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物理生物地理」和「歷史生物地理」怎麼選

2020-12-16 大教育者

2019年,新一輪高考改革拉開帷幕,重慶、廣東、河北、湖南、湖北、遼寧、江蘇、福建等8省份開始試點「3+1+2」模式。在新高考模式下,為學生提供了12種選課方案,雖然相比「3+3」模式下的20種方案有所減少,但是12選1也讓很多學生和家長感到頭疼。比如,近日一位家長表示,兒子讀高一,馬上要選科了,但是一直糾結是選擇「物理+生物+地理」還是「歷史+生物+地理」的組合。那麼這兩個組合該怎麼選擇呢?

第一、「物理+生物+地理」組合的優缺點。

優點:

1、偏理科的組合,適合理科思維較好的學生。「物理+生物+地理」中的物理和生物是傳統的理科科目,而地理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所以這個組合是僅次於「物理+化學+生物」和「物理+化學+地理」的偏理科的組合。這個組合對於想學理科但化學不好的同學是個折中方案;而且用理科思維學習地理也會提高地理學習成績,所以這個組合也是偏理科組合中相對比較簡單的組合。

2、容易賦高分。「物理+生物+地理」的組合中,物理是最難的,但是物理是必修課,不會採用賦分制,而生物和地理比化學等科目更簡單,選擇的人數也會更大,那麼在「3+1+2」的賦分制下也更容易得到高分。

3、可報考專業多。大學理工科專業都必學物理,而高中選擇了物理單科就可以報考95%以上的大學專業。根據統計,「物理+生物+地理」的組合大學可報專業大學99%以上的專業,不能報考的專業主要是化學化工類、材料類、醫學技術類等,所以這個組合專業報考範圍是非常寬廣的。

缺點:

這個組合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能報考醫學技術類專業。國內醫學類專門院校或者綜合大學中的醫學院基本都要求考生高中階段必選化學,所以如果要選擇醫學技術類專業,比如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就必選化學,也就是傳統的理科組合。

第二、「歷史+生物+地理」組合的優缺點。

優點:

1、文理結合,但是更偏文科且難度不大的組合。將「物理+生物+地理」中的物理換成了歷史,將一個偏理科的組合變成了一個偏文科的組合,而且不用學習高中最難的物理,整體難度也降低了,也更適合思維偏文科或者成績中等的學生學習。

2、容易賦高分。這兩個組合需要賦分的都是生物和地理兩門科目,也是比較容易得到高賦分的科目。

3、專業專業面比傳統文科「政治+歷史+地理」廣。傳統的「政治+歷史+地理」組合只有52.9%的專業可以選擇,但是「歷史+生物+地理」的組合可選專業達到了77.8%,大範圍擴展了專業的選擇面。

缺點:

「歷史+生物+地理」的組合是偏文科的組合,雖然這個組合的專業選擇面比出傳統文科組合更廣,但是選擇了這個組合也就不能報考對物理和化學要求較高的熱門專業,比如人工智慧專業、通信工程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專業、醫學類專業等。

從專業選擇來說,「物理+生物+地理」的組合無疑更具優勢;但是從學習難度來說,「歷史+生物+地理」的組合肯定更小。但最終的選擇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相關焦點

