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哈佛經歷將大齡求學之路進行到底

2020-12-13 中國網財經

  央廣網財經4月21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他叱吒風雲以獨到眼光洞悉房地產業,引領萬科躋身全球最大住宅企業行業,他瀟灑自由踏遍世界數座高山,老當益壯刷新中國登頂珠峰最年長記錄他是王石。本期嘉賓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王石,本題話題大齡求學苦行僧。2011年早已功成名就王石卻選擇去哈佛大學當一個求學路上的苦行僧,和十幾歲孩子們一起學習語言,早早起床趕早課,熬夜到凌晨寫作業。王石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大學生活,每天都苦苦企盼著星期六。

  王石:我到了哈佛,沒有一年我就決定放棄再次登珠峰,為什麼呢?我發現在學校學習對我來講就像登山一樣,當然它不是物理的山,是知識的山,我發現就我的經歷,我的背景,我在大學登這個知識的山,比登這個物理的珠穆朗瑪峰還難,那真是就差得抑鬱症了,要完成作業兩三點鐘還在做作業,早課八點半,你說我想睡會吧,還一定要趕完,不是趕到三點多鐘才趕完課,就是當然急於睡覺了,但是你還睡不著。就是那種非常特別的一種狀況,就是腦袋一片空白,你說累吧,它又睡不著,再持續下去它可不就是抑鬱症了。當然這就面臨著是堅持下去還是放棄?說堅持下去,你看不到前景,你說你別來學不下去,你得了個抑鬱症。乾脆到此打住咱別認真學習了,晃晃晃晃…反正也有很多訪問學者晃晃半年晃回去了,怎麼樣我也在哈佛呆了一年。也曾想這樣,也不錯了回去,一會兒是企業家嘛,在哈佛也晃了晃,但是不時的像(維嘉)這些人,不時來問我的消息,又給增加壓力,你還不能混了,人家說還對你報有期望,第二天還得去,經常在課堂上打磕睡,睡不夠覺,我第一次體會到又回到了大學生活盼望星期六睡懶覺,當然這個經歷過去了,當然這個過去了,最艱難過去了,但是你求知這個道路還是非常非常艱難。包括現在,也不是很容易。當然剛才說那麼困難情況下是過去了。

  這段哈佛經歷給了王石人生的另一個高峰,他誓言要投身教育,將大齡求學之路進行到底。

  王石:人生苦段,經歷有限,這時候進行一個選擇,所以我就選擇登知識的山峰,這是對於我來講又選擇了一個高度去攀登,當然你選擇目的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我是59歲的時候才接受香港科學大學商學院的聘請就是做兼職教授,給同學講企業管理講三天,前年又接受光華管理學院聘請講同樣的課程,按照我的計劃就是60到70歲一方面在學校,另一方面到學校跟老師交流,跟同學們交流,把自己這樣幾十年經商、企業管理的經驗、教訓同學進行交流。因為中國的希望在未來、在年輕人,年輕人的希望在教育。

  

