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實驗常用器材使用方法(可直接複製列印)

2021-02-23 小學科學課程與教學

一、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方法一

1.測量前,觀察所要使用的溫度計,了解它的量程(測量範圍)和分度值(每一小格對應的溫度值);

2.測量時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跟被測液體充分接觸(要浸沒在被測液體中);

3.待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4.讀數時溫度計玻璃泡要留在被測液體中,不能取出來讀數。


方法二

1.在測量之前要先估計被測液體的溫度;

2.根據估計的溫度選用量程合適的溫度計。

3.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沒在待測液體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4.玻璃泡全部浸沒在待測液體中要稍候一會兒。等它的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5. 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量液體中。

6.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正確記錄測量結果要有數字和單位。



二、酒精燈的使用方法


1.新購置的酒精燈應首先配置燈芯。燈芯通常是用多股棉紗線擰在一起,插進燈芯瓷套管中。燈芯不要太短,一般浸入酒精後還要長4—5cm。對於舊燈,特別是長時間未用的燈,在取下燈帽後,應提起燈芯瓷套管,用洗耳球或嘴輕輕地向燈內吹一下,以趕走其中聚集的酒精蒸氣。再放下套管檢查燈芯,若燈芯不齊或燒焦都應用剪刀修整為平頭等長。

2.新燈或舊燈壺內酒精少於其容積1/4的都應添加酒精。酒精不能裝得太滿,以不超過燈壺容積的2/3為宜。(酒精量太少則燈壺中酒精蒸氣過多,易引起爆燃;酒精量太多則受熱膨脹,易使酒精溢出,發生事故。)添加酒精時一定要藉助個小漏鬥,以免將酒精灑出。燃著的酒精燈,若需添加酒精,必須熄滅火焰。決不允許燃著時加酒精,否則,很易著火,造成事故。萬一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要立即用溼棉布鋪蓋滅。用完酒精燈,火焰必需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吹滅,以免引起燈內酒精燃燒,發生危險。

3.新燈加完酒精後須將新燈芯放入酒精中浸泡,而且移動燈芯套管使每端燈芯都浸透,然後調好其長度,才能點燃。因為未浸過酒精的燈芯,一經點燃就會燒焦。

4.點燃酒精燈一定要用燃著的火柴,決不能用一盞酒精燈去點燃另一盞酒精燈。否則易將酒精灑出,引起火災。

5.加熱時若無特殊要求,一般用外焰來加熱器具。加熱的器具與燈焰的距離要合適,過高或過低都不正確。與燈焰的距離通常用燈的墊木或鐵環的高低來調節。被加熱的器具必須放在支撐物(三腳架、鐵環等)上或用坩堝鉗、試管夾夾持,決不允許手拿儀器加熱。

6.加熱完畢或要添加酒精需熄滅燈焰時,可用燈帽將其蓋滅,如果是玻璃燈帽,蓋滅後需再重蓋一次,放走酒精蒸汽,讓空氣進入,免得冷卻後蓋內造成負壓使蓋打不開;如果是塑料燈帽,則不用蓋兩次,因為塑料燈帽的密封性不好。決不允許用嘴吹滅。不用的酒精燈必須將燈帽罩上,以免酒精揮發,因為酒精燈中的酒精,不是純酒精,所以揮發後,會有水在燈芯上,致使酒精燈無法點燃。

7.酒精燈不用時,應蓋上燈帽。如長期不用,燈內的酒精應倒出,以免揮發;同時在燈帽與燈頸之間應夾小紙條,以防粘連。

8.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給玻璃儀器加熱時應把儀器外壁擦乾否則儀器炸裂,給試管中的藥品加熱,首先必須預熱,然後在對著藥品部位加熱。加熱時不能讓試管接觸燈芯,否則試管會炸裂。 


給物質加熱時:

1.在用酒精燈加熱可以用試管、燒瓶、燒杯、蒸發皿來給液體加熱,在加熱固體時可用乾燥的試管、蒸發皿等,有些儀器如集氣瓶、量筒、漏鬥等不允許用酒精燈加熱。(燒杯·燒瓶不可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熱,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

2.如果被加熱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應在加熱前擦拭乾淨,然後加熱,以免容器炸裂。

3.加熱的時候,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燈芯接觸,也不要離得很遠,距離過近或過遠都會影響加熱效果,燒得很熱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衝洗,否則可能破裂,也不要立即放在實驗臺上,以免燙壞實驗臺。

4.給試管裡的固體加熱,應行進行預熱,預熱的方法是:在火焰上來回移動試管,對已固定的試管,可移動酒精燈,待試管均勻受熱後,再把燈焰固定在放固體的部位加熱。

5.給試管裡的液體加熱,也要進行預熱。同時注意液體體積最好不要超過試管體積1/3,加熱時,使試管斜一定角度(45°左右),在加熱時要不時地移動試管,為避免試管裡的液體沸騰噴出傷人,加熱時切不可將試管口朝著自己和有人的方向,試管夾應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手應該持試管夾的長柄部分,以免大拇指將短柄按下,造成試管脫落。

