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你的公眾號文章可能含有嚴重的侵權風險

2020-12-11 壹伴助手

「文章侵權被起訴怎麼辦?」

「刪!」

大家通常的心態是,一旦被投訴抄襲,將文章刪掉不就沒事了!但抄襲造成的影響遠不止這些。

在壹伴後臺經常會收到各種問題的諮詢,其中不乏缺少侵權問題。最近有一位用戶朋友正面臨被法院起訴文章侵權,除了要求刪除侵權文章還需要賠償10000元。

早在去年11月份被投訴文章抄襲,當即就刪掉文章,沒想到半年後仍收到了起訴單。除了和解,只能認栽賠錢

並且,10000元根本不算是很高的賠償金額,在2015年公眾號「Ayawawa」起訴抄襲案中,針對三個侵權公眾號,索賠經濟損失更是高達20萬元。

不是你的閱讀量只有個位數就不會被起訴;不是你的粉絲數只有幾百就不會被盯上;不是你的文章標註轉載出處就是合法。

現在有專業的團隊職業打假人,第一時間備好案底,一旦你的行為構成侵權,就會有被起訴的風險,並且這種風險持續存在。

內容版權眾所周知卻假裝不知

1、公眾號抄襲、洗稿已是常態

內容同質化嚴重,轉化率低。

有些專門做轉載的公眾號,通過簡單的複製粘貼,改變其中的段落文字,甚至原封不動搬運過來,打上自己的標籤,分發到各大平臺,為可觀的閱讀量沾沾自喜。

2、標明轉載出處≠授權

最常見的優美抄襲手段。

很多公眾號小編都會在文章中說明轉載來源,「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之類的文字,自以為完全躲避了侵權風險,其實大錯特錯!內容侵權問題依然存在。

抄襲看似零成本,實際的封號風險,法律糾紛以及經濟損失往往超乎預料!

如何防範內容侵權

應該很多人心中會有疑問,公眾號文章什麼程度才算是抄襲

市面上有不少偽原創工具,可以分析文章原創相似度(抄襲)程度,你輸入查詢文字,便得到一個相似度分數,從而藉此判斷是否違規。

壹伴妹使用了市面上幾款原創檢測工具,發現套路滿滿吶!

1. 使用次數有限

2. 文章只能單篇查詢,不能一次性檢測所有文章的相似度,這樣所有文章檢測下來,費用極高。

3. 檢測結果存疑不精準,顯示原創100分的文章,仍然可以在搜尋引擎搜到相似文章。

4. 偽原創工具只能匹配到搜尋引擎收錄的文章,對公眾號文章抄襲情況不能作為評價依據。

壹伴內容版權檢測

經過反覆體驗,發現市面上還沒有一家能夠檢測公眾號文章原創相似度的工具,於是我們決定研發出檢測公眾號文章內容侵權的功能。

我們找到了在版權鑑定領域的非常專業的維權騎士,共同合作推出內容版權檢測功能,支持一次性批量查詢所有歷史文章的原創相似度,從而發現你的文章是否抄襲。

我們將相似度高於30%的文章判定存在侵權違規風險。

內容版權檢測怎麼

安裝壹伴插件後,在微信公眾後臺首頁的已群發文章列表,即可找到「內容版權檢測」的功能按鈕。

微信公眾後臺

我們提供了兩種使用場景:

1. 單次檢測全部歷史文章。

無論是自己寫的,還是同事寫的,所有歷史文章版權風險一次性精準掌控。

2. 周期檢測最新發布的文章,每周二定時生成檢測報告,規避未來推送的違規風險。

所以為了雙重保障歷史文章和未來即將發布內容的版權問題,建議最好同時使用單次檢測和周期檢測。

檢測完成,數據整合需要一定時間,你將在24小時之後收到微信模板消息結果推送。

同時郵箱也會收到一份詳細的數據報告。

其中,每篇文章的相似度一目了然,並顯示全網首發相似文章的標題、連結、發布時間、作者和發布平臺

對運營者而言,

你可以知道自己發布的文章,是抄襲,還是正常轉載。根據相似度高的文章來源,輕易發現哪些公眾號轉載了你的文章。

對領導而言,

手下員工每天寫文章,你誇贊這篇文章寫的多麼生動有力量,卻不知這篇文章是原創還是抄襲,檢測內容版權後,文章的真實性立馬浮出水面。

文章侵權你還需知道的重點:

