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聖手」經常手麻?這個病可能會導致肌肉萎縮,萬萬不可忽視!

2020-12-20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苗 通訊員 王蕊 胡梟峰

你們有沒有過這種經歷:同伴之間非常開心地玩鬧,不小心手肘撞到了牆壁,哇靠,那手麻的感覺要上天;又或者趴在桌上美美地睡一覺,醒來卻發現手麻到沒有感覺……

當然了,這些手麻通過自己的緩解還是可以恢復的。但是有些手麻,就沒那麼友好了,它們可能是疾病的信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天天與滑鼠鍵盤為伍,她手麻到需要手術解決

昨天是周琪(化名)術後複查的日子,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手外科副主任醫師石海飛的診間,她當著醫生的面上演了一出無實物的彈琴表演,「醫生你看,手術效果很好,下次給你看我真正彈鋼琴的視頻。」

今年30歲的周琪工作已經快5年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她就偶爾感到自己的右手會發麻,尤其是小手指和無名指以及其對應的一側手掌,發麻的感覺異常明顯,但每次稍作休息之後情況就有所緩解,她便沒有放在心上,想著可能是連續工作時間長,沒有活動的關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但今年春節後,右手發麻的頻率越來越高,還偶爾會有刺痛感,需要伸直手臂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緩過來。直到5月份,周琪發現自己扣紐扣也不利索了,吃飯連筷子都拿不動了,嚇得趕緊來到浙大一院就診。「醫生,我的手是不是廢了?我是不是要癱瘓了?」情緒激動的她,在路上就「腦補」了很多結果。

手指發麻、無力不適,周琪的症狀讓石海飛聯想到了神經損傷,「她說她是杭州一家單位的辦公室文員,每天都跟電腦、鍵盤、滑鼠打交道,午休時也喜歡枕著雙手趴在桌子上睡覺,而這些經常性曲肘動作都會壓迫到尺神經,影響手的功能」。經過肌電圖等一系列檢查,周琪被確診為「肘管症候群」,並且由於神經卡壓嚴重,她右手小指側的小魚際肌也已經有了萎縮的現象,必須要通過微創手術進行治療。

經過術前檢查和準備,醫生從周琪右手肘關節內側切開一個小口,將尺神經從肘管中解放出來並往前移,這樣就能保證以後曲肘時尺神經不再受壓迫,症狀也就消失了。這才有了前面複查時的一幕。

手上的「麻筋」得保護好,有這些習慣的人千萬注意

石海飛介紹,尺神經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麻筋」,是手臂上三條主要的神經之一,它從頸椎出發,經過肘關節,貼著手臂內側向下,一路延伸到我們的無名指和小手指。小手指及靠近其半側的無名指(通俗地稱為「一指半」),以及對應的手掌區域的感覺和運動功能都是由尺神經控制的。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意義巨大,我們手指的精細運動,如扣紐扣、拿筷子、拿筆等動作的實現,都離不開尺神經的功勞。

經常性的曲肘等動作會造成尺神經卡壓,導致「肘管症候群」,影響手指和手掌功能。當尺神經的感覺功能受影響,會有手指或手掌麻木的症狀,而當其運動功能也受影響時,則會出現手指或肌肉無力等現象,如果長時間影響,極易引起肌肉萎縮,嚴重的甚至會造成不可逆的後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尺神經的損傷,既有可能是意外,如意外的手外傷,或者不小心撞到手肘部位等,在浙大一院手外科門診中,這樣的患者也較為多見。

2、另一方面,不正確的動作或習慣,也造成尺神經卡壓。比如長時間使用鍵盤、滑鼠,長時間託腮等曲肘動作,或者趴在桌子上睡覺等,也有人因為連續多天打麻將而出現肘管症候群送醫治療,辦公室職員、外科醫生等都是高危人群。

也有人要提出疑問了,我也喜歡趴在桌子上休息,那就一定會造成尺神經損傷嗎?如何區別呢?

