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選了物理、地理、生物,地生成績不好,該如何提高?

2020-12-27 五道口的顏學姐

在3+2+1模式下,估計大量的人會選物理、地理和生物。原因很簡單。

3+1+2中的「1」,要麼選物理,要麼選歷史。在教育部給出的專業選考科目指引中的說明,可以說,理工科必須要學物理,部分文科專業也需要物理。我們國家的高校大部分都是理工科專業,理工科類專業也好就業。所以,我經常說,不管你物理學得有多慘,除非真的是文科特別好,否則能選物理就選物理,因為好考大學。而且即便考不上好大學,好好學,一些二本甚至三本的專業就業也是可以的,比一本的部分文科專業要好就業。

必須要選物理的專業

物理選完之後,就在化學、生物、地理、政治這4門課裡選。從難度來說,理科中,物理下來就是化學。文科中,政治和歷史最難。所以一般人不選政治。化學一般人也不選,因為涉及化學的學科不多。我們可以看江蘇2021年選考科目,除了醫學、藥學、化學、化工、環境、材料、能源等專業需要用到化學,其他都不需要。這些專業中,熱門的就是醫學,這一般是學霸考的。其他材料、化學、化工和環境都不屬於好專業,屬於坑專業,所以幾乎沒有人會選化學。結果就是大家都選地理和生物。

我認為這個選擇是對的,因為歷史和政治很難學,很難學好,不僅難學好,還特別費工夫,需要大量的時間來背。化學雖說是理科中的文科,但畢竟也是理科,也不是所有的人能學好的,也挺費神。去掉了這幾門最難的課程,用兩年時間來攻地理和生物還是綽綽有餘的。

原因是,地理和生物需要一點背的功夫,也需要一點理科的推斷和計算能力,但要求都不高。政治和歷史難的是,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背,一方面需要有自己的觀點,答政治題和歷史題更多的是要有自己的觀點,要有論據、論點,這個難度其實就是寫八股文的難度,還不能遺漏要點。如果沒有掌握八股文的寫法,這兩門課很難學好。但地理、生物不一樣,背的都是事實,不需要自己的發揮,不需要寫八股文。

地理和生物的學習有點竅門。比如地理,首先要多看地圖、地圖儀,對這些洲、國家、海洋、地區、城市有個比較立體的認識,然後在此基礎上畫經緯線、洋流圖、地形圖等。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之外,還有人文的東西,這些內容很有限,如果平常閱讀多的人根本不是問題。如果平時閱讀少,那多做一些題就沒問題。地理從內容上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自然地理,一部分是人文地理。從學習上來說,也是兩部分,一部分是死記硬背,一部分需要理解歸納。理解歸納的東西也不是很多,如果自己不行的話,也可以刷題,刷完題總結,很快就能把地理搞上去。

生物跟地理不完全一樣,生物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連貫性非常強。因此,生物應該要畫點思維導圖的東西,把整個知識點串起來,又好理解,也好背,做大題也不怵。自己動手畫畫,對理解生物大有好處,建議做做。

