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07日 10:27 來源:福建日報
參與互動放棄職位開店創業
電商行業具有「白天接單,晚上發貨」的特點,所以每當夜幕降臨,位於莆田市中心區域的安福電商城就到了最繁忙的時候,熙熙攘攘,燈火通明。而在與電商城隔一條馬路的「臺灣阿弟鹽酥雞」店裡,也迎來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刻:炸雞腿,打包,收銀……兩位臺灣青年忙得不可開交。
他們就是分別來自臺灣高雄市和臺北市的柯武義、李宗恩。在臺灣時,一個在夜市上做了9年的鹽酥雞,另一個在餐飲行業當店長。雖然都是「80後」,但在餐飲業內卻是「老資格」了。2012年,在莆田從事製鞋行業的臺資企業需要管理人員,經朋友介紹,想嘗試一下新行業的柯武義、李宗恩先後來到莆田,進了鞋廠當臺幹。然而,兩人做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打算放棄。
「車間流水線上的工作十分枯燥,我們感覺無法適應,就放棄了臺幹的職位。」柯武義回憶說,兩人離開鞋廠後,並沒有立刻回臺灣,而是萌生了留下來創業的念頭,「當時雖然到大陸不到一個月,但這裡巨大的消費市場讓我們很震撼,覺得引進臺灣小吃一定會有市場,所以就留了下來」。
於是,兩人分別選址開了一家小店,賣的都是臺灣小吃,漸漸積累了一些人氣,但他們一直期待的像臺灣一樣規模化的夜市卻沒有出現。近幾年,隨著安福電商城的日益繁榮,周圍的夜宵攤位不斷增加,漸漸形成了和夜市類似的夜間小吃一條街。「我們非常看好這裡,就在2015年12月底把各自的小店關張,到電商城對面合開了這家店。」柯武義說,鹽酥雞是地地道道的臺灣小吃,在臺灣的夜市非常受歡迎,在莆田也大受追捧,「我們沒有菜單,都是現切、現炸、現做,保證新鮮,每天光雞腿就要賣出四五百個」。
臺灣配料用心烹製
「非常好吃的臺灣雞塊,味道很正」「陪著我家妹紙連吃三天,我是自願的」「深夜給你們放一個大毒,好吃到炸了,能讓我半夜點餐的也沒別家了」……打開兩人專門開通的「臺灣阿弟鹽酥雞」微信號,朋友圈裡每天都有人曬圖、點讚。這家只有10多平方米、門口僅擺了幾張桌子的小店,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你來看看這裡!」柯武義一邊說,一邊向記者打開了冰箱,只見裡面擺滿了整盒的雞腿、雞塊等原材料,這些雞腿、雞塊經過24小時醃製後,才能下油鍋烹炸。「醃製的過程很重要,更關鍵的是醃製的醬料都是自己調製,而調製醬料要用的老街基底醬、醬油膏等七八種原料都來自臺灣,每年幾次海運過來,這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醬料,所以才能做出美味、地道的臺灣小吃。」柯武義解釋說。
除了醃製的醬料,最後撒在鹽酥雞上面的椒鹽粉等材料也都來自臺灣。「有了這些配料還不夠,更重要的是用心。」柯武義介紹說,店面每天營業時間是下午5點到次日凌晨兩三點,下班後的第一件事並不是回去睡覺,而是趕到菜市場購買新鮮食材。「買來雞腿、雞肉、地瓜、蔬菜等原料後,純手工均勻切塊,保證賣給顧客的食品都是新鮮的、自製的。」柯武義說。
新鮮食材、地道配料加上用心烹製,阿弟鹽酥雞的產品樣樣都賣得特別火。從「臺灣阿弟鹽酥雞」每天凌晨收工時發布在朋友圈的信息可以看到,不但雞腿、雞塊等主打產品銷售一空,就連甘梅地瓜、培根卷、花菜等食品也都賣光光。就在記者採訪時,半小時內來的顧客超過50撥。
另類經營圈粉無數
柯武義、李宗恩加上一位兼職的女生,店裡一共只有3個人,卻專門定製了整齊的制服;每一次把打包好的食品遞給顧客時,都會說一句「謝謝」;一有空閒,就會拍攝圖片、小視頻在「臺灣阿弟鹽酥雞」的微信朋友圈裡直播……在這家店裡,記者發現了好幾樣與眾不同之處。而這正是柯武義、李宗恩兩人憑藉在臺灣積累的餐飲行業經驗給小店注入的服務標準。這些特別之處,也為「臺灣阿弟鹽酥雞」加分不少。
「剛開始的時候,顧客都會問我,為什麼說『謝謝』,我就解釋這是臺灣餐飲業的服務標準啊,『請、謝謝、不客氣』一定要隨時掛在嘴邊,後來顧客們就漸漸接受。」柯武義介紹說,比一句「謝謝」更有吸引力的,是他們將整個食品生產過程對顧客公開。記者看到,不僅店內烹製食品時沒有絲毫的擋板和隔斷,「臺灣阿弟鹽酥雞」的微信朋友圈裡更是隨時直播生產情況:有的是凌晨在菜市場採購,有的是李宗恩在油鍋前連軸轉,有的是新鮮出爐的一鍋炸雞腿,最多時一天能發布十幾條小視頻。「我們沒有菜單,食品的照片就是菜單;我們也沒有打廣告,在朋友圈裡直播食品製作過程,就是最好的廣告。」李宗恩說。正是這種服務理念,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臺灣阿弟鹽酥雞」的回頭客和忠實粉絲。
顧客們對臺灣鹽酥雞的熱情,讓兩人對丁酉雞年有了新的規劃:「如果有機會,我們希望開一家更大的店,並且增加食物品種,把更多的地道臺灣小吃引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