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夫妻賣燒餅,學小麵館「送可樂」,5年買了3套房,怎麼做的?

2020-12-20 壹玖長紅官方帳號

所謂的360行,行行出狀元,這不,賣個燒餅也能變成富豪了,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位賣燒餅的案例,這對夫妻倆靠著賣燒餅月入3萬元,據說賣了5年燒餅就掙了3套房子,你敢信,別說了,我也要去賣燒餅了……

都說現在生意難做,賣燒餅這個小生意居然能夠月入3萬,自己擺個攤賣點小東西都掙不了錢,為什麼別人賣個燒餅都能賺大錢,越小的生意越是難做,比如燒餅,賣出一塊可能只有一兩元的利潤,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利潤太低了,又苦又累,根本不願意去做,可是如果你一天能夠賣出300張,500張甚至1000張燒餅呢?你覺得這還是一顆不起眼的芝麻嗎?

有人會反駁你,你這是異想天開,一天能夠賣出50、60張就差不多了,上百張怎麼可能啊!就想這對賣燒餅的夫妻倆所說的那樣:「越是你看不上的行業,只要肯踏踏實實幹,收入也是十分樂觀的。」

案例背景

這家燒餅攤位於江蘇,最開始夫妻倆只是為了養家餬口,兩個人沒什麼學歷,只能幹點雜貨重活,但是夫妻倆有一個拿手絕活就是做燒餅,但是他們能把燒餅賣得這麼好,不僅僅是靠手藝,還要靠一套獨特的經營理念,任何一個顧客過來購買燒餅,都逃不掉夫妻倆的套路。

其實剛開始夫妻倆的生意也不好,和其他街邊賣小吃的人一樣,一天下來可能就賣個50、60張,也就掙個100、200元。靠這點收入只能勉強夠夫妻倆在城市的開支,日子過得還有一點拮据,後來夫妻倆在網上看到了一家月入十萬的小麵館的操作,就把小麵館的操作手法搬到了自己的燒餅攤,小麵館是去店裡吃麵就送一個煎蛋,就靠這和周邊其他的小麵館拉開了差距。那麼夫妻倆是如何把它實施在自己的燒餅攤的呢?

具體操作

1、賣燒餅送一瓶可樂

大家應該都比較清楚,吃完一個燒餅,嘴裡是會覺得比較幹的,畢竟燒餅的主要成分是麵粉,針對這種情況,夫妻倆就給進店的每一位顧客都送了一瓶可樂,購買燒餅就送一瓶可樂。靠著這一招就和周邊的小吃攤拉開了差距,但是光是靠一瓶可樂還是遠遠沒有吸引力,所以夫妻倆還在燒餅上下了功夫。

2、燒餅升級,雙倍肉餡

做餐飲生意,不管用了多好的營銷方法,首先還是得把產品做好,夫妻倆做的第一個改動就是:把燒餅的肉餡翻倍,麵粉和油也是用市面上比較好的。現在大街上一個燒餅至少6元,但是裡面的肉餡是少之又少,因為現在豬肉的價格貴。夫妻倆這樣做,成本直接翻了2倍,但是燒餅的價格卻沒有2倍增長,還是只賣6元錢一個,更健康,肉餡更足的燒餅哪個顧客不喜歡啊,但是這樣做,夫妻倆的燒餅攤利潤從何而來呢?

