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調控基調不會變,房地產稅立法箭在弦上!你準備好了?

2020-12-19 財金研習社

12月3日,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住建部召開座談會,再次重申「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時刻繃緊房地產市場調控這根弦」。韓正關於房地產政策的表態與《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相一致。這意味著我國房地產調控政策在十四五期間不會放鬆。

除了大的定位和指導方針,韓正副總理還提出研究好住房市場和住房保障兩個體系,從實際出發不斷完善政策工具箱。兩個體系的提出或許意味著政府在不同體系下將採取不同的調控態度,最終在完善住房保障體系的同時,加快推動住房市場體系的改革進度。

住房保障體系方面,我國必將採取措施逐步緩解低收入人群和新市民住房壓力,這其中包括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房、人才房等,打好「居者有其屋」的基礎。住房市場體系方面,因城施策,真正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可能推出的相關政策中,房地產稅必將是重中之重。

#房產稅#在重慶試點開徵以來,近十年的時間已經過去。近幾年,關於房地產稅的立法受到越來越多的熱議。這也是我國房地產調控政策工具箱的重要主城部分。很多專家學者甚至政府官員就此發表過專業意見。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賈康近期就表示房地產稅可以抑制收入差距,要積極考慮啟動立法程序。財政部部長劉昆近期的文章中也就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提出「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布推進」的原則。

房地產稅政策的出臺必將打擊市場上的炒房行為,刺激存量住房入市,一定程度上使得房價下行。這有助於社會更好地配置房產這一生產和生活資料,提升其整體效用。另外,房地產稅的出臺還可以為地方政府提供新的財政收入來源,為我國經濟結構轉型發展提供財力支持。

市場對房地產稅能否出臺目前仍然存在分歧。但總體來看,這是大勢所趨。因此,個人應該在市場一致預期形成以前,提早規劃調整,具體來看:

從區位上來講,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具有較好的產業發展基礎和人口吸附能力,房價堅挺的概率相對較高,可考慮持有。三、四線城市和縣城一般土地資源豐富,人口流出的概率較大,房價支撐的基礎相對薄弱,房價面臨下行風險,應該提早出清,京郊房價近年來腰斬便是鮮活的例子。

從住房持有目的來看,自住或改善需求的人群,可考慮購房,但建議首選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或者政策重點支持區域等房價相對堅挺地區的房產。多套住房持有人群或者炒房客,建議出售部分房產,降低個人資產中房產的佔比。

