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超越九年,日本人不敢買房、不敢買車真的好嗎?

2020-12-16 千經不盡理復來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流行過這麼一句話:如果日本賣掉東京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卻折射出當年日本經濟的發展速度,那時候甚至有人預言日本未來會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

然而,萬事萬物發展皆逃不過盛極必衰的原理,日本經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埋下了一些隱患,而這些隱患在最近的幾十年,也開始慢慢顯現。年輕人不買房、不買車、低欲望在日本幾乎已成為常態,日本的經濟也從高速發展到接近停滯,甚至越走越低迷,這是為什麼呢?

經濟泡沫影響

據2019年日本公布的數據來看,GDP為5.08萬億元,位於世界第三位,而中國早在2011年就超過了日本GDP,位居世界第二,由此也可見,在中國快速發展的這些年,日本的經濟確實在原地踏步。

要追溯經濟低迷的原因,還是要回到快速發展的那段歷史。日本經濟之所以快速發展,是在七八十年代抓住了出口的契機,那時日本GDP規模相當於美國的70%,也正是這個發展勢頭,讓歐美國家心生警惕,開始抑制日本經濟的發展,《廣場協議》應運而生。

日本籤訂協議後,日元升值,出口優勢被削弱,於是日本又轉向房地產市場,靠著房地產拉動經濟發展。剛開始房地產市場一片繁榮,也吸引了大量的資本,甚至外資也紛紛注入日本房地產市場,而日本上市公司的市值也瘋狂上漲。

日本成為世界經濟中心的假象便營造出來了,越來越多的錢進入房產行業,這也就導致日本的房價大規模上漲,遠遠超過了其本身的價值,房地產的泡沫越來越大。

既然是泡沫,總有幻滅的一天,1989年日本各項經濟水平達到了頂點,但實業發展卻沒跟上資本膨脹的速度,投資者對房產行業的熱情遞減,價格大規模下跌,大批企業虧損甚至破產,負債的公司開始裁員,被裁的員工身上背負著沉重的債務壓力,街頭流浪的人也越來越多。

人口老齡化現狀

房價居高不下,就業率低,經濟增長緩慢,人們也對生活越來越沒有信心,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年輕人不敢買房、不敢買車、不敢結婚生孩子,遠離一切消費,"低欲望"就成了現代年輕人的代名詞。

年輕人追求單身,人口老齡化便越來越嚴重,國家的養老成本也就提高了。前幾年,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了一組數據,日本2017年新生人口達到歷史新低,僅94萬!而當年日本死亡人數為134.4萬,也就是說這一年日本人口就自然減少了40.3萬人。

不但如此日本人口死亡速度,要遠遠高於日本人口出生速度,每23秒就有1人死亡,卻每34秒才有人出生,日本新婚情侶數量也要比去年少1.4萬對。

有人預估,按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到2053年時,人口將跌破1億,到了2065年,人口將降到8808萬,並且到那時超過40%的人口都是老年人。

我們都知道,人口老齡化會讓社會發展失去活力,企業招不到年輕人,變相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成本,甚至一些企業不得不將中低端的製造業放在周邊鄰國生產,再回到本土進行組裝,這讓日本損失了一部分企業。

人口老齡化,又加劇了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導致人們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弱,房、車、奢侈品對他們來說也就沒什麼吸引力了,而這就導致了消費萎縮。

低欲望的社會現狀

人們把日本經濟停滯的這些年稱為"失落的20年",這是日本這一屆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從一出生就註定要面對的現狀,讓他們在重重壓力之下艱難求生,對周圍的一切喪失了興趣。

哪怕銀行信貸一再調低貸款利率,人們還是不願意背負房貸的風險,哪怕物價降低,對未來的不安,也讓他們不願意消費。不但如此,人們還覺得購物麻煩、結婚麻煩,感覺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玩轉生活了。