盈利分析

相關焦點

  • 金華大叔賣燒餅置下七套房:想擴張買了數臺機器都比不上手工
    大媽辯解不過,脫口而出:「我月入3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消息一出,網上熱議,許多網友表示深受刺激,評論區裡同時湧現出不少類似這個煎餅大媽這樣的路邊攤隱形富豪。月入3萬元的煎餅大媽不是傳說。在浙江金華市區賣了8年燒餅的楊師傅和記者談起這個話題時,坦言他靠一個個燒餅攢起家業、養兒育女,最多的時候手頭上有7套房子,還不包括店面。
  • 這家小店靠賣燒餅賺7套房 平均每天能賣2000多個小烤餅
    這家小店靠賣燒餅賺7套房 平均每天能賣2000多個小烤餅時間:2018-04-28 20:31   來源:錢江晚報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這家小店靠賣燒餅賺7套房 平均每天能賣2000多個小烤餅 杭州雙菱路上有一家開了9年的衢州烤餅店,平均每天能賣2000多個小烤餅,網傳老闆在杭州有7套房
  • 鹹蛋黃、瘦肉蛋黃味……杭州「胖子燒餅」開新店了!曾靠賣燒餅買了...
    老客們都知道,胖子老闆老應是個「工作狂」,每天除了睡覺時間,幾乎都在燒餅店裡。果不其然,一進店門就看到了老應在那邊指導怎麼做燒餅。老應說,本來這家新店過完年就能開出來了,但未曾料想受到「疫情」影響,上周五剛全部裝修好,今天是新店營業的第三天,像老店四個人他們已經磨合的很好了,新店他還是要督牢的。
  • 70大爺開麵館,2.8元吃小面,還送滷蛋送可樂,一年還完孩子房貸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案例是小麵店的案例,這位70後老闆用2.8元賣小面的活動,吸引了大批消費者,不僅不虧錢,每個月穩定營收10萬以上。背景:案例主人公姓劉,重慶人,一直經營著一家小麵店,差不多有二十年了。所以,後來老劉乾脆就把麵館的名字改成了老地方麵館。老地方麵館面積不大,只有不到20平,但是在店鋪外面卻有很大的空間擺放桌椅。因此即便一次湧入300人,那也坐得下不影響行人通行。壩壩面為外人知道只是近一兩年的事,但在那之前一直都是重慶的一種特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麵館老闆一天賣出800碗面,在合肥買了3套房
    在老家生意受挫,到合肥謀出路原本馬傳洲在老家蕭縣經營一家建材店,然而2004 年,店裡積壓了很多貨,賣不出去。馬傳洲回憶,那時因為生意慘澹,家裡沒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當時女兒上幼兒園,兒子不到一周歲,老婆也沒有工作,一家人總得想辦法生活。」馬傳洲的妻舅在合肥一家麵館打工,因此他產生了開麵館的想法。
  • 農村集市偶遇美女買燒餅,發現不起眼的小生意,也能做出大文章
    不得不承認,筆者是被排隊買燒餅的美女吸引了,可能是愛屋及烏,才對攤位上燒餅感興趣的,朋友還花了4元錢買了兩個(他不知道行情,其實花5元可以買到三個,八成他的心思都在美女身上吧)。據賣肉湯的老闆介紹,這家賣燒餅的老闆老厲害了,一家三口忙碌,大半天能賣上千隻燒餅,營業額接近兩千塊錢,每次趕大集,他都喜歡跟這家老闆做鄰居,畢竟燒餅和肉湯是絕配,他緊跟著好生意的燒餅老闆也沾光。
  • 大叔賣燒餅攢下7套房 應屆生:我要這文憑有何用
    先前,有個大媽稱自己賣煎餅月入3萬,現在浙江一大叔賣燒餅攢下7套房,還不包括門面房。很多網友表示很受刺激,紛紛表示要去賣餅。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大叔是如何掙到這麼多錢的。這不,今年45歲的楊師傅就靠著賣燒餅,在2009年的時候掙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從那以後他每隔兩三年就會投資一套房產,最多的時候,手上攢了7套房,還不包括店面。不得不說,真的是太牛了。
  • 成都一個小麵館,三張桌子兩年兩套房讓人羨慕,對此大家怎麼看?
    成都一個小麵館,兩年兩套房。網友爆料:公司同事經常去吃的一家小麵館,房間裡面只有三張桌子,中午晚上外面都是擺滿的。老闆娘露出一臉燦爛的笑容,說給小孩又買了一套……瞬間我感覺這碗面不香了,碗裡面仿佛都是混凝土……回家我就跟老婆說,要不咱也開個麵館吧,公司樓下開麵館的兩年買了兩套房……
  • 女大學生創業賣烤豬肉 四年買了兩套房
    回放 女大學生創業賣烤豬肉 四年買了兩套房
  • 農村夫妻倆開麵館,利用「一個小風扇」,一月收8萬,學會你也行
