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雙暢 入木三分:與孟雲飛教授暢談關於書法的那些事

2021-02-08 天中之聲

美術教育研究中心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研究中心/文

2021年1月7日下午,研修班邀請到為大家講授《書法與美術教育》課程。在今天的課程中,孟雲飛教授以《書譜》這一書法理論上裡程碑式的著作為切入點,圍繞作者孫過庭其人、成書背景、理論體系、書法創作與欣賞、書法對後世的影響等多個角度,與大家暢談有關書法、治學以及做人的心得體會。

孟雲飛教授

一開始,孟雲飛教授談及選擇《書譜》為例的緣由,總結到《書譜》其價值主要體現為藝術和理論價值上,總體而言該書法著述在深入性、全面性、系統性上是首屈一指的。隨後孟老師介紹了孫過庭,從名字爭議、籍貫爭議、生卒年考證等角度出發,總結出孫過庭「水平高、名氣大、命運慘、死得早」的四點個人特徵。同時,有關《書譜》本身,孟老師從時代背景、篇幅之爭、版本問題、理論體系等角度進行了分析,其中對理論體系進行了深入講解。書譜產生於唐代中後期,政治經濟繁榮,也是文化盛世,書法上承襲隋朝科舉制的書學,唐太宗更是熱愛書法,推崇王羲之,並為其作傳。就其篇幅問題,也有序言和全文的兩種推測。孟雲飛教授從文章的文體、語言風格、行文方式等方面,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一篇序言。《書譜》的內容涉及到書法的眾多方面。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涉及到書法本體的問題。此外,其中還有關於書家的記載,如「夫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等。在技法上,《書譜》也談到的執筆的問題,講求鬆緊適度、力量適中。根據書體的動靜之分,談到如楷書、篆書、隸書這樣靜態的字,要求工整,書寫速度慢,講求在統一中變化。而行書和草書這類動態的字體則是追求變化。講求變化中統一。談到書法創作,講求天時地利人和,時、氣、志相合創造才能創造精品。以「天下第一行書」的產生為例,說明書法不是一種表演藝術,在狀態不好的情況下是創造不出好的作品的。書法欣賞上,盡善難求,著重在欣賞骨氣和情韻。

隨後,談及書譜對後世的影響,孟雲飛教授將其分為對書法史的影響、對書法理論的影響、對當代書壇的影響。首先是書法史,《書譜》是極好的草書範本,從魏晉王羲之一脈流傳下來,是孫過庭模仿的或者臨摹的,字數較多且書法水平較高。書法理論上,也存在辭藻華麗但不易理解,有氣勢而邏輯不嚴密的問題。最後談到對當代書壇或今人有何啟示,在理論研究上不能故弄玄虛。在書法欣賞上,一要要實事求是,二是要加強自己的修養。使大家不僅對《書譜》有了全面了解,同時也學習到如何由個案研究進入書法理論研究的廣泛視野。

本節課程中,孟雲飛教授思路清晰,全程脫稿,可見其對《書譜》的爛熟於心。孟雲飛教授也談到對讀書的看法。讀書要有選擇,應當選擇讀經典,而書譜就是書法理論的經典,一定要認真讀,精讀細讀甚至全文背誦,用一生的時間去理解,舉一反三,對從事創作和教育有益。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勉勵大家,給予了大家無限啟發。

課後,學員們就「理論書籍」、「書法欣賞」、「中日書法本質區別」、「兒童學習書法的建議」、「如何看待現代書法」等問題與孟雲飛教授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閱讀上,建議可略看書法史,真正的研究著力點應落到一部書一個時代等小範圍進行研究,留下深刻印象,能夠舉一反三;在欣賞上,遠看章法,近看點劃,欣賞用墨、氣韻神彩、線條的質感力度、印章、結字筆法等等。此外,關於兒童學習書法,孟雲飛教授建議從規範的楷書入手,一到三年級以硬筆為主,3年級以後,學軟筆;可以選擇顏柳歐趙四家,認真臨摹;選好字帖,注意選擇印刷質量高,藝術水平高、適合你的性格氣質的字帖,因材施教。接著,闡明臨帖的三種境界,初學結構時,一定把字寫工整,平正之後再求險絕,復歸平正,三個階段不能跨越要一步一個腳印。孟雲飛教授的講授內容宏富,結合了多年的個人經驗閱歷,令人受益匪淺!

