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考拉科技館 排版 | 考拉科技館
原創文章,禁止搬運,違者必究!
晶片,是當今中國最大的「心病」。
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晶片的自給率僅有15%,光進口晶片,中國每年就要花掉3000億美元。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近年來國家頻頻出資,對中國半導體企業進行扶持,而最近的一次扶持,就發生在今年7月。
據國內媒體報導,為了建設「東方芯港」,構建全品類及全產業鏈的集成電路綜合產業基地,不久前國家向上海新片區晶片製造項目投資了1600億。
或許有人還不清楚,上海是我國明星半導體企業的集結地,像華為海思半導體、紫光展銳等中國知名半導體企業,均位於上海。
有海外媒體曾這樣評價上海,如果中國能孵化出國際頂尖半導體企業,那麼其孵化地,必定是在上海。
中國在兩個晶片領域取得突破
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中國芯的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特別是近一兩年,由於美國不斷加大對中國企業的晶片封鎖,很多中國半導體企業都產生了強烈的緊迫感,並開始加大對晶片方面的研究力度。
而在美國的「鞭策下」,近期「中國芯」相繼傳來打破歐美壟斷的好消息!
7月9日,據中工網報導,國內的威科賽樂公司成功研發出中國首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3D感測VCSEL晶片。據悉,此前在VCSEL晶片領域的核心技術一直掌握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手中,中國如果想擁有這類晶片,就必須花高價向歐美國家採購。
而現在,隨著威科賽樂公司成功研發出國內首顆VCSEL晶片,標誌著中國已經打破歐美技術壟斷,在半導體領域更進一步!
除了在VCSEL晶片領域取得突破,打破歐美壟斷外,中國在毫米波晶片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介紹,南京網絡通訊與紫金山實驗室已經成功研製出CMOS毫米波晶片。
跟VCSEL晶片類似,此前在毫米波晶片領域,中國的技術也是幾乎為零,想使用毫米波晶片,就必須花高價向西方購買,重點是有時候還買不到,而現在,在我國科學家的努力下,中國終於打破歐美壟斷,可以生產毫米波晶片了,這是一個重磅好消息!
中國光刻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雖然中國分別在VCSEL晶片領域、毫米波晶片領域取得突破,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因為在晶片的生產環節,中國還是處於落後。
當下的中國能自產的光刻機為90nm,而世界的光刻機發展已經來到7nm甚至是5nm,毫無疑問,在光刻機方面,中國差世界太多了。
不過,我們也沒必要太過消極,本月(7月),中科院傳來一個好消息,中科院科學家已經成功開發出新型的5nm雷射光刻技術,打破了荷蘭ASML公司所說的7nm以下的晶片工藝都需要EUV光刻機的言論。
有權威專家指出:在5nm雷射光刻技術出現後,中國的光刻機將有望突破5nm!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光刻機的最大難點,就是找到合適的光刻方案,當初荷蘭的ASML公司為了找到最佳的光刻方案,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後找到紫外光,然後才一舉研發出最頂尖的EUV光刻機。
而現在,中國找到了雷射光刻方案,這意味著,中國已經成功踏出了研製出5nm光刻機的第一步,如果後續能夠繼續取得突破,那麼中國的光刻機確實有望突破5nm。
總結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說過這樣一番話: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就像一根鞭子,在不斷鞭策華為前進,並幫我們找到不足,讓我們變得更好,我真的要感謝川普。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美國對華為的打壓,何止是對華為起到積極作用,川普的打壓,對整個中國科技企業,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如果川普沒有打壓中國科技企業,或許一些中國科技企業還在做著科技無國界的美夢,不思進取呢,大家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科技自媒體撰稿人,只聊科技,關注我,了解更多科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