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頭博士的求學經歷

2021-03-03 謂何求

蛋頭博士,我們知道,是一個小小的天才。連續跳級自不必說,提前畢業也沒什麼特別的。在十五歲的時候,他已經讀了一年博士了。讀博士自然就涉及到選方向、選導師。他讀的高能物理,最熱門的是兩個方向:M理論和S理論,他當然從小就都很熟悉。只是因為他更喜歡M理論的那個A教授,所以才選擇了M理論作為自己的方向。實話說他才只是個14歲的孩子,在學術紛爭中仍然搖擺不定,但他是真的很享受A教授的課堂:他行雲流水的講演,細緻又不囉嗦的解說,超高的信息密集度——他格外享受這種填鴨一般的知識密度。總之,他很喜歡A教授,因此向他提出了跟著他讀博士的申請,A教授當然也同意了。不過蛋頭博士——這時候還是小蛋頭——比他自己意識到的還要有天賦一些,至少A教授這麼覺得。因此當小蛋頭投入M理論的海洋中時,A教授反覆地向他強調:S理論就是個垃圾。他生怕小蛋頭年輕氣盛,將自己有限的精力分散到M理論以外的地方。小蛋頭當然是滿口答應了。但S理論方向的B教授偏偏又是一個細緻入微的好人,他體恤學生,和藹可親,喜歡和學生一起討論問題。雖然他其實並沒有特別對小蛋頭更好,但從小蛋頭的角度而言,或者說A教授從小蛋頭的角度來考慮時,就開始覺得他別有用心,因而更加苦口婆心地勸說小蛋頭,告訴他研究S理論的要麼是民科,要麼是學閥,S理論的成果不是扯淡就是廢話,諸如此類。但小蛋頭也不是一個單純的小孩子了,他也有自己的見識和思考,而且年輕氣盛、樂於反駁。他說,S理論自有其可取之處,並非沒有研究和運用的空間,A的評價實屬誇張;而要麼民科要麼學閥更是無稽之談,且不說B教授就好得很,即便真的如此也不妨礙自身來做研究。如此種種,A教授便漸漸對小蛋頭的學術志向格外留意了。小蛋頭有一位朋友,張子恆,Z君。說是多好的朋友倒也算不上,畢竟小蛋頭也不善於社交;只是小蛋頭年紀偏小,而張子恆年紀偏大,跟其他同學們都有些不大合得來,就反而慢慢互相熟了起來。Z君本來也只是一位普通的學生,但本科、碩士都延期畢業,博士更是一拖再拖,就變成了一位年紀偏大的普通學生。雖然他學術能力略遜,但畢竟混了這麼多年,多少有一些資源,小蛋頭作為天才學生也有意幫他,可Z君偏偏有些不領情;倒不是真的不領情,而是他反而更樂於培養後輩,或者說把機會讓給別人。例如有一次學生會競選。在他們所讀的學校EIT,學生會競選是與老師的意見有很強關聯的,如果導師有一些地位且有意培養,那麼這個學生很容易就可以身居要職;而如果導師希望學生專心學術,那麼學生再努力也不會有結果。本身Z君資歷就足夠,小蛋頭又有意相助聯繫導師等等,畢竟他覺得如果當過學生會主席,以後從政之類的也是很好的出路,即使不考慮這個多一些資源總是好的;但Z君說,「我本來也不太想從政,機會還是留給有需要又有能力的同學吧。」此事就不了了之了。哦對,Z君申請研究生和博士的時候各自都花了不少年,也是如此。既然如此,小蛋頭也沒什麼辦法了。Z君並非和小蛋頭一樣,一開始就致力於高能物理。他先是研究哲學出身,後面覺得吃力,想著或許數學沒有那麼複雜,便轉去學了數學。努力之後,憑能力做不出什麼成績,又不願意搶佔別人的資源,才轉來學物理。物理不像數學那麼純粹、抽象,總是稍微直觀一些。但他努力了幾年仍然沒有成果,於是在小蛋頭入學後不久又轉去了化學,終於在小蛋頭快畢業時轉到了生物。此後的事小蛋頭也不那麼清楚了。小蛋頭有時候說他,做不出成績是因為他不願意跟人搶實驗室。「做什麼研究不靠實驗,你不去爭取怎麼能出結果呢?」但Z君只是回答,「實驗室那麼貴,不如先讓給更重要的課題、更有天賦的同學吧。」但他最後也沒有等到機會,因為有天賦的同學那麼多,一茬兒走了還有下一茬兒,EIT也不是什麼很差的大學。小蛋頭頗有些恨鐵不成鋼:「你一直讓讓讓,你想感動誰?感動有什麼用?什麼用都沒有!你得先搞清楚自己再去琢磨實驗室的使用率問題。」但Z君只是笑著搖搖頭,也不去辯解。總之,或許感動真的沒有什麼用,Z君到小蛋頭畢業時仍沒有什麼成果。而在此期間,小蛋頭和A教授也有些愈發合不來。A教授固然是極好的,但小蛋頭天賦異稟,總喜歡涉獵些別的內容;而他但凡進度稍緩,A教授總愛指責他又去研究那個S理論了。終於有一天,A教授說小蛋頭只是為了自己的資源才來找他當導師。小蛋頭雖然溫和,但總有些忍不了的話,一氣之下向學院申請轉到了B教授門下。A教授自然更為生氣,絲毫沒有挽留就放他去研究「毫無前途」的S理論了。雖然他將S理論說得那麼不堪,但小蛋頭有天賦有努力,最終成為了一代學術新星,進入了一個大實驗室,這都是後話了。再後來就是已經說過的故事了,他在實驗室遇到了她,而她說他不願意讓她分享他的卑微,等等。之後的事之後再說吧。

相關焦點

  • 沒有痛苦的博士求學經歷是不完整的?博士:糟老頭子壞得很
    讀博,必定是一場「痛苦」的經歷,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讀博亦如是。一名高校博導,結合自己十幾年帶學生的經驗,做出了這樣的總結:沒有痛苦的博士求學經歷是不完整的,最終成不了科研人才。其為何這樣說?博士就一定要度過「痛苦」的求學經歷嗎?是不是博導為了讓學生為自己免費做科研而找的藉口?
