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醫護酒店:恐懼下,打掃客房都是「危險工作」|鈦媒體封面·武漢...

2020-12-20 鈦媒體APP

鈦媒體註:4月26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消息: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這個數字的背後,是醫護人員的捨生忘死,是千萬人平凡的堅守,是無數慷慨的解囊相助。

3個月,我們跟一座城市、跟這座城市裡千萬陌生人的心理距離,從未如此親近緊密。

1月23日封城,4月8日解封,4月26日病患清零,武漢人挺過來了,他們已有序走出隔離,開始復工、復崗,開始著手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

鈦媒體封面四月刊,我們特派武漢團隊用圖片、視頻和文字記錄了從4月初開始的「武漢復甦」,記錄了武漢街頭的生生不息,本文是封面系列第四篇《武漢醫護酒店:恐懼下,打掃客房都是「危險工作」》。

講述:10位武漢個體工商戶的憂慮與期待人物:開團第一天,居民取菜的隊伍排了12小時 故事:虧150萬、倒掉10噸酒後,一家酒館的自救紀錄片:武漢復工,一場勞資協商(關注「鈦媒體影像」,點擊視頻連結查看)圖集:武漢解封首日 武漢復甦的15天 垂釣者重拾魚竿來到長江邊 探訪武漢經開區:「車都」復工中(訂閱專題「武漢復甦」查看4月刊封面系列報導)

以下是本期鈦媒體·封面四月刊的第四篇:《武漢醫護酒店:恐懼下,打掃客房都是「危險工作」》,全部文章請關注鈦媒體微信號或下載鈦媒體App。

(1『38「視頻:醫護酒店消殺員)

疫情期間,全國各地醫療隊伍馳援武漢和湖北,當地很多酒店被徵用來接待援鄂醫療隊伍。3月底到4月,醫療隊伍陸續撤離,這些酒店也都在完成消殺後逐步恢復營業。

亞朵酒店在武漢的10家店全部都被用來接待醫療隊伍,到4月上旬,仍有3家為醫護人員提供服務。

在疫情緊張的時刻,酒店店長開著車滿武漢找菜,前臺員工變廚房小工,打掃房間成了「高危工作」,一個偶發的咳嗽就足夠讓人焦慮。

恐懼下,害怕打掃客房,害怕倒垃圾

2020年4月5日,湖北省武漢市礄口區,亞朵酒店武漢同濟醫學院店,一名護士退房後,工作人員在客房做消殺。

亞朵酒店武漢同濟醫學院店與同濟醫院只相隔一條馬路。這裡2月8日開始接待同濟醫院醫護入住,截止4月上旬,有140多名醫護(主要是護士)在店,酒店137間房全滿。

亞朵在武漢有10家店,1月23日封城後,10家店陸續被徵用接待醫療隊,徵用時間最短的25天,單店接待入住人數最高記錄是223人。截止4月上旬,這10家店已有7家復工對外售賣,還有3家仍在徵用中。

「疫情緊急,徵用得也很緊急。」亞朵華中地區負責人舒羽(花名)向鈦媒體介紹,第一家被徵用的是東湖嶽家嘴店,當時是1月24日除夕夜。

從酒店店長接到街道諮詢電話,到醫療隊25日凌晨抵漢入住,中間只有2個小時:這2個小時,酒店內部也有激烈的討論,有人擔心被感染,有人覺得應該信任醫療隊的專業度。

封城前酒店就都停業了,回不了家的員工都集中在酒店住,大家準備抱團熬過封城的日子。

「要入住的是西安的空軍軍醫大學的143名醫護,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來戰鬥,又是部隊的,無論是從專業角度還是信任角度,都應該接!」舒羽對店長說。

後來,舒羽看到這支醫療部隊從西安出發的新聞視頻,她很激動,因為」這支隊伍就住在我們酒店了「。

4月5日,武漢,亞朵武漢同濟醫學院店店長一楠(花名)在前臺。

一楠是湖北黃岡人,從」湖北大學「畢業後留在武漢工作,在酒店行業做了13年。封城前,她回了黃岡過年。疫情爆發,門店被徵用,在崗同事需要支援,她急著想回到武漢。

回武漢的通行證只有醫務和勤務人員才能辦理。一楠得知鎮上有一批醫護要回武漢返崗,就隨著他們一起辦了通行證。

2月12日,湖北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病例逼近1.5萬。家人不贊成她的舉動,酒店住著醫護,家人擔心她被感染。