其實,大多數人如果伏案休息後感到手麻,多是由於血液循環不暢引起的,通常甩甩手,幾分鐘後就會緩解,但如果你發現自己小手指、無名指經常性發麻,就一定要引起警惕,很可能是神經受損的表現,必須要儘快就醫。

手麻還要當心這種病!

說到了肘管症候群,就不能不提到另一種也會造成手麻的疾病——腕管症候群。

人的每隻手都有一根腕管,它就像裝有電線、光纜、天然氣、排水等管道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一樣,裡面有9條肌腱和1條正中神經,正中神經的抗壓能力要遠低於肌腱,因此當正中神經受到卡壓,就出現腕管症候群。

它的主要表現是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的半側(通俗稱為「三指半」)以及對應部分的手掌反覆麻木、無力不適、有刺痛感,有些人還會在夜間被麻醒,嚴重者會出現肌肉萎縮。正中神經控制大拇指的運動,正中神經受損有可能影響大拇指功能,導致「猿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腕管症候群除了是由於感染、炎症等生理性病因引起外,還和一些日常習慣緊密相連,比如搬運工、清潔工等經常反覆彎曲腕部的職業,或者經常性使用滑鼠的人。

除了治療,腕管症候群和肘管症候群關鍵在於日常預防和早發現、早治療。

壹:休息。如果你重複進行一項活動,不管是打字、使用滑鼠還是其他什麼,建議每10至15分鐘短暫地停一下,讓手肘和手腕得到休息,在此期間,可以拉伸、鍛鍊這兩個部位。

貳: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勢。調整座椅高度,使前臂保持和鍵盤一樣高的水平,在使用鍵盤時不應該有向外擴、向下垂等感覺,讓手肘和手腕都處於一個相對放鬆的狀態。