日本作為一個發達國家,各項社會配套設施很完善,有著發達的租房行業,一個個小型公寓應運而生,屋內裝修精緻,設施齊全,租客只需要帶著自己的衣物便可入住;有著完善交通網絡。

就拿東京來說,擁有世界上最複雜、最密集、運輸流量最高的鐵道運輸系統,通勤效率非常之高,乘坐公共運輸,幾乎可以到達城市各個角落。

這些發達的社會配套設施變相地減弱了人們消費的需求,人們不買車、不買房好像也不會對生活產生太大影響,但用經濟學上的原理來說,只有人們敢消費,貨幣才能在流通中產生價值,才能刺激需求,帶動經濟的發展,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生活成本的增加,讓他們遠離消費,不購物、不買車、不買房、不生娃,從而使經濟萎縮,而這又加劇了年輕人的不安和壓力,致使經濟發展陷入惡性循環。

外部競爭激烈

日本社會現狀,讓經濟發展失去活力,但同一時期,周邊的國家卻抓住一切機會發展。比如我國,在近三十多年間快速發展,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樣的這一時期的韓國發展也非常迅速,一躍成為發達國家。

中、日、韓三國在產業結構上有著一定的相似性,汽車、造船、鋼鐵、電子等產都擠在少數個幾個產業裡,對於後起的人來說,有勞動力廉價、原材料或配件價格較低、市場空白等優勢,並且這些國家隨著技術發展,製造出來的產品質量越來越好,自然也就深受消費者歡迎,搶佔了市場。

經濟泡沫的後遺症,讓日本的社會面臨人口老齡化和低欲望的現狀,從而讓消費萎縮,市場經濟失去活力,而激烈的外部競爭,又讓日本失去了原有的優勢,經濟停滯不前,甚至越來越低迷,也就不奇怪了。

而日本的經濟、社會現狀,對我們來說也是值得借鑑的,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也顯現出一些相似的情況,年輕人壓力大,也生出不敢消費的念頭,如何避免這種經濟困境,就成了我們研究日本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