  • 不經歷痛苦的求學經歷的博士不合格
    現實中確實有些學生就這麼畢業的,畢業成績看起來很亮麗,但是當他們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之後才發現,自己只不過是個拿著博士學位卻沒有進入科研殿堂的人。就我個人的經歷,從歷史上也得到無數次證明,一個完美的博士求學過程必須是夾雜著痛苦的過程,不能是個一帆風順的過程,在中國,這個痛苦的過程變得尤其必須。如下幾個理由可以參考。
  • 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求學經歷
    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求學經歷,展現了具體時代狀況對他們的知識學習與世界觀形成的深刻影響。馬克思恩格斯的求學歷程蘊含著偉大人格之美,勤勉、謙虛和真誠的優良學習品質彰顯了他們造福人類的鴻鵠之志,為今人的讀書學習提供了寶貴經驗。
  • 沒有痛苦的博士求學經歷不是合格的
    現實中確實有些學生就這麼畢業的,畢業成績看起來很亮麗,但是當他們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之後才發現,自己只不過是個拿著博士學位卻沒有進入科研殿堂的人。就我個人的經歷,從歷史上也得到無數次證明,一個完美的博士求學過程必須是夾雜著痛苦的過程,不能是個一帆風順的過程,在中國,這個痛苦的過程變得尤其必須。如下幾個理由可以參考。
  • 沒有痛苦的博士求學經歷不是合格的!
    現實中確實有些學生就這麼畢業的,畢業成績看起來很亮麗,但是當他們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之後才發現,自己只不過是個拿著博士學位卻沒有進入科研殿堂的人。就我個人的經歷,從歷史上也得到無數次證明,一個完美的博士求學過程必須是夾雜著痛苦的過程,不能是個一帆風順的過程,在中國,這個痛苦的過程變得尤其必須。如下幾個理由可以參考。
  • 沒有痛苦的博士求學經歷,是不合格的!一位畢業了三十多名博士的中科院博導感言
    現實中確實有些學生就這麼畢業的,畢業成績看起來很亮麗,但是當他們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之後才發現,自己只不過是個拿著博士學位卻沒有進入科研殿堂的人。就我個人的經歷,從歷史上也得到無數次證明,一個完美的博士求學過程必須是夾雜著痛苦的過程,不能是個一帆風順的過程,在中國,這個痛苦的過程變得尤其必須。如下幾個理由可以參考。
  • 【鵝媽媽童謠經典之作】Humpty Dumpty 蛋頭先生
    Humpty Dumpty               蛋頭先生—————————————於是Humpty Dumpty被稱為矮胖子,或者蛋頭先生。但是它的答案太簡單了,直到後來,所有的人都知道Humpty Dumpty指的就是蛋,就從謎語變成了廣為傳唱的兒歌。
  • 求學到如今從事工作,你經歷了啥
    作者於2019.6.30正式畢業(本科),求學之路並沒有其他人那麼一路順暢,反而一路忐忑,因為那年碰到了一個六年級,高三到高四補了一年,沒有補到本科,去了專科,專科三年,加兩年本科(統招),求學之路就是這麼坎坷,整整廢掉了3年時間,才以本科學歷畢業。
  • 【英語輕鬆學】之《 Humpty Dumpty sat on a wall》(蛋頭先生牆上坐)
    蛋頭先生牆上坐,蛋頭先生跌下牆。所有國王的馬兒和士兵,都沒辦法把他拼回去。【詞彙】humpty ['hʌmpti] dumpty ['dʌmpti] 蛋頭先生wall   [wɔ:l] 牆fall   [fɔ:l] 跌落【講解】而這是有關一個人形雞蛋的故事,他坐在牆上,然後從牆上掉下來,砸碎了,國王跟士兵來了,想救他,但砸壞的雞蛋是補不了的。
  • 那位據說劈腿四個博士的復旦女博士,其求學經歷和學術水平如何?