「中西美術教育比較精品研修班」是美術教育研究中心全力打造的高端教育項目,研修班邀請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以開闊學員的學術視野,引發對教育實踐的深入思考;本次中西美術教育比較精品研修班首次以美術教育課程研究為專題,繼續在中西美術教育比較中拓展學校與社會的美術教育研究。

研修班負責人:馬菁汝

研修班助理:行曉剛、施楠

研修班主持:宋寒兒、唐寧

研修班編輯:許亞揚、陳瑤瑤、李夢琦

相關焦點

  • 孟雲飛:天津美術學院——校名書法賞析
    二、校名賞析天津美術學院校名採用的是郭沫若的書法。郭沫若因其深厚的文化修養使得書作具有極高的品位。郭沫若的書風是碑帖結合,雄勁有力,大氣磅礴。從「天」字上看用筆厚重大氣,一撇比我們習慣寫法要粗壯得多,而且整個字不做過多的伸展,「津」字一豎卻寫得極其舒展,與前面的整個天字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關係,一收一放,盡得風流。「美」字是典型的草書寫法,極其靈動。
  • 孟雲飛:高校校名書法賞析之——南京大學
    文云:「呈為請求更改生校校名為國立南京大學,以正名義而重教育事:竊生等去歲聞鈞院有將改生校校名為國立江蘇大學之議,當經生等全體大會議決,推舉代表具呈鈞院,業蒙批示,留資參考。」書法不僅僅是線條的藝術,同時還是一種運動,是一種可以停留在載體上運動軌跡。細看其跳躍感,「南」字猶欲作騰飛直上九重雲霄之勢,「京」字隨之滑翔於高空,至「大」則奮力向前伸展,儘量延長跨度的距離,至最後「學」字好像跳遠運動員落地的一瞬。
  • 成語「入木三分」:王羲之書法功力的深度 其遒勁筆力赫然可見
    唐太宗讚美東晉王羲之書法為古今盡善盡美第一人!書法墨跡讓人玩之不倦的,就王羲之一人。唐代張懷瓘《書斷》說王羲之的書法登峰造極:「備精諸體,自成一家法,千變萬化,得之神功。」人稱王羲之「書聖」,他的書法,草、隸、八分、飛白、章、行書各體無所不工,盡善盡美。儘管王羲之書法藝術造境宛然得自造化的神功,但是他用功的功夫更是一流。 在唐代的《書斷列傳》中留下他寫字「入木三分」的故事,反映了他的書法功力的深度、力度,王羲之這樣的功力又是怎樣造就的呢?
  • 書法用筆創作的神妙狀態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
    書法用筆創作的神妙狀態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小編認為王僧虔強調真正的書法家在用筆的過程中,必須做到心忘情於筆,手忘情於書,心手才能表達情意,特別是用筆時心裡不要妄想,細細品其作品,仔細去考察,就能看出書法的身材來。這裡也強調了,心能達意,用筆過程中也要保持一顆毫無雜念的心。
  • 教育那些事:小孩子要不要報書法班?
    我們所說的做到橫平豎直,只是最練習基本的控筆能力,距離書法之美還有一定的差別。接觸到一定的書法知識之後,就會知道書法中沒有絕對的橫平豎直:直橫也有抗肩,往細了分還有凸橫、凹橫、細腰橫,豎也有垂露豎和懸針豎,筆畫也有頓筆和收筆。字形上說,也有扁式,圓式,長式,梯式,三角式,斜式,不規則式等等。
  • "入木三分"用英語怎麼說?
    tenths of an inch into the timber」,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written in a forceful hand),也比喻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透徹,可以用「penetrating
  • 中華智慧成語「入木三分」的故事
    成語「入木三分」講的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生活在距今1600多年前的東晉時期,他是我國歷史上大名鼎鼎、家喻戶曉的大書法家,被後人譽為「書聖」。他的書法到底有多棒呢?四個字——冠絕古今。王羲之之後,在書法上能夠超越他的可謂鳳毛麟角。
  • 一課譯詞:入木三分
    一課譯詞:入木三分 chinadaily.com.cn 2020-06-22 17:40
  • 入木三分的主人公,王羲之是著名的書法家,代表作是《蘭亭集序》
    入木三分,大家都只知道成語,不知這個成語的出處以及主人公,就像很多人知道王羲之,卻不知道他的代表作是什麼,其實入木三分的主人公就是王羲之,而王羲之的代表作是《蘭亭集序》。入木三分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一個人在木板上雕刻非常的深入,但是這個成語的真正意思與這字面意思完全不同。在古代入木三分多用來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在多用來比喻一個人做人做事分析問題很深刻。入木三分的來源:眾所周知,王羲之是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不僅秀麗,而且字跡非常的蒼勁有力,這在書法界難得一見。
