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外就醫造成「紙面服刑」頻現,應如何堵住監獄管理漏洞?

2020-09-09 危機公關專家

【國諮點案】

坐標:內蒙古自治區。

案情:巴圖孟和「紙上服刑15年」引發的熱議還未散,又一起類似事件上了熱搜。王某因犯故意殺人罪,本應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一監獄服刑,但他卻在獄外活動長達7年,旅遊、工作、結婚、生子,一樣不落。8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定,5名獄醫不同程度參與了對王某6次保外就醫、1次暫予監外執行的病情鑑定造假,使未達到病情危重程度的服刑犯王某僅「紙面服刑」,五人分別以玩忽職守罪、濫用職權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至5年6個月不等。

目前,各地監獄辦理保外就醫的依據,主要是司法部、最高檢、公安部聯合發布的《罪犯保外就醫執行辦法》,及《罪犯保外就醫疾病傷殘範圍》。這些規定對刑訴法條款作了進一步細化,明確「罪行嚴重,民憤很大」等三種情形不允許保外就醫。但遺憾的是,違規保外就醫仍不時發生。

信源:《澎湃新聞》

【國諮解案-名律說法】1993年6月9日,內蒙古呼倫貝爾中級人民法院對巴圖孟和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

然而,據被害人白永春的母親韓傑舉報,巴圖孟和一天牢都沒坐過。

就這樣,一天牢都沒做過的巴圖孟和,在紙面上「服」完了十五年有期徒刑。

公安局查明,巴圖孟和在看守所一共羈押了501天,呼倫貝爾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後,下達了執行通知書,他又在看守所待了一個月,經過保外就醫手續離開看守所,從此再沒服過刑。

由於韓傑的舉報信,公安機關認定把圖孟和違法出獄,後將其依法收監歸案。

然而,人們不禁要問,憑什麼巴圖孟和可以在提出保外就醫申請後就可以逍遙法外,免受牢獄之苦,是什麼人在後面支持著他?

更讓人錯愕的還在後面。

巴圖孟和出獄後開啟了開掛般的人生。他通過關係,先後當上村主任直到人大代表,從本該接受懲罰的15年變成了風光無限的27年。

從殺人犯一躍成為村長,巴圖孟和的經歷讓人震驚。在陳巴爾虎旗人民法院2018年的一份刑事判決書中,我們發現巴圖孟和因犯貪汙罪,被判處3年有期徒刑。

資深律師王洋

【國諮出招】

如今,巴圖孟和終於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代價,但對被害人家屬來說,事情遠沒有結束。

多年來,韓傑一直為白永春討說法,希望有關機關徹查巴圖孟和紙面服刑的原因。還一分公道給死去的兒子,也撫慰自己受到嚴重傷害的心靈。

目前,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已經牽頭,成立工作專班,重新核查該案。

對此,我們希望核查機關從這些方面入手。

第一,解決當年保外就醫程序為何可以做到「一次開具,終生有效」的疑問。要對當年相關人員展開追查,嚴肅處理責任人。第二,從這次時間,希望對於以後保外就醫的罪犯,應當加強獄外跟蹤管理,嚴密監控其離開監所之後的全部動態,發生法律規定的條件時,應當及時收監。第三、「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發放的標準應當得到嚴格界定和落實。本案中,巴圖孟和沒有服刑,卻順利拿到了刑滿釋放證明書。這一現象如果不杜絕,法律將失去本來的尊嚴。