叄:時刻保持警惕。一旦出現手指部位的麻木、不適,並且是經常性、持續性的感覺,一定不要輕易忽視,要儘快要醫院就診,進行專業的判斷和排除。

相關焦點

  • 手麻、無力、肌肉萎縮?可能是腕管綜合症!
    當你出現手麻、握力下降、手部肌肉萎縮的時候,你就要小心了,你可能得了腕管症候群!什麼是腕管症候群?腕管症候群通常發展在45至64歲之間,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它可以出現在一個手腕或者同時兩個手腕上。女性比男性更常見(是由於孕期的關係還有女性天生腕管就比男性狹窄的關係,而不是女性更脆弱的關係)。
  • 經常手麻是疾病徵兆,經常手麻要警惕這5種病,早知道早預防
    事實上,手麻還是多種疾病的一個信號,尤其是剛入睡不久就手麻醒,或者白天拿點重物就手麻,或手保持一個姿勢半小時不到就手麻,甚至無緣無故就出現手麻時,提醒我們疾病正找上門,不可忽視。經常手麻,或是這5種疾病的信號,早知道早預防1.
  • 經常手麻,可能是哪些病引起的?請務必重視,忽視可能會有大麻煩
    生活中,很多人經常都有手麻的經歷,有時是早起後手無緣無故的麻,有時不分早晚,手想啥時候麻就啥時候麻,沒有規律。經常手麻,是怎麼回事?可能是哪些病引起的?請大家務必重視,忽視可能會有大麻煩,接下來就具體跟大家介紹一下。
  • 老人手麻腳麻舌頭痛,萬萬沒想到竟是這個病
    讓老人伸出舌頭,發現舌乳頭已經萎縮,舌面光滑,舌質血紅,像一塊牛肉。結合她胃口不好、平時喝粥吃腐乳的飲食習慣,很有可能是營養不良,得了巨幼細胞貧血。根據這些表現,請老人去查了血常規、血清維生素B12和血清葉酸。結果,最終明確診斷為維生素B12和葉酸缺乏的巨幼細胞性貧血。
  • 手麻是大病的徵兆!經常手麻的人需警惕這8種疾病!
    手麻這種情況,大多數人都遇到過。有人睡覺壓著胳膊了,手麻無力;有人玩「跳一跳」時間長了,眩暈手麻;有的孕婦到了孕晚期,手腕刺痛麻木……手麻的原因各不相同,所以非常有必要來了解一下關於手麻的真相!經常手麻的人要注意了,你的身體可能出現了這些問題:1、上肢神經卡壓軸突漿在神經中流動。當神經受壓時,軸突漿流動受阻,這也可能導致手部麻木 這時,你可能會感到手指麻木和疼痛,晚上的麻木可能會加劇。
  • 經常手麻 4個按摩方緩解手麻症狀
    常見的手麻症狀多是因為手部血液循環不暢引起的,如睡姿不當趴著睡、枕著手臂睡而出現手麻等不適。但經常性的手麻就要小心是否被這4種疾病盯上了。現在告訴你按摩這幾個穴位可以緩解手麻症狀,一起試試吧。  手部麻痛是手部疾病中常見的一種症狀。常見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伴有夜間麻醒,醒後活動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部動作。經常手麻怎麼回事?
  • 醫生勸告:手麻也是大病的表現,經常出現的人要當心這8種病
    但是,如果經常手麻,可要小心了,或許是你的身體出現問題引起的!經常手麻,很可能是出現了上肢神經卡壓。由於神經裡有軸漿在流動,當上肢神經受到壓迫時,軸漿的運轉受到阻礙,就會引起手指出現麻木的情況,嚴重的時候還可能導致手部肌肉萎縮。手麻還可能是出現了張女士面臨的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問題,長期久坐辦公的人群需要尤其小心這種情況。
  • 經常手麻? 頸椎病、腦中風、肘管症候群來了
    經常手麻?這種手麻是有明確的誘因,那就是胳膊壓得時間太長,導致血流不暢,引起的手麻木。可是很多人並沒有任何誘發因素,不自覺 的就出現了手麻木,是什麼原因呢?常見的導致手發麻的原因包括:一、頸椎病據統計,公務員有70%都或多或少合併頸椎病,可能與長期伏案工作以及運動少有關係。
  • 經常幹家務,當心患上這個病!
    李阿姨女兒看著媽媽每天辛苦操持家裡的大大小小,晚上卻因為手麻經常睡不好,十分著急,在女兒的強烈要求下,李阿姨去醫院拍了個頸椎核磁,但是醫生卻說:人年紀大了,頸椎多多少少都會有椎間盤突出,但是不嚴重,不至於引起手又麻又疼。隨後,李阿姨和女兒又來到神經肌肉病專科門診就診。醫生一聽李阿姨的症狀,就問:「您是不是在家特勤快特能幹啊?」
  • 引起手麻的眾多原因!快用排除法看看你是哪一種
    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 如果經常出現這些症狀,應及時就醫,全面篩查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並給予積極的預防和治療。 4、糖尿病 雙側出現手指發麻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常見症狀,發病時常呈對稱性,類似於戴手套或穿襪子的感覺。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多種併發症在病程的早期階段即已出現。即使以前無糖尿病史,長期手麻也應該做糖尿病篩查。
  • 經常手麻? 小心疾病來襲
