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偶像,B站打開「摺疊空間」

2020-12-23 和訊科技

?鏡像娛樂原創

文丨Ashley

編輯丨於華東

如果說2019年是虛擬偶像元年,那麼2020年,「虛擬偶像」已然成為年度熱詞,愈發頻繁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曾屬於小群體的愛好,正藉助綜藝、線下演唱會、視頻網站向更大的圈層滲透。上周六,B站舉辦BML-VR2020,直播在線人氣峰值突破1087萬,或許正是虛擬偶像影響力擴大的佐證。

為虛擬偶像們提供舞臺、讓虛擬形象邁入現實,已成為B站的一項常規操作。自2017年正式推出BML-VR後,歷屆演唱會都能聚集多位知名虛擬偶像,引發粉絲圈層狂歡。作為今年唯一一場落地線下的VR演唱會,BML-VR2020的嘉賓陣容有一定的變化,但影響力卻持續擴大。

虛擬偶像的影響力提升,正打開一片跨越二次元與三次元、串聯線上與線下多場景的「摺疊空間」。

看似縮水的陣容

為什麼人氣會創下新高

每年BML結束時都會合唱的《再來一杯》,一定是虛擬偶像界的《難忘今宵》。

今年《再來一杯》有了新的變化。VUP們演唱了全新編曲的站歌。歌曲融入了VUP成長經歷的全新MV,讓「不切實際的夢才值得我們去燃燒」的歌詞,及歌曲「為所有人的夢想乾杯」的深層次涵義更為具象化。

MV中的女主角,從喜歡Vtuber的普通女孩一步步成長為舞臺上耀眼的虛擬主播。她的故事,也是BML-VR2020舞臺上許多VUP的經歷。

譬如今年首次登臺的VUP冰糖,她曾經是B站UP主,因為愛好虛擬偶像和嘮嗑,自己自學播音,參加字幕組,經過幾年的努力,成功籤約超電成為真正的VUP。

而從唱見轉型為VUP的泠鳶yousa和hanser,今年在BML-VR上同臺合唱《勾指起誓》,舞臺片段在B站上播放量已突破150萬。

泠鳶yousa演唱《三月雨》《夏日已所剩無幾》後,「迷路」的hanser又重回舞臺,在觀眾的呼聲下演唱了《勾指起誓》。兩位B站音樂區百萬粉UP主在BML-VR2020的同臺演出,讓雙推黨高呼「雙廚狂喜」。頭部VUP聯動「整活」,成為今年演唱會的名場面之一。

事實上,由於疫情原因,此次演唱會日本團隊均無法到場,洛天依、初音未來等人氣歌姬也無法登臺。失去頭部Vsinger夢幻聯動,今年的陣容多少有點遺憾,但新增VUP的表演也有頗多亮點。

除了HIMEHINA、琉綺Ruki、戰鬥吧歌姬、hanser、泠鳶yousa、中國絆愛、Kizuna AI以外,BML-VR2020的嘉賓都是第一次登上BML-VR的舞臺。其中,「養成系」VUP緋赤艾莉歐的首次出場尤為矚目,創下今年的人氣值峰值。

演唱會結束後,舞臺演出的熱度還在持續發酵。鳥憨同臺共唱《勾指起誓》進入B站全站排行榜前十,緋赤艾莉歐演唱《單相思》的片段播放量超過77.8萬,從物述有棲、宇志海莓四曲連唱的評論區來看,因為表演被圈粉而垂直入坑的大有人在。

VUP長成

從直播間到舞臺上

今年BML-VR影響力升級的背後,是國內虛擬主播的崛起。

隨著國內虛擬偶像市場的進一步發展,虛擬偶像的範圍也不再局限於Vsinger。互動性及活動範圍擴大,Vtuber逐漸進入大眾視線。以絆愛、時乃空的出現為標誌,依託YouTuber而形成新的運作模式,虛擬偶像開始具備主播屬性,活躍於短視頻、直播中。

