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 "保外就醫"漏洞如何堵上?

2020-09-05 欣聞第一刻

9月3日,新華社《半月談》雜誌披露的一起離奇案件,讓輿論震驚,將其形象地稱為「紙面服刑」。

  

  「紙面服刑」15年

  這起離奇案件的主人公,是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的巴圖孟和。1992年,未滿18歲的他因口角捅死了被害人白某,次年,他被判故意殺人罪,獲刑15年。

  然而判決生效後,進監獄前他就申請了保外就醫,直到2007年辦理「刑滿釋放證明書」,中間一天牢都沒坐過。接下來,巴圖孟和搖身一變,成為當地的會計、當選村主任、矇混入黨,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

  

  直到2017年,他因為在擔任村主任期間涉嫌貪汙犯罪,被陳巴爾虎旗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2018年,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但法院注意到他此前所犯故意殺人罪並未服刑,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5年。

  誰該負責?

  報導發出同一天,案件發生地--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政法委透露,已經聯合公檢法三方、紀委監委以及陳巴爾虎旗有關單位 就該事件展開調查。工作人員表示,故意殺人案卻沒有服刑的問題,在2018年判決貪汙案時就加以考慮了,但對於當事人為何能成功辦理保外就醫、並持續這一狀態15年等細節問題,當地正在調查中。

  在特約評論員白宇看來,僅補上刑期並不足以體現公平正義,當年在醫療鑑定、公安機關審批等流程上均存在疑點,事件發展到現在,每一個環節上的相關負責人都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多年來,被害人白某的母親韓傑一直四處奔波、反映巴圖孟和的情況。她透露,紀檢監察部門已經對一些責任人立案調查,但當年的保外就醫手續等關鍵證據「不翼而飛」,追責工作難以深入推進。

  如何堵住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保外就醫」屢屢被一些罪犯利用,出現了「一保到底」或「保而不醫」等現象。

  去年引發輿論關注的「孫小果」涉黑案,孫小果父母就是在其第一次犯案後,通過偽造病歷幫助其非法保外就醫。正是在這一期間,孫小果又接連犯下了強姦罪、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等罪行。

  近年來,各地特紛紛開展行動堵住這一漏洞,2015~2017年,江蘇省內法院就駁回了超六成的保外就醫申請。

  

  白宇表示,隨著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目前此類新案發生的概率很小,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應該更多關注那些舊案,主動去尋找、發現有無疑點,執法機關要跟蹤保外就醫人員的健康情況,一旦符合要求就應該及時重新收監。

