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媽媽,更是你自己

2020-09-05 開始種一棵樹

網上曾經有個非常有名的段子:國家提倡二胎;醫院提倡母乳;專家不提倡隔代帶娃;社會要求女人要經濟獨立;寶寶渴望媽媽時刻陪伴;老公希望媳婦貌美如花······然後被點讚最多的第一條評論是:媽媽這個角色真狠!

這個段子確實能讓大家一樂,但也真實反應了現在時代對媽媽的諸多要求,每個職場女性有了孩子以後應該都有苦惱過家庭和職場如何兼顧的問題,這不是你一個人的苦惱,也是全世界媽媽的苦惱。

會賺錢的媽媽

針對這樣的問題,《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克麗絲特爾·潘恩寫出了這本《會賺錢的媽媽》,鼓勵女性明智地管理自己的時間和資源,發掘自己的天賦和激情,利用自己的技能和知識,去賺錢、去改變,去做更好的自己。

《會賺錢的媽媽》的作者克麗絲特爾·潘恩是著名的演說家、事業女性。她給自己的使命是幫助現代獨立女性提高收入,更為自己的激情和夢想添磚加瓦。

一、你之所以成為你:相信自己有掙錢天賦

一提到掙錢天賦,很多媽媽第一反應是:我沒有什麼天賦,我很平庸。但是事實是每個人都有獨特之處,你要不斷嘗試,不斷努力,才能發現你能給世界提供什麼價值。

你喜愛做美食嗎?喜歡的話可以做手工餅乾,手工蛋糕等,剛開始可以免費給同事朋友鄰居試吃,當別人認可後,就一定能產品回頭客。或者,可以拍攝美食視頻,你看看最近幾年網上大熱的李子柒,還有廚師王剛,只要手藝好,視頻美,總有粉絲會喜歡你。

李子柒

你喜歡整理嗎?喜歡的話可以和家政公司聯繫做鐘點工,上門時間是提前約好的,房間整齊乾淨,顧客滿意,家政公司會給你更多的訂單。

你大學的時候英語好嗎?如何還不錯的話可以去考一個口譯證。網上有很多翻譯的活兒可以接,一開始會很難,報酬可能也不會高,但是慢慢積累個人品牌,收益就會越來越好。

你可能會說,這些我都不會,那你可以想想:朋友和家人都讓你幫過什麼忙?你覺得哪些事情對你很容易做?這個就像我們常說的「一鴨三吃」的概念,你不知道你怎麼燒鴨子最好吃,那就把鴨子分三部分,分別烤著吃、燉著吃、燒著吃,哪種最好吃以後就專門做哪種。沒有哪件事情是第一次就會成功的,不斷學習,不斷嘗試,總有你想要的答案。

二、行動起來:你要做的只是亮相和盡全力

「即使你選擇了正確的道路,但如果只是坐在原地,也會被別人碾過。」

—威爾(美國幽默作家)

確定自己為什麼而做?確定了方向,我們才能努力奔跑。做美食視頻,是想分享美食給大家,就像李子柒的美食視頻,不光展示了美食,還科普了很多傳統的知識。做家政,是想開一個家政公司,能給更多全職媽媽提供掙錢的機會。想像一下,如果現在有投資家想要投資你創業,你能說出說服他的理由嗎?

確定該如何做?方向確定了,行動計劃就要安排起來。做設計,那就系統去學PS等技能,多看看爆款的廣告文案;做美食視頻,那就去學Pr,分析粉絲喜歡哪種美食視頻。不要想著一次就能做好事情,一夜爆紅的網紅,肯定都經歷過我們看不到的白天和黑夜。

亮相和盡全力。恐懼和焦慮是肯定有的,我們的大腦喜歡熟悉的環境和事物,不喜歡改變。不要想太多,不要讓自己困在情緒裡,去學習而不是恐懼,去看書而不是刷劇,你要做的只是每天做好當天的事情,盡你所能的做好,然後一切將會改變。


我能

三、賺錢,但不僅僅是賺錢

如果讓我們每個人寫下5個願望,99%的願望都是可以用金錢實現的,但是總有1%是金錢實現不了的。做為媽媽,我們生來就是有意義的,我們應該更專注於我們給家人,給社會帶來多少影響。一個樂觀積極,努力賺錢的媽媽,會帶動家庭的氛圍,也會給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成為更優秀的人。

《會賺錢的媽媽》絕不是一本「照我的成功去做」或者「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書,也不是教你一夜暴富,它只是告訴你如何找到自己的熱情和技能所在,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如何給自己和家庭帶來改變。你是媽媽,但更是你自己,你就是自己唯一的存在,世界需要你。