VUP,即中國市場的Vtuber,自2019年開始在B站出現。VUP從技術、運營方面更新了虛擬偶像的定義,是由核心用戶近4億的二次元文化、粉絲經濟與數位技術,包括Live2D和3D以及虛擬成像技術等,相結合實現的虛擬偶像新形態。

拆分來看,虛擬主播的「動態成長」屬性,自帶養成系的高粘性。屬於ACGN文化的虛擬主播,與真人偶像的相似度即在於此。但不同的是,阿宅們愛VUP,還基於文化圈層的認同感。

與虛擬歌姬相比,虛擬主播不僅具備虛擬偶像獨特外形及穩定人設的優勢,滿足多元審美取向,更因為從2D到3D的跨越、形象的立體化與豐富,拉近了與粉絲的距離,為粉絲提供日常生活中不一樣的情感消費體驗與陪伴。

當然,處在發展初期的虛擬主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首先是技術上的不成熟。碰撞體精度不夠、傳輸效率低、渲染不到位,直接導致穿模、卡頓,以及視覺形象醜。其次是版權爭議,包括虛擬主播的形象重合及內容策劃的同質化。而經費不足的問題,普遍存在。優質虛擬主播外在及人格魅力的「內外兼修」,都由此而來。

復盤虛擬主播的誕生發展,不難發現「場景」的重要性,是場景賦予了虛擬主播吸睛的人設,提供互動的平臺與舞臺。國內虛擬主播長成,需要一塊怎樣的淨土?

緋赤艾莉歐可能是一個例子。如同《再來一杯》M V裡的劇情一樣,在她身上,實現了努力總會有回報。

BML-VR2020上超高人氣的團長緋赤艾莉歐,兩個月前還只是一個無人問津的VUP。今年10月16日,她表達出因為家務事引退的意願,結果最後一場B站直播反而創造了一個「奇蹟之夜」:10月21日的八個小時直播中,團長獲得了總督3個、提督21個、艦長3397個,合計905247的營收。

作為VUP,緋赤艾莉歐業務能力較強,且深諳花式營業、積極互動的重要性,具備躍升的資質。而B站的助推,直接將她推向人氣VUP行列。雖然今年首次登臺的表演並不是最佳狀態,卻成為當晚人氣最高的嘉賓。她的經歷,證實了B站是國內虛擬主播養成的沃土。

二次元濃度極高的B站聚集著大批ACGN文化愛好者,也憑藉其站內流量為虛擬主播提供一個極佳的展示平臺。

在B站,VUP面對的是對虛擬人物接受度極高的一批受眾,溝通無障礙,且通過不斷整活、玩梗,拉近與用戶的距離,散發人格魅力。而用戶能在海量內容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虛擬主播區,關注喜歡的主播,通過彈幕、評論等方式與VUP直接交流,從虛擬形象中感受到真實的內在人格魅力。

國內虛擬偶像

為什麼需要一個完善的產業鏈?

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5月,虛擬偶像在全網產生的相關信息已超過189萬條。根據《2019年虛擬偶像觀察報告》,我國二次元用戶規模已從2017年的3.1億增長至2019年的3.9億。用戶基數持續擴大,虛擬偶像的想像空間也隨之擴張。

但新興的虛擬偶像和虛擬主播們能否從激烈的競爭中突出重圍,仍需回歸「場景」。打開市場之後如何觸達受眾,考驗著平臺資源、運營技巧、原創能力及技術水平。

毋庸置疑的是,虛擬藝人需要一個線上線下和粉絲互動的平臺,需要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而目前來看,B站的產業鏈更為完備。

首先,B站的直播業務隨著用戶數量的快速增長,帶動著虛擬藝人被更多人看到。

2019年以來,B站虛擬藝人的相關內容不斷增長。《B站虛擬主播數據表現》顯示,虛擬主播直播時長逐月上升,月均時長從2018年12月到2019年5月實現了翻倍;虛擬主播收到禮物的頻率遠超B站整體禮物主播份額,增速穩定。

