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長大越懷念從前,每逢過年總想做點小時候那樣做過的事,仿佛那樣才真正算過年。而窯雞窯番薯,是長大後久別重逢的夥伴、同學最喜歡做的事之一。土雞窯,也稱「敲土窯」「打土窯」,「拱土窯」,基本上每個都知道。尤其是過年時候約上三五小夥伴,即好玩又有好吃。
敲土窯,指把土塊加熱後扔進土坑裡與備好的食材一起掩埋,經過高溫土塊在土壤中的封閉式烘烤來加熱食物。當完成時打開錫箔紙的那一瞬間,各種食物香氣撲鼻。
土窯雞,顧名思義。用泥塊、瓦塊壘砌一個中空的小窯,不過砌窯可是個手藝活,能一氣砌成,不用翻工的應該是高手了,很多經驗不足的搞好久都砌不成一個窯。
敲土窯的食材
一般控窯的食材主要有雞,排骨,番薯,玉米,雞蛋,鴨蛋等。
主菜當然是整隻雞,將雞宰殺洗淨,最重要是把雞肚子掏乾淨,以免味道不純。然後在洗乾淨的雞肚子裡塞進香菇、蒜頭、蔥姜等佐料,外皮則抹上用醬油、沙姜粉、五香粉等調製的醬料,再抹上一層精鹽,接著用錫箔紙包裹好。
玉米,番薯要選擇在地裡挖回來擱上一段時間,這時候的紅薯糖分就很純了,拿來烤也好,窯也好,才是最甜的。
蛋類的,要用紙巾粘水後把蛋包起來,然後再用錫箔紙包裹好後,放在一盛水的盆裡浸一會。
砌土窯
砌窯之前要先找好場地,用鋤頭刨個微淺的土坑後用土塊或者磚瓦一塊塊搭起來。
萬丈高樓平地起,砌窯,底座的功夫很講究,底不穩,砌到一半,就變成窯塌塌了。選泥塊要大小塊搭配好,砌工要好,縫隙要小,收口自然,才能做出很漂亮的窯。
砌土窯的時候底下兩三層留一個口子不放磚頭,到了上面時候再將磚頭橫跨這口子成窯口,可以用來燒柴。
一層層的磚頭在堆砌的時候件件收縮,到最後收口封頂,磚頭不夠的話也是可以用鋤頭從田裡挖出來一些土塊堆砌。
封窖頂,也很考水平,要逐漸地往上收,斜度不能太大。
窯砌好後,在窯裡放入柴火使勁燒,燒上半個多小時的時間,直到這用來堆砌土窯的磚頭以及土塊都全部燒紅,火燒得越旺,窯出來的食物就越香。
一般來講土塊燒紅後就可以將用錫紙包著準備好的雞,鴨蛋以及番薯等食材扔進土窯中。
然後把窯弄塌,再在窯外面裹一層厚厚的泥土或者沙子,防止熱氣散發。在這一步要注意防止錫箔紙爛掉沙土粘到雞上,可以適當加厚錫紙,或者在窯外面蓋上一個鐵鍋再蓋沙土。
過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食物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