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歷史的發展,當今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今天,我們了解的這個國家曾經富得流油,收入全國第一,但是現在它卻被列入最不發達國家,那麼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
孤獨小島,富得流油
諾魯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面積僅有22平方米,同時它也是太平洋上的孤獨小島,因為在它周圍沒有陸地,只有一望無際的海洋。
1798年,一個英國船長發現了這個島嶼,並將其命名為舒適島。90年後,這個島嶼被德國佔領,成為德國的殖民地,德國人佔領後,將舒適島這個稱號取消。後來,因為島嶼面積小,人們從飛機上只能看到一個小圓點,便將這裡戲稱為"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大頭釘。"
一戰、二戰期間,諾魯先後成為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的殖民地,到二戰結束時,諾魯島上僅有600人。
島上人口雖少,但財富著實令人羨慕。在這個島嶼上,有著一種獨特的資源—鳥糞磷酸鹽礦,該礦和普通磷酸礦石不同,這種礦石的含磷量更高,容易開採,且價值極高。
諾魯之所以會有如此特殊的礦石,是因為每到春秋之際,會有很多鳥從這座島嶼上空飛過,作為中轉地,這裡成為鳥類休息的場所,在休息的過程中,鳥類會將自己的糞便留在這裡,隨著氣溫的變化和時間的流逝,這些鳥糞分解成為磷酸鹽。
磷酸鹽礦的發現也改寫了這個島嶼的命運。1907年,諾魯開始正式開採磷酸鹽礦。貧窮久了,便貪婪財富,之後諾魯每年的開採量達到上百萬噸,靠著磷酸鹽礦的開採,諾魯成為全球收入第一的國家。
富得流油,走向深淵
無論任何人,有錢便會變壞,財富成為伸手可取之物後,他們便開始待在家中,享受富裕的生活,為了享受金錢帶來的快樂,他們無度地購買車輛,奢侈品,甚至連諾魯的政府也瘋狂購買飛機、輪船,在各國建造屬於自己國家的標誌建築。
據澳大利亞經濟學家估計,從1968年到2002年,諾魯因為磷礦開採總共獲得36億澳元,利潤高達18億澳元的財富。
這些享受背後是對資源的一次次掠奪,諾魯國土面積小,每年的水資源是不夠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購買他國的水源,為了購買水源,他們只能開採更多的磷酸礦石。
磷酸礦石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如果一味地索取不加以保護,肯定會有枯竭的那一天,而這一天很快到來了。
1989年,諾魯政府財政出現危機,之後國內的銀行開始倒閉,為了能解決危機,諾魯政府將之前購買的飛機、輪船全部出售,但是這些舉動並沒有什麼用。
後來,為了緩解窘況,諾魯政府又向美國借了2.4億的貸款。據資料顯示,當時諾魯的失業率高達到了90%。
人一旦遇到困難,便會走上歪路。由於在諾魯不用繳納個稅,所以很多人為了避稅,都會來到這裡,因此,這裡一度成為全球有名的洗錢場所。面對這種行為,諾魯政府不但沒有大力制止,反而非常支持這種行為,因為這樣他們可以得到更多的錢。
2000年,諾魯被列入洗錢黑名單,直到3年後,諾魯政府出臺發避稅法,2005年,諾魯從黑名單中被移出。
因為長時間的虛度光陰,諾魯人的身體出現了很多的問題,這裡的居民成為世界上最肥胖的人口之一。
除了身體狀況差,毫無計劃的開採也讓島嶼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僅在10年之內,島嶼海拔下降了10米,面積減少了4平方米,此外受全球環境變暖的影響,諾魯有很大可能會被淹沒在太平洋中,永遠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現在的諾魯國已經從富的流油,收入全國第一,變成了最不發達的國家,為了能讓國家繼續運作下去,諾魯政府開始向各國尋求幫助,之後他們獲得了來自澳大利亞3000萬元的資金。
世上沒有白來的午餐,澳大利亞的幫助也是有代價的,作為幫助的代價,諾魯要在國內建設一個管理所,管理所由澳大利亞管理。
地位反差,原因何在?
首先,諾魯的國土面積是很小的,僅為22平方米,這已經局限了它的發展。在發展最快速的時候,當地政府沒有想到可持續發展,進行相應的調整,這讓諾魯失去了很多發展的機會。
此外,磷酸鹽礦石的開採讓諾魯人獲得了很多的利潤,他們只要坐享其成就可以,他們不再去工作,等到危機出現的時候,已經習慣於這種生活的人們也不會輕易地去改變。
其次,在發展的時候,全部只依賴於磷酸鹽礦石,這是很不合理的,這種礦石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不可能永遠都存在著。因為臨近海洋,這個島嶼還有捕魚業,但是和礦石相比,所獲得的利潤卻是非常少的。
世界上有很多靠自然資源發展起來的國家,但是和諾魯不同,他們明白光靠資源是遠遠不行,所以之後他們會發展其他的領域,比如教育、環保等,良性的循環可以讓國家得到更好的發展。
最後,諾魯人民和政府其實都知道資源會有用完的那一天,但是他們仍然選擇視而不見,每天都呆在自己的空間中,在那個空間中,他們盡情享受,但殊不知危機已經慢慢地靠近他們,並會在將來將他們狠狠地打擊。
從收入第一到最不發達的國家,諾魯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碎,這和政府和人民有著很大的關係。
世事瞬息萬變,也許上一秒是晴空,下一秒就會是烏雲。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中,也是需要思危,一味地沉溺於享樂,會讓我們停滯不前,在得到安逸的時候,應該想要以後的打算,做好迎接困難的準備,增強憂患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