2020年Q2,B站漲粉最多的VUP神樂七奈粉絲增長數超過了21萬;在BML舞臺上初登場就引人注意的菜菜子,首次直播開播僅25分鐘就登上了站內直播人氣榜第一;B站於今年8月開播的綜藝《虛擬人成材計劃》,邀請UP主實時評論,見證虛擬人物從「廢柴」到「偶像」的養成之路。

虛擬藝人在直播時候的內容,還可以進一步在二次元接受度很高的B站社區裡進行後續發酵,長期去吸引路人粉絲。而這個生態裡,獲得較高影響力的虛擬藝人還可以成功登上BML-VR的舞臺,和粉絲在線下直接互動。

2017年,B站首推全息演唱會品牌BML-VR,為虛擬偶像開創線下演唱會的新場景。

行至第四年,BML-VR面向國內實現了影響力升級,第一次向日本同步直播,實現了文化反輸。從海外觀眾的反饋來看,BML-VR2020的好評率高達95.1%。

眾所周知,二次元文化起源於日本。BML-VR內容的對日傳播,也是國內虛擬偶像內容豐富,製作內容滿足海外觀眾高要求的表現。中國市場對於虛擬主播的認知正在形成,唯日本為中心的局面已被打破。

從蔡明老師的「菜菜子」出圈,到BML連續兩年獲得天貓贊助,今年天貓還化身虛擬形象在臺上表演,長期深耕二次元文化的B站,率先打通線上線下多個場景,從商業變現、邊界探索、生態完善等多方面為虛擬偶像帶來的想像空間與能量效益。深化用戶認知,完善產業鏈布局,B站為虛擬偶像打開「摺疊空間」。