  • 央美教授寫「天書」賣1035萬,自稱英文書法,網友:根本不是書法
    ,如果說有一幅識字人都看不懂的書法,那它肯定會被叫做「天書」,而「麥克阿瑟天才獎」榮獲者,央美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徐冰,也是「天書」的創作者。在古代,天書有兩種概念,一種是「無字天書」,在古俠小說中時常出現,而另外一種則是高深莫測,一種十分神秘的字體組成的天書,就像是上圖這幅書法作品,便是徐冰教授在1998年創作的「天書系列」作品之一,名為「新英文書法」。
  • 聞過則喜,但說無妨談書法
    中國書法需要提高,需要發展,缺少的是直言不諱和毫不客氣的批評指正,那些溢美阿諛之詞越少越好,最好不講。這裡我想湊過年沒啥事閒扯,說說唐朝書家柳公權學書的點滴小事,或能對今天的書者有所啟迪吧。柳公權初學寫字,字寫得不好,老師和父親經常批評他。由於他的好學和刻苦,加之能聽進去長輩們耳提面命的教訓,進步很快。他的字越寫越好,當然,經常聽到的誇獎就多了。
  • 著名網紅教授鄭強,現場「秀書法」,功力超50%中書協會員!
    日前,著名「網紅教授」鄭強,在參觀某江南景區時,應邀現場表演書法,網友見了驚嘆不已,並認為其書法做派不輸中書協副主席劉洪彪,功力超過50%以上的中書協會員。鄭強教授愛好廣泛,多才多藝,不僅善於演講,善於感染人,而且善於唱歌和書法。他在演講當中,多次洋洋得意於榮獲「浙江大學歌唱比賽一等獎」的光榮歷史,並誇口說「書法也是棒棒的」,近日一見,果然不容反響。
  • 何應輝暢談「中國文字與書法發展」
    何應輝暢談「中國文字與書法發展」 臺下聽眾聚精會神。 書法大家何應輝為聽眾講解「中國文字與書法發展」。
  • 這3個方法讓書法入木三分
    今天,我們就從這3個方法入手,來談談如何寫好走字底,如何讓自己的書法作品入木三分!一,認識筆畫構成很多初學者認為走字底「辶」是一個2畫的偏旁部首,是由「一點」和「3加一捺」組合而成。甚至很多人在實際書寫過程中也將它寫成「3加一捺」。
  • 如何理解書法力度之美
    書法美於筆法,美於筆勢,美於力度。「筋」和「骨」是線條具有力度美感的重要因素。那麼什麼是書法線條美的力度,又如何去表現呢?最常說的就是那些字「有勁兒無力的″,這說的是寫字的力度——線條上的力量感。有美感的書法線條,其特點是一致的,那就是「有力度"。傳統書法理論上稱為「筆力"。我們說某人書法線條「入木三分″,即是誇讚其書法線條有力度,達到了美的標準。
  • 成語故事 入木三分
    出處 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釋義 本來形容筆力強勁。後用以比喻見解、議論的深刻。相傳他七歲時已嶄露頭角,寫得一手好字,十二歲那年,他偶然在父親的枕頭有裡發現了一本講書法的書,就偷偷的拿出來閱讀。父親責問他說:「這是我特地秘藏的書籍,你為什麼要拿出來看?」王羲之笑了一笑,沒有回答。
  • 書法狗:我為什麼這樣學書法?
    學習書法的基本邏輯作為一名學習書法三年了的「書法狗」,結交的書法之友越來越多。
  • 一場關於哈耶克的暢談
    一場關於「哈耶克」的暢談經濟網訊(記者 劉硯青)毫無疑問,弗裡德裡希·馮·哈耶克是20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自由主義哲學家、政治思想家之一。這不僅是一本關於哈耶克生平的傳記,同時是每一位想要了解市場經濟和自由主義發展沿革及未來趨勢的人都該細細品讀的一本。當中國走到當前的發展機遇期、改革攻堅期之時,無論是經濟學者、政府官員、企業家,還是關心國家大事、熱心思考中國市場經濟制度的大眾讀者,都應該能從《哈耶克傳》中獲得對歷史的深入了解和對現實的有益洞見。
  • 學書為樂—木木書法工作室線上課程招生
    的確,這些都是大家心目中關於書法的一張張「名片」。而在這些「名片」之外,書法,似乎是熟悉而又陌生的。 「熟悉」的是她和漢字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繫,我們無時無刻都在使用漢字記錄生活,以漢字為基礎的書法無疑是最「親民」的藝術形式。「陌生」的是我們常常面對一幅書法作品而不知如何欣賞,看著作為表意文字的漢字而不知其涵義,筆在手中而一時想不起字的形態。
  •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嶽川書法的正大氣象之美
    不僅如此,王嶽川還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著名學者,他在文藝學研究領域亦有很大的影響力。在北京大學執教期間,王嶽川長期從事書法研究與實踐,博採眾長,使其書法在學養、品格、境界、經驗中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如今的北大,書法氣息濃厚,一種「文人書法」的潮流正悄然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