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中醫嗎?在你眼裡,中醫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是古老、迷信、見效慢、很苦的藥?大部分不了解中醫的人都難免這樣認為。
事實上,中醫的歷史比現代醫學久遠得多。幾千年來,人們都是靠著中醫的藥草治病的,這也確保了我們幾千年來的健康——現代醫學是工業革命之後的產物,它毋庸置疑的見效速度確實讓傳統的中醫顯得有些尷尬,但是在短暫的興奮過後,現代醫學卻留給我們一個大問題——常常是治標不治本。
現代醫學的療法是對抗式的,你發燒了我就給你退燒、你拉肚子了我就給你吃止瀉藥···卻忽視了探尋疾病產生的根源。人的很多疾病,根源上是因為不健康的認知模式、生活方式引起的——比如一個不包容他人的人,總是著急上火地生氣,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管收縮、心率加快,血壓就容易飆高,形成高血壓。如果是現代醫學就會讓人吃降壓藥,秉著:只要血壓指數降下來了,病就好了。但是真正的根源:處理情緒的方式不正確,病人卻沒有意識到。沒有從根源扭轉引起血壓高的原因,不過多久,高血壓就又找上門了。所以西醫為高血壓下的定義就是沒辦法根治,其實這只是因為它的理念和治療方式沒有觸及到病根,所以血壓無法真的穩定。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生活在自然中就會受到天地能量變化的影響,所謂吃五穀得百病,想治好這部分疾病,就得足夠了解自然;人也有著社會屬性,在人際交往中會因為關係的問題有喜怒哀樂,想解決這些情緒心理問題,就得了解人的心理運作規律。
疾病,是多種因素互相影響形成的。要想治好病,需要融會貫通多方面的知識——古代厲害的中醫,不僅懂得藥草的功效性能、人體各部結構功能,還得了解四季時節自然的氣候能量變化、不同地域山川土壤人文特點、人的生命成長各個階段的規律······從天、地、人的大視角理解生命、理解疾病的前因後果,才能真正治好病。
中醫理論十分高深,而精油中的芳香分子又是一種分子非常小、能夠快速進入血液作用全身,並且氣味非常芬芳的成分,兩者結合或許具有不錯的效果。2018年開始,我便將研究方向轉向了中國傳統醫學,經過對《傷寒雜病論》《輔行訣》等經典的研究實踐,在2020年,我出版了《傷寒論方根》(合著)一書。與此同時,我也開始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運用芳香化學分子的特性,嘗試解決一些常見的身心問題。
在研究中醫理論方面,我發現了中醫在診斷方面的優勢——比如中醫中的厥陰經,它的循行路線經過頭頂,厥陰經上的臟器(肝)如果出了問題,就會在這條循行路線上表現出來,例如頭疼。一般情況下,不懂中醫的芳療師看見頭疼症狀,就會向著舒緩、安撫的方向選油,但如果了解中醫理論的話,就會知道這也許是肝寒的問題。從暖肝的角度選油用油,肝暖了,表面的現象就會消失。這便是中醫理論的優勢。
與此同時,我發現芳香化學分子能有效地處理中醫理論下的一些身體問題。比如在研究中醫理論中的脾陽虛的時候,我發現芳香化學分子——1,8桉油醇、松油萜等具有提升脾陽的作用。
什麼是脾陽虛?從中醫理論來講,脾這個臟器它的功能就是讓身體中的水溼暢通地運行周身。如果脾的這個功能太弱,身體的津液流通就會不暢,水分淤積在身體中出現很多問題——淤積在大便中,就會大便糖稀、長期腹瀉;淤積在舌頭上,就會出現齒痕;整個人也會因為水溼運行不暢出現倦怠疲憊的狀況。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溼氣重」。
藍膠尤加利精油中含有的1,8桉油醇,是一種氧化物類的芳香分子,這種分子非常輕盈很容易揮發,它具有促進咽喉部的纖毛擺動從而排痰的效果,其實這就是一種化解淤堵並促進流動的力量。從精油四象限模型中我們能夠看到1,8桉油醇也是一個屬陽的分子,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1,8桉油醇這種分子就可以提升脾陽的水溼運化能力。
其次,像松油萜這個分子,它也是一個很輕盈的芳香分子,它存在於我們常用的絲柏精油裡。身體中如果水溼過多,就很容易往下半身走,形成類似靜脈曲張的淤堵情況。絲柏精油因為含有松油萜成分,就能夠促進水溼的流動,緩解這個症狀。所以,松油萜也可以提升脾陽的運化能力。
經過實踐驗證,用具有這些芳香化學分子的精油調配成的油,確實能夠提升脾陽。而且因為排出了淤積在身體中的過多水分,促進了水溼的循環,甚至還有減肥瘦身的效果。不僅是脾陽,身體其他部位的失衡問題,也可以從這個角度調配精油進行調理。
由此可見,中醫芳療無疑是芳香療法發展的新趨勢!
文/姚俞先
內容來自北京青年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