正義之所以叫正義,是因為它從來不會放過一個壞人,也從不會讓一個好人蒙受冤屈。而法律的天平只有這樣擺放,人們對法律的堅守才會有意義。

希望相關政法部門查清問題,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給民眾一個滿意的交代。

相關焦點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 "保外就醫"漏洞如何堵上?
    她透露,紀檢監察部門已經對一些責任人立案調查,但當年的保外就醫手續等關鍵證據「不翼而飛」,追責工作難以深入推進。  如何堵住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保外就醫」屢屢被一些罪犯利用,出現了「一保到底」或「保而不醫」等現象。  去年引發輿論關注的「孫小果」涉黑案,孫小果父母就是在其第一次犯案後,通過偽造病歷幫助其非法保外就醫。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 "保外就醫"漏洞如何堵上?
    9月3日,新華社《半月談》雜誌披露的一起離奇案件,讓輿論震驚,將其形象地稱為「紙面服刑」。  然而判決生效後,進監獄前他就申請了保外就醫,直到2007年辦理「刑滿釋放證明書」,中間一天牢都沒坐過。接下來,巴圖孟和搖身一變,成為當地的會計、當選村主任、矇混入黨,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保外就醫」的漏洞該如何堵上?
    9月3日,新華社《半月談》雜誌披露的一起離奇案件,讓輿論震驚,將其形象地稱為「紙面服刑」。然而判決生效後,進監獄前他就申請了保外就醫,直到2007年辦理「刑滿釋放證明書」,中間一天牢都沒坐過。接下來,巴圖孟和搖身一變,成為當地的會計、當選村主任、矇混入黨,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
  • 面對「紙面服刑」事件,如何抑制違規「保外就醫」現象的發生?
    因王某病情嚴重,需做心臟支架手術,2011年4月29日經自治區監獄管理局批准保外就醫(急保)6個月。此後,王某6次獲得保外就醫和1次暫予監外執行,活動在監獄外的時間長達7年。在此期間,王某得以外出旅遊、工作、結婚生子。
  • 馬上評丨「紙面服刑」頻現,該堵住保外就醫的漏洞了
    澎湃特約評論員 柳宇霆巴圖孟和「紙上服刑15年」引發的熱議還未散,又一起類似事件上了熱搜。王某因犯故意殺人罪,本應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一監獄服刑,但他卻在獄外活動長達7年,旅遊、工作、結婚、生子,一樣不落。
  • 殺人犯紙上服刑15年,「保外就醫」的漏洞必須堵上
    巴圖孟和身上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會引發人們諸多的不解與疑問,逐一梳理不難發現,「保外就醫」環節的漏洞,是最原始、直接,也最可怕之處。巴圖孟和被保外就醫,並非發生在監獄,而是伴隨著法院的生效判決,在其未進監獄前,就辦理了保外就醫的一系列相關手續。
  • 又見「紙面服刑」,該堵住保外就醫的漏洞了
    巴圖孟和「紙上服刑15年」引發的熱議還未散,又一起類似事件上了熱搜。王某因犯故意殺人罪,本應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一監獄服刑,但他卻在獄外活動長達7年,旅遊、工作、結婚、生子,一樣不落。8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定,5名獄醫不同程度參與了對王某6次保外就醫、1次暫予監外執行的病情鑑定造假,使未達到病情危重程度的服刑犯王某僅「紙面服刑」,五人分別以玩忽職守罪、濫用職權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至5年6個月不等(此前報導)。保外就醫,本是一項溫情的監外執行制度。
  • 又現「紙面服刑」 殺人犯違法保外就醫5名獄醫獲刑
    因犯故意殺人罪本應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一監獄服刑的王某,卻在獄外活動長達7年時間,旅遊、工作、結婚、生子,樣樣都沒有落下。王某逍遙法外的原因,與新華社《半月談》9月3日曝光的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紙面服刑」15年相似,都通過了「保外就醫」這一方式。8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的二審裁定書顯示,5名獄醫不同程度參與了對王某6次保外就醫、1次暫予監外執行的病情鑑定造假,使未達到病情危重程度的服刑犯王某,僅「紙面服刑」。
  • 保外就醫需要什麼條件?這些「紙面服刑」的案例到底算不算違法保外...
    【保外就醫條件】一些利用保外就醫實則「紙面服刑」的案件比比皆是!到底算不算違法保外就醫?什麼是保外就醫?所謂保外就醫,是指被判處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因患有嚴重疾病,經有關機關批准取保在監外醫治。保外就醫是監外執行的一種。
  • 又現「紙面服刑」!內蒙古一殺人犯違法保外就醫,5名獄醫獲刑
    一個因謀殺而被判刑的罪犯實際上可以在紙面服刑。在判決到期後,在正常情況下,判決生效後,被告進入監獄服刑,但王某在外面逍遙法外。王某因故意殺人罪本應該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的第一監獄裡面服刑,但是居然他已經在監獄外生活了7年時間,去旅行、去上班、甚至結婚生子一個不落,都不耽誤。
