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顯示,日本兒童健康狀況居首位,兒童肥胖發病率極低。
孩子的飲食是父母最關心的一件事。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也出現了很多肥胖兒童。
但是兒童肥胖並不是一個好現象,反而說明了現在的孩子飲食不夠均衡不夠健康。
眾所周知,現在的孩子從上學那一刻開始,就被要求在學校食堂就餐。
雖然很多孩子的午餐也被稱作營養餐,但是和日本學校的營養餐對比一下,差距還是十分明顯的。
最近看到一則日本的記錄片,影片記錄了日本一所普通小學的就餐流程。
日本的小學校區會專門留出一塊空地,種植孩子們所吃的食材。
除此之外,如果進入廚房的每樣食材學校都會公示,家長可以溯源。
中午孩子們放學後開始排隊洗手,穿戴好全套餐服,戴好口罩後,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就餐區。
會有幾個孩子幫忙分餐,分牛奶。在分餐的時候,會有一個孩子記錄就餐情況,詢問同學的有無感冒情況。
每日的午餐並不算特別豐盛,但是卻保證了葷素搭配,營養均衡,而且價錢很低,一個小學生平均10元(換算成人民幣)左右。
而且孩子們的菜譜會定時更換,孩子們日常所吃的營養餐是專業的營養師搭配出來的。
並且學校食堂出餐的時候,必須保證每天的午餐必須滿足孩子一天消耗熱量的三分之一,含鈣量高達二分之一。
而且食堂費用超支部分,由國家承擔。減輕了學校的負擔。孩子們吃完飯後,會排隊刷牙,自己收拾餐桌,消毒,甚至進行垃圾分類。
看到這一系列的全透明的就餐程序,不得不承認國內的學校輸了,在國內哪怕是貴族學校都無法保證能走完這套程序。
同是營養餐,為什麼說國內的食堂與日本食堂相差甚遠?
食堂食材來源不明
國內很多學校使用的食材無法溯源,不少學校也不會公示每一樣食材的來源。
但是日本食堂卻大多是自己種植所需食材,真正能保證孩子入口的食物無公害。
食材也會公示,供家長查詢,出現事故方便追究校方責任。
廚房衛生情況堪憂
在國內,很多學校的廚房是封閉的,外人嚴入。很多學校的廚房沒有無死角監控,廚房衛生情況多是以髒亂差為主。
但是日本的後廚可以說是全透明的,隨時可以參觀,方便監督。
而且都是廚房用具和工作人員都非常注重後衛生,後廚明亮,乾淨衛生。
而國內很多食堂都是外包食堂,不僅價格高,而且以盈利為目的,力求最大化的削減成本。
配有專業的營養師掌勺
日本學校的食堂有專門營養師掌勺,而國內的廚師水平參差不齊,很多人都沒有經過正規培訓更不要提營養搭配了。
國內很多學校食堂對大廚的要求比較低。
浪費嚴重
國內食堂學生吃飯的時候浪費糧食現象十分嚴重(與食堂飯菜難吃有直接關係)。但是日本學校不允許剩食物。
日本的午餐制度為什麼很難在國內推行?
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
日本的午餐制度雖好,但是在國內推行起來幾乎是不可能。因為一旦推行這種午餐制度,必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
不僅一些學校會強烈反對,承包食堂的一些有錢人更是會急的跳腳。誰也不希望丟掉食堂這塊肥肉。
甚至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減少競爭,一些學校還不允許學生帶飯,不允許學生校內點外賣。
食堂一外包就意味著沒有競爭,這個時候學校食堂用不用心做飯,就看良心了。
推行起來比較困難
此外,中國人口基礎比較大,實行這種午餐制度實施起來也比較苦難。而且很多家長思想還是比較閉塞。
在注重應試教育的今天,如果學校真的敢讓學生自己種菜自己吃,估計家長也不樂意了。
日本午餐制度中可以借鑑的東西
我們可以學習日本的監督機制,嚴格把控食材,加強學校食堂的衛生監督機制。保障最基本的衛生情況。
現在我們的國家經濟發達了,也格外注重食品安全問題,孩子是國家的希望,有時候取長補短是進步的階梯。
在借鑑這件事上,不宜妄自菲薄,但是也不應該妄自尊大,一定要理智看待。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你家孩子在學校吃什麼飯菜?你覺得達標了嗎?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取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也可以點讚和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