    現在流行一句話,前幾年靠運氣賺的錢,這幾年都努力的賠光了,其它生意不好做了,那就開一家麵館吧,不論經濟好不好,人們總會吃的。當你覺得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一定有人提出來,那我們去吃碗麵吧。問題是,滿街的麵館,我就要吃你家的面?你憑什麼讓我來你家持續的吃麵?
  • 大媽賣大半輩子燒餅:竟不知屁股下的舊凳子能價值100萬個燒餅!
    她在市場上賣餅乾已有了近20年了,大街小巷都知道她。最近,張阿姨真正的火了一把,以前靠的是好吃的燒餅,沒想到真正讓她火的是一張屁股下的凳子。張大媽非常善良,自從老伴二十多年前去世以來,張大媽一個人迫於生計就賣起了燒餅。這邊街坊鄰居的關係也都相處得很好。即使是不認識的人,張阿姨的熱情也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 靠賣燒餅油條有人買下兩三套房!
    國君小吃地址:衢江路16號營業時間:5:00-10:30測評員:錢卓君這家夫妻店已經開了13年,是衢江路整條街隊伍最長的小吃店。燒餅的重任交給老吳,分甜鹹兩種口味,我比較喜歡鹹燒餅夾著油條吃,老吳說沒錯:「杭州人喜歡吃鹹燒餅,我每天鹹燒餅賣的是甜燒餅的好幾倍。」他家燒餅好吃也是有秘訣的,就是燒餅入爐烤制前,要加刷一層酥油。說起來,吳王小吃還是「家族企業」。老吳的姐妹,也都在杭州開了小吃店,一家在新華路88號,另一家在雙菱路86號。
  • 小夥搞養殖年虧15萬,進城賣烤鴨,一天賣180隻,2年買3套房
    小夏前兩年不知是看到了啥新聞,說養雞非常好賺,一年投入2年就能回本,三年可大賺,結果跟親朋好友湊齊了15萬在老家搞起了養殖。結果因缺乏經驗在老家一年時間,雞死的死病的病,最後成功出欄的沒幾隻,到年底一算帳基本把所有本錢都砸進去了。不過小夏的運氣是好的,虧本之後立馬轉行,據說去跟人家學了烤雞,半年後去城裡擺攤賣雞,短短2年時間在城裡買了3套房還有一輛車。
  • 朝不保夕的小矮人,妻子離他而去,賣燒餅終翻身:重慶大郎賣餅記
    等捉弄夠了,大家叫他表演節目,他也不怯場,學著卓別林的樣子,雙手一攤說:「長得矮不是我的錯,但惹大家不開心就是我不對了。」他那幽默、詼諧的樣子引起鬨堂大笑,漸漸大家都喜歡上了這個樂觀、聰明的小矮人,樂意把自己拿手的雜技、魔術教給他。
  • 農村夫妻開麵館,只因「一個杯子」,營業額翻四倍,怎麼做到的?
    【1】案例背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案例主人公是一對來自農村的夫妻,這對夫妻看起來也就40來歲,經營著一家麵館。這家麵館的面積其實也不大,店裡面也就十張四人桌,每天能都坐得滿滿當當,老闆還因此在店門外頭也擺了不少桌子,就為了能讓顧客坐得下。
  • 開5年滴滴掙出一套房;兒子爭氣!今年考上西安交大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麗珍安徽宿州人劉光華,42年的人生迎來了一個小巔峰。在上海開了幾年滴滴的他,2017年在嘉興平湖買了一套房。今年,兒子劉一宸又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就讀的還是工科試驗班智慧金融專業。在外拼搏幾年,劉師傅滿滿收穫。
  • 那個35歲被勸退的禿子,在廈門買了5套房
    禿子(以下用阿禿代之)是我上大學的時候玩社團認識的一個男生,說起來一晃都快二十年過去了。昨天天南海北的大學朋友聊著天,才知道這小子被迫提前退休的故事,也算是廈門買房芸芸眾生中一個比較有特色的典型吧。阿禿是山西人,學計算機的,以前其實不禿,理個普普通通的小平頭,穿個舊得發白的牛仔衣,扔進人堆裡完全沒有脫髮的樣子。
  • 金叔說餐飲營銷:如何開好一家麵館並實現營業額翻四倍?
    這是15年做的一個策劃案,這是一個麵館,270平米,具體名字不能透露,只能告訴你,就是刀削麵,裝修有點高大上,灰地磚,白牆上面掛著山西的古典建築,民俗風情畫,燈飾也是古典的,桌子是老榆木的,不吃飯一個人抬不動,吃了飯還是抬不動那種,自己想吧。
  • 賣麵條利潤近50% 武漢一店主年收入10萬
    在武漢,一碗熱乾麵,3元是行情價,3.5元、4元也不少;而牛肉麵則從3年前4元每碗漲了一倍,賣8元一碗,貴的甚至賣到10元。細心的市民算帳發現,一碗麵的毛利是原料成本的兩三倍,而麵館老闆卻疾呼掙錢不易。
  • 農村夫妻擺攤賣煎餅,雞蛋免費送,一天收入3000元,思路創造奇蹟
    相信在網上很多人看到過這種消息,賣冷麵的買了兩套房,手機貼膜都買了4套房,賣麻辣燙的每年休假兩個月,帶著家人去度假等類似消息,我也看到過,前不久就看到一個煎餅攤大媽月入3萬。一位煎餅攤的大媽和顧客產生了爭執,隨口說的一句話「我月入3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