2月14日,拿到通行證後,丈夫開車將她送到武漢黃岡交界的高速收費站,她算是順利返崗,回到武漢。

4月5日,酒店前臺人員在為一位醫護人員進行鞋底消殺。

為了應對疫情,公司將一楠調到同濟醫學院店擔任店長。她到崗時,100多名同濟的醫護已經在酒店住了6天。

她感受到了緊張的氛圍。每位上下班經過大堂的醫護行色匆匆;前臺消殺區域,酒店人員和醫護之間 ,除了測體溫、消殺,基本上沒有面對面過多的交流。

「那是一段敏感的時間」。員工擔心醫護從醫院帶著病毒下班,醫護也察覺到酒店員工的心思,跟他們刻意保持著距離。

就連酒店團隊內部,氛圍也很緊張:雖然沒人提過不能在一張桌子吃飯,但吃飯時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各自遠離他人;偶爾有同事咳嗽一聲,大家也會半開玩笑說「要離這個人遠一點」。

特殊時期,酒店沒有每天打掃房間更換布草,只在有醫護單獨提出需求,才針對性地打掃房間。出於恐懼,最開始,打掃房間成了一項「高危工作」,沒有人敢去。

每間客房的醫護會把垃圾放到電梯口指定的垃圾箱,由酒店統一處理。倒垃圾也是一項必須完成但不受歡迎的工作。

4月5日,酒店客房外,醫護人員自行設置的物品隔離區域。

一次,一批醫護退房,下一批緊接著要入住,房間亟需打掃消毒。一楠看到同事奉命去打掃時「眼神裡有些不安」。

為了讓夥伴們安心,她和副店長動手每人打掃了一間房,做了注意事項的示範,之後其他人才比較放心地進入房間打掃。

「都是95後前臺小夥子小姑娘,輪班做保潔,我理解他們的不安,我們都是普通人,一開始我也怕。」一楠對鈦媒體說。

前臺員工白龍馬(花名)說,最開始半個月,大家擔心交叉感染,因為「大家都看過醫護人員被感染的新聞」。

一次,他連續給幾間房換布草,工作完成後他開始咳嗽,這讓他陷入被感染的自我懷疑和恐慌中。不過咳嗽沒持續多久,他發現是因為「洗澡時水蒸氣嗆到肺部導致」,這才放心。

一名消殺員在酒店公共區域進行消殺。

恐懼一度讓日常工作進行得有些不順暢。作為店長,她要一邊工作,一邊為同事做心理建設。

2月下旬,她找到一位護士長,詳細了解醫院的消毒流程和防疫措施。

護士長告訴她,醫護上班的防護標準很高,好幾層防護服,穿都要穿半個小時,醫院有嚴格細緻的消毒流程和功能分區,新聞裡說的醫護被感染,都發生在疫情最初。

一楠將這些信息傳遞給了所有同事。大家看到半個多月時間酒店無人被感染,加上護士長的解釋,都確認了自己是安全的,才開始自如應對各項工作。

前臺員工在為一名護士測量體溫。

和醫護的距離感也開始消失,一楠也和一些醫護成了朋友,他們互相分享美食,有時間還會聊聊家常,約著休息時間一起打羽毛球。

「護士都是小姑娘,跟很多年輕人一樣,喜歡吃雞排、吃燒烤、喝可樂,他們也是普通人,剛上前線也會怕。」一楠說,「她們都有可愛的一面,也需要被關懷和被關愛。

「這個城市真的是受到很大創傷」

4月5日中午,一楠(左)和同事在餐廳打包餐食。酒店為醫護提供一日三餐,每頓正餐數量在80~120份不等,每份四個菜配一份飲料。

酒店還承接了醫護的餐食服務。「三餐做下來,我們酒店沒有任何盈利,但我們一直在想各種辦法做出花樣,從心底還是有一種社會責任感的擔當吧,想更好地服務醫護人員,他們需要營養搭配。」一楠對鈦媒體說。

