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學生向中國學生「炫耀」晚飯,中國學生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2020-12-25 天下時尚視頻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中國人在節日飯桌上歷來講求大氣、周到,這主要是與古時對神靈的敬畏有關。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有燃香、扣頭的習俗,一來是對死去的人的尊敬,而是宴請亡者靈魂,與在世者一同歡度節日。所以桌上的飯菜會特別豐盛,以彰顯家裡生活過得好。而國家之間因為文化差異,會體現得有所不同。這不就有韓國學生向中國學生「炫耀」晚飯,於是中國學生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一直挺喜歡韓國人的吃飯方式,簡單隨意,桌上菜不多,但氛圍很「親民」,用勺子大口吃飯讓人感覺異常美味。當韓國學生秀出年夜飯的圖時,中國學生笑了,表示並不覺得算豐富。那我們就來看一看到底存在多大差異呢。圖中韓國的晚飯,看起來顏色鮮明,主菜就是一大盤紅彤彤的類似於炒年糕和拉麵之類的東西,其餘的就是泡菜和幾盤水果,一共就六個碗,看著還是挺舒服和美味的,但確實分量比較少,感覺不夠吃呢。

而對此,中國學生直接放圖,大圓桌上擺滿了五顏六色的菜,碗挨著碗,都快放不下了,掃一眼,滿眼皆是雞鴨魚肉,著實誘人。切好的皮蛋上撒滿了新鮮辣椒、香菜、蔥等輔料,好看極了;半肥半瘦的紅燒肉像澆上了糖汁兒,閃著紅光,肥而不膩,使人不禁咽口水;一整隻噴香酥軟的烤鴨,簡直是靈魂級的食物,看得我真餓啊。

有的人說這樣的飲食其實就是浪費糧食,明明吃不完,還非要上那麼多菜。其實這話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中國人吃飯確實比較鋪張,但近年來經過大力宣傳和改進,這種風氣有所好轉,而豐富的菜品更有利於均衡營養。

