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玉環無罪後受害者家屬苦澀離開:是誰殺了我兒子?誰給我個交代
她說,這麼多年,自己一直在恨著張玉環,現在突然說人不是他殺的,接受不了。孩子遇害後,劉荷花身體一直不好,孩子遇害的第二年,劉荷花的另一個孩子掉到水裡淹死。"我現在連恨誰都不知道,真兇是誰?誰能給我們一個交代",這個經歷了連續失子之痛的女人,心裡填滿了心酸和苦澀,"我能有什麼辦法?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
張玉環無罪釋放,受害者家屬苦澀哽咽:是誰殺了我兒子?誰給我個交代
27年前,年輕的劉荷花抱著兒子的屍體捶胸頓足,撕心裂肺地想要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27年後,聽著遠處的歡呼聲、鞭炮聲、恭賀聲,劉荷花再次問出這個已經沉封了20多年的問題。在張玉環被釋放的第二天,劉荷花就走了。離開張家村,到了外地一個工地食堂裡打工做飯。她說,這麼多年,自己一直在恨著張玉環,現在突然說人不是他殺的,接受不了。
-
張玉環案受害者家屬:「兇手」是無罪的,那我們孩子是白死了嗎?
我是張玉環案件中的受害者家屬。27年前我4歲的兒子和另一個男童被人殘忍殺害,拋屍在村子附近的池塘邊。目前,一直被認為是「兇手」的張玉環已經被無罪釋放了,而我們受害者家屬的傷痛仍未得到寬慰,我們還在等待真兇歸案。 1993年10月24日,我的兒子被殺害,從此我們這個家就被摧毀了。我老婆身體一下子垮掉了,常年需要住院。
-
張玉環無罪釋放後,受害者家屬離開了村莊
醫生的職業敏感讓張幼玲覺得事情沒這麼簡單。「我當時心裡就很懷疑,孩子發現的那個水塘,那邊沒有農田,跟村裡的距離也很遠,小孩不會是自己跑去玩的。」張幼玲回憶,自己當時一看兩個孩子的慘狀,心裡就篤定一定會是他殺。「如果我晚去一分鐘,說不定小孩就下葬了。就沒人能知道孩子是他殺了。」張幼玲當即主張報案:「不能就這麼埋了,不像是淹死的,可能是被人殺的。」
-
在無罪釋放後,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堅持張玉環是兇手?
2020年11月6日,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們明確表示,不接受張玉環無罪:我的兒子不能就這麼白白死掉。、張建飛、張國武三家毗鄰而居,張玉環的兩個兒子和張國武6歲的兒子振榮、張建飛4歲的兒子振偉是很好的玩伴。
-
在張玉環案中受害者家屬需要告慰,但疑罪從無原則仍需堅持
張玉環入獄後每周堅持寫申訴信向各級司法部門陳述冤情,與此同時張玉環的家人也在持續申訴。2020年8月4日下午4點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最終以「原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宣告張玉環無罪。玉環案的改判不是由於真兇落網、亡者歸來這樣的原因,而是在證據鏈不完整的狀態下人民法院本著疑罪從無的原則進行的改判。
-
張玉環釋放後 受害者家屬搬離村莊
醫生的職業敏感讓張幼玲覺得事情沒這麼簡單。 「我當時心裡就很懷疑,孩子發現的那個水塘,那邊沒有農田,跟村裡的距離也很遠,小孩不會是自己跑去玩的。」張幼玲回憶,自己當時一看兩個孩子的慘狀,心裡就篤定一定會是他殺。「如果我晚去一分鐘,說不定小孩就下葬了。就沒人能知道孩子是他殺了。」 張幼玲當即主張報案:「不能就這麼埋了,不像是淹死的,可能是被人殺的。」
-
冤案面前,張玉環和死者家屬都是受害者
「我的小孩被人殺了,連個墳都沒有,啥都沒有。為什麼這麼多年了兇手還沒抓到,我們就想要個公道。」面對記者採訪,受害兒童母親的發言,無疑令人倍感心痛。多年以來,受害兒童的家人都把對兇手的恨意當成一項情感寄託,因此,當他們發現自己「恨錯了人」的時候,我們不難想像他們的失落與錯愕。顯然,冤案沒有贏家,當年被偽證推上被告席的張玉環是冤案的受害者,在旁聽席上被偽證騙了27年的受害者家屬,又何嘗不是冤案的受害者呢?當下,受害者家庭最大的訴求,自然是對當年的案件重啟調查,以圖將真兇緝拿歸案。與此同時,社會輿論也對此高度支持。
-
張玉環平反後的死者家屬:孩子沒骨灰沒有墳 不知如何面對
大兒子今年23歲,已經結婚,中專學的是汽修,現在在杭州打工;小兒子還沒成家,初中輟學後就去西安闖蕩,為了照顧母親才回到南昌。孫子兩歲了,劉荷花身體不好,只能讓外公外婆帶孩子,和親家相比,50歲的劉荷花蒼老瘦小,兒媳婦經常問她:「媽媽你怎麼這麼瘦?」「問得我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
慈谿割喉案兇手被執行死刑,兇手父母圍堵辱罵受害者家屬,天道變了?
