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民法典為何還要有配套司法解釋?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月2日電 題:有了民法典為何還要有配套司法解釋?

  中新社記者 張素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1月1日施行,一大批民法典司法解釋也於同日施行。

  有了民法典,為何還要有配套司法解釋?這需要先釐清何為司法解釋。

  法律解釋是對法律規定的含義作出的說明和闡述。司法解釋是法律解釋的一種。在中國,有權作出司法解釋的國家最高司法機關是「兩高」,即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

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圖為位於北京市西單的北京圖書大廈內設置的《民法典》推介區。

中新社

記者 侯宇 攝

  「司法解釋是『準法律』,是『兩高』用於指導各級人民法院、各級人民檢察院進行審判和檢察的法律依據。」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二級教授馬一德對本社記者說。

  馬一德表示,法律文本對法律精神進行了高度概括,但法律在實踐中需藉助司法解釋「落地」,比如究竟什麼是「公序良俗」、誰屬於「弱勢群體」,要由司法解釋講清楚。更重要的是,司法解釋相當於為法官、檢察官等司法人員提供一把「標尺」。

  法律學者吳元中撰文稱,要實現法律對所有人的統一規範、調整功能,僅僅頒布統一的法律還不夠,還必須通過執法、司法等環節與途徑,確保所有人對同一法律、同一法條進行統一理解。

  兩位學者都提到司法解釋如此受到重視也是基於中國的司法制度。不同於判例法國家是通過案例形式給法院等以具體明確的指引,中國「兩高」發布權威司法解釋或規範性指導,是國內確保司法統一和法律統一的最主要方式。

  不難發現,相較於高度凝練的民法典,已發布的民法典司法解釋更為具體。

  例如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司法解釋中,明確將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認定為虐待。對公眾普遍關心的婚姻與房產、子女改姓、人工授精生子法律地位等問題作出了相應規定。

  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王利明關注到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從以往的司法實踐來看,為保障法律在人民法院得到統一正確實施,我國主要是通過發布配套司法解釋的方式來解決新舊法律銜接適用的法律統一實施問題。」他撰文指出,首個系統全面規定適用民事法律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必將有力保障民法典在人民法院的統一正確實施。

  眾所周知,從「散裝的民法」到形成總計逾10萬字的民法典,時間跨度達數十年。配套司法解釋推陳出新也不是一項小工程。

  據最高人民法院統計,這次共對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清理結果有三種:364件未作修改、繼續適用;111件需對名稱和部分條款進行修改,經修改頒布後自2021年1月1日施行;116件被廢止,自2021年1月1日失效。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對單獨制發的5件司法解釋和1件與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制發的司法解釋性質文件予以廢止。有評論稱,這是在為民法典施行「清理跑道」。

  毫無疑問,隨民法典同日「起跑」的民法典司法解釋將直接關乎審判。然而要使其真正發揮出「標尺」作用,還需注意若干方面。

  比如「標尺」準不準。馬一德表示,根據法律程序,「兩高」需將司法解釋報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進行合憲性審查。

  立法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屬於審判、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應當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內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又如「標尺」新不新。馬一德說,民法典施行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立法時沒有涉及的新情況,比如經濟活動新業態,司法解釋需要根據司法實踐需求適時調整,這是對立法的有益補充和完善。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賀榮日前談及民法典部分新增制度如性騷擾、自然人聲音、自然人的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等涉及人格權的司法保護時說,將「適時出臺相關司法解釋」。

  再如「標尺」怎麼用。馬一德強調,應加強對法官、檢察官等司法人員的培訓,讓他們吃透立法精神。

  賀榮稱,最高人民法院將在全國法院開展學習培訓,幫助廣大法官不斷提高司法裁判能力和水平。同時,將對民法典施行後立案、審判、執行工作通過信息化等方式進行全方位動態監測。

  學者期待通過良性互動更好地讓司法因應社會發展需要,讓民法典更好地落地實施。(完)