對一家酒店來說來說,供應100多人的三餐,在平時並不難。疫情時期,這成了一件要克服不少困難的任務,最大的困難是物資短缺。

一楠擔起了採購食材的任務。她聽說蔬菜批發市場沒關門,就開車跑遍了武漢幾個大市場,結果都吃了閉門羹。

她接著又跑超市。超市不容易進,要拿著各種證明到社區辦好手續,才能憑手續進入。超市氛圍很緊張,貨不多人也不多,只有少量裹得嚴嚴實實的工作人員在值班。

面對顧客的詢問,超市的值班人員也都不開口說話,只是「用手指一下方向」,每個人好像都在說「離我遠一點」。

彼時,超市蔬菜品種單一,有的超市只有蘿蔔,有的只有白菜,有的只有冬瓜,價格也比平時貴。

4月5日中午,幾位醫護人員在排隊領取熱乾麵。

通過酒店投資人介紹,一楠聯繫到距離酒店40多公裡武漢郊區一個蔬菜大棚。

大棚由外地菜農經營,受疫情影響生意慘澹。當他聽說一楠是為醫療隊伍採購,當即表示要「便宜賣」。超市裡6塊一斤的白菜,菜農1塊多賣給他們。

她每個星期開著車出門採購2次,車上除了自己的駕駛位置,副駕駛、後座、後備箱都裝滿了菜。

2月,物資最為緊缺的時候,一次有同事說,很久沒吃泡麵想吃泡麵。為了犒勞大家,一楠信心滿滿地去了一家大超市,進去一看,放泡麵的貨架都空了,不僅是泡麵,很多食品貨架都空了。

站在貨架前,她覺得不可思議,那上面曾經擺著平時隨便都能買到的東西。開著車回酒店,一路上只有她一輛車,看著自己生活17年的武漢變得空空蕩蕩,一股股心酸湧上心頭。

4月5日,接受鈦媒體採訪回憶起那段時間,空空如也的貨架帶給自己的那種失落感,一楠還是忍不住流下眼淚。

「那種感覺很難過。」坐在酒店大堂書吧,她對鈦媒體說,「這個城市真的是受到很大創傷,老百姓最基本的東西都得不到保證,平時很容易辦的事情,在那時就沒辦法辦到。」

武漢人曾因疫情陷入絕境,一起面對過這種失落。

酒店廚房,兩名前臺員工在工作。

準備三餐,還有一個困難是人手短缺:廚房只有2位主廚在崗,其他切配菜的同事都沒回來。

酒店在編的有32名員工,受疫情影響,只有14人在崗。廚房人手不夠,只能用其他崗位的人來湊:在崗人員都要輪流到後廚幫忙。

2月8日醫療隊入住當天,武漢本地員工苦柚(花名)就復工了。他的崗位是前臺,為了支援後廚,他成了一名「切配幫廚工」,每天上午切菜3個小時,下午幫廚。

廚師要求他切菜要「切得又快又均勻」,太慢了趕不上飯點,不均勻炒出來成熟度不一樣。切了快2個月,他的速度才勉強達到主廚的要求。

苦柚25歲,在家「沒進過廚房」,沒切過菜也不會做飯,平時都是爸媽做好他吃就行了。

他說,2個月算是收穫了一份「新技能」,也是疫情帶來的成長,等疫情過去回家,可以到廚房幫幫父母,順便露一手,還可以改變父母對自己的看法。

一次,苦柚和另外3個前臺同事一起殺魚,由於不熟練,200多斤活魚他們殺了快一個晚上。苦柚說,那一夜之後,他再也不想吃魚了。

4月5日晚,一位護士在電梯口取餐點取餐。

酒店專門建了一個微信群,所有醫護都在群裡,大家隨時可以跟酒店溝通,對飲食、住宿提出建議和需求。每次飯做好後,廚房會把炒好的菜拍照發到群裡預告。

一些護士說想吃雞排,廚房專門採購雞排回來加工;有人說胃不舒服,廚房就會儘量準備一些粥;有人說想吃熱乾麵,廚房就決定每周放兩次熱乾麵。

醫護的飲食,也隨著疫情的變化而變化。疫情最嚴峻的時候,他們在微信群提出「要吃得清淡一點」,因為吃得口味重就想喝水,但他們工作時沒時間喝水,沒時間上衛生間。

清淡的口味持續了1個多月,從3月中旬開始慢慢恢復,直到4月份才算完全恢復正常口味。

(44「視頻:酒店如何為醫護配送三餐)

「也可以不做那麼多花樣,天天做蘿蔔青菜,只要不出錯就行,但我覺得那不是我們應該表現出來的樣子。」一楠說自己只是想把事情做好,體現出和其他酒店不一樣的地方。

一楠和同事們收到了很多好評和感謝信,有醫護人員點名要住這家店,這給了她很大的成就感,她覺得自己和同事一起創造了「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價值」。

