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週遊全國」,對於國人來說這個夢想不好實現。但對於諾魯人來說,這個夢想就是早上起來,溜達一下就能完成。諾魯小島位於太平洋中部,離赤道約41公裡,東距吉里巴斯306公裡。全島長6公裡,寬4公裡,海岸線長約30公裡,總面積24平方公裡,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人口只有1萬人。
這個國家在歷史上被很多國家當過殖民地,二戰期間被日本吞併,神奇的是,二戰結束後,這麼丁點的小國家居然獨立為一個共和國。諾魯最高海拔只有70米,島上太小沒有河流,好歹有一個湖,還是鹹水湖,小島透水性很強,島上連淡水都幾乎沒有,喝水都需進口,那麼這個國家的人民豈不是只能吃土?奧不,他們連土都沒有。
大家錯了,這個國家曾經是世界上人均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諾魯這個小國吃什麼呢?答案是吃鳥糞。諾魯這個國家,或者說這個小島,是南半球海鳥朋友們最大的公共廁所,在這裡數以億計的各種鳥類集中排洩,由於常年累月鳥糞在島上了積累,諾魯有著極其豐富磷酸鹽資源,這就是天然的化肥啊,都不用加工,開採下來裝上袋子,就能出口,關鍵是能賣上好價錢,最牛哄的時候他們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高到19000美元。
誰能想,只靠鳥糞都能暴富?諾魯人發了橫財,人人都是富一代,平均每家都擁有起碼兩輛豪華汽車。在諾魯,人們的住房、醫療、教育全部免費,連電話費都報銷。費用都讓政府給包了,對於老百姓而言,鈔票就是一張紙,面額大小都沒概念。據說有人拿一百塊錢買個泡泡糖都不帶找零的,因為對他們來說,錢沒啥用。
不過好景不長,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完成,飛機的大量普及,諾魯上空經常有飛機轟鳴而過,後果很嚴重,太平洋的鳥兒們公共廁所搬家了,再也不來諾魯拉屎了。站在鳥兒的立場看這也正常,就是人拉屎,龔麗娜在一邊唱忐忑,估計也拉不出,何況飛機轟鳴呢?
沒鳥拉屎了,也就沒有出口的物資,諾魯迅速從最富的國家,變為最窮的國家,最後只能靠其他國家援助過日子。不過他們理由也很充分。都是你們這些工業化國家,都怪你們,人家鳥兒好好的來拉屎,都是你們這些飛機來打擾人家。不讓你們陪我們鳥糞就很給面子了,給點援助還不小意思嗎?
因為鳥來拉屎,成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因為鳥不來拉屎,又成為了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這個世界真奇妙。
(有趣有料有八卦,就在歷史老師張文平,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