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通市中考英語試卷遵循課標、緊扣教材、重視能力、貼近生活,難度適中,較好地實現了「兩考合一」的命題精神。
弘揚傳統文化,落實立德樹人
文化意識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跨文化認知、態度和行為取向。本次中考英語試題中出現了大量的文化元素,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例如,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中國功夫、賽龍舟、中國畫、神農嘗百草的故事、中國園林、中國結製作藝術等,體現了學習英語傳播中國文化,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目標要求,旨在引導學生獲得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涵,比較文化異同,堅定文化自信,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努力成為新時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中國好公民。
緊扣課標話題,夯實雙基要求
試卷內容依綱《英語課程標準》、靠本(現行初中《英語》教材),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所有知識點在課標及教材中均有依據和落腳點。部分試題取材於課本或暗扣於教材。設題時注重考查語言知識的綜合性和語言運用的靈活性。例如,單項選擇題中國四大古典名著取材於八下U4;機器人取材於9下U3; 生肖取材於九上U1;電話用語取材於九下U3;中國功夫取材於九上U7、賽龍舟取材於七上U5、中國畫取材於七下U3等,試題不僅全面考查學生初中階段所學知識,更注重語言的可持續發展及與高一級學校教學的接軌。試題所設置的任務緊扣情境,能充分反映命題立意。
聚焦思維品質,提升閱讀素養
思維品質表現為學生能辨析語言和文化的具體現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構新理念,分析、判斷信息的邏輯關係,評判各種思想態度,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等。試題語篇包含神農嘗百草的故事、使用廢棄材料進行DIY、直播中國結製作藝術、生活中的物理及化學變化現象、盒馬電子商務對非洲的援助、清潔工成長為校長的勵志故事、麋鹿自然保護區等內容。試題設置要求學生理解、梳理、整合文本的基本信息、提取共同點,概括、歸納文本主旨大意、段落大意、語篇標題,分析、推斷作者的寫作意圖、態度及觀點,預測故事發展及可能的結果,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意思,數據計算,排列故事發展順序,根據文本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等,力求引領學生read beyond the lines,提升閱讀素養,發展思維品質。
注重語言實踐,發展多元能力
試題設置注重真實情境的創設,體現 《英語課程標準》中「能用英語做事情」的目標要求。引導學生努力學習、自主發展,積極參與社會生活。例如,閱讀理解A篇,通過四個用廢棄物進行手工製作的故事,鼓勵學生熱愛勞動,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在生活情境中體驗勞動實踐的偉大魅力和意義。書面表達中創設了英語社團座談會的情境, 要求學生結合主題「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根據圖片提示,聯繫自身實際,圍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寫一篇英語發言稿,談談自己將如何努力奮鬥。寫作話題契合課標要求,貼近學生生活,學生能運用教材語言進行有效輸出,旨在引導學生豐富生活經歷,體驗不同情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
(作者系通州區金郊初中副校長,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