43天,醫療隊員每天都在大堂練習穿脫防護服

4月5日早上,亞朵武漢常青路店,店長蜜蜂(花名)在為顧客送早餐。

「經過10多天消殺,常青路店已經對外售賣了。」亞朵華中地區負責人舒羽向鈦媒體介紹,亞朵在武漢的10家店,4月上旬已有7家陸續復工。

常青路店曾接待來自海南的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這支隊伍曾在方艙醫院工作43天,收治1301位病人。許諾(花名)還記得那40多天的很多細節。

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海南)開著一隊醫療車來的,每臺車都有不同功能,組合在一起能搭建一個臨時醫院。武漢下雪那些天,隊員們都沒有秋衣秋褲,志願者向他們捐了一批秋衣秋褲,他們自己也買了一些。領隊靜姐是跑馬拉松的,經常在大堂運動,還帶著酒店工作人員一起做運動。醫療隊隊員也普遍愛運動,經常有人繞著酒店的樓跑圈。醫療隊的一日三餐不由酒店提供,但酒店廚房也時不時根據海南口味,為醫療隊熬湯、加餐。一次,廚房買了6隻雞熬了一大桶雞湯,都被醫療隊喝光了。43天,好幾個隊員過生日,大家好幾次在大堂分蛋糕。醫療隊消毒很嚴格,回酒店第一個澡都不在自己房間洗,為此酒店專門安排了5間房給隊員們洗澡,還準備了新的洗衣機。隊員們每天都在大堂練習穿脫防護服,一天都沒落下。每個去方艙上晚班的隊員,身後會跟著3個同伴,那3個人專門看著那1個人穿脫防護服、消毒,確保萬無一失。武漢冬天很冷,上早班的隊員只穿著秋衣秋褲,外面套一個洗手衣就上公交車,他們只能到方艙後再穿防護服。有幾天實在太冷,他們就買了一批暖寶寶,區政府也捐過來好幾箱。

看到醫療隊來了,作為一個湖北人,真的感覺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樣。」相處40多天,許諾和很多隊員都成了朋友,分別大家時依依不捨,都約著將來要再聚。

4月8日,封城76天後,武漢終於「打開城門」。武漢各行業,也開始復甦。

「顧客可以預定,憑健康碼和復工證明、行程安排,再通過體溫檢測,可以辦理入住。」亞朵華中區負責人舒羽介紹,湖北以外的分店,比如蘇州南京等地60多家酒店,單日平均出租率達到了70%左右,全國70家門店4月8日當天達到滿房狀態。

「現在武漢很艱難,但是我們也要先跑起來。」舒羽說。(圖/文 鈦媒體影像特約攝影師 @JC)