    不過,如果目前流傳的這些說法基本接近事實的話,那麼,這位復旦女博士的求學過程和學術水平都應該被質疑。從目前已有信息看,該女本科就讀於延邊大學,並通過考研進入了上海交大醫學院,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能有這樣的進步,其自身應該付出了不少努力,實力也應不錯。
  • 香港求學博士全額獎學金申請條件是什麼?
    近幾年,我國前往該地區念書升學研習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多,已經算不上什麼新鮮事了,但是很多人對於獎學金的問題還不太了解,今天留學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香港求學博士全額獎學金申請條件是什麼的詳細介紹,希望對您的求學有所幫助。
  • 一個完美的博士求學過程,必須是夾雜著痛苦的
    現實中確實有些學生就這麼畢業的,畢業成績看起來很亮麗,但是當他們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之後才發現,自己只不過是個拿著博士學位卻沒有進入科研殿堂的人。就我個人的經歷,從歷史上也得到無數次證明,一個完美的博士求學過程必須是夾雜著痛苦的過程,不能是個一帆風順的過程,在中國,這個痛苦的過程變得尤其必須。如下幾個理由可以參考。
  • 【我與南開的故事】父親王積濤的九所大學本科求學經歷
    百年來,無數人與南開相遇,或在這裡經歷成長,或在這裡奉獻韶華,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個南開人。寫出你的南開故事,讓它成為南開的歷史。父親王積濤的九所大學本科求學經歷王 靖  南開大學校慶百年的日子就快到來了。
  • 外國語學院舉辦「我的博士求學之路」博士生校友講座
    11月11日下午,外國語學院在明德商學樓0407教室舉行了主題為「我的博士求學之路」的博士生校友講座。2014級日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生蔣雲鬥和2014級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生馮洋分別作為定向生代表和非定向生代表,為外國語學院研究生分享了自己的博士學習經驗。本次講座由外國語學院教務科董丹萍主持,並同時通過騰訊會議在線上開展。
  • 【個人經歷分享】求學之路
    一個有知識的公眾號ID:rakuegaku今天,包包老師來跟大家講一講自己的求學之路        包包老師的求學經歷還是蠻中規中矩的,小學時普通的重點小學,初中是普通的重點中學,高中是普通的重點高中,大學是普通的重點大學。像大多數的孩子一樣,擁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忙忙碌碌的青少年,慌慌張張的青年,以及快要步入的不知所往的中年。一切都顯得平淡無奇,波瀾不驚,直到……我有機會出國,來看看外面的世界。
  • 「腦癱數學博士」求學二十載:期待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而就連他也沒有想到,存在於大腦裡的「草稿紙」促使他學業進步,如今,他已經「博士二年級」。  謝炎廷畸形的手拎著公文包,踮著腳尖雖搖搖晃晃行進但速度卻快於常人。「選擇行走的路途一般會少車輛,少臺階。」謝炎廷吃力且含含糊糊告訴記者,他最享受的事便是行走在校園裡。謝炎廷「搖搖晃晃」前往教室中。
  • 懷念我在應城一中的求學經歷和老師:言傳身教,甘為人梯
    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博士、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病毒學研究所副教授 丁曉華 應城一中1979屆校友九年前的金秋10 月,在縣城見到了闊別多年的應城一中高中同學們,也有幸見到了高中時期的幾位任課老師,他們雖年過花甲,但當年的風採依舊,姚幼安英語老師滿頭銀髮,但精神不錯,我跟姚老師講到
  • 我的求學經歷,分享給可愛的你們
    研究生三年期間,自己的經歷和身邊同學的故事告訴我,選擇一個好的導師非常重要。導師不光是學術道路的引路人,也是自己為人處事的榜樣。學校的排名會對博士畢業之後的就業有些影響,這也是我們不得不正視的一個問題。(一)選擇一個有修養的導師 很多時候我們在選擇導師的時候,都會去看一個導師在這個領域的名氣,看他是否是領域內的權威性人物。
  • 淚目:經歷了生活的重創,卻依然努力拼搏,考取了中山大學博士!
    在經歷風雨後終得償所願,順利考取了中山大學博士。滿心歡喜,迎接未來2013年9月,一個懷揣炙熱的求學之心的雛鳥從玉林奔赴廣西師範學院,開始了他的求學之旅。在各位老師的幫助下,陳健軍同學逐漸走出了父親去世的陰影,打消了退學的想法,暗自設立一個目標,考取博士!最後在導師以及學院各位老師的幫助下進行考博複習。黎明時刻,破曉前行有人曾問陳健軍:「你為什麼這麼拼命?」
  • 王石:哈佛經歷將大齡求學之路進行到底
    本期嘉賓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王石,本題話題大齡求學苦行僧。2011年早已功成名就王石卻選擇去哈佛大學當一個求學路上的苦行僧,和十幾歲孩子們一起學習語言,早早起床趕早課,熬夜到凌晨寫作業。王石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大學生活,每天都苦苦企盼著星期六。   王石:我到了哈佛,沒有一年我就決定放棄再次登珠峰,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