在此基礎上,開始刷題。地理、生物的套路比較固定,難題、怪題少,所以要補上來不難,加油哦。

相關焦點

  • 新高考選了物理、生物、地理,該如何準備?
    有人問,他家孩子新高考選了物理、生物、地理,每次考試都是550分左右,怎樣做才能提高到600分?首先,物理、生物、地理,這個選科的科目是不錯的。物理保證了絕大部分的理工專業,加上生物,基本理工科都能讀了。
  • 新高考「3+1+2」,「物理生物地理」和「歷史生物地理」怎麼選
    在新高考模式下,為學生提供了12種選課方案,雖然相比「3+3」模式下的20種方案有所減少,但是12選1也讓很多學生和家長感到頭疼。比如,近日一位家長表示,兒子讀高一,馬上要選科了,但是一直糾結是選擇「物理+生物+地理」還是「歷史+生物+地理」的組合。那麼這兩個組合該怎麼選擇呢?第一、「物理+生物+地理」組合的優缺點。
  • 孩子高一選科,是選物理化學生物最佳組合好,還是物理化學地理?
    在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物理+化學+生物「最佳」組合好,還是選擇物理+化學+地理「王炸」組合好?從選擇學科我們很清楚知道,兩種選擇都偏向於理科,即是說孩子在未來高考報考專業上很大可能趨向於工科專業,而現在問題是地理與生物這兩門學科成績相差不大,孩子不知道如何選擇?
  • 物理不好,但又不喜歡文科,該怎麼選科?老師:一定要避開這2科
    而高中的物理是最難的,如果你物理非常好的話,當選擇文理分科的時候,可是選擇理科;如果你的物理不是很好的話,那麼可以選擇文科,文科學好了,也是會有很多出路的。最令人上火的是,你物理不是太好,也不是太次,一般考六七十分,但是還不喜歡文科,那麼你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選科呢?聽聽老師怎麼說吧,一定要避開這2科!
  • 高二文科生如何提高地理成績
    很多文科生認為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學起來很困難。那麼,高二文科生怎麼提高地理成績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1文科生怎麼提高地理成績第一、抓"概念"重"消化"。從基礎知識抓起,扎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如:氣溫與氣壓的關係;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生態平衡的條件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和規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做就能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第三、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幹,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
  • 上海高二要選科,小三門如何選擇?
    學科競爭力所謂學科競爭力,就是指我們選科有一個很大的限制因素就是高考後填報志願,很多學校對於選科都是有要求的。舉個例子,你想去的某個學校某個專業組,他的選科要求是必選物理,如果你沒選物理,那麼連報都報不了。因此,學科的競爭力是我們選科時必須考量的因素。
  • 物理+生物+地理組合雖然很受歡迎,但是有一個明顯的弊端!
    一、選擇物理+地理+生物的人多不多?實行「3+1+2」模式的可能性很大,這樣的話,物理或者歷史就成為必選的科目了。現在不知道這些地區的選課結果如何,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山東學生的選課數據。在山東省第一批選課數據中,選擇這個組合的人數為36140人,佔比6.78%,排名中等。
  • 新高考,選物理+化學+地理,有怎樣的前景,有哪些專業限制?
    以我們學校為例,這是一所重點高中,有8個物化生班和2個物化地班,物化生班幾乎集中了高一時候各班的前10名,而物化地班,成績稍弱。但是,在高二進行的一次省內多校聯考中,年級前10名,物化地班佔了3個席位,而且第一名和第三名都是物化地班,這也充分證明了我的推斷。物化地為何比物化生要好?首先,從專業選擇上看,物化生和物化地的專業選擇基本相同。
  • 高考新模式「3+2+1」,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中生該如何選科?,動手能力強,文字表達好的學生,學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維跨度大,競爭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學物理的過招,化學、生物要和學物理的比拼,選擇該組合的人要慎重。
  • 濟南高二學生"6選3":選課很糾結 走班不麻煩