6.特別注意在夾持時應該從試管底部往上套,撤除時也應該由試管底部撤出。


三、膠頭滴管滴瓶的構造與使用方法


1.夾持時,用無名指和中指夾持在橡皮膠頭和玻璃管的連接處,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夾持,這樣可防止膠頭脫落。使用時膠頭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體試劑進入膠頭而使膠頭受腐蝕或將膠頭裡的雜質帶進試液)吸液時,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擠壓橡皮膠頭,趕走滴管中的空氣後,再將玻璃尖嘴伸入試劑液中,放開拇指和食指,液體試劑便被吸入,然後將滴管提起。禁止在試劑內擠壓膠頭,(以免試劑被空氣汙染而含雜質或將試劑弄混)。吸完液體後,膠頭必須向上,不能平放,更不能使玻璃尖嘴的開口向上,以免膠頭被腐蝕;也不能把吸完液體後的滴管放在實驗桌上,以免玷汙滴管。

2.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試劑)

3.用過後應立即洗滌乾淨並插在潔淨的試管內,未經洗滌的滴管嚴禁吸取別的試劑

4.滴瓶上的滴管必須與滴瓶配套使用

出錯點∶中指與無名指沒夾住橡皮膠頭和玻璃管的連接處;將滴管尖嘴伸入接受器口內。

正確方法∶夾持時∶用無名指和中指夾持在橡皮膠頭和玻璃管的連接處,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夾持,這樣可防止膠頭脫落。吸液時∶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擠壓橡皮膠頭,趕走滴管中的空氣後,再將玻璃尖嘴伸入試劑液中,放開拇指和食指,液體試劑便被吸入,然後將滴管提起。禁止在試劑內擠壓膠頭,以免試劑被空氣汙染而含雜質。吸完液體後,膠頭必須向上,不能平放,更不能使玻璃尖嘴的開口向上,以免膠頭被腐蝕;也不能把吸完液體後的滴管放在實驗桌上,以免沾汙滴管。



四、試管的使用方法



試管是化學實驗室常用的儀器,用作於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試管分普通試管、具支試管、離心試管等多種。普通試管的規格以外徑(mm)×長度(mm)表示,如15×150、18×180、20×200等。


主要用途:

1盛取液體或固體試劑; 

2加熱少量固體或液體;

3製取少量氣體反應器;

4收集少量氣體;

5溶解少量氣體、液體或固體的溶質;

6離心時作為盛裝的容器;

7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


使用注意事項∶

1.裝溶液時不超過試管容量的1/2,加熱時不超過試管容量的1/3。

2.用滴管往試管內滴加液體時應懸空滴加,不得伸入試管口。

3.取塊狀固體要用鑷子夾取放至試管口,然後慢慢豎起試管使固體滑入試管底,不能使固體直接墜入,防止試管底破裂。 

4.加熱使用試管夾,試管口不能對著人。加熱盛有固體的試管時,管口稍向下,加熱液體時傾斜約45°。

5.受熱要均勻,以免暴沸或試管炸裂。

6.加熱後不能驟冷,防止破裂。

7.加熱時要預熱,防止試管驟熱而爆裂。

8.加熱時要保持試管外壁沒有水珠,防止受熱不均勻而爆裂。

9.加熱後不能在試管未冷卻至室溫時就洗滌試管。

10.使用試管夾夾取試管時,將試管夾從試管的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中上部,若將試管長度三等分時,則試管夾夾在靠試管口的那端的三分之一的部位以內為合理。

11.加熱應用外焰。


普通試管的使用方法:

1.普通試管可以直接加熱,加熱前先將試管外壁水擦乾。

2.裝溶液時不超過試管容量的1/2,加熱時不超過試管的1/3。

3.加熱時須用試管夾,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向試管口套進,取的時候也從試管下部取出,夾在試管口中上部(接近試管口1/3)。

4.加熱時先使試管均勻受熱,然後在試管底部集中加熱,並不斷移動試管。試管應傾斜約45°,管口不要對著自己或他人。

5.向試管中傾倒液體,每次只能拿一個試管,但幾個試管對比時,可以幾個同時拿在手裡(用大拇指和手掌)。

6.振蕩試管時,拇食中三個手指拿住試管,手腕使勁而不是擺臂,用力振蕩。試管裡的液體受離心力,不會飛濺出來。

7.加熱完的試管不能馬上放入試管架,防止燙壞試管架。

8.清洗試管可以直接用清水振蕩,也可以用試管刷。如果有必要須沾洗衣粉來刷。根據實驗所用的藥品,也可以選用酸、鹼、酸性重鉻酸鉀洗液來清洗。清洗後的試管,內壁不應掛有水珠。

出錯點∶用手一把抓或將無名指和小指伸展開;位置靠上或靠下。

正確方法∶"三指握兩指拳"。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握住試管,無名指和小指握成拳,和拿毛筆寫字有點相似。手指握在試管中上部。



五、振蕩盛有液體的試管



出錯點∶手握試管中部或中下部抖動。

正確方法∶手指應"三握兩拳",握持試管中上部,這樣留出試管中下部便於觀察試管內部的實驗現象。

振蕩試管時,用手腕力量擺動,手臂不搖,試管底部劃弧線運動,使管內溶液發生