  •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擇了物理,選政治和地理可行嗎?
    在多次傳出高考改革的消息後,今年有8個省份正式確定了將採用「3+1+2」模式進行高考改革試點。新的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文理分科模式。根據方案,3是語文、數學、外語為高考的必考科目,2是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作為考試科目,2則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兩門科目作為最後的高考科目。
  • 名師支招新高考選科:政治、地理、生物、化學"4選2"怎麼選?
    江蘇高考新方案「3+1+2」中的「2」,要求高一學生在政治、地理、生物、化學這4門中任選兩門。相關學科的老師一致認為,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4門學科沒有難易之分,高一年級學生要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和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划進行選擇,不要有投機心理。
  • 新高考選擇歷史和生物、地理怎樣?兩點詳細講解這種組合利與弊
    2019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國8個省市進行高考改革,江蘇省在2021年將實行「3+1+2」高考模式,屆時江蘇高考480分將成為歷史,用「3+1+2」高考新模式,滿分750分;對家長和孩子來說,高考改革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考改革後我們得面臨著選科問題!
  • 新高考選了物理、生物、地理,該如何準備?
    有人問,他家孩子新高考選了物理、生物、地理,每次考試都是550分左右,怎樣做才能提高到600分?首先,物理、生物、地理,這個選科的科目是不錯的。物理保證了絕大部分的理工專業,加上生物,基本理工科都能讀了。
  • 兒子,新高考選科「物理、地理、生物」,高考志願報什麼專業好?
    兒子,新高考選科「物理、地理、生物」,高考志願報什麼專業好?這是一位家長在自媒體中問我的問題。今天用一篇小文章簡單解答一下。家長沒有說清楚,是哪個省、市、自治區的考生,所以不能確定是屬於3+3模式,還是3+1+2模式。不過也不要緊,具體院校的具體專業,你再查詢全國高校在你們省的選科要求。因為無論是3+3模式,還是3+1+2模式新高考,都存在不同院校對同一專業的選科要求不同的情況。因為,對於專業對選科的要求,是由大學確定給出的,不是教育部、省考試院定的。
  • 高考3+1+2模式,選擇物化生,還是選擇物理、化學、地理?
    2017年以後,各省對原先的文理分科方案都陸續做了改革,有3+3模式,也有3+1+2模式。3+1+2模式是指語數外三門必考,物理或者歷史必選一門,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信息技術等裡再選2門考。在教授們看來,物化生是最正規的理科學生的科目,因為物理、化學和生物都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學科,都有必要學,不學,人的科學素養就會缺少一塊。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各大學招生選考科目中,學了物化生,大概除了政治方面的專業不能選,其他各個專業都能選。物化生選擇的專業比原先文理分科時,可選的專業還要多很多。
  • 高一選課,物理、生物、地理和歷史、生物、地理,哪個組合好?
    高一選課,物理、生物、地理和歷史、生物、地理,哪個組合好?既然成績都差不多,那選物理肯定比選歷史好!選物理和選歷史的差距那是真的大。差距在哪?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我國目前共有12個大學科門類,共開設506種本科專業,其中工學類專業有169種,也就是說這169個專業都是要學習《大學物理》的,而反過來看歷史學類專業只有6種,差距顯顯而易見。如此看來,選擇物理真的比選擇歷史強,選擇了物理,將來大學填志願時對於專業的選擇會更廣些。
  • 成績中上遊的高中生,新高考賦分模式下,選地理好還是生物好?
    在實施新高考的地區中,生物和地理算是學生們「最願意選的學科」,文理科中這兩個都是相對簡單點,而且這兩個骨子裡就是文理並舉「中性」的那種,擴大志願報考範圍,所以如果在這兩科中只能選一科,對於中上遊的同學那個更划算。
  • 「3+3」的高考模式,歷史+地理+生物有什麼優勢
    在高考改革中,山東是實行的是「3+3」的高考模式,指的是三大傳統主課語數英為必考,剩下的六個科目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歷史中隨意選擇三門科目。組合起來有20個組合。從上面的表格我們可以看出選擇,歷史+地理+生物佔比超過11%。僅次於政史地的16%和物化生的13%。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純文科與純理科佔比居前這個我們可以理解,畢竟習慣了文理分科。但是在誇學科的歷史+地理+生物的人數也不少,學生的選課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所以歷史+地理+生物必然有一定的好處。那麼這樣選擇有什麼好處呢?