相關焦點

  • 放心吧,我們已全部更新編注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
    放心吧,我們已全部更新編注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首批配套司法解釋終於來了!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
  • 民法典正式實施,首批司法解釋來了!
    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  新的司法解釋於  2021年1月1日  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
  • 知明律轉|《民法典》來了,新的司法解釋還會遠嗎?
    清理的原則是:凡是與民法典規定不一致的,堅決廢止;同時,立足司法審判實踐,該修改的修改,該重新制定的重新制定。確保司法解釋符合民法典規定,確保法律適用標準統一。 第四個問題,關於新制定的7件司法解釋的情況 最高人民法院按照「統一規劃、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點推進」原則,制定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這次一併發布,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這7件第一件是關於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
  • 《民法典》相關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彙編
    為保障《民法典》的正確實施,自2020年6月份以來,最高人民法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進行了全面清理。其中,與民法典規定一致的共364件,未作修改、繼續適用;對標民法典,需要對名稱和部分條款進行修改的共111件,經修改頒布後自2021年1月1日施行;決定廢止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116件,自2021年1月1日失效。
  • 《民法典》物權編司法解釋全文逐條新舊對比及重點解讀 | 學習民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的解釋(一)》已於2020年12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5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按照「統一規劃、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點推進」原則,制定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將在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 8000多條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的真相是...
    席間聽到一個好消息,明年民法典的配套司法解釋有八千多條。」我們法律人這不才剛剛接受這一痛苦現實,紛紛投入學習《民法典》的相關課程,突然傳來消息說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可能8000多條,想想自己的頭髮、想想自己的記憶力,想想自己背到一半的《民法典》……你能不炸鍋嗎?
  • 王利明:一部及時配合《民法典》實施的重要司法解釋
    《規定》既是關於民法典的第一部司法解釋,也是首個系統全面規定適用民事法律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具有很強的實踐價值和理論價值,必將有力保障民法典在人民法院的統一正確實施。  一、《規定》的出臺及時配合了民法典的實施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
  • 《民法典》施行後,原相關司法解釋如何銜接適用
    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法律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從而避免了因《民法典》的實施而給司法實踐帶來過大的衝擊和不適。例如,由於《民法典》的編纂僅僅是對上述九部法律進行了適當修改,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原來根據上述九部法律制定的司法解釋在《民法典》施行後並非當然失效,只要是不與《民法典》相衝突的規定,就仍然可以繼續適用。
  • 中國發布丨最高法:準確適用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 推進民法典統一...
    周強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確保民法典正確貫徹實施。民法典審議通過以來,最高人民法院全面完成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清理工作,一律廢止與民法典不一致的規定,及時出臺首批與民法典配套施行的司法解釋。
  • 《民法典》及司法解釋溯及力,只要不衝突仍可適用
    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法律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從而避免了因《民法典》的實施而給司法實踐帶來過大的衝擊和不適。例如,由於《民法典》的編纂僅僅是對上述九部法律進行了適當修改,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原來根據上述九部法律制定的司法解釋在《民法典》施行後並非當然失效,只要是不與《民法典》相衝突的規定,就仍然可以繼續適用。
  • 《民法典》施行後,原相關司法解釋如何銜接適用?
    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法律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從而避免了因《民法典》的實施而給司法實踐帶來過大的衝擊和不適。例如,由於《民法典》的編纂僅僅是對上述九部法律進行了適當修改,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原來根據上述九部法律制定的司法解釋在《民法典》施行後並非當然失效,只要是不與《民法典》相衝突的規定,就仍然可以繼續適用。
  • 《民法典》繼承編司法解釋全文逐條新舊對比及重點解讀 | 學習民法...
    《民法典》繼承編司法解釋全文逐條新舊對比及重點解讀 | 學習民法典之84 2021-01-03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8000多條?剛剛!最高法院法官闢謠
    》司法解釋整編工作有了最新消息:「明年民法典的配套司法解釋有八千多條。」》司法解釋整編工作有了最新消息:「明年民法典的配套司法解釋有八千多條。」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肖峰博士在微博闢謠,稱:哪來的8000多條配套司法解釋?就俺了解,最高院目前主要是根據民法典的精神就已有司法解釋做進行修改完善而已。
  • 最高法發布:《民法典》物權編的司法解釋(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相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第二條當事人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的記載與真實權利狀態不符、其為該不動產物權的真實權利人,請求確認其享有物權的,應予支持。第三條異議登記因民法典第二百二十條第二款規定的事由失效後,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請求確認物權歸屬的,應當依法受理。異議登記失效不影響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實體審理。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的重大變化
    最高人民法院對建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進行了全面清理,同時發布了7個新的司法解釋,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其中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以下簡稱「《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解釋(一)」)。
  • 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規定司法解釋及簡要批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規定,就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糾紛案件中有關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問題作出如下規定。一、一般規定第一條,民法典施行後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的規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 最高法劉貴祥:《民法典》施行後,原司法解釋如何銜接適用?
    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法律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從而避免了因《民法典》的實施而給司法實踐帶來過大的衝擊和不適。例如,由於《民法典》的編纂僅僅是對上述九部法律進行了適當修改,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原來根據上述九部法律制定的司法解釋在《民法典》施行後並非當然失效,只要是不與《民法典》相衝突的規定,就仍然可以繼續適用。
  • 聊民法典72:關於保證合同的重要變化,民法典對司法解釋的取捨
    《民法典》這一立法結構上的改動,並不是對於保證的擔保性質的否定。保證合同,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份合同,其帶有的擔保性質也是基於合同的約定而來的。《民法典》保證合同這一塊的內容,是以《擔保法》以及《擔保法司法解釋》為基礎,進行修改調整而成的,修改點較多。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施行後,原相關司法解釋如何銜接...
    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法律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從而避免了因《民法典》的實施而給司法實踐帶來過大的衝擊和不適。例如,由於《民法典》的編纂僅僅是對上述九部法律進行了適當修改,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原來根據上述九部法律制定的司法解釋在《民法典》施行後並非當然失效,只要是不與《民法典》相衝突的規定,就仍然可以繼續適用。
  • 最高法劉貴祥:《民法典》施行後,原相關司法解釋如何銜接適用?
    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法律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從而避免了因《民法典》的實施而給司法實踐帶來過大的衝擊和不適。例如,由於《民法典》的編纂僅僅是對上述九部法律進行了適當修改,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原來根據上述九部法律制定的司法解釋在《民法典》施行後並非當然失效,只要是不與《民法典》相衝突的規定,就仍然可以繼續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