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原創文章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鏡像娛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虛擬偶像觀察:B站和淘寶合作,虛擬偶像不僅能「帶貨」還做公益
    作為一家有著濃厚Z世代文化氛圍的網際網路企業,B站在ACG相關產業鏈上的布局從來就沒有落後過,尤其是虛擬偶像產業,B站曾在9月21日宣布了對香港澤立仕的股份增持,成為虛擬偶像「洛天依」及Vsinger家族所屬母公司的控股股東;2018年10月底,B站更是與日本GREE社達成戰略合作,根據發布會上所給出的信息,雙方將出資共同成立bG GAMES,開展手遊業務以及Vtuber
  • 陳根:虛擬偶像進軍綜藝市場,虛擬造星時代已來
    作為國內首檔虛擬偶像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的出現是對國內虛擬偶像的一次熱度曝光,也是虛擬偶像綜藝的一次試水。虛擬造星的背後,是以虛擬偶像為載體的商業的進一步發展,是圍繞現實的界線已然模糊。以「林明美」為代表的虛擬偶像之後,伴隨著計算機合成技術和3D技術的誕生,世界首位虛擬人MaxHeadroom和首位3DCG技術創作的虛擬偶像「伊達杏子」相繼誕生,真正打開了以計算機技術為支撐的虛擬偶像市場。
  • 虛擬偶像要出道,留給「偶像練習生們」的時間不多了?
    於是,他們將目光瞄準了虛擬偶像。實際上,在「跨次元新星」之前,愛奇藝還推出了虛擬偶像廠牌「RiCH BOOM」,並宣稱該團體將持續活躍在音樂、潮玩、綜藝等領域。此外,虛擬偶像對於這類造星工廠來說,更能維護屬於偶像的「完美人設」。
  • 網易傳媒打造國內第一虛擬偶像曲師師
    本次「曲大師」不僅以「曲師師」的新名稱、新面孔給粉絲耳目一新的觀感,還帶來了「胖編」、「孟想成真」兩個新 IP,建立虛擬偶像家族,進一步鞏固網易新聞在 Vtuber 商業化方面的業內標杆地位。  虛擬偶像:現象級別的新生事物來到中國  在海外市場,虛擬偶像業已成為現象級別的新生事物。
  • 產品觀察|「yoyo鹿鳴」3個月B站粉絲破百萬,虛擬偶像何時才能恰飯?
    隨著8月4日yoyo鹿鳴動態桌面壁紙的正式上線,這位虛擬偶像背後的團隊米哈遊才算是露了臉。雖然yoyo鹿鳴在抖音發布的視頻中添加了#虛擬偶像#、#vtuber#的標籤。就目前來看,yoyo鹿鳴比起常見的虛擬偶像,更偏向於是「虛擬網紅」。但並不是每個虛擬網紅都能做到每個視頻均有超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播放量。
  • 遊戲才是虛擬偶像的賺錢工具
    無論是體育圈還是娛樂圈,惡搞真人偶像仿佛成了潮流。而當一款遊戲中的虛擬偶像被同人LSP玩壞了之後,人們漸漸發現,虛擬偶像和真人偶像的邊界已然模糊。遊戲公司做虛擬偶像具備先天優勢不同於演藝虛擬偶像和虛擬主播,基於遊戲的虛擬偶像沒有真人偶像的歷史包袱,是最原生的虛擬偶像。
  • 傑尼斯的「藝人+虛擬形象」樣本 :最保守偶像公司如何「虛實結合」
    選擇兩位有專業唱跳能力,主持綜藝節目經驗和一定人氣基礎的jr作為中之人,讓傑尼斯的虛擬形象得以在較高質量層面打開。其次,區別於其他VTuber的一人一角,傑尼斯的虛擬偶像相當於一個人形成兩個人設。事先就知道虛擬形象背後的中之人讓觀眾得以區分真人偶像和虛擬偶像形象,而虛擬偶像的活躍也可以反作用於真人偶像的人氣提升上。
  • 初音有未來,萬物皆可虛擬偶像
    站在一旁的馮小剛覺得有意思極了,又順著接了一句,「從一開始箱子運到家,打開包裝來一句『我訂的毛阿敏,怎麼來的蔡明啊』。」結果這組對話後來演繹成了 1996 年春晚經典、但同時也是一代人無數人揮之不去的童年陰影的小品:《機器人趣話》。
  • 用心理學解讀粉絲對虛擬偶像的熱愛
    1.背景介紹(信息均來自於網絡)經過幾年的蓄勢調整,虛擬偶像在我國全面爆發。截至目前,保守估計國內已經出現或者曾經出現了幾十位各種類型的虛擬偶像。何為虛擬偶像呢?廣義的虛擬偶像,就是「虛擬」+「偶像」,這也許更接近「偶像」最原始的定義——「用土、木製的供人敬奉的人像。
  • 遊戲才是虛擬偶像割韭菜的鐮刀-虎嗅網
    一、小眾的音樂遊戲,大眾的虛擬偶像狹義上的虛擬偶像遊戲特指以打歌為主的音樂遊戲,廣義上的虛擬偶像遊戲還包括戀愛AVG、RPG遊戲中以偶像人設劇情為賣點的乙女向遊戲。以硬核虛擬偶像遊戲《LoveLive!學園偶像祭》為例。