相關焦點

  • 王石的留學夢:繼哈佛劍橋之後,67歲的王石將赴以色列遊學
    今天,王石在他的微信公眾號上透露,他將於今年秋天動身,前往以色列遊學,時間預期為一年,研究的課題是『希伯來人在東亞的遷徙史』。並表示,以色列最吸引他的是精準農業,尤其是滴灌技術,因為他一直有一個夢想——在 70 歲之後,到戈壁灘上去種莊稼。
  • 61歲王石哈佛英文演講:「一年前就開始準備了」
    綜合新華社美國波士頓4月15日電 站在哈佛大學的演講臺上,61歲的王石一張嘴,就露了英語還不靈光的「怯」:一個並不太難的單詞他費勁地說了三遍,直到發音正確才繼續。臺下的聽眾發出笑聲,王石不時抬頭,不看講稿與大家進行眼神交流。他說這是別人給他的建議:說英語時不管是不是流利,一是要大聲,二是要抬頭。
  • 61歲王石哈佛英文演講:舉雙手贊成抑制房價
    臺下的聽眾發出笑聲,王石不時抬頭,不看講稿與大家進行眼神交流。他說這是別人給他的建議:說英語時不管是不是流利,一是要大聲,二是要抬頭。二十多分鐘的演講結束,王石回到座位前,咧了一下嘴。坐在他前面的一位女生,轉過頭向他豎起大拇指。
  • 特寫:哈佛校園對話「勇氣」王石
    ,61歲的王石一張嘴,就露了英語還不靈光的「怯」:一個並不太難的單詞他費勁地說了三遍,直到發音正確才繼續。臺下的聽眾發出善意的笑聲,但他的表情仍然認真,並不時抬頭,不看講稿與大家進行眼神交流。他說這是別人給他的建議:說英語時不管是不是流利,一是要大聲,二是要抬頭。二十多分鐘的演講結束,會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王石回到座位前,有點如釋重負般咧了一下嘴。坐在他前面的一位女生,轉過頭向他豎起大拇指。
  • 留學愛好者王石在哈佛劍橋牛津和希伯來大學的十年
    「如果說之前在哈佛大學是單打獨鬥地學習,在這裡,我已經有意識地號召一些國內企業家和青年學者,來做訪問學者。」從美國的哈佛,英國的劍橋、牛津,再到以色列的希伯來大學,王石的留學生活即將畫上句號,為此他又出了一本自傳《我的改變》,講述了自己2008年後這十年的經歷與感悟。2008年,在他看來是自己人生的又一道分水嶺,「我的很多人生轉變,都是57歲之後發生的」。
  • 企業家王石引基督教財富觀談掙錢 遠志明牧師盼上帝祝福
    在哈佛學習的萬科總裁王石,在談到美國人的財富觀時說:「我的掙錢能力是上帝賦予的,我掙的錢是替上帝保存。」遠志明牧師得到消息後,盼上帝賜福王石和中國所有的企業家們。他們對上帝的信仰,將給他們,同時給中國社會帶來最大的祝福,17日的微博中,遠志明牧師說。
  • 中國版「風雨哈佛路」:哈佛學霸Molly的求學經歷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但上官華珍,這個從福建農村走出來的普通女孩,最後進入到世界頂尖學府哈佛大學的求學經歷卻讓我們看到:「階層固化「只是不願下苦功夫努力的人的藉口。 作為艾威達(IA_EDU)在合作學校重慶十八中的校外導師,不久前,Molly在線上給學生和家長舉行了一場講座,她的經歷激勵同學們奮進,她的建議也實實在在幫助同學提升學習效率。
  • 【個人經歷分享】求學之路
    一個有知識的公眾號ID:rakuegaku今天,包包老師來跟大家講一講自己的求學之路        包包老師的求學經歷還是蠻中規中矩的,小學時普通的重點小學,初中是普通的重點中學,高中是普通的重點高中,大學是普通的重點大學。像大多數的孩子一樣,擁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忙忙碌碌的青少年,慌慌張張的青年,以及快要步入的不知所往的中年。一切都顯得平淡無奇,波瀾不驚,直到……我有機會出國,來看看外面的世界。
  • 費正清早年的求學之路
    本文試圖在知識、資本和權力空間中略述費正清早年的求學之路,以此紀念這位傑出的學者誕辰110周年。費正清於1907年5月24日出生於美國西部南達科他州休倫(Huron)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1911年隨全家遷往同州的蘇福爾斯(Sioux Falls)。
  • 「重慶求學經歷對鄧小平非常重要」
    他說,2000年他從哈佛大學退休時,就想集中精力研究中國,而要了解今日中國,就要了解歷史,特別是自1978年鄧小平領導造就了當下中國一系列進程之後的歷史。《鄧小平時代》60萬字,對鄧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國驚險崎嶇的改革開放之路進行了全景式的描述,被譽為是鄧小平研究紀念碑式的著作。
