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一案改判無罪,結束了9778天羈押後,他終於與家人團聚了。從26歲開始到53歲,他被羈押27年。這起案件除了他自己,還有哪些主要受害者呢?
張玉環無疑是最大的受害者,好端端的一個無辜者,卻被判為殺人犯,26歲入獄,53歲出獄,他被羈押了27年。
試想人生有多少個27年?
這27年裡,他是一個囚犯,失去自由,在監獄裡的生活過得有多苦?
關鍵是他是蒙冤的,帶著滿肚子的冤情、委屈,一邊坐牢,還要不停地申訴,無法想像他是怎麼過來的。
但是,對自身清白的堅持、對父母妻兒的愧疚、對與家人團聚的渴望,讓張玉環20多年來堅持了下來,他累計寫了四五百封申訴信。
「一封申訴信通常要寫七八張紙,還得寫三份,要寄給不同的部門。」因為用眼過度等原因,在獄中張玉環的視力急劇下降。
寫完之後,就是漫長的等待,沒有消息,然後又接著寫,這是怎樣一種煎熬的生活!
丈夫坐牢,在農村,沒有男人,家有兩位老人,兩個孩子,最苦的當然是妻子宋小女了。
宋小女只上過小學一年級,曾經被張玉環「當作女兒一樣」捧在手心,因為張玉環被抓,當時只有23歲的她被迫長大,從未出過縣城的她四處漂泊打工,又在遭受腫瘤折磨和養育兒子的雙重壓力下無奈改嫁。
此外,她相信丈夫是好人,是被冤枉的,她還要一邊打工,一邊為丈夫奔走上訴。
還有張玉環的母親(父親很早去世),她也要照顧。
對一個女人來說,這是多麼重的一副擔子,即使家裡有個男人,要挑起來都何其不易,何況一個女人呢?
因為父親一案,他們從小就被打上「殺人犯兒子」的標籤,在村裡被玩伴們嘲笑,在學校被同學們取笑, 他們「好像感覺別人都排斥我一樣「,他們一直承受著多大的心理壓力?
因為父親被羈押,為了養活他們,母親只有出去打工,他們從小一個由奶奶帶,一個由外公帶,兄弟倆被迫長期分開。
為了省路費,媽媽很少回來,他們也難得見一次媽媽,父親就更別說了,想見更見不著。
可以說,對他們來說,父愛為空白,母愛也是長期缺乏。
由於家庭困難,兩兄弟讀書都不多,一個才念到初中,一個小學都沒畢業就輟學了,兩兄弟都很早就離家打工了。
由於沒有什麼文憑,兩兄弟出去打工後去過好多城市,工地上搬磚、在模具廠裡搗原料漿,他們都幹過。也被人騙過,但他們說起這些還是挺自豪的,「在外面能交到朋友,不像在張家村,所有的人都像躲瘟神一樣躲著我們」。
我們都是從小孩長大的,我們很多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這樣的感受和經歷,我們也許能夠體會得到。想想我們的孩子,都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與他們相比,簡直一個天,一個地。
現在想想,他們今天能身心健康地長大,沒有出現心理問題,沒有走上歪門邪道,已經實屬不易了。
張玉環83歲母親
這次張玉環無罪釋放,當他與母親時隔近27年後再相見時,母親與兒子久久佇立,一時不敢相認。
一陣遲疑之後,張玉環和83歲的老母親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張玉環說,從26歲到53歲,9000多天的等待,實在太過漫長。
所幸母親高壽,還能在有生之年見到自己的兒子。可以想像,在見面的那一刻,這位老母親有多高興。
這份高興,一方面是她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還能見到朝思暮想的兒子,另一方面是兒子終於沉冤得雪,作為母親,她也終於可以卸下壓在身上27年的無形的擔子,終於可以長籲一口氣。
但是,張玉環父親就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兒子了。
因為,也就在1993年張玉環被羈押後的那一年,父親就過世了。
我們無法想像,這位英年早逝的父親,在臨終前的那一刻,想著坐牢的兒子,看著家裡留下的妻子、兒媳和兩個孫子,他有多少擔心 ,有多麼不舍?
8月5日清晨,張玉環和家人上山來到了父親的墳前,為父親掃墓。
「爸爸,我回來了,清白地回來了。」張玉環跪在墓碑前磕了幾個重重的響頭。
這一刻,自己」清白「了的喜訊,父親再也聽不到了!