相關焦點

  • 武漢超300家酒店免費住宿 保障醫護人員休息
    來源:央視原標題:保障醫護人員休息 武漢上百家酒店免費住宿 這幾天,武漢先後有上百家酒店陸續為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免費提供住宿服務,讓醫護人員下班能夠更好的休息。記者在武漢漢陽區的一家酒店看到,武漢中醫醫院的醫護人員正拖著行李箱,在前臺辦理入住手續。武漢中醫醫院護士 王瓊:住這裡很便利,上班下班可以更好地休息,然後為工作服務。這幾天,武漢先後有上百家酒店,為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免費提供住宿保障。
  • 武漢封城一個月:送餐、消毒、量體溫,酒店人的工作百態
    他們不僅僅是醫護人員、科研學者、建築工人、司機、志願者,同時也包括酒店從業者。面對這場疫情,整個湖北酒店業都在行動,武漢、黃岡、荊州……一場齊心協力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正全面展開。在當時,全國各地醫護人員正紛紛馳援武漢,因此,有關部門徵用大批酒店以安頓這批「逆行者」。同樣不容忽視的還有,大批滯留在武漢的旅客急需住所落腳。2月1日,擁有70間客房的怡萊精品酒店正式恢復營業,以接納這批「無家可歸」的旅客。與常人無異,在疫情爆發期選擇「逆行」吳婷婷也會感到害怕。
  • 武漢女子堅守徵用酒店四十餘天 獲醫療隊員集體手語舞感謝
    程渝是武漢一家被徵用酒店的市場部經理,從2月5日至今已經堅守酒店40餘天。一開始一個人負責20多名環衛工人的住宿,後來為100多名醫療援助隊員協調餐食,嘗鮮「熱乾麵」。40多天裡,為給住宿人員提供細緻的服務,程渝從前廳到客房到餐飲部,異常忙碌。
  • 武漢美麗豪酒店用優質暖心服務致敬吉林援鄂醫療隊
    為此,美豪酒店集團率先通過攜程高星酒店群,積極報名參與政府對醫護人員的接待工作,並接受同濟醫院工作組及武漢市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及安排。美豪希望盡所有努力,為白衣天使們提供良好的生活休息環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 武漢酒店為上海醫療隊築起臨時港灣
    圖說:酒店為馳援武漢醫療隊提供後勤保障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2月9日,武漢迎來上海華山醫院派出的第四批赴漢醫療援助團隊的215位醫護人員。同樣在湖北抗疫前線,武漢世茂希爾頓酒店和十堰希爾頓花園酒店成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補充能量的「大後方」。「你們以無私的精神,用精湛的醫術,挽救著無數人的生命。你們的到來,給武漢帶來了信心,帶來了希望,帶來了光明!」希爾頓大中華區及蒙古總裁錢進在親筆歡迎信中如是說。醫護人員把醫院當戰場,酒店工作人員則為前線戰士築起臨時港灣。
  • 武漢乘客在酒店隔離的21個日夜 「孤島」讓杭州的溫暖傳遞更快
    接到指令後,酒店總經理楊軍連夜召集員工回來工作。除夕夜,店內人手很少,20多個外省員工全部回家過年了,客房服務人員只有4人,前臺只有2人。但這時店內還有50多位客人,沒辦法,他們只能一邊挨個兒做思想工作,一邊緊急聯繫集團其他酒店準備接收和調度車輛。由於當時已是大年三十晚上,一時間被告知要換酒店,很多客人情緒激動,要求退款賠付、安排次日的旅客送機服務等。
  • 蕭山寶盛道谷酒店和151個武漢客人的20天
    酒店總經理楊軍當天,是武漢遊客在酒店客房隔離的第19天。作為總經理兼店長,酒店客房內所有大小事務,都要經楊軍管理。他和其他21名酒店員工,組成了這塊特殊隔離地的「大本營」。調度車找不到,酒店也不好讓客人出房間。「不能讓客人緊急退房後還在大廳乾等吧?「萬幸,在緊急聯繫集團其他酒店後,準備接收和調度車輛及轉移客房在2小時內均全部安排好。「從騰空酒店50多間客房,到客房緊急打掃完畢,我們用了3小時。」對酒店而言,這只是作為「大本營」的預備戰。次日凌晨1點左右,武漢籍客人們全部到達酒店。
  • 7艘三峽客船馳援武漢為援漢醫療隊提供住宿 客船按酒店標準消毒
    實際上,除了「藍鯨」號,還有6艘三峽客船正在趕往武漢的路上,6艘船上的總床位達到1267個。據其中一艘客船船長介紹,船上配備了口罩、防護服和專業的消毒設備,船隊還配有一艘專門的垃圾處理船。「我們船上的每個客房的空調都是獨立的,空氣的循環系統也有消毒設備,相信可以很好地保障醫護人員的安全。」
  • 援鄂醫護人員重回武漢,80多歲病癒夫婦再見恩人:含淚握護士雙手
    10月8日,一條大批援漢醫護人員重回武漢"探親"的消息迅速躥紅,再次溫暖了萬千國民的心。2月初,往日活力無限的武漢生了一場大病,這一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各地醫護人員聞訊後積極趕往武漢,與武漢共同抵抗病魔。
  • 對話武漢醫護酒店支援聯盟發起人:我們一群人幹了良心事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為給奮鬥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免費和方便的住宿,除夕夜(1月24日),數百位武漢酒店業內人士自發組建武漢醫護酒店支援聯盟。截至1月30日21點,聯盟合計為6056位醫護人員提供超4萬個間夜的住宿。
