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天才槍手》的都知道本片利用又快又準的剪輯,使電影節奏飛速但卻穩定地向前推進。同時還通過給時間特寫、老師腳步聲、塗答題卡等剪輯進來的特寫、場景,搭配「得體」的BGM,分分鐘狠狠地攥住觀眾的心,讓觀眾放佛身臨其境地置身在考場內與主角同呼吸、共命運,生怕監考老師走到你的身邊。
此外電影的構圖十分巧妙,片中有很多鏡頭,比如:剛一開頭照著小琳的多面鏡、小琳和班克一起報名STIC時兩人以一種「隔壁」的構鏡而坐、還有兩人藏好手機後從廁所出來時的那一鏡頭等等,許多畫面構圖都精良考究。
影片最後的結局肯定是由於某些因素被政治正確了,但是就算是被政治明確也要講一個合理性,我個人覺得沒有有力的劇情能夠撐起女主最後的白化,雖然有人說是由於班克在STIC的「犧牲」讓女主迷途知返,但是這一點並不是很有力。也正是這一點,讓本片還不能像《摔跤吧!爸爸》一樣,達到一個超神的效果。
雖然本片在劇情表面上有這個槽點,但是往深了看劇情,我們會發現這部影片的內核其實有像韓國電影那樣的諷刺性,比如小琳在學校第一次被發現作弊時和校長爭吵的那些話,完全可以透露出影片諷刺的學校亂收錢的現象,她幫助同學作弊的同時不僅是在謀利,還是在與教育體系抗衡,所以女主也是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與亞洲大部分國家的這種「學習是為了考試」的教育制度而抗衡。
再比如裡面的貧富差距;最讓人可惜的是班克的黑化,我被班克圈粉了,所以我到現在還耿耿於懷班克黑化了之後又被無情拋棄,也被學校開除了,那以後怎麼辦呢?誰會在乎他的前途呢?心疼……或許班克就是人們常說的,也許我們最後都會成長為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的那種人。
另外大家覺不覺得琳在後期有點喜歡班克了?因為我感覺琳刪她和班克的照片時,還有一種淡淡的情愫在裡面,雖說不管刪什麼照片肯定都是不捨得,但是我個人感覺琳有愛慕的那種不舍。還有就是琳從雪梨回來在機場遇見父親時,父親問她「男朋友呢?」時,琳的表現。另外還有最後班克跟女主提出繼續幹下去時,女主在勸說班克前摸了他的手一下。所以我感覺這些細節可能是要表明出琳已經喜歡上了班克,就是不知道我自己的猜想對不對。
最後對於片中的作弊,我說一下個人的一些想法:首先,琳給格蕾絲傳橡皮答案那一處,本來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直接轉身給格蕾絲橡皮就可以,沒必要用鞋傳過去這麼多此一舉;然後,手勢比答案這一招不一定行得通,我以前作弊的時候就曾經用手勢比過答案,但是老師經常會懷疑,所以並不靠譜,雖然可能是為了給琳最後記憶答案埋下伏筆,但是可以利用別的劇情來講述琳用鋼琴手勢記住答案;最後,也就全片高潮部分的作弊,還算是靠譜了,不愧是真實事件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