  • 內蒙古頻發「紙面服刑」案,5名獄醫參與非法保外就醫獲罪
    保外就醫鑑定資質有待完善近期,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紙上服刑15年」的熱議未散,呼和浩特王某在獄外活動7年的新聞又一次引起輿論反響。實際上,非法保外就醫是監獄系統的沉痾頑疾,成為部分罪犯逃避刑罰的「綠色通道」,長期未得到妥善解決。曾有5年執行檢察官、監督保外就醫經驗的國浩律師(天津)事務所張永泉告訴「醫學界」,「這裡面水很深,違法保外就醫本質上是由醫學知識鴻溝導致的,它給了罪犯上下其手的空間。」
  • 內蒙再現"紙面服刑"風波:書記丈夫槍殺老總情敵,被判死緩後連續減刑保外就醫
    10月11日,據澎湃新聞報導,今年9月,中紀委網站發布的信息顯示,內蒙古紀檢監察機關對王韻虹"紙面服刑"展開調查後,發現莊永華被判處死緩後,通過3次減刑至12年6個月,被羈押八年後,通過非法手段獲保外就醫,逍遙法外長達6年之久。
  • 多所監獄倒查20年紙面服刑:保外就醫均有獄警等參與
    除「郭文思減刑案」外,因王韻虹「紙面服刑」7年案件,截至今年8月,內蒙古自治區監獄管理局、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檢察機關、公安機關、人民醫院等26個單位的65名公職人員已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監外執行的核心環節在於醫療鑑定,醫生出具相應的病情鑑定文書是重要一環。
  • 又現「紙面服刑」,殺人犯違法保外就醫7年,呼和浩特5名獄醫獲刑
    因犯故意殺人罪本應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一監獄服刑的王某,卻在獄外活動長達7年時間,旅遊、工作、結婚、生子,樣樣都沒有落下。王某逍遙法外的原因,與新華社《半月談》9月3日曝光的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紙面服刑」15年相似,都通過了「保外就醫」這一方式。
  • 殺人犯違法保外就醫「紙面服刑」7年,5名獄醫獲刑
    因犯故意殺人罪本應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一監獄服刑的王某,卻在獄外活動長達7年時間,旅遊、工作、結婚、生子,樣樣都沒有落下。王某逍遙法外的原因,與新華社《半月談》9月3日曝光的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紙面服刑」15年相似,都通過了「保外就醫」這一方式。
  • 聚焦:保外就醫別成逃避服刑的「幫兇」
    新聞——據近日新華社等多家媒體報導,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此前被判刑,卻憑藉保外就醫「紙面服刑15年」,一天牢都沒坐,並先後入黨、當選村主任,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直到2017年因犯貪汙罪再次獲刑,有關部門才對其此前的案件進行了糾正。
  • 內蒙古又現紙面服刑案:一殺人犯違法保外就醫7年,5獄醫獲刑
    因犯故意殺人罪本應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一監獄服刑的王某,卻在獄外活動長達7年時間,旅遊、工作、結婚、生子,樣樣都沒有落下。王某逍遙法外的原因,與新華社《半月談》9月3日曝光的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紙面服刑」15年相似,都通過了「保外就醫」這一方式。
  • 一起「紙面服刑」案件65人被處分,多少環節失守?
    ,於2005年12月12日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2008年6月30日被減為無期徒刑,後又被減為有期徒刑15年,刑期至2026年3月10日;2011年4月,王韻虹因患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被批准保外就醫6個月;6個月期滿後,由內蒙古自治區監獄管理局批准,辦理6次保外就醫手續、1次暫予監外執行,致使其在獄外活動長達7年。
  • 保外就醫?紙面服刑?
    如今,身份識別技術完善,像張五哥那樣「頂包服刑」是不可能,但司法腐敗有了新形式,「保外就醫」、「紙面服刑」最具代表性。這不,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年8月24日公布的二審裁定書顯示,5名獄醫不同程度參與了對一名服刑人員6次保外就醫、1次暫予監外執行的病情鑑定造假,使未達到病情危重程度的罪犯「紙面服刑7年」。
  • 內蒙古一殺人犯違法保外就醫「紙面服刑」7年,5名獄醫獲刑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譚君因犯故意殺人罪本應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一監獄服刑的王某,卻在獄外活動長達7年時間,旅遊、工作、結婚、生子,樣樣都沒有落下。王某逍遙法外的原因,與新華社《半月談》9月3日曝光的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紙面服刑」15年相似,都通過了「保外就醫」這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