願你成為改變世界的一股力量。

相關焦點

  • 我們是媽媽,更是自己
    你有沒有忙碌間路過鏡子,發現那個正哄孩子的女孩已經成了媽媽。你有沒有看著小小嫩嫩的孩子,親生的孩子哭鬧時,也想跟她一起哭?你用多久適應了「媽媽」這個新角色?你又有多久不曾關心這個角色背後還有「自己」?我們是媽媽,也是自己。懷胎十月,孕育了一個寶寶。養育十月,習得了一個媽媽。
  • 全職媽媽,你不是「保姆」:除了愛孩子,你更要愛自己
    很多全職媽媽會將自己為孩子全身心犧牲的時限定在三年左右,之後孩子去讀幼兒園,媽媽們重回職場。這樣一來,媽媽們既陪伴孩子度過了幼年最關鍵的時期,又不至於和社會脫節太多,只要在這段時間裡不斷給自己「充電」,保持進取心和學習的習慣,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保持最佳精神狀態。
  • 媽媽給裝的行李箱後備箱,是貨物、更是沉甸甸的愛
    如果說這世上有什麼名稱最能代表愛,我想她的名字叫「媽媽」;如果說這世上有什麼名稱最能代表思念,我想她的名字叫「媽媽」;如果說這世上有什麼名稱最能代表牽掛,我想她的名字叫「媽媽」;如果說這世上誰能把你的後備箱塞得最滿,我想她的名字還是叫「媽媽」。不信,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位的後備箱。
  • 「孩子,我是唯一真正愛你的人」「媽媽,請你先愛自己」
    小雨從小沒有好朋友,因為好朋友都被媽媽收買做了間諜;小雨沒有男朋友,因為媽媽不斷告訴小雨「世上沒有好男人」;當小雨好不容易學會愛人時,媽媽來告訴男朋友「你配不上我女兒」。小雨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學會自愈,她逐漸明白,她沒有錯,錯是的爸爸的出軌和媽媽的偏執,她只是那個犧牲品。她勸媽媽:要學會愛自己。
  • 作為媽媽,你會擔心自己變老嗎?
    ,你會擔心自己變老嗎?其實早在今年3月份一檔綜藝節目中,宋丹丹就透露自己有退休的打算。告別舞臺本來是件傷感的事,但是在兒子巴圖的陪伴下,宋丹丹顯得淡定從容。兒子在給母親的信裡寫道,即使觀眾們會將母親的名字淡忘,但自己和母親的溫馨生活仍在繼續。他鼓勵媽媽做自己想做的事,還堅定地說:「我可以繼續陪伴你人生接下來所有的時光。」
  • 從什麼時候開始,你覺得自己是個不完美的媽媽
    第一次感受分離焦慮是孩子上幼兒園的那天,手裡不停地幫著孩子擦眼淚,心裡幫自己擦眼淚。你總想把最好的都給他,為了他可以忽略自己,這就是媽媽。無論你正在從事什麼工作都只是暫時的,只有媽媽這份工作才是永久。那樣的你才是真實的你,不因別人期待而委屈自己。
  • 媽媽,當你老了
    也是在那個時候,我們知道人是會死的,媽媽也是,我們不會和媽媽在一起一輩子,想著自己也會難過的流淚。也會告訴自己,要努力,要加油,不能辜負媽媽。媽媽在出生的時候一定也是被給予厚望的,就像我們的媽媽對我們給予厚望。
  • 你知道自己是哪種類型的媽媽嗎?
    讓我們看看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的媽媽。成為一個好媽媽,只有母愛是遠遠不夠的,你還需要正視自己。孩子和媽媽相互映射,孩子身上能看到媽媽的影子,從媽媽身上也可推測出孩子。媽媽這個角色影響力甚大,甚至可以伴隨孩子的一生。
  • 全職媽媽,你如何照顧好自己?
    我相信「全職媽媽」都有這種體驗,尤其是半夜大家都在熟睡的時候,孩子醒了,第一個起來換尿布的是媽媽,起來餵奶的也是媽媽,誰讓媽媽是整個家裡面第二天不上班的人呢。千萬別這樣去想,也別這樣做,要學會「張口求助」,你是全職媽媽但不是24小時保姆,不需要在壓抑自己憤怒情緒的基礎上做事情。想通了這件事情後,我們還要明確一點,就是跟誰求助。
  • 你是媽媽,你不配有自己的脾氣
    當你有了孩子,你這一生就有了軟肋,直到你死亡的那一刻,你都會牽掛著他(她)。今天的這個時候,都知道明天的這個時候自己在幹什麼,這樣的日子,讓小瑾對生活有些絕望。通過窗戶,小瑾看到馬路上的車水馬龍,沒有一絲波瀾,只有一種想要跳下去的衝動。可沒有真的絕望,誰又有勇氣?老公進來了。小孩子都會哭的,你急什麼?孩子不是從你肚子裡出來的,你當然不急!
  • 「媽媽,你陪我玩一會兒吧」「媽媽在忙,你自己先玩會兒手機」
    好不容易熬到了周末,你癱在家裡的沙發上,刷著抖音,吃著水果,懶散的享受著愉快時光。可是,耳邊一個稚嫩的聲音,打破了此刻的美好。孩子:「媽媽,你陪我玩一會兒吧?」剛開始你還挺有耐心,對孩子說:「你先自己玩一會兒,媽媽有事,等會兒再陪你玩。」可是沒過五分鐘,孩子又一次來到你身邊,皺著眉頭說:「媽媽,你陪我玩一會兒吧?」然後你開始覺得孩子煩,拿起一部手機,對孩子說:「媽媽在忙,你自己先玩會兒手機。」
