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就跟個小怪物似的胡言亂語。有時候像小大人似的,說出的話經常把父母逗得開懷大笑。對於孩子說的話,作為大人並不會跟他們認真,因為我們都知道童言無忌。
但是當孩子長到一定的年齡,我們會發現孩子會說出一些語出驚人,讓人意想不到的話,甚至會對父母放狠話,出言詛咒父母,有些狠話出自孩子的口中,經常把父母嚇得不輕。
同學小麗一直是個工作狂,到了34歲才要了第1胎,小麗的第1胎是個女兒。每次同學聚會的時候,我們都發現小麗對女兒非常寵愛。但是就在最近,小麗跟我們抱怨道,女兒慢慢變得陌生了,開始對她惡語相向,有的時候聽到女兒說出的一些狠話,讓小麗心中非常傷心。
我們都不敢相信,小麗的女兒今年才6歲,能說出什麼樣的狠話呢?小麗表示:有次帶女兒去超市,女兒看到芭比娃娃就不肯離開,但是家裡面的芭比娃娃已經有五、六個了,於是小麗並不打算給女兒買。
這時女兒就開始衝小麗撒起嬌來,大有不給她買她就不走了的陣勢,但是小麗卻無動於衷。誰知道女兒看到媽媽心意已決的樣子,立馬變了個表情,衝小麗喊道:你不給我買芭比娃娃,你就是壞媽媽,我恨你!
聽到女兒的話小麗當時就愣在那裡,不知該做出什麼反應。現在小麗表示,當聽到女兒說出這樣的狠話時,她覺得和女兒越來越陌生了,然而卻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也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出現「說狠話」的習慣。
1、衝動易怒的家長。
大部分家長聽到孩子放狠話的時候都會暴怒,尤其是父親。在中國,孩子與家長的關係往往更傾向於上下級,很少有家庭會培養出敢武逆父母的孩子。所以大部分家長直接上去責罵孩子,甚至動手教訓孩子。這樣的處理方式看似能夠立馬解決問題,但是很容易滋生孩子心理的暴力因素。
2、理智冷靜的家長
對於理智冷靜的家長來說,他們明白孩子放狠話,並不是真正的想要咒罵或者是詛咒父母,因為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還搞不懂狠話裡面的含義,只是想通過這些狠話來表達自己不滿意的情緒。
所以理智冷靜的家長能夠正確的處理孩子情緒問題,這樣的反應能夠使孩子的情緒得到良好的控制,並能夠給孩子做出控制情緒的榜樣。
3、不知所措的家長
還有一部分家長面對孩子放狠話,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就像案例中的小麗一樣,聽到孩子咒罵自己,竟然愣住了。如果小麗總是這樣不知所措,面對孩子放狠話時不應對,只會助長孩子說狠話的風氣,讓孩子越來越叛逆,越來越敢違背家長。
孩子對父母放狠話時並不代表孩子真正的討厭父母,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父母的應對方式非常重要。記住孩子與父母之間沒有真正的仇恨,只有溝通才能解決問題,切莫用錯了方式,影響了孩子的發展。
1、淨化不良語言環境。
有的時候孩子說狠話時裡面,會夾雜很多粗魯的詞彙,要知道,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會說髒話的,他是通過後天的模仿學習才會的。所以父母要淨化孩子身邊的語言環境,首先父母就要控制好自己,不在家中講髒話,也要告訴親戚朋友,儘量不要講髒話來影響到孩子。
2、通過共情引導
孩子罵人說髒話時,只是希望能夠表達出自己不滿的情緒。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和孩子共情,理解孩子,與孩子進行耐心、交心的溝通,告訴孩子講髒話的壞處,讓孩子合理的發洩不良情緒。
3、提高孩子情緒管理能力
孩子會對父母放狠話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孩子對父母產生了不滿,從而引發了他們情緒上的不痛快。每個人都有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孩子情緒差時也要有相應的發洩方式,但是孩子選擇了放狠話這種方式顯然是不對的,所以父母就要提高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教會孩子如何適當的發洩情緒。
每一個孩子最初降臨到這世界時,都是無比純淨的,但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有些孩子可能會滿嘴髒話、對父母出言不遜,甚至傷了父母的心。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只要父母耐心合理的引導,孩子最終會擺脫這些不良因素的影響。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有沒有說過類似的狠話呢?關於孩子放狠話,大家還有其他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