  同時,要抓出那些假「保外就醫」案背後的保護傘,這些保護傘可能仍然在某些案件中發揮著惡性的作用,因此要堵住這一漏洞打掉保護傘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 "保外就醫"漏洞如何堵上?
    她透露,紀檢監察部門已經對一些責任人立案調查,但當年的保外就醫手續等關鍵證據「不翼而飛」,追責工作難以深入推進。  如何堵住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保外就醫」屢屢被一些罪犯利用,出現了「一保到底」或「保而不醫」等現象。  去年引發輿論關注的「孫小果」涉黑案,孫小果父母就是在其第一次犯案後,通過偽造病歷幫助其非法保外就醫。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保外就醫」的漏洞該如何堵上?
    1992年,未滿18歲的他因口角捅死了被害人白某,次年,他被判故意殺人罪,獲刑15年。然而判決生效後,進監獄前他就申請了保外就醫,直到2007年辦理「刑滿釋放證明書」,中間一天牢都沒坐過。接下來,巴圖孟和搖身一變,成為當地的會計、當選村主任、矇混入黨,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
  • 殺人犯紙上服刑15年,「保外就醫」的漏洞必須堵上
    15年。但因家人為其辦理了保外就醫,巴圖孟和一天監獄都沒進過。在當年案發後15年整,其與母親再次來到看守所,僅提供了一份當年的判決書,看守所的一名內勤人員,為其開具了刑滿釋放證明書,並加蓋公章,順利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
  • 保外就醫造成「紙面服刑」頻現,應如何堵住監獄管理漏洞?
    案情:巴圖孟和「紙上服刑15年」引發的熱議還未散,又一起類似事件上了熱搜。王某因犯故意殺人罪,本應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一監獄服刑,但他卻在獄外活動長達7年,旅遊、工作、結婚、生子,一樣不落。8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定,5名獄醫不同程度參與了對王某6次保外就醫、1次暫予監外執行的病情鑑定造假,使未達到病情危重程度的服刑犯王某僅「紙面服刑」,五人分別以玩忽職守罪、濫用職權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至5年6個月不等。
  • 內蒙古官方回應「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法委了解到,殺人犯巴圖孟和「紙面服刑」15年怪事經《半月談》報導後,9月4日由自治區黨委政法委牽頭,聯合自治區紀委監委、法院、檢察、公安、司法、監獄等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已抵達呼倫貝爾市開展工作。
  • 面對「紙面服刑」事件,如何抑制違規「保外就醫」現象的發生?
    就醫後,他的母親、姑父就為其辦理了保外就醫手續,並成為擔保人。憑著這份手續,巴圖孟和不僅連監獄的門都沒進過,於1993年直接從看守所「重獲自由」,並且於2006年紙面「服」完刑後,搖身變「村官」甚至入黨,當選旗人大代表。 事件2:罪犯王某因犯故意殺人罪於2005年12月12日被呼和浩特中院判處死緩,2006年4月14日投入呼和浩特第一監獄服刑。
  • 保外就醫?紙面服刑?
    如今,身份識別技術完善,像張五哥那樣「頂包服刑」是不可能,但司法腐敗有了新形式,「保外就醫」、「紙面服刑」最具代表性。這不,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年8月24日公布的二審裁定書顯示,5名獄醫不同程度參與了對一名服刑人員6次保外就醫、1次暫予監外執行的病情鑑定造假,使未達到病情危重程度的罪犯「紙面服刑7年」。
  • 馬上評丨殺人犯紙上服刑15年,誰讓保外就醫「一保到底」
    澎湃特約評論員 龍之朱據半月談披露,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的巴圖孟和因犯故意殺人罪,於1993年被判有期徒刑15年。然而,因家人為其辦理了保外就醫,巴圖孟和一天監獄都沒進過。刑期結束後,還順利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更「神」的是,他還先後入黨、當選嘎查達(村主任)和旗人大代表。
  • 聚焦:保外就醫別成逃避服刑的「幫兇」
    新聞——據近日新華社等多家媒體報導,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此前被判刑,卻憑藉保外就醫「紙面服刑15年」,一天牢都沒坐,並先後入黨、當選村主任,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直到2017年因犯貪汙罪再次獲刑,有關部門才對其此前的案件進行了糾正。
  • 殺人犯違法保外就醫「紙面服刑」7年,5名獄醫獲刑
    因犯故意殺人罪本應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一監獄服刑的王某,卻在獄外活動長達7年時間,旅遊、工作、結婚、生子,樣樣都沒有落下。王某逍遙法外的原因,與新華社《半月談》9月3日曝光的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紙面服刑」15年相似,都通過了「保外就醫」這一方式。
  • 「紙面」服刑15年,誰「放」殺人犯回家?