相關焦點

  • 被現實埋葬的「中國式」父母:不敢窮,不敢病,更不敢喊兒女回家
    「中國式婚姻就是湊合,中國式教育就是補課,中國式戀愛就是房子、車子,中國式旅遊就是上車睡覺、下車上廁所、到了景區拍個照;中國式交通是堵車,中國式父母就是囉嗦,中國式浪漫就是K歌,中國式交情就是開喝,中國式朋友圈就是贊我,中國式過馬路清一色:湊夠一撥人就走,從來不看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式
  • 教師月薪3千多,為何還能買房買車?3方面收入,怕你不敢相信
    但要說他們的工資收入有多高,這點就不敢恭維了,大部分老師的工資收入只有3000多一個月,除了那些教齡幾十年的老師,可能收入過萬,其他都是拿著很低的工資。 但就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年輕教師可以買房買車,很多工資過萬的白領都做不到,為什麼這些收入低的老師反而更容易買車買房呢?
  • 被生活壓垮的中國式父母:不敢窮,不敢病,更不敢喊兒女回家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中國式」組成的一些概念,成為了一個負面的詞語,比如「中國式過馬路 」「中國式家長」等等。提到這些概念的時候,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一種負面的現象,例如「中國式過馬路」就意味著「湊夠一撥人就能走,不用管紅燈還是綠燈」;例如「中國式家長」則是指那些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或是只是一味望子成龍、給孩子過大壓力,還總說著「是為你好」的家長。
  • 【舊民主|多】你敢動嗎?不敢不敢...
    維新派「無力回天」的原因主要是( )B.他們遭到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強大的守舊勢力的反擊和鎮壓C.他們懼怕人民群眾,把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選好了嗎?甲午,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具有特殊含義,在我國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含義。1894年7月,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清朝在戰爭中戰敗。
  • 為什麼有人月薪過萬不敢買車,有的人月薪4000,也要貸款買車?
    很多人都以為他老早就在大城市買房買車了,但有一次過年回家,許多親戚朋友在聊天時,其中一位親戚問:「你平時上下班開車時堵不堵車?」他卻淡淡地表示,自己還沒買車,平時都是坐地鐵上下班。聽到他的話,每個人都感到很吃驚,他的工資那麼高,竟然不買車,反而跑去擠地鐵,太不可思議了。
  • 假如甲午戰爭中,中國堅持不投降不賠款,日本還敢侵略我國嗎?
    清朝末年是我國最混亂的一段時期,在列強的不斷入侵之下,我國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得國家主權受到侵犯,而清政府的無能,更是讓百姓的生活受到壓榨,所以社會動蕩,外有列強入侵,內有清政府剝削,讓人民的生活陷入到了極度黑暗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基本上前來侵略中國的國家都可以撈到好處。
  • 日本姑娘嫁到中國後,表示:中國丈夫啥都好,就有一點接受不了
    而隨著當下各國之間的人員交流密切,因此也產生了一些跨國戀情,一些外國姑娘都想嫁給中國男性。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日本姑娘嫁到中國後,表示:中國丈夫啥都好,就有一點接受不了。中國近些年的發展,讓世界矚目,很多國家的人紛紛來到中國旅遊、生活、定居,其中就有很多日本人、韓國人、非洲人,中國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第二個故鄉,隨著他們的交流發展,也有很多外國姑娘嫁到中國來,其中也包括日本姑娘。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這麼吸引日本姑娘願意嫁給中國男性呢?
  • 楊超越男粉組織「超越杯」編程大賽,網友:沒文化都不敢追星了!
    3月7日,由楊超越粉絲舉辦的「楊超越編程大賽」引起熱議。這次大賽在貼吧、官微等都貼出了比賽事宜,裡面詳細介紹了比賽內容,比賽的獎勵,以及比賽要解決的問題。在此次聲勢浩大的「第一屆楊超越杯編程大賽」中,粉絲們還貼出了比賽口號:「超越第一,比賽第二」。不少圍觀網友表示「現在沒點文化真不敢追星了」、「真·硬核追星」。
  • 不管是買車還是買房,交了預付款,不想要了!能退嗎?
    日常生活中,在買房、買車等金額比較大的交易中,賣方通常會讓買方付一部分價款用於預定產品,但是,其實這裡面是有些「門道」的,仔細看一下今天的法律小常識,也許未來的某天你就因此免於損失!定金和訂金,是一樣的嗎?
  • 「買車買房」是男人的傳統責任,但追求自我,不該被稱為玩物喪志