  • 全世界都對武漢唯恐不及,只有他們……
    」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在市商務局的積極推動下,近日全市餐飲企業也迅速行動起來。聯合省烹飪酒店行業協會,向全市各餐飲酒店行業企業發出了疫情防控倡議。號召各餐飲酒店企業在做好內部防控的同時,積極參與送餐服務,並統一進行捐款、捐物,助力疫情防控。
  • 凱世酒店集團在武漢籤署管理首個雙品牌酒店項目
    凱世酒店集團 (CHG) 今日宣布與武漢金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籤署酒店管理協議,將於中國武漢推出全新酒店,包含凱世 (Cachet) 與艾本 (URBN) 兩個品牌。酒店坐落於華中地區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武漢市,設有196間客房與多家餐廳,並配有公共社交空間。
  • 湖北全省六成星級酒店恢復營業
    「3月底醫療隊走後,所有客房、公共區域進行了一個多星期的全面消殺,4月8日才開始正常接待客人。」泛海喜來登酒店大堂經理李優說,「要想讓旅客住得放心,就要做好防疫工作。」「前期接待醫護人員的客房已全面消毒,通風空置一段時間後,才會接待客人。」
  • 戰疫者|馳援武漢新婚護士:病人主動打掃病房,醫護被稱英雄
    工作時的劉蕊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2月17日,忙碌間隙的劉蕊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這段時間,她看到患者渴望治癒的眼神、累到虛脫的同事、想法子改善醫護人員夥食的食堂志願者,這些都讓她倍感溫暖。
  • 三峽遊輪陸續抵達武漢,給戰「疫」人員住宿的水上酒店什麼樣?
    為應對疫情,目前武漢全市設置了大量集中隔離點,徵用了武漢市內大小酒店;同時全國各地支援武漢的醫療隊密集開進,也急需大量的酒店客房予以安置。為此,武漢方面緊急向交通運輸部發函,懇請協助租用一批長江內河遊輪支援提供水上臨時住所。
  • 酒店保潔配備記錄儀上崗,保證客房打掃過程的透明化!
    在這段視頻中他揭露了全國各地共14家五星級酒店的客房衛生打掃亂象,該視頻中,曝光了酒店保潔員用客人浴巾擦拭馬桶,杯具等情況。當看到這樣的情況時,很多網友感到非常的憤怒。有人甚至覺得,這些五星級酒店都會有這樣的情況,那麼那些小酒店將會怎麼樣?真實的情況實在是令人難以想像。而且花總還表示道:這樣的問題是酒店行業普遍存在的,波及面積甚至達到了100%。
  • 在武漢45個日夜,拍下一張感動無數人的照片……我親歷了疫情...
    他們清一色都是20幾歲的年輕人,穿過他們穿戴的護目鏡與之對視,能看到很多複雜的情緒,有一些遲疑也有一些彷徨甚至是恐懼,這群年輕人對汙染區的種種不確定有一種本能反應。領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朱疇文副院長几次面對媒體提起這個場景,都忍不住落淚,「這群孩子是在上戰場啊,我就像他們的長輩一樣,哪個長輩看到自己的孩子上戰場不心疼?」
  • 武漢香格裡拉大酒店為疫情抗戰醫務人員提供了超過24,000份盒飯
    從最初每天為的漢口醫院提供150份盒飯到高峰期為武漢的四家醫院每天提供1,120份盒飯,酒店在2020年1月25日至3月15日期間,累計為武漢的醫務人員提供了超過24,000份盒飯。 疫情期間,儘管由於當時的城市封鎖,交通受到影響,酒店的在崗員工和食物儲備都非常有限,但管理層緊急召回了廚師和採購團隊,堅持為醫務工作人員準備食物。
  • 百名出國歸來武漢客人安全入住鄭州同心酒店
    1月27日,因武漢機場關閉無法返回的武漢客人,被安排「空降」新鄭國際機場,安排入住鄭州同心酒店。而河南人的暖心行動讓滯留在外地的武漢人找回了家的溫暖。1月30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獲悉,鄭州同心酒店屬於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好想你)旗下酒店,按照省政府以及新鄭市政府的相關通知,好想你總部於1月26日緊急調動60餘名員工組成工作小組,將其酒店的180間客房全部消毒,併購買蔬菜2000餘斤,迎接安置百餘名出國歸來的武漢客人,目前武漢客人已全部安全入住。疫情面前,每一個人都是受害者,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
  • 如家、錦江等酒店集團出臺退改政策:即日起至1月31日武漢訂單可...
    記者近日獲悉,包括錦江、如家等酒店集團已經出臺退改方案和保障措施,途家和愛彼迎等民宿預訂平臺也推出了相關保障措施。首旅如家酒店集團表示:即日起至1月31日,針對已預訂武漢地區酒店的賓客,首旅如家提供免費退改保障,已支付的費用將全額退款。同時,首旅如家向指定供應商美國泰華士公司採購50萬包「奧維」醫用消毒溼巾,已緊急發往武漢地區,保證酒店日常消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