相關焦點

  • 陳晟:「穩」字當頭是今年房地產市場調控總基調
    來源:上證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更好解決群眾住房問題,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改革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繼續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城鎮棚戶區改造,保障困難群體基本居住需求。對此,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向上證報記者表示,實質上房地產調控的大思路之前已經很清晰了,就是房住不炒。「穩」字當頭,是2019年房地產的總基調。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 直接稅改革有望啟動 個稅修法或早於房地產稅立法
    而對於房地產稅立法時間,學界認為最大可能是在本屆人大任期結束時完成,按照人大安排,本屆人大將在2023年結束。 不在立法計劃 房地產稅的立法成為近年來市場關注度最高的一個立法計劃。
  • 房地產調控政策真空期 各地土方子鬆緊不一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未來房地產調控的基調還將延續此前的政策,執行力度上或會從緊,增加市場化調控手段的腳步應該說也會越來越近。地方調控有松有緊在中央政策基本處於真空期的時間內,各地對於樓市的調控方式和手段都不盡相同,最直觀的表現便是鬆緊不一。
  • 兩會快訊 | 陳晟:「穩」字當頭是今年房地產市場調控總基調
    上證報訊(記者 於祥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更好解決群眾住房問題,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改革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繼續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城鎮棚戶區改造,保障困難群體基本居住需求。
  • 房地產稅,最新的消息來了!
    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建立健全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主要是針對「十四五規劃」而言的,因此「十四五」期間房地產稅立法的可能性極大。
  • 房地產稅再延遲,究竟何時才能推出?「房地產之父」八字說透!
    但是這種現象對於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它誇大了需求,擾亂了市場,並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中國貧富之間的差距。為了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日趨密集。但是,為了房地產市場的長遠發展,需要一種長期的機制來限制它。目前,房地產市場的總體狀況已經確定,著眼於穩定,高房價得到遏制。同時,房住不炒的主調逐漸深入人心,房地產將逐步進入正軌。
  • 這三點決定了房地產稅不會推高房租,反而會推動房價下跌!
    一、房地產稅何時推出?肖捷的文章並未明確提及,但我們仍然能觀測一二。首先,包括這篇文章在內的很多官方稿件都明確表示,房地產稅的目標是為地方開闢新的收入來源。而由於營改增、房地產嚴厲調控等原因,很多地方的收入的確減少了很多。
  • 2019房產稅最新消息:財政部2019年立法工作安排未提房地產稅
    綜投網(www.zt5.com)3月20日訊  近日,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瑋在國務院新聞辦吹風會上表示,房地產稅立法有關部門已經在有條不紊地推進。這是3月5日至15日,短短11天內官方6次提及房地產稅。  郭瑋介紹,關於房地產稅立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到了這個問題,現在已經列入人大立法規劃。在這個推進過程中,要做大量的研究,包括對過去一些地方搞的房產稅相關的試點進行認真分析和總結,這方面有大量的、非常艱巨的任務要去做。  「從國務院層面來看,就是要做好前期工作,為立法的推進做好最基礎的準備。」
  • 房地產稅如何徵收?央行研究局局長這樣說
    備受關注的房地產稅仍在立法中,關於其如何徵收、何時落地一直受到市場關注。徐忠文章稱,近期,部分城市相繼推出租售並舉、租購同權、共有產權住房以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可以進入租賃市場等試點工作的探索,對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有一定的作用,但依然屬於輔助性政策,仍需要從根本上解決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體制性問題。其中,房地產稅是一個重要的政策措施。十八屆三中全會早已明確提出加快房地產稅立法。
  • 央媒再談「房地產稅」:「房地產稅」離落地還有多遠?
    俺家也住樓房 關注我,你也會成為房產專家 今天(1月7日)早間時分,央媒報導:上海和重慶試點10年,房地產稅離落地還有多遠?
  • 重磅:房地產稅定了,要這樣收,房價會受影響嗎?
    這些預測,都是建立在房價周期以及樓市調控不會放鬆的基礎上。除了預測之外,也有專家給出了預測房價漲跌的依據,分別是: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這三點確實對房價有直接的影響,如果能夠了解這些因素的變化,那麼就大體知道了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對於是否出手買房自然是有幫助的。說到房價漲跌,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同樣十分重要,那就是樓市調控。
  • 捋一捋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工具箱」
    關於房地產長效機制,很多人片面理解為房地產稅出臺才是終極目標,實際上近年來圍繞房地產調控,從國家相關部委到地方政府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大多是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具體體現,這些法規和政策措施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構成了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基本框架。
  • 財富傳承-國家再次放風徵收房地產稅,誰會是最受傷害的人?
    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有關部門正在為房地產稅做準備工作。2017年要抓好熱點城市防過熱、防風險工作,抑制房地產泡沫,防止出現大起大落。要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針對市場密切關注的房地產稅問題,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稱,這個問題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的改革任務,要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有關部門正在按照中央要求開展工作。
  • 房地產稅如何徵?專家:徵收範圍和標準是關鍵點
    4月11日,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指出,將進一步優化稅制結構,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兼顧稅收調控和籌集財政收入功能,逐步優化稅制結構,深入推進增值稅改革,構建更加公平簡潔的稅收制度,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  自今年3月以來,這已是房地產稅被官方第六次正式提及,相比往年的原則性表述,今年關於房地產稅的說法愈發具體。
  • 房地產稅「落地」再延遲,還能推出嗎?專家、央媒「2個字」說透
    大家期待已久的房地產稅,並沒有在2020年這特殊的一年裡推出,相反的是,今年的兩會期間,基本上沒有提及「房地產稅」這四個字,明明都已經提上日程了,為何現在又「熄火」了?還記得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房地產稅,當時對於房地產稅立法的態度是:穩妥推進。到了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及房地產稅,已經從此前的「穩妥推進」變成了「穩步推進」。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就在大家興奮的等待著2020年房地產稅正式立法時,本該走進幕前的房地產稅卻突然「啞火」了。
  • 世界| 新加坡房地產稅實踐經驗借鑑及中國的政策選擇
    原創 蔣勵佳 李秋正 中國發展觀察近年來,房地產稅法一直備受各界關注,相關部門也曾數次披露其起草和立法進程。從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到十九大後明確「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經過多年的探索,我國房地產稅改革已到穩步推進立法的階段,社會各界寄望於其能通過增加保有環節稅收的方式,為地方公共服務融資以及應對房地產業出現的周期性波動。但房地產稅改革涉及面廣、影響深遠,待論證的問題較多,既有改革法理依據原因,更有制度設計因素。
  • 房地產稅時間表逐漸明朗的強勁信號
    我留意到,財政部長肖捷在《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中談及房地產稅,明確未來房地產稅將按照房屋評估值徵收。在這篇名為《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文章中,肖部長提出要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原則,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設若將此文看作官方有關房地產稅開徵的明確政策信號;那麼,本次作為全國人大官員的黃奇帆在媒體發聲,則可視為房地產稅時間表逐漸明朗的路線信號。
  • 財政部:將啟動個人所得稅修法 房地產稅立法會以中國國情出發
    作為有30多年經驗的「老財稅人」,他還回應了減稅降費、房地產稅、個稅改革等社會關切。  另外,針對今年調低赤字率的安排,財政部部長肖捷說,「儘管今年財政預算赤字率比上年有所降低,但是明確告訴大家,積極財政政策的方向沒有變。」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擬按2.6%安排,比去年預算低0.4個百分點。對此,肖捷表示,這也是近年來中國財政赤字率首次降低。這與中國經濟穩中向好,財政狀況不斷改善是相吻合的。
  • 徵收房地產稅的條件基本成熟
    不過,按照房產稅徵收的相關意見,房產稅被確定為地方稅,也就是說,這個稅種由各地自行決定,開徵相關工作也由地方決定,地方省級政府起草發布實施細則。其實,對開徵房產稅特別有利的一個環境就是房價的穩定,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的條件。如果不穩定房價,大家為逃避房地產稅而集中拋售的話,房價就會出現失控性下跌。
  • 鄧元傑:房地產不行了?可能是你想多了!
    作為房地產市場集中調整的一年,2017年註定不平凡。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止到10月底,全國各地發布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累計超過210次,其中僅10月份就有超過25個城市發布了有關房地產調控政策34次。在這些政策內容中,有關租賃的政策接近20次。不僅如此,調控政策覆蓋面也從以往的熱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進一步擴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