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在學生時代,那一段的青春歲月最令人難以忘懷的話,必定是高三那一年「不堪回首」的日子……
雖然每天過著「起得比雞早,睡的比狗晚」的生活,但是我們的內心是充實而又快樂的。
因為那時候的我們有自己的理想跟目標,每天為了理想而奮鬥的日子,總是令人感到充實且滿足。
但在我們終於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之後,很多人卻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整天渾渾噩噩,每天都是得過且過。
大學沒有升學的壓力,也沒有老師跟家長的監督,我們很容易變得懶散、懈怠,甚至逐漸走向墮落的邊緣……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很想苦口婆心的告訴你,千萬千萬不要相信「6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這句鬼話。
等你想保研或者是考研複試的時候,你就會深刻地體悟到,這句話錯的是有多麼的可笑了。
其實仔細想想,60分萬歲更像是一種無力或者無奈,只有拿不到高分的人才會說60分萬歲。
很多人都聽到過這樣的一句話:「不掛科的大學是不完整的。」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說這句話的人,背後的真實原因會是什麼?
我能想到的,這充其量不過是自己掛科了,想為自己開脫而找來的爛藉口罷了。
有時候你得要懂,一件事情的背後,都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等你真正掛科的時候,我保證你可不那麼完整,也不想掛科……
因為知道自己掛科的你,會感到很傷心、很焦慮,別人考完試該放鬆放鬆,而你卻還要為了補考而焦慮。
這個道理很簡單,當你處於一個舒適的環境的時候,人就會不由自主地變得懶散,並且也不想逃離這種狀態。
當你窩在大學宿舍裡,周圍的人不是在睡懶覺,就是在玩遊戲追劇。
當一個人長時間身處這種環境,你就會逐漸的「同流合汙」,不去思考一些對我們有利的東西,比如說職業規劃、學習等。
慢慢的,人就會變得懶散、墮落,過著「養老」一般的生活。
其實這更像是溫水煮青蛙,想要改變唯一的辦法,就是必須逃離這種環境。
總結我大學生活的「前半生」,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
「 間接性想努力奮鬥,持續性躺宿舍做夢。」
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也知道自己未來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子。晚上睡覺前都會咬牙切齒地發誓:明天我一定好好學習。
結果第二天醒來後,依舊是窩在宿舍玩遊戲、逃課……
只願意在簡單的事情中獲得短暫的快感,不願意花時間跟精力去進行長遠的規劃。
用打遊戲、看小說等獲得短暫快感,嚴重的甚至還會選擇用墮落的方式來進行自我麻痺,逃離生活中不上進的自己。
把自己畫地為牢,每天就這樣在自己的牢裡面渾渾噩噩,總想著能混一天是一天。
在《斷頭皇后》中有一句臺詞是這樣說的:
「當時她還很年輕,不知道所有的命運的饋贈,都已經暗中標好了價格。」
這句話同樣也是我想告誡正在迷茫中的大學生們的,我不想多年以後你再感慨:若是當初我沒這樣選擇,我也不會是現在這樣。
所有事情,都由一個決定展開,而做這個決定的人只會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