    說起女兒「6選3」整個過程中的「輾轉反覆」,市民王楠(化名)感慨地說。王楠的女兒今年在省實驗中學東校區上高二,高一下學期學校曾組織了三次模擬選課,但每次選課,她都陷入糾結,先是選擇了物理、化學和地理,第二次模擬時改成了物理、化學和生物,後來一直猶豫不決,又考慮過選擇物理、生物和地理,最後還是選定了物理、化學和地理這三科。  「物理這一科肯定會選,沒什麼疑問。
  • 臨沂:高二學生正式選課走班 地理學科最受青睞
    作為山東省高考改革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們將面臨全新的高考模式:傳統的文理班將不復存在,而是在語數外3門統考的基礎上,在其他6門學科中(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自主選擇3門學科參加高考。由於選的課程不一樣,這樣就存在了走班情況的出現。經過高中學校前期的多次摸底和模擬選課,新學期開學後,臨沂市的高二學生正式全部啟動選課走班。
  • 女兒今年高一,選的是物化政如何?這些人可選,其它人可能會哭
    盲目性太強了,理性思考不足,憑感性選擇,愛好選擇往往到了高二、高三學段後悔的很多。二、物化政組合的適應人群說心裡話,除去語數外,在其它6門學科當中,物理,化學,生物或地理都屬於理科範疇,歷史和政治屬於純粹文科範疇,感性上我們都覺得理科比較難,當然也比較好找工作,所以,選擇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的人數是比較多的。
  • 優勢科目是語文和英語,其他學科均衡,高一選科該如何選
    高一第二學期面臨選科,很多學生都犯了難。這不,近日有個學生就留言詢問,自己的優勢科目是語文和英語,其他學科均衡,高一選科分班時該如何選科呢?眾所周知,當前有許多省份已經開始執行「3+3」選科模式,高中學生進入高二不再文理分科。
  • 高中生該如何選新高考3+1+2模式
    >那麼面對新高考「3+1+2」該怎樣選科?「3+1+2」各科選考數據以下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高二)的各科選考數據,從整體來看各省選科佔比相對比較均衡,最受歡迎的科目是生物。
  • 物化成績不好,想上理工科,選生物可以嗎?李老師:選生物基本沒用
    物理化學不好想選生物,這是想上理科,但整體成績偏文科的學生喜歡的,所以,一個生物加上歷史,政治或者地理。那麼這樣可以上理工科嗎?李老師告訴你:基本不能。一、選了生物學科為什麼還不能報理工科很多同學和家長覺得理科將來好就業,於是就想讓孩子選擇偏理科的學科。物化生,物化史,物化地,物化政這些組合都是家長們的首選。
  • 高中選課化學,生物和地理,這個怎麼樣?老師:不選物理你是咋想的
    這個組合只能是實行3+3地區的考生可以選擇,因為在實行3+1+2的地區,考生必須選物理或歷史,然後再選擇其他兩個科目。一、最大的缺點不選物理是最大的缺點。因為物理比化學和生物更重要。這裡說的重要不是從學科角度來比較的,而是從專業選擇角度考慮。現在很多高校專業都明確要求必選物理,這樣即使你選擇了化學和生物,有很多必選物理的專業也沒辦法報考的。
  • 高一選課,物理、生物、地理和歷史、生物、地理,哪個組合好?
    高一選課,物理、生物、地理和歷史、生物、地理,哪個組合好?既然成績都差不多,那選物理肯定比選歷史好!選物理和選歷史的差距那是真的大。差距在哪?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我國目前共有12個大學科門類,共開設506種本科專業,其中工學類專業有169種,也就是說這169個專業都是要學習《大學物理》的,而反過來看歷史學類專業只有6種,差距顯顯而易見。如此看來,選擇物理真的比選擇歷史強,選擇了物理,將來大學填志願時對於專業的選擇會更廣些。
  • 高一選科,物理,歷史和地理組合好不好?為什麼?
    選課組合好不好沒有定論,只能說適合每個人實際情況的就是好的,毫無疑問這個組合一定適合某一部分同學。一、這個組合的優點有哪些?這個組合的最大優點就是選擇了物理,其實只要選擇了物理,絕大部分的組合將來報考的專業都在95%以上。這個組合99.3%的專業都可以報考,屬於報考專業覆蓋面最大的組合之一。當然這個組合只能是在實行3+3模式的地區選擇,因為在實行3+1+2地區,物理和歷史是不能同時選擇的。
  • 成績中上遊的高中生,新高考賦分模式下,選地理好還是生物好?
    當前情況下,新高考有兩種模式:「3+3」,三主科+史地政物化生六選三;「3+1+2」,三主科+歷史物理二選一+政地化生四選二。當然這兩種都可以組合出「XX地理生物」這種「易易模式」,但如果非要讓你在地理和生物中選擇一科,應該選哪個?
  • 兒子,新高考選科「物理、地理、生物」,高考志願報什麼專業好?
    兒子,新高考選科「物理、地理、生物」,高考志願報什麼專業好?這是一位家長在自媒體中問我的問題。今天用一篇小文章簡單解答一下。不過也不要緊,具體院校的具體專業,你再查詢全國高校在你們省的選科要求。因為無論是3+3模式,還是3+1+2模式新高考,都存在不同院校對同一專業的選科要求不同的情況。因為,對於專業對選科的要求,是由大學確定給出的,不是教育部、省考試院定的。我這裡主要從選科後的適合專業選擇上說說,不針對具體院校的具體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