洗稿也會存在侵權風險。

洗稿已經發展為成熟的灰色產業鏈,是一種高級的抄襲手法,通過「模仿」爆文,月入10萬不是夢。

微信一直以來都在鼓勵原創、生產優質內容。對此,微信在2018年12月成立洗稿投訴合議小組,打擊內容侵權違規。

1. 規範合理使用微信的引用功能,聲明原創時,標記的引用內容,不計入原創部分。

2. 如需轉載文章,記得找原作者開白名單,獲得轉載授權。

3. 歷史文章永久存在侵權風險,用壹伴定時檢測文章內容版權,儘早刪除抄襲的歷史文章。

相關焦點

  • 律師提醒:微信公眾號轉載文章要小心
    【中外玩具網 10月16日訊】微信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微信公眾號的運營也成為許多企業營銷的重要方式。看似簡單的文章推送工作,實際上也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權的可能。所以,企業的微信公眾號運營人員須重視推送文章的著作權問題,避免相關的法律風險。
  • 小心你的微信公眾號侵權
    根據筆者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對進行數據檢索發現,在主流自媒體微信公眾號平臺引發的著作權侵權案件數量正在逐年上升,主要類型可分為文章侵權、圖片侵權和其他。但如果你的微信公眾號為企業所有或利用個人微信公眾號盈利,司法判例一般認為存在對外宣傳的性質,通過轉發該文章或圖片可能為使用者帶來流量、帶來利益,此時就不在豁免的範圍,仍認定為侵權。
  • 微信公眾號面面觀:著作權侵權認定
    近年來微信公眾平臺成為最火爆的自媒體之一但普遍存在「1人原創、99人抄襲」現象本期天熹科技服務(ID:tianxi_justice_read)就智慧財產權相關的司法認定條例帶你了解微信公眾號著作權轉載侵權認定標準。
  • 重要風險提示
    重要風險提示 2020-08-02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微信公眾號文章剛發表隔天就被盜用 抄襲者涉嫌侵權
    原標題: 微信公眾號文章剛發表隔天就被盜用 抄襲者涉嫌侵權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原創」天生就與「抄襲」是光與暗的兩面,當「原創」開始走紅時,「抄襲」這個幽靈在微信各個公眾號平臺上開始肆意遊蕩。  究竟抄襲網上的內容要不要賠錢?近日,有兩起微信公眾號侵權案在南山法院正式立案。雖然案件涉及的賠償金額不高,但卻是對如今愈演愈烈的微信公眾號抄襲風的一種法律反擊,值得引起關注。
  • 瑕疵授權他人使用名人肖像 公眾號運營方被判擔責
    「某某風向」公眾號隨後起訴「某刊」公眾號,認為自身已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並無侵權主觀過錯,要求「某刊」對其在前述訴訟中產生的損失進行賠償。「某某風向」微信公眾號欲轉載該篇文章,便向「某刊」微信公眾號申請了轉載權限。接到公眾號後臺發來的「已獲得原創作者授權,轉載時允許修改內容和樣式,且底部不顯示轉載來源」的通知後,「某某風向」微信公眾號全文轉載了涉案文章,並在文首添加了關注公眾號提醒,在文尾添加了「某某風向」公眾號的二維碼圖像。
  • 【以案釋法】瑕疵授權他人使用名人肖像 公眾號運營方被判擔責
    「某某風向」公眾號並非不清楚涉案文章配有他人肖像可能涉嫌侵權,其在申請轉載涉案文章前專門查閱了「某刊」微信公眾號此前發布的文章,發現「某刊」自 2015 年起持續推送含有該名人夫婦肖像圖片的微信文章並為其家庭成員餐廳宣傳,推送案涉文章時還明確註明系「原創」,「某某風向」公眾號相信「某刊」公眾號有權推送或授權第三人轉載含有該名人肖像的微信文章,因此自己應該能夠規避侵權的法律風險。
  • 以案釋法 | 瑕疵授權他人使用名人肖像 公眾號運營方被判擔責
    「某某風向」公眾號隨後起訴「某刊」公眾號,認為自身已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並無侵權主觀過錯,要求「某刊」對其在前述訴訟中產生的損失進行賠償。「某某風向」微信公眾號欲轉載該篇文章,便向「某刊」微信公眾號申請了轉載權限。接到公眾號後臺發來的「已獲得原創作者授權,轉載時允許修改內容和樣式,且底部不顯示轉載來源」的通知後,「某某風向」微信公眾號全文轉載了涉案文章,並在文首添加了關注公眾號提醒,在文尾添加了「某某風向」公眾號的二維碼圖像。
  • 這樣使用「表情包」,你可能侵權了
    《民法典》對於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進行了更為嚴格的規制,未將以營利為目的作為肖像權侵權的構成條件。故《民法典》施行後,未經他人同意,製作以他人肖像為內容的表情包,即使未以營利為目的,也可能涉嫌侵犯他人肖像權。
