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一輪高考改革拉開帷幕,重慶、廣東、河北、湖南、湖北、遼寧、江蘇、福建等8省份開始試點「3+1+2」模式。在新高考模式下,為學生提供了12種選課方案,雖然相比「3+3」模式下的20種方案有所減少,但是12選1也讓很多學生和家長感到頭疼。比如,近日一位家長表示,兒子讀高一,馬上要選科了,但是一直糾結是選擇「物理+生物+地理」還是「歷史+生物+地理」的組合。那麼這兩個組合該怎麼選擇呢?
第一、「物理+生物+地理」組合的優缺點。
優點:
1、偏理科的組合,適合理科思維較好的學生。「物理+生物+地理」中的物理和生物是傳統的理科科目,而地理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所以這個組合是僅次於「物理+化學+生物」和「物理+化學+地理」的偏理科的組合。這個組合對於想學理科但化學不好的同學是個折中方案;而且用理科思維學習地理也會提高地理學習成績,所以這個組合也是偏理科組合中相對比較簡單的組合。
2、容易賦高分。「物理+生物+地理」的組合中,物理是最難的,但是物理是必修課,不會採用賦分制,而生物和地理比化學等科目更簡單,選擇的人數也會更大,那麼在「3+1+2」的賦分制下也更容易得到高分。
3、可報考專業多。大學理工科專業都必學物理,而高中選擇了物理單科就可以報考95%以上的大學專業。根據統計,「物理+生物+地理」的組合大學可報專業大學99%以上的專業,不能報考的專業主要是化學化工類、材料類、醫學技術類等,所以這個組合專業報考範圍是非常寬廣的。
缺點:
這個組合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能報考醫學技術類專業。國內醫學類專門院校或者綜合大學中的醫學院基本都要求考生高中階段必選化學,所以如果要選擇醫學技術類專業,比如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就必選化學,也就是傳統的理科組合。
第二、「歷史+生物+地理」組合的優缺點。
優點:
1、文理結合,但是更偏文科且難度不大的組合。將「物理+生物+地理」中的物理換成了歷史,將一個偏理科的組合變成了一個偏文科的組合,而且不用學習高中最難的物理,整體難度也降低了,也更適合思維偏文科或者成績中等的學生學習。
2、容易賦高分。這兩個組合需要賦分的都是生物和地理兩門科目,也是比較容易得到高賦分的科目。
3、專業專業面比傳統文科「政治+歷史+地理」廣。傳統的「政治+歷史+地理」組合只有52.9%的專業可以選擇,但是「歷史+生物+地理」的組合可選專業達到了77.8%,大範圍擴展了專業的選擇面。
缺點:
「歷史+生物+地理」的組合是偏文科的組合,雖然這個組合的專業選擇面比出傳統文科組合更廣,但是選擇了這個組合也就不能報考對物理和化學要求較高的熱門專業,比如人工智慧專業、通信工程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專業、醫學類專業等。
從專業選擇來說,「物理+生物+地理」的組合無疑更具優勢;但是從學習難度來說,「歷史+生物+地理」的組合肯定更小。但最終的選擇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