  • 孩子高一選科,是選物理化學生物最佳組合好,還是物理化學地理?
    在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物理+化學+生物「最佳」組合好,還是選擇物理+化學+地理「王炸」組合好?從選擇學科我們很清楚知道,兩種選擇都偏向於理科,即是說孩子在未來高考報考專業上很大可能趨向於工科專業,而現在問題是地理與生物這兩門學科成績相差不大,孩子不知道如何選擇?
  • 疫情過後,新高考「3+1+2」選科選物理、生物科目人數會上漲麼?
    而此時,不少家長和教育從事者想到新高考的改革,大家對「物理、化學、生物」3門學科是否應該重視引起大家討論!近年部分省份推出新高考「3+3」模式和「3+1+2」模式,打斷了傳統文理分科模式,未來高中學習更有可能趨向於「3+1+2」模式,面對歷史和物理二選一,很多人選擇了歷史而放棄了物理,選擇政治、化學、生物、地理學科時,更是不少學子放棄了化學和生物,在部分省份高一選科,棄物理、棄化學成了常見現象,主要因為物理、化學這兩門學科基礎知識較多,公式較為複雜,再加上計算比較多
  • 高二選了物理、地理、生物,地生成績不好,該如何提高?
    在3+2+1模式下,估計大量的人會選物理、地理和生物。原因很簡單。3+1+2中的「1」,要麼選物理,要麼選歷史。在教育部給出的專業選考科目指引中的說明,可以說,理工科必須要學物理,部分文科專業也需要物理。
  • 歷史生物地理組合怎麼樣?
    選擇歷史+地理+生物學科這個組合方案,專業領域選擇中可以選報的專業比率為77.8%,屬於中等的的學科組合方案,這個學科組合方案可報考的理工類院校專業領域類別相對較少,可選專業偏文科性。
  • 新高考政策下復讀的挑戰大嗎?新高考3+1+2模式怎麼選科?
    新高考政策下復讀的挑戰大嗎?新高考3+1+2模式怎麼選科?從2021年起,湖南、湖北、河北、遼寧、重慶、江蘇、福建和廣東8個省市將實行新高考改革。高考綜合改革是大勢所趨,無論是「3+3」模式,還是 「3+1+2」模式,大方向是一致的,就是簡單問題複雜化,越來越考驗考生的整體綜合能力和所在學校的綜合實力,此舉將會拉大優秀高中與普通高中的差距,達到強者更強的目的。
  • 高考選科,選歷史+地理+生物三科怎麼樣?有什麼好的專業可選?
    高考3+3學科,一共有20種組合。其中選擇含有物理一科的,可報考專業都在90%以上。選擇含有化學一科的,可報專業都在80%以上,如果選擇歷史、地理、生物,可報專業只有77.8%,可以說選擇專業的比率相對較少,因此不能算是最佳選擇。
  • [廣州日報]2007年高考選地理生物易「吃虧」
    答:明年高考各科目在試卷形式和考試內容上有所變動,如在語文、數學、化學、生物、地理、思想政治、歷史等科目試卷上,會設置「選做題」,由考生選擇答題。這是因為目前高中新課程下,選考同一科目的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選修不同的內容和模塊,因此學習的內容也各不相同,而高考會根據他們選學的不同內容來設置選做題。
  • 高中選哪三科最吃香?地理生物哪個更容易賦分?
    新高考開始後,高中選科成為了無數學生與家長們的一件「頭等大事」。眾所周知,選考科目一般有6門(浙江7門)供學生選擇,可自由組合搭配較多。那麼,高中選哪三科最吃香?地理生物哪個更容易賦分?結合當下各省學生的實際選科情況,這裡給大家推薦三種選科組合。推薦1:物生地物理選科中相對最輕鬆的一種選科組合。在目前各地方新高考選科中,地理和生物都是較為熱門的兩門科目,且主要體現在學科學習不難和賦分佔據一定優勢。因此,選考此組合後,物理一如既往地保證專業豐富性,而生物、地理則可以大大降低整體難度。
  • 福建新高考"3+1+2"模式下,選物理還是選歷史?攻略來了!
    「3+1+2」福建新高考實施方案公布!專家解讀福建新高考方案:選擇性考試科目等級轉換分這樣計算……新高考「3+1+2」模式下選物理還是選歷史?選化學還是選生物?我們從新高考的「3+1+2」說起眾所周知,福建省已經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高一新生開始實施,2021年,他們要參加「3+1+2」新高考。
  • 新高考:「3+1+2」的情況下,選擇歷史地理生物,專業面會很窄?
    新高考:「3+1+2」的情況下,選擇歷史地理生物,專業面會很窄?對於新高考的改革,在去年的時候個別省份已經開始了進行活動,採用的是「3+3」的選考模式,在改革的過程當中的確給大家創造了更多的選擇空間,但是也出現了很多熱門和冷門的問題,隨著不斷的發展,在2019年又確定了新高考的方案,也就是採用「3+1+2」的選考模式進行,這樣既滿足了大家公平自由選擇的方式,又完美的避免了之前「3+3」所出現的問題。
  • 馬上要選課了3+1+2,選了化學和地理,物理歷史如何選擇?
    有網友諮詢:馬上要選課了3+1+2,物理和歷史都還不錯,喜歡歷史,加化學和地理,物理歷史不知道選什麼?根據題主的描述,我建議選物理!理由如下:1、從組合上看,選擇物理有利於孩子的專業發展。新高考為什麼實行「3+1+2」模式,為什麼要把物理和歷史設為必選?這是因為物理是理工科的基礎,而歷史是文史類專業的基礎。到了大學,假如學習理工科專業,沒有物理的基礎,是很難學好的,甚至可以說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