現在殺人犯被判刑,殺人犯家屬卻堵受害者家屬門口,討要說法。難道說這世道變了,越來越多人不要臉了?犯罪嫌疑人吳益棟的家屬們認為,吳益棟被判死刑都是因為被殺舞蹈教師陳巧豐家屬死抓著自己兒子不放,於是在吳益棟處決死刑的當天
-
「張玉環再審宣判無罪」事件輿情傳播復盤
據媒體報導,法院最終以「原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宣告張玉環無罪。8月4日下午張玉環回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表示接受江西高院的道歉,但這26年的痛苦和折磨不是一句道歉就能解決的問題。「搞得我妻離子散、一無所有。我要求司法機關追究『刑訊逼供』人員的刑事責任。」
-
判刑9778天後被無罪釋放,受害的不只是張玉環本人,還有很多
同年3月,江西省高院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撤銷了一審判決,裁定南昌中院重審此案。2001年11月7日南昌中院作出了和原一審判決相同的判決,張玉環不服,再次提起上訴。2001年11月28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裁定書上未顯示有辯護人為張玉環提供辯護)在張玉環服刑期間,其家屬繼續尋找證據進行上訴。
-
張玉環無罪釋放後,真兇究竟是誰?
張幼玲當即主張報案:「不能就這麼埋了,不像是淹死的,可能是被人殺的。」兩個孩子,一個四歲,一個六歲。兩家和張玉環家都是屋前屋後的距離,三家孩子年紀差不多大,三家大人也經常一起聚會走動。在警察把張玉環帶走前,從來沒有人懷疑過老實巴交的張玉環。
-
張玉環無罪釋放,27年青春卻無法找回
2020年8月4日下午6時38分,在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被羈押了9778天的張玉環回到了位於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張家村的老家。張玉環的母親張炳蓮到村口等著兒子回來張玉環的家屬第一時間獲悉了他無罪釋放的消息。張玉環還沒到家,其84歲的老母親張炳蓮已焦急地在村口等待,時不時向外張望;送張玉環車輛到來時,家屬立即點燃了喜慶的鞭炮。
-
奇聞故事:張玉環無罪釋放,受害者家屬苦澀哽咽:是誰殺了我兒子?誰給我個交代
在張玉環被釋放的第二天,劉荷花就走了。離開張家村,到了外地一個工地食堂裡打工做飯。她說,這麼多年,自己一直在恨著張玉環,現在突然說人不是他殺的,接受不了。不僅是好的婚姻中的唯一基石。它是在與別的男人接觸時。所以在和前任分手之後。那麼。喜不喜歡你。膽子又小。女人一生中不想要太多。對於男人這樣和你「斷聯」。好緣分。她會告訴你。四十歲的女人內心豐富。此前。。基本很快就能搞定。
-
對張玉環案,別急於替受害者說「遲到的正義」
「替別人原諒」「代別人寬容」一樣,我也不喜歡那種動不動就深情讚美「遲到正義」、替受害者感慨的旁觀視角。「原不原諒」和「寬不寬容」完全是受害者的事,同樣,遲到的,是不是正義的,怎麼看待這個過程中所承受的非正義對待,也是受害者的事,受害者最有資格去說。諸多所謂「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都是旁觀者的感慨,而不是受害者的聲音,當下熱議的張玉環案就是如此。是的,張玉環被羈押9778天之後,江西高院以「原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撤銷原審判決,宣告張玉環無罪。
-
張玉環案背後的煎熬人:村醫糾結自己做了好事還是壞事,被害兒童家屬稱突然說不是他殺的接受不了
在這牢籠裡煎熬的,不止張玉環一個人。所有的張家人、被害兒童家屬、發現孩子被殺的鄉村醫生……這場持久案件中的每一個無罪者,都在牢籠裡煎熬困頓。現在,雖然牢門打開,困在裡面的人,卻依然沒有完全走出來。手上的抓痕、眼神的慌張以及疑似拋屍沾上的麻袋纖維,當這些所謂的證據都指向了張玉環,村裡人自然而然的相信並且唾棄,張玉環殘暴的殺死了兩個無知的幼童。在堅持申訴了27年後,2020年8月4日下午四點,江西省高院對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一案公開開庭宣判,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按疑罪從無原則,依法宣告張玉環無罪。
-
張玉環關27年無罪釋放,除了他,還有這些受害者!悲劇不能再重演
,當他與母親時隔近27年後再相見時,母親與兒子久久佇立,一時不敢相認。除了照顧孫子,27年來,這位母親聽到的流言蜚語,承受的精神和心理壓力,還有與兒子不能相見,望眼欲穿的漫長等待和期盼,這份煎熬有多痛苦,我們無法想像。
-
臺男子殺死警察被判無罪 受害者家屬:聽到判決腳都軟了
臺灣鐵路警察李承翰遭刺死,嘉義地院認定鄭姓兇嫌有「精神問題」,一審判其無罪,50萬新臺幣交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30日訊 「聽到判決腳都軟了」,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鐵路警察李承翰的母親張秀珍表示,聽到犯嫌被判無罪的當下,全身無力,先前已知判死刑的機會不高,但他們要求不多,只希望判無期徒刑,讓他不要再出來害人。她表示,法官完全沒顧慮受害者家屬的心情和社會觀感,若法官是當事人家屬,又作何感想?會這樣判決嗎?
-
對話無罪者張玉環:接受法院的賠禮道歉,想做回一個農民
整個宣判過程持續約10分鐘,江西省高院作出判決:原審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根據疑罪從無原則,判決張玉環無罪。2020年8月4日下午6時38分,在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被羈押了9778天的張玉環回到了位於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張家村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