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中國人在節日飯桌上歷來講求大氣、周到,這主要是與古時對神靈的敬畏有關。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有燃香、扣頭的習俗,一來是對死去的人的尊敬,而是宴請亡者靈魂,與在世者一同歡度節日。所以桌上的飯菜會特別豐盛,以彰顯家裡生活過得好。而國家之間因為文化差異,會體現得有所不同。這不就有韓國學生向中國學生「炫耀」晚飯,於是中國學生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一直挺喜歡韓國人的吃飯方式,簡單隨意,桌上菜不多,但氛圍很「親民」,用勺子大口吃飯讓人感覺異常美味。當韓國學生秀出年夜飯的圖時,中國學生笑了,表示並不覺得算豐富。那我們就來看一看到底存在多大差異呢。圖中韓國的晚飯,看起來顏色鮮明,主菜就是一大盤紅彤彤的類似於炒年糕和拉麵之類的東西,其餘的就是泡菜和幾盤水果,一共就六個碗,看著還是挺舒服和美味的,但確實分量比較少,感覺不夠吃呢。
而對此,中國學生直接放圖,大圓桌上擺滿了五顏六色的菜,碗挨著碗,都快放不下了,掃一眼,滿眼皆是雞鴨魚肉,著實誘人。切好的皮蛋上撒滿了新鮮辣椒、香菜、蔥等輔料,好看極了;半肥半瘦的紅燒肉像澆上了糖汁兒,閃著紅光,肥而不膩,使人不禁咽口水;一整隻噴香酥軟的烤鴨,簡直是靈魂級的食物,看得我真餓啊。
有的人說這樣的飲食其實就是浪費糧食,明明吃不完,還非要上那麼多菜。其實這話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中國人吃飯確實比較鋪張,但近年來經過大力宣傳和改進,這種風氣有所好轉,而豐富的菜品更有利於均衡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