  • BML-VR行至第四年,虛擬偶像需要怎樣的生態支撐?
    文|東西文娛 夏清逸  俞成晨審閱 | 嶽鴻大量線下演出取消的2020年,虛擬偶像的粉絲們反而在年底12月迎來了一場狂歡。近日,B站舉行了一年一度,以虛擬偶像為主角的BML-VR專場演唱會。虛擬偶像在今年的熱度無需贅述。
  • 「魔琺科技」推虛擬偶像出道,「造星」虛擬 KOL翎Ling
    虛擬偶像超越了傳統KOL的屬性、類別、人設屬性,可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並免除疾病、年齡等外界因素帶來的KOL營銷價值消散,持續、高頻次地產出物料。在產出的數量和質量,虛擬KOL相較真人KOL都更可控,具有更高的潛在營銷價值。
  • 虛擬偶像新潮破圈,資本競逐如何回歸理性?
    近年來,VR、AR、人臉識別、全息投影、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擴展了虛擬偶像物理空間的範疇,虛擬偶像成為粉絲們表達文化內容和價值觀念的寄託,虛擬偶像逐漸從小眾圈層走向大眾市場。
  • 「虛擬偶像」如何掏空Z世代的錢包?
    愛奇藝這次押寶的「虛擬偶像」選秀,真的會繼續復刻其成功經驗,再次開啟一波粉絲經濟,讓Z世代買單嗎?虛擬偶像,早已「出道」多年「虛擬偶像」是非真實的存在,通過酷炫地科技呈現,將某個虛擬形象具象化,可以是動漫IP、虛構形象、真人化身等。並可自由進行偶像活動,與粉絲互動。
  • 中國絆愛聯動潮牌手機:虛擬偶像的升維之旅
    進入2020年,在5G和疫情的雙重作用下,虛擬經濟前所未有地進軍線下,過去「宅男專屬」的虛擬偶像一下子進入到3次元的視野,頂替傳統的真人明星成為大品牌的合作對象。而作為大眾消費最前沿的手機行業,最先感受並親身體驗虛擬偶像的魅力。
  • 荔枝紅tv AI虛擬偶像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社會對娛樂文化的需求逐漸增加,伴隨著科技的發展,不再限制於真人的偶像製作,而是打破次元壁,發展起AI虛擬偶像。虛擬偶像的定義是通過繪畫、動畫、CG等形式製作,在網際網路等虛擬場景或現實場景進行歌手活動,但本身並不以實體形式存在的人物形象。
  • 洛天依直播帶貨 初音未來加盟淘寶 虛擬偶像市場掘金再加速
    虛擬偶像,指的是用科技手段和數字形式呈現的人們想像中的形象。儘管虛擬偶像的概念已存在多年,但種種跡象表明,今年虛擬偶像成為新的風口,不僅受眾圈層及數量繼續擴張,市場掘金也進一步加速。虛擬偶像高調出道或成電商品牌建設的新方向「B站一姐」洛天依直播帶貨,「閱文一哥」葉修高調慶生,虛擬偶像鼻祖初音未來加盟淘寶……近期,虛擬偶像界的網紅們動作頻頻,競相發力拓展營銷模式和商業空間。
  • 人類迷惑行為:讓紙片人選秀,聽虛擬偶像破音
    因為這檔節目,2020 這魔幻的一年又添上了一個「虛擬偶像選秀元年」的形容語。鑑於虛擬偶像選秀確實是「前無古人」的綜藝類型,所以在中午吃飯的時候,我選擇了它來「下飯」。 作為一個跨次元選秀綜藝,二次元選手出場就很不同。排成一行的大漢,似乎有神秘交易的工具箱,虛擬偶像就這樣在箱子裡被程式設計師們帶到了現場。作為創造並控制虛擬偶像的人,程式設計師發揮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選手表現好不好。
  • 虛擬的偶像和奢侈品牌服裝,為何能在如今的時尚圈「為所欲為」?
    下面,小編以此為線索為大家介紹幾位虛擬人物。01「二次元偶像—初音未來」動漫可以說是早期構築虛構人物的手段,搭載科技後迎來了虛擬動漫人物的誕生。而在這些虛擬人物中,二次元偶像初音未來可謂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
  • 虛擬偶像的投資邏輯和未來亮點:hololive運營公司Cover融資背景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Cover並不是第一家提打造虛擬偶像演出系統的公司。我們上周的vark和此前虛擬偶像的一些觀察也都提到了這點。 i-nest capital高度評價虛擬偶像行業的成長性,認為這是活用了日本文化和技術、國際化可能性很高的新行業。同時,i-nest capital認可Cover的演出娛樂事業,認為他們利用VR技術實現了3D空間的臨場感。i-nest capital將為Cover提供豐富的經驗和人脈網絡,支持他們搭建穩定的運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