相關焦點

  • 韓國學生「炫耀」午餐,調侃中國學生吃不起,中國學生一張圖贏了
    韓國學生「炫耀」午餐,調侃中國學生吃不起,中國學生只用了一張圖贏了。提到韓國,大家應該不陌生,這是文化跟中國很像的國家。在某個程度上,中國跟韓國在古代是一家人,後面因為歷史的原因中國變成了中國,而韓國也變成了韓國。中國跟韓國雖然隔得並不遠,也有一些相似,但是有一點,就是飲食的文化大有不同。
  • 韓國學生嘲笑中國,什麼都吃火鍋卻不如韓國,網友用一張圖教育他
    可以說把韓國二字掛在嘴邊,隨處可見的韓國風格的餐廳,仿佛不加上「韓國」兩個字就不夠風味。前段時間,有一個韓國學生在網上炫耀韓國美食多麼的棒,還指名道姓的說中國人都迷上韓餐,他覺得中國人很是野蠻什麼都吃,不過在火鍋上遠遠不如韓國火鍋豐盛可口!
  • 韓國學生比中國學生更能拼命?
    還被選上了班長,優秀少先隊員(他其實沒加入過少先隊)。孩子總是需要鼓勵,正面的激勵使他克服了最初的挫折。他對中國式教育的體驗有負面和正面的觀察。他說中國教育有很多毛病,最大的毛病是完全以輸贏為目的,而且只有能用考分顯示的輸贏才被重視,太片面了。這樣同學感到所有的任務都是被強制的,搞不清自己的意願是什麼。但有沒有正面的評價呢?
  • 韓國高考,考生壓力超過中國學生
    「對於一個韓國韓國學生來說,一天睡4個小時的考生不一定會當選,但是一天睡5個小時的考生,一定會落榜。」這是韓國學生中一直流傳的四當五落的說法。在韓國相當於中國高考的文化考試的是韓國的大學修業能力考試,是一天考5科。所有你參加高考的考生要帶著便當去奔赴這個決定命運的考場。高考當天全民戒備,股市順延一個小時開盤。
  • 一個中國學生眼中的韓國教育制度
    在不斷地感受著這種變化並逐漸適應的同時,也讓我不斷地在比較著兩國教育制度和觀念的差異,但孰優孰劣,卻很難說得清楚。  韓國從小學到高中的教育體制跟中國基本是一樣的。我沒有機會去接觸他們的這些基礎教育,所以所知甚少。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高中之前課本內容的難度要比中國低很多。但從另一方面,我卻可以看到他們教育的靈活性。剛來韓國不久的時候,有一次跟同學去市裡很大的超市購物。
  • 韓國尚志大學有韓國學生對中國學生一對一的幫扶活動
    當時為什麼選擇韓國尚志大學?大王翔:國語國文。我是交換生過來的,國內讀的韓語專業。你好網:你們學校的中國學生多嗎?平常關係怎麼樣呢?會互相照顧嗎?大王翔:我們學校的中國學生很少,本科加大學院的一共15名左右。所以大家都比較熟,關係比較好。
  • 世界各國的學生午餐,韓國是泡菜,日本是便當,中國學生:打擾了
    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世界各國的學生午餐,其中韓國是泡菜,日本是便當,對於他國的飯菜,中國學生看了後調侃道:對不起打擾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大家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我們先來看一看美國的學生午餐都吃什麼,大家都知道美國人喜歡吃油炸的東西,所以他們的午餐中也不乏有炸雞和炸薯條這樣的食物。
  • 韓國邪教滲透中國圖什麼(圖)?
    韓國邪教滲透中國圖什麼(圖)?野心、貪婪、欲望、淫亂是韓國邪教的特徵,他們極力向中國也是由來已久,由此引起筆者的深思,韓國邪教向中國滲透,他們究竟圖什麼?——圖中國距離近,方便開展滲透活動 從地理位置看,中國與韓國一衣帶水,彼此相鄰,距離很近,是割捨不開的鄰居。
  • 中國學生將可直升韓國漢陽大學
    本報訊 (實習生崔力文)新東方與韓國漢陽大學近日就預科班合作項目舉行了籤約儀式。通過協議,漢陽大學的預科班將落戶新東方,即中國學生可以通過在新東方半年的預科班學習直接升入漢陽大學。升學率為100%。
  • 西北大學學生與韓國中央大學學生合作拍攝的紀錄片獲得「看中國?金...
    西北大學學生與韓國中央大學學生合作拍攝的紀錄片獲得「看中國?由韓國中央大學學生黃宇晟導演、西北大學學生張卓爾製片的《舞影》獲得最佳影片三等獎,我校獲得最佳組織獎。  「看中國•金目獎」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與會林文化基金聯合主辦,設立於2014年。2016年度「看中國」有來自25個國家的101位外國青年落地中國13個省市自治區,體驗了24個民族的文化。
  • 日本小學生「炫耀」三餐,稱中國學生吃不起,網友一張圖讓他不吭聲
    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在文化交流上自然是少不了的。
  • 美國學生:我3點放學,韓國學生:我6點放學,中國學生:讓讓!
    今天勵志學生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美國、韓國和中國學生對於放學時間的態度,看看大家都有什麼樣的反應,一起來看看吧!放學後家長會和孩子一起做遊戲或者去學習一些其他類型的課題,孩子感興趣的一些文化等等,基本上像孩子傳輸的都是一些和現實相關的世界。如果美國的學生等到下午三點還不放學的話,他們就會非常的難易接受了。韓國、日本的學生我們把韓國和日本的學生放在一起說。
  • 各國的學生午餐,韓國是泡菜,日本是便當,中國學生:打擾了
    學生上學的是,有些學校會強制性住宿,那麼每天就必須在學校食堂吃飯了,在大學更是一樣,基本上大學都會要求學生在學校住宿而且辦飯卡的。世界各國學生的食堂午餐都是什麼樣的呢,不同的國家對學生的營養程度又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勵志學生就和大家一起看一看世界各國的學生午餐,一起來看看吧!
  • 韓國高考對比中國高考,原來我們比韓國的學生幸福太多了
    我問他怎麼了,他說:「夢到自己參加高考,沒有答完題」。如果說中國的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當我們望向韓國的時候,會發現,韓國的學生也是過獨木橋,只是這個橋要比我們窄的多。為了高考,學生要從初中就要開始「變態」級別的備考,尤其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是他們走出貧困的唯一途徑韓國紀錄片《學習的背叛》,講的就是一群普通家庭的孩子為了上大學,在暗無天日的備考中掙扎的故事,看的讓人震驚,看的讓人心酸。
  • 課間休息各國學生都在幹嘛?中國學生睡覺,韓國學生秀身材,日本學生...
    課間休息各國學生都在幹嘛?中國學生睡覺,韓國學生秀身材,日本學生沒眼看! 中國學生睡覺。對於中國學生來說,下課的10分鐘,睡覺是最好的度過時間,每天繁重的學業,讓很多學生都有著度日如年的感覺,每天就感覺像是沒有睡醒一樣,而下課睡覺也是為了在下一節課的時候,有充分的精神,這樣的場景也是讓不少人感到心疼。
  • 韓國學生也學中國:人肉搜索之高麗棒子版
    兩個月前的4月27日,北京奧運火炬在韓國首都首爾傳遞,期間傳出中國留學生涉嫌「暴力行為」後,這名在韓中國留學生聯合會副會長接受了《韓民族新聞》的採訪。令倪銳沒想到的是,他所說的「中國留學生都是自發組織的」,卻被這家韓國報紙歪曲成「在韓中國留學生聯合會組織了6000名中國留學生」。第二天,潮水般的辱罵、恐嚇便向倪銳湧來。
  • 中國留學生在韓屢遭排擠孤立,韓國學生:又吵又髒還不會說韓語
    據韓國教育部於1月13日公布的《2018教育基本統計》顯示,2018年在韓留學生中,中國留學生佔比達48.2%(6.8537萬人),然而這群中國留學生並沒有受到韓國學生的歡迎,反而屢遭欺壓排擠。
  • 韓國學生6點放學,日本學生4點放學,中國學生:下課了嗎?
    在韓國上學還是比較嚴格的,韓國對教育非常的重視,所以都是下午6點放學。而且韓國的管教嚴格也確實有好處,不少的練習生都是選擇到韓國發展,發展之後又回到中國,鹿晗、吳亦凡、張藝興這些人都曾經是韓國的練習生。日本雖然對教育也非常的嚴格,但日本對學生的管教時間還是比較短的,日本學生在4點的時候就放學走在回家的路上了。
  • 中國/美國/韓國/日本學生校服,哪國的好看?
    在中國,現在的學校,無論是小學、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學,都會有自己的校服,而我國的校服其實不用說大家也知道,風格偏於運動裝,所以設計的樣式、顏色都是差不多的,而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中國/美國/韓國/日本的學生校服,看看哪一款,你最喜歡。
  • 韓媒:韓國大學開中國留學生專選課 遭學生質疑
    參考消息網3月11日報導 韓媒稱,韓國大學新學期開學第二周的10日中午12點,記者來到首爾廣津區建國大學的韓國史教室。講臺前的教授正在點名,突然停在了一個韓國學生的名字上:「是韓國人?這門課是只為中國留學生開設的,韓國學生是不能申請的,看樣這位同學第一節課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