悠閒日子,有的大學輔導員終日神龍見首不見尾,大學生每天想要見一次面都可能比較難。但大學的人事代理輔導員也有其弊端,因為看到「代理」這兩個字,很多人都想到了三個字,那就是「臨時工」,往深處說就是有「代理」二字的職業,其職業危機感比高中老師要大得多,因為誰都無法保證人事代理輔導員會不會因為教師超編或者其原因被高校「炒魷魚」。
在我看來,雖然大學的人事代理輔導員看起來比高中教師的檔次高一些,而且也要輕鬆一些,但如果把這兩份工作比作兩個飯碗的話,那麼有編制的高中教師相當於「鐵飯碗」,而大學的人事代理輔導員充其量只是「瓷飯碗」而已——看起來精緻,但也有「易碎」的特點。如果讓我來選的話,我會選擇有編制的高中教師,因為苦我可以吃,但飯碗絕不容有失。
另一方面,大學代理輔導員個人成長的「天花板」是比較低的,而且在待遇方面和其他大學老師相比也有著不小的差距。有編制的高中教師,雖然苦了點、累了些,但對學生的影響更大一些,拓寬「人脈資源」的途徑,高中教師比大學的人事代理輔導員要多一些。當然,在子女就讀中小學階段,高中老師的優勢就更明顯了。
如果讓你選擇,你是選擇當大學的人事代理輔導員,還是選擇有編制的高中教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