  • 對話70歲王石:我最好奇的是 我沒經歷過的年紀
    對話70歲王石:我最好奇的是,我沒經歷過的年紀   2020年,按照中國人的算法,王石70歲了。   60歲那年,他去了哈佛遊學。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此遠離聚光燈。   但今年疫情來襲,他在深圳帶領一眾隊員,用七天時間內登上了十座山峰。
  • 唐涯:王石走了,誰來解萬科股權圍城之惑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唐涯】 6月21日上午約8時,王石在其個人朋友圈發表公開信,稱將退任萬科董事長,接力棒會傳給鬱亮。 「今天,萬科公告了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候選名單。我在醞釀董事會換屆時,已決定不再作為萬科董事被提名。從當初我們放棄股權的那一刻起,萬科就走上了混合所有制道路,成為一個集體的作品,成為我們共同的驕傲。
  • 潘石屹孩子讀哈佛,王石67歲還去海外留學
    比如今年67歲的王石,他曾在50多歲時成了哈佛大學的學生,哈佛的名氣不用多說,而王石選修的是資本主義思想史、城市規劃與投資管理以及新能源經濟政策。大概是名校的光環和吸引力太大,在結束了2年半的,他依然沒有回歸工作崗位,而是轉而前往名氣相當的劍橋大學,學習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等宗教學知識。後來他更是前往以色列學習。
  • 70歲的王石:企業家裡的健身達人,愛冒險的運動家
    年輕時的王石爭強好勝是王石性格上的一大特點,在中國地產界,他被稱為「教父」,在戶外運動領域,他2次登上過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其中一次還差點失去生命,在求學求知的路上,他孜孜不倦如果你看到一個身材好的人,你應該知道他曾經經歷了不舒服,但現在的他很舒服。
  • 王石:我不害怕被公眾遺忘
    1 月 23 日,王石在水立方做了一場主題為「回歸未來」的演講。這一天,也是王石 67 歲的生日。王石作的是演講,但其實也是對自己第二個 33 年的人生總結。王石回憶自己的創業史,幾度哽咽。
  • 羅毅平 :我的高考求學之路
    原題我的高考求學之路作者:羅毅平 正值高考之際,連續多天暴雨滂沱,積水淹沒街道,出行都困難。單位裡絕大多數年輕人與我一樣,是經歷了多輪招工政審淘汰,殘留的老三屆知青,於1975年底一併招進來的。當時我們自己戲稱是用撮箕撈上來的殘根餘草,其中有十幾個是大專院校職工子女。
  • 王石交大行王石「亞洲大學賽艇行」——西安交通大學站
    本環節由王石主席、曹景偉秘書長、董利副局長、宮輝副書記以及梁人之同學擔任嘉賓。論壇對話由西安交通大學學生賽艇隊梁人之同學的問題展開。他首先向王石主席提問:如何由登山走向了賽艇之路。王石向我們講述了他在南昌第一次接觸專業賽艇的經歷,他以良好的運動素質和驚人的平衡力克服了第一次接觸賽艇的種種困難,震驚了當時的教練,從此開啟了自己的賽艇之路。
  • 王石:我不想委屈自己
    懷著這種豪邁心情,他來到空軍三團,成為一名光榮的汽車兵,在徐州進行新兵訓練和學習卡車駕駛。但進入部隊第一天,他就感覺,來錯地方了。天性嚮往無拘無束的王石,無法忍受早請示、晚匯報的日子。開會時,別人「憶苦思甜」,而他從小生活優越,無苦可憶,只好通過搞怪來博取戰友們一笑。
  • 《我的求學之路》
    我開看到現在一些年輕人深迷於手機或遊戲,無心求學,促使我用我的親身經歷,看看以前求學的艱辛,珍惜今天的幸福和學習環境。我是1949年3月出生的,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誕生的前夕,是新中國的同齡人。我於1956年入學念小學,父母是窮苦農民,我的三位姐姐都沒有念書,父親只讓我讀完小學畢業就不讓我參加升初中的複習考試了。
  • 科學網—瑣碎生活裡讀王石
    王石給人的印象,有時熟悉,有時陌生。 王石還是個活在管理學讀物裡的人,中國的商業文化就是這樣,習慣把企業家與企業緊密相連,於是我們經常可以在機場書店的管理學架子上看到,一本本印著王石頭像的書擺在那裡,腦袋邊上印著「學管理」一類的字體。 陌生的那個王石,處境有一點奇怪。他的所作所為同樣為人熟知,同時又不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