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憑藉智慧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過極大的貢獻,優秀的歷史發明以及發明家數不勝數,其中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被稱之為古代四大發明。
下面,我們就來看古代知名人士張衡發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
在最原始的年代裡,人們堅信天圓地方的學說,他們認為,宇宙是一個球體,而地球卻是一個方形的,因為沒有探索工具的幫助,人們只能通過肉眼的觀察還有憑空想像才能初步形成對宇宙的認識。
張衡敢於向傳統觀念提出挑戰,他以勇氣與魄力進行一探究竟,製作了一個觀察星空的科學儀器——渾天儀。
渾天儀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渾儀和渾象。渾儀用來測量天體的位置與坐標,而渾象則用來推算天象的變化,二者相輔相成,成為幫助人們觀察與探索宇宙的利器。
渾天儀的發明凝結了張衡的智慧與汗水,他的橫空出世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因此,渾天儀被稱之為最偉大的發明,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科學最高水平。
除了渾天儀外,張衡還發明了地動儀。相傳,地動儀的外形十分精緻,機關也十分别致靈活,更重要的是,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可以準確地檢測到地震。地動儀有8個方位,分別代表實際生活中的8個方向。每個方位之上均有一個含著龍珠的龍頭,每個龍頭下方都有一隻張著嘴的蟾蜍。如果有一個地方發生地震,就會觸及內部機關,機關運作之後,龍頭中的龍珠便會落下來,掉進蟾蜍的嘴裡。
曾經有一次地動儀的龍頭吐出了龍珠,然而人們並沒有感覺到地震的發生,人們紛紛議論到這個機器根本不靈。然而,幾天後,奇蹟誕生了,與洛陽相距1000公裡的遙遠地區發生了地震。從此,人們此對張衡的地動儀深信不疑。
然而隨著歷史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張衡的渾天儀和地動儀也漸漸隱退在歷史長河中。
然而,近代的韓國卻將古代中國人張衡發明的渾天儀印在了韓元上,這引起發軒然大波。
要知道韓國的歷史十分空白,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歷史與輝煌。為此,韓國人只能通過鑽空子將本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佔為己有。而中國的資源是他們搶奪的重點對象。
據悉,韓國經常將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民間故事典故在國際組織中搶先註冊,將原本屬於中國的東西當成是自己的東西。
渾天儀被印在韓國的鈔票上世代流傳,而在中國,關於張衡地動儀的記載卻從我國的教科書移除了。
據悉,外國人在看到了張衡的地動儀後紛紛質疑:這樣的儀器怎麼能預測地震呢?於是,某些心懷不軌之人就利用外國人的質疑大做文章,弄地滿城風雨,最終相關專家迫於壓力,只能將地動儀從課本中移除。
我們在對韓國搶奪中國元素的行為指責和不恥時,也對國人對於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的淡薄而羞愧和感嘆:我們竟然親手將我們先輩的發明埋藏在泥土裡。
加強對中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的自信,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每一位炎黃子孫應盡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