子欲養而親不待,自己有能力盡孝了,父親卻不在了!
由於父親早逝,妻子宋小女長期外出打工,張玉環的一個兒子長期是母親照顧。雖然宋小女會打生活費回來,但這位老母親,獨自一人帶大一個孫子,這其中吃了多少苦,我們從老人家被生活重擔壓彎的背和滿臉的皺紋就能看得出來。
除了照顧孫子,27年來,這位母親聽到的流言蜚語,承受的精神和心理壓力,還有與兒子不能相見,望眼欲穿的漫長等待和期盼,這份煎熬有多痛苦,我們無法想像。
張玉環哥哥(前排右一)
張玉環的大哥張民強,始終堅信弟弟不是殺人兇手。他曾經問弟弟,如果是你做的,你就該死,「他說他沒有,我相信他。」
因為這一句相信,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從此替弟弟踏上了漫漫申冤路。
20多年來,他每個月都要去法院,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就去了6次。
「他為我的事跑得頭髮都快全白了,申訴信也寫了三四百封。」張玉環說。
這樣的兄弟情一度讓一名法官深受觸動,他對張玉環說,你有一個好大哥!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兄弟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手足。因為相信弟弟是蒙冤的,作為大哥,這麼多年,他一直堅持不懈地為弟弟申冤上訴。
把筆寫斷了,把頭髮跑白了,也在所不惜,這就是血濃於水的親兄弟。
可以說,他也為張玉環沉冤得雪出了大力,當然也是吃了大苦。
他叫吳國勝, 是宋小女弟弟在福建打工一起幹活的老鄉,他的老婆死於癌症,為了給她治病籌錢,吳國勝賣掉了家裡唯一的一頭牛,最終也沒能把人救回來,還欠下了幾千元的外債,只留下一個需要照顧的兒子。宋小女弟弟據此斷定,吳國勝靠得住,所以把他介紹給了姐姐。剛開始,宋小女不願意,因為她還想等張玉環回來。
1999年,宋小女檢查出來子宮肌瘤,需要做手術,她害怕自己死在手術臺上,害怕兩個兒子沒人照顧,於是她見了吳國勝,並給他開出了三個條件:第一,要照顧好張玉環的兩個兒子;第二,要允許她回去看望婆婆;第三,要無條件支持她為張玉環伸冤,以及隨時去會見。沒想到,吳國勝全都應了下來。
於是,宋小女才改嫁給了吳國勝。
這個男人,從一開始就知道宋小女得病的情況,也知道她嫁給自己,主要的考慮是養育兒子。但是,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娶了宋小女,婚後,也是一直遵守婚前的」約法三章「,支持宋小女為前夫申訴,去看婆婆,幫著一起照顧她的兩個兒子,還四處借錢為宋小女的宮頸癌做手術。
而且,在宋小女去見張玉環前,他還會塞點錢給妻子,讓她多買點好吃的帶給張玉環。
就像他賣掉家裡唯一的一頭牛為前妻治病一樣,這是一個一如既往的好男人,有擔當、有責任、有胸懷!
如果沒有張玉環一案,他就不可能跟宋小女在一起,但是,因為有了張玉環一案,他跟張玉環的前妻的命運就綁在了一起,挑起了張玉環留下的千斤重擔,過上了這麼辛苦的生活。
他當然也是張玉環一案的受害者。
一件錯案,傷害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幾人、幾十人,幾個家庭。改變了張玉環的命運,也改變了宋小女的命運,還改變了很多人和家庭的命運。
所幸,張玉環沉冤得雪,被無罪釋放了。所幸,通過這麼多人的努力,最終的結果是好的!
8月4日再審宣判後,江西省高院有關負責人代表該院向張玉環賠禮道歉,並告知其有申請國家賠償的權利。
張玉環說:「我接受相關部門的道歉,並將委託律師申請啟動國家賠償和對相關人員的追責程序,希望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
是的,我們都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重演,因為它的代價太高的,因為它的傷害太大了。
我們相信,法律不會錯怪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一定會給張玉環應有的賠償,一定會還張玉環一個公道,一定會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大家覺得呢,歡迎留言發表您的看法,您的點讚、轉發和關注,是精進君持續寫作的動力!
我是精進者er,每天為您分享生活中的真心、真情、真愛。看別人的故事,反思自己的人生!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