  • 媽媽千萬別輕視自己的影響,你的性格決定了孩子的人生
    也許有的媽媽認為自己的脾氣暴躁不是有意的,而是無心的,但在孩子成長中你的這種「無心」卻會給他帶來不可磨滅的傷害。他們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認為是自己的錯才讓媽媽發火,以後會更加注意自己的行為。而嚴厲的媽媽總是慣於使用強制、簡單粗暴的作風式教育,她們不容質疑且說到做到。一般這類型的媽媽在家庭裡都擔任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僅要操心家裡的大小事務,更是要操心孩子教育和生活。
  • 給單親媽媽的 10 句話:你不需要,覺得自己虧欠孩子
    若你的另一半是神隊友,或許還可以跟你一起跳雙人舞,打團體戰。但若不幸遇上豬隊友,孩子沒睡他先睡、出門倒個垃圾要花半小時、結了婚還十分聽他媽的話⋯⋯那你的生活其實和單親媽媽沒兩樣。差別只在於,單親媽媽照顧自己的孩子,你還要再多照顧一個「婆婆的兒子」。單親有單親的累,雙親有雙親的難;雙親有雙親的幸福,單親有單親的自由。
  • 給媽媽們看的童話:不需要做完美的媽媽,你最需要做的是你自己
    故事講述的是考羅琳在家發現一扇神秘的門,門後有一個完美的家,和一位完美的媽媽。但是那個媽媽卻並不是最好的媽媽,她一邊吃甲殼蟲,一邊說道:「每個人都有兩個媽媽。」她偽裝成那個完美的媽媽,只要考羅琳留下來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可考羅琳識破了這個陷阱,她的勇敢、自信,和對媽媽純潔的愛,讓她不被「完美」迷惑,戰勝了邪惡的魔法勢力,她知道自己的媽媽不完美,但卻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
  • 當媽媽後,你還知道怎麼愛自己嗎?
    所以,在我1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也陪伴了很多職業女性一起探討女性的角色、成長,作為女性如何成為自己、愛自己,包括做媽媽如何理解這件事,這是女性一生的課題。01懂得愛自己的前置條件:當媽媽後果媽:下面就進入我們的正題,一起聊聊當媽媽後,你是否還懂得怎麼愛自己,這個話題的前置條件是「當媽媽後」,那麼,謝老師怎麼看?
  • 「娃都不餵就自己先吃飯,你太自私」,媽媽更愛自己,就有罪嗎?
    寶寶出生前她更是每天看很多查閱很多資料,為了寶寶能健康平安出生,寶寶出生後婆婆就搬過來照顧她了,因為她還比較小,所以對於母乳餵養還是有點抗拒的。早上起來餓了,正好婆婆做好飯,小賴看著正在自己玩的寶寶,就想著自己先吃完飯再給孩子餵奶,結果婆婆看到她就滿臉不悅得問:「你給寶寶餵完奶了?」
  • "媽媽,我以後一定不兇自己的孩子",你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1"煩死了,不是告訴你,媽媽在忙,讓你自己玩的嘛!"帶著女兒在小區樓下的滑滑梯玩耍,突然邊上傳來一位媽媽不耐煩的聲音。起因是小女孩從滑梯準備向下滑的時候,她心裡害怕,想讓媽媽在下面接著她,可是孩子的媽媽眼睛盯著手機,回覆信息,頭也沒抬。
  • 快看看自己,你是有料媽媽嗎?有料就來秀
    也相信很多媽媽,都為孩子的零食鬧過心。對我們這種得時刻備著小零食的孕媽來說,更是一種天大的彌補和滿足~美好的日子裡,何止是特別的美味,還有更好的親子時光等著你哦!擁有這樣的神仙搭配,何愁成不了有趣的人?
  • 《你是孩子的光》:打破「好媽媽」魔咒,「GOLD」路徑幫你做自己
    媽媽們有目標,孩子才能更出色,所以無論你是全職還是職場媽媽,都要學會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目標。有多少媽媽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弄丟了自己,也喪失了自信。因而作為媽媽,我們要先找回自信,一個自信的媽媽,才能養育一個自信的孩子。那麼,媽媽們要如何找回自信呢?張小桃在《你是孩子的光》裡提出了一個SWOT模型,幫媽媽們更好認知自我。
  • 如果做媽媽讓你失去了自己,那可能是你本來就沒有自我
    我曾見過有新手媽媽因為寶寶的一次排便和以前不一樣,就覺得自己很失敗而號啕大哭的。俗話說「幹得好不如嫁得好」,這對女孩來說就是誤導,這是在教你把人生完全寄托在男人身上。當你把全部身家都賭在婚姻裡,你的壓力能不大嗎?孩子出現任何問題,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先責怪媽媽,因為在傳統文化裡,女人最大的價值就是生孩子、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