  • 涉「自甘風險」侵權糾紛典型案例及提示
    涉「自甘風險」案件概況和法官提示 為使公眾更好地了解自甘風險規則的適用情形,明晰各方責任,減少風險活動中意外傷害的發生,北京二中院借自甘風險規則納入《民法典》契機,對近5年法院涉自甘風險規則適用的侵權案件進行了梳理。
  • 閃送被指抄襲公號文章,法律上如何界定公號文章侵權
    「CCTV今日說法」微信公號消息,5月16日晚間,櫻桃畫報創始人「易老闆」在公眾號上發布了一篇文章《致閃送CEO:你們家公眾號的抄襲方式,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在朋友圈掀起了一場關於網絡智慧財產權的討論。
  • 市金融辦發布重要提示 :當心這類交易!很可能讓你血本無歸
    市金融辦發布重要提示 :當心這類交易!很可能讓你血本無歸 2021-01-01 0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微信公眾號轉載別人的文章怎麼和原創申請方法步驟詳解
    公眾號是依靠文章運營的,也有人會選擇轉載他人比較好的原創文章,下面我們跟隨拓途數據一起來了解一下微信公眾號轉載別人的文章怎麼和原創申請的相關資料吧。微信公眾號轉載別人的文章怎麼和原創申請微信公眾號轉載別人的文章怎麼和原創申請步驟二接下來,如果你感覺文章挺好的,想申請轉載,需要和微信公眾帳號管理員聯繫,申請開通轉載白名單,申請開通的時候要說明哪篇文章以及自己平臺的公眾帳號。
  • 因公眾號文章擅自使用英國攝影師作品 錘子科技被判侵權
    首頁 > 產權 > 關鍵詞 > 版權最新資訊 > 正文 因公眾號文章擅自使用英國攝影師作品 錘子科技被判侵權
  • 公眾號提供「追劇黑科技」被判侵權!咋回事?
    很多微信公眾號都熱衷於通過文章向用戶推薦商品、APP、其他公眾號等並提供連結或二維碼,但這種推薦者與被推薦者間的關係在法律上可能構成共同侵權微信公眾號「我是顏值電影」與「小愛影院」APP形成相互關聯的模式,微信號運營商在選取「小愛影院」APP時未審查該APP的基本資質,未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具有明顯的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判決賠償經濟損失20000元及維權費用3000元。
  • 微信公眾號悄悄修改規則:背後竟有大內幕
    儘管「不良公眾號」閱讀數量可能不會一篇文章猛漲,但其實這本身已經滿足剛才我們說的侵犯版權,通過微信公眾號的申訴機制進行投訴,7天之內才能把這家無良公眾號的侵權文章刪除。固然那時已經不存在侵權行為,但新聞的時效性和關注度也已經大打折扣,這對於一個苦心挖掘新聞的作者來說是件痛心的事。
  • 公眾號怎麼賺錢?怎麼系統的運營公眾號自媒體
    一直以來想寫一篇關於微信公眾號如何系統運營文章,今天上網隨便搜索了「微信推廣」四個字,文章和帖子五花八門,要麼是微信第三方開發競價廣告,要麼是打自己耳光的帖子,什麼」微信公眾號推廣三天破萬技巧」,你妹啊,3天破萬,是買粉絲還是背後有多強大導入資源呢?這世道也不知道怎麼了,這樣也都能騙到錢了。
  • 那些使用文章付費功能的公眾號怎麼樣了?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第一批被幸運選中灰度測試的公眾號做得怎麼樣?付費功能真的不那麼盡如人意嗎?我們不僅統計了新榜樣本庫內帳號使用付費功能的情況,同時還對話了多位嘗試付費功能的公眾號創作者,希望能給你一些參考。
  • 重組別人公眾號文章發布算抄麼?
    重組別人公眾號文章發布算抄麼?據悉,這是該院受理的首例微信公眾號維權案。 涉案的兩個微信公眾號,在溫州地區都頗具名氣,分別是專門用於推送旅遊信息的「趣玩吧旅遊」和自稱「浙南最佳美食指南」的「溫州深夜食堂」。原本可以算得上「井水不犯河水」的它們,卻因為今年10月4日「溫州深夜食堂」發布的一篇文章撕破了臉。
  • 公眾號抄襲嚴重 騰訊回應稱每周處理超200起
    早前,新華社一日之內連發三篇文章,痛批微信面對公眾號愈演愈烈的內容「抄襲」不作為,在文章內,新華社還列舉了2015年伊始熱門的抄襲案例:《羅輯思維》因「盜版」原創者王路的稿件而道歉;《中國企業家》雜誌因未按規定使用《財新》的稿件 而道歉,且要求《每日經濟新聞》就不署名使用自家稿件而道歉……新華社還明確指出,如今的微信公眾號的現狀是:「1人原創,99人抄襲」,這也成了微信公眾號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