    可能有讀者會感到納悶,把「買車買房」設定為人生目標有什麼問題呢?大家都是這麼做,而且這是作為一個男人的基本要求,況且每個人出到社會就是要工作,難道有手有腳要靠別人養嗎?房子是生活保障,也可以作為投資,「買車買房」是正確選擇是無庸置疑的。
  • 別以為日本人不敢吃內臟,其實他們什麼部位都敢吃,魚白最經典!
    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在日本曾經聽過櫻花鍋、紅葉鍋、牡丹鍋的說法,不明就裡的人或許以為日本人頗為風雅,有以花入饌的情趣。真相卻令人大跌眼鏡,櫻花肉指的是馬肉、紅葉肉是鹿肉,而牡丹肉則是野豬肉。別以為日本人不敢吃內臟,其實他們什麼部位都敢吃,魚白才最經典!今天大叔下廚房帶你領略一下日本料理,這有你了解和你不知道的!
  • 中國的火雞在動物園,老外的火雞在餐桌,是不敢吃嗎?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美食,就比方韓國的泡菜,日本的料理,中國的麵食,都是各有各的特色,但是由於各國的飲食文化差異的不同,也就有很多的美食,互相的認可度不是那麼的統一,就好比日本人大多數以生食為主,他們對生魚片和刺身真的是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比的,在他們的眼中,這樣來吃魚才能感受到魚的鮮活感
  • 日本女人不願嫁來中國是有原因的,網友:沒有存款,我還不敢娶呢
    其實,外國人都覺得中國挺好的,首先,好吃的東西就不用說啦,各地方的特色菜都夠你吃半輩子了,而且中國人很熱情,所以許多人想嫁來中國生活,但是日本女孩就例外了。她們是不想嫁到中國的,而中國網友表示:先別說日本人不嫁,沒有一定的存款,還不敢娶呢!
  • 《維多利亞一號》:買房有多難?為了買房敢殺人你信不信?
    「北上廣容不下肉身,三四線放不下靈魂」,這句話真實的反映了當代年輕人的生存狀態。大學畢業後,多數年輕人會選擇到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闖一闖、看一看,每個人都抱著努力拼搏,在大城市紮根立足的美好願望。然而,真正能夠留下來在大城市裡擁有一個家、佔據一席之地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
  • 實拍在日本料理店生吃大生蠔,吃一隻就非常飽,就問你敢不敢吃
    實拍在日本料理店生吃大生蠔,吃一隻就非常飽,就問你敢不敢吃,中國美食特別多無所不有,而且美食真可以說是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的,當然人們口味都不一樣吃的美食肯定也有差別的喜歡的食物也是不一樣的,在國內還有不少來自國外的美食,像是韓國烤肉,日本壽司,泰國菜這些美食在國內也是特別受人喜歡
  • 買房後壓力有多大?網友:工資2萬,房貸6千,不敢辭職!
    買房後壓力有多大?網友:工資2萬,房貸6千,不敢辭職!一線城市不可否認房子價值是最大的,一套房動輒幾百萬,能夠讓後代有更高的起點,接受更先進的知識文化,理論上來說買房肯定買在一線城市好,可對於大部分普通工薪階層來說,想在一線城市買房很難,廣州可能還輕鬆點,在其他幾個一線城市買房,月薪沒個四五萬元,想都不要想,但總有人為了在一線城市買房,不顧自身的經濟能力強行上車,最終就落個不上不下處境尷尬的境地。
  • 日本人: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中國製造」,卻不敢提「中國創造」?
    這些年中國製造是一個很火的詞,原本最開始很多國家都不願意相信中國生產的產品,但是中國靠著質量過硬,價格低廉等優勢終於讓很多國家接納了中國製造。並且也對中國製造的很多產品產生了依賴,不過大量的中國製造其實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似乎沒有自己創造的產品。
  • 蔡英文遭質問:日本人為什麼不敢到大陸挑釁 卻敢在臺灣撒野?
    你知道嗎,真正讓我噁心的是那些慰安婦銅像。」他還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慰安婦」,韓國政府是在用這種「骯髒的手段」敲詐勒索。 而「統一促進黨」到「日本臺灣交流協會」潑漆,外事部門馬上跳出來譴責,這到底是臺灣的外事部門還是日本的外務省? 不少人認為,日本右翼欺人太甚就是因為蔡英文當局「無能」:「我們對他們那麼好,他們淹水我們捐錢,他們地震我們也捐錢,但我們有沒有換到一句道歉?」
  • 金融女:不敢嫁,不敢生,不敢換工作,是這樣嗎?
    在產假期間公司照樣給其發工資,繳納社保,並派人在其產後去探望。可沒想到,產假一結束,女生就打電話來說辭職不幹了。這則新聞也引發了大眾對於女性職場地位的熱烈討論。在金融行業,女生找工作總是比男生更艱難一些。
  • 不敢相信!日本人在越南人眼中是靠譜,對我們中國人,卻是這樣的
    不敢相信!日本人在越南人眼中是靠譜,對我們中國人,卻是這樣的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的有所提升,經濟社會上的進步,同時人們也是慢慢的開始享受著生活,生活的真諦就是享受著,沒必要為了生活而生活著,沒必要要自己那麼累,我們賺錢的目的就是為了好好的生活著,有了錢就應該不枉費的去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