    來源:長城網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馬滌明「半月談」9月3日消息,1992年,內蒙古陳巴爾虎旗人巴圖孟和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但卻連一天監獄都沒進過,並且「出獄」後入黨、當選嘎查達(註:嘎查達即村主任)、當選旗人大代表。直到2017年,有關部門對該案進行糾正,這名罪犯才為當年的行為付出代價。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誰在玩弄司法?
    然而,法院判決後,巴圖孟和連監獄門都沒進過,直接以「全身水腫、尿血」為由前往醫院檢查,辦理了保外就醫手續,從此 「重獲自由」。《罪犯保外就醫執行辦法》規定,「依據罪犯的病情,可以一次批准決定保外就醫時間半年至一年。」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補刑遠非正義終點
    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刑15年,罪犯卻連一天監獄都沒進過。在「紙面服刑」15年後,其先後入黨、當選嘎查達(村主任),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直至因職務犯罪問題東窗事發,這一「紙面服刑」案才真正浮出水面。顯然,這並非什麼勵志「故事」,而是潛藏著一連串「事故」。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還當了村官,內蒙古政法最新回應
    / 此前報導 /獲刑15年,殺人犯一天牢也沒坐,還當了村官……日前,有媒體報導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被判刑15年卻一天牢都沒坐,引發關注,大家也因此聽到了一個新詞叫「紙面服刑」。總臺央廣記者譚朕獨家採訪從案發就跟進此案件的辦案人員,還原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重新收監經過。他說,多年來,韓傑老太太一直在向相關部門反映問題,她推動了巴圖孟和的收監,而巴圖孟和的貪汙問題是入監後查出,並不是外界所說的因職務犯罪案發牽扯出未服刑舊案。
  • 又現「紙面服刑」 殺人犯違法保外就醫5名獄醫獲刑
    因犯故意殺人罪本應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一監獄服刑的王某,卻在獄外活動長達7年時間,旅遊、工作、結婚、生子,樣樣都沒有落下。王某逍遙法外的原因,與新華社《半月談》9月3日曝光的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紙面服刑」15年相似,都通過了「保外就醫」這一方式。8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的二審裁定書顯示,5名獄醫不同程度參與了對王某6次保外就醫、1次暫予監外執行的病情鑑定造假,使未達到病情危重程度的服刑犯王某,僅「紙面服刑」。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還當了村官……官方最新回應
    / 此前報導 /獲刑15年,殺人犯一天牢也沒坐,還當了村官……日前,有媒體報導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被判刑15年卻一天牢都沒坐,引發關注,大家也因此聽到了一個新詞叫「紙面服刑」。在2017年,巴圖孟和被收監,將服刑15年。總臺央廣記者譚朕獨家採訪從案發就跟進此案件的辦案人員,還原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重新收監經過。他說,多年來,韓傑老太太一直在向相關部門反映問題,她推動了巴圖孟和的收監,而巴圖孟和的貪汙問題是入監後查出,並不是外界所說的因職務犯罪案發牽扯出未服刑舊案。
  • 「紙面服刑」又一例!內蒙古殺人犯獲刑15年,違規保外就醫7年,5獄醫獲刑
    原標題:殺人犯「紙面服刑」7年,5名獄醫獲刑因犯故意殺人罪本應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一監獄服刑的王某,卻在獄外活動長達7年時間,旅遊、工作、結婚、生子,樣樣都沒有落下。王某逍遙法外的原因,與新華社《半月談》9月3日曝光的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紙面服刑」15年相似,都通過了「保外就醫」這一方式。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後,當了村官
    就醫後,他的母親、姑父就為其辦理了保外就醫手續,並成為擔保人。據多名當事人回憶,這份手續上,有數名當地時任政法機關主要負責人的籤字。憑著這份手續,巴圖孟和連監獄的門都沒進過,便於1993年直接從看守所「重獲自由」。
  • 快評丨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補刑遠非正義終點
    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刑15年,罪犯卻連一天監獄都沒進過。在「紙面服刑」15年後,其先後入黨、當選嘎查達(村主任),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直至因職務犯罪問題東窗事發,這一「紙面服刑」案才真正浮出水面。顯然,這並非什麼勵志「故事」,而是潛藏著一連串「事故」。
  • 又一起「紙面服刑」!安徽殺人犯獲刑12年,蹊蹺保外就醫未坐一天牢
    按照正常程序,在法院判決後,王某應從被羈押的休寧縣看守所,投送至安徽省九成監獄服刑。但事實如何呢? 記者核實發現,九成監獄的確沒有王某的收監記錄。 根據安徽省監獄管理局2003年8月出具的一份查詢結果顯示,王某在終審判決後,因腎積水被當地法院批准保外就醫,未向監獄投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