    原標題:經常手麻? 小心疾病來襲 生活中經常會有人感覺到手麻,卻大都不知道緣由,其實這可能是頸椎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徵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一下手麻的原因,大家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 手麻的常見原因 1、姿勢不對 睡覺姿勢不對,比如將手壓在身體下面,時間長了引起血液不循環,導致手麻。 2、枕頭太高 枕頭墊太高會導致血液不循環,出現手腳發麻。 3、腕管症候群 表現為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後活動可好轉。
  • 手麻是什麼病的前兆 為什麼會手麻
    會有一些人在平時出現手麻的症狀,那麼手麻是什麼病的前兆呢?手麻的常見症狀有哪些?為什麼會手麻,導致手麻的原因是什麼呢?下面帶著這些問題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手麻是什麼病的前兆1.就是比較常見的痛風的問題。底子是因為神經被壓迫,所以會導致手麻的問題,底子這種狀況是不多的,但是仍是有的,有時候嚴峻起來會構成苦楚難忍的問題,這些都是需求自己留神的。
  • 長期手麻不是小問題,要重視!醫生給您詳述易導致手麻的7種病因
    其實在臨床上很多人都經歷過手部的麻木,有的時候休息幾天或者是不注意它,慢慢的症狀消失了,但有一些人呢,症狀就會持續的很久,但也認為沒有什麼大問題,期待著慢慢會有所好轉,但症狀有些時候會變得越來越重,嚴重到手指的肌肉出現萎縮,手部的功能都會丟失,這種情況就不值得了,所以了解一定手麻的原因是非常有必要的。
  • 醫生忠告:手麻也是大病的表現,經常出現的人要當心這5種病了
    但包著包著,因為手麻手疼的感覺太強烈,封餃子皮都使不上勁了,只好去擀餃子皮,但是沒擀幾下手又疼了,什麼都幹不了......李阿姨很是挫敗,怎麼現在手麻對自己影響這麼大了?其實,手麻可不是一件小事,讓妙姐來告訴你吧!如果經常手麻,身體可能出現了這些問題!
  • 夜間經常手麻,是頸椎病?醫生提醒:1種病的可能性更大,勿忽視
    手臂長時間不動就會出現手麻的情況,有時候晚上睡覺,手臂隨便擱在身旁,半夜總是會麻醒,很多人以為是頸椎病,這可不一定,手麻還有可能是一種更危險疾病的徵兆,發現後千萬不能忽視。在人們的印象中,手麻一般是頸椎病引起的,長時間低頭、握滑鼠,都會出現手麻、小指無法伸直的情況。因為現在頸椎病很常見,大多數人也不會放在心上。醫生提醒,手麻不一定是頸椎病,還有可能是中風,發現時一定要及時送醫,以防出現嚴重後果。
  • 肌肉萎縮疾病怎麼辦?德勝門:肌肉萎縮什麼症狀?應該怎麼辦?
    肌肉萎縮不是單一的肌肉無力,是指橫紋肌營養障礙,肌肉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等導致的肌肉體積縮小。它有很多的症狀表現,給患者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希望不要因為大家的片面認識而導致錯過對肌肉萎縮的治療,下面就給大家介紹肌肉萎縮症狀,讓大家走出誤區。
  • 不要忽略手麻這個小症狀,可能會有大問題!
    有時候,趴在桌子上睡覺,時間長了會覺得手麻,起來活動活動就緩解了,那麼在沒有壓迫的因素下突然出現手麻的症狀又會是什麼原因呢?希望在你看完這篇短文之後,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即使再小的症狀也應該提高警惕!
  • 手麻怎麼辦?手麻竟然要生大病的前兆!
    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這是因為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到壓迫,即所謂的「腕管症候群」;二是環、小指的麻木疼痛,也可有夜間麻醒史,嚴重者伴有肌萎縮,環、小指的屈指力下降,影響精細動作。這是因為神經在肘部受到卡壓,即所謂的「肘管症候群」。頸椎病:引起手麻最常見的疾病就是頸椎病,它是中老年人常發的疾病之一。
  • 經常手麻,未必是小事!符合3種特徵,應早些去醫院檢查
    經常手麻,應警惕雙腕管症候群陳阿伯的案例是非常典型的,臨床工作中,有不少人因為長期的手麻前來就診,被檢查出腕管症候群。腕管症候群(CTS)是一種由於腕關節的神經長期受到壓迫,導致手指和手掌出現活動異常的疾病。
  • 經常手麻的人,或是6種疾病在找你「麻」煩,如何有效預防手麻?
    許多上班族或喜歡仰面睡覺的人,往往手放在枕頭上,是一種更常見的現象,會導致手麻木。但如果手開始無緣無故變得麻木,它可能是由疾病引起的,許多人在現實中混淆了這一疾病,從而忽視了患上身體疾病的風險。經常用手麻木的人,或六種疾病,都在找你麻木:疾病1:手腕症候群作為文明中最常見的疾病,大多數人因工作原因而患此病,長期使用手,手逐漸開始出現酸痛和麻木現象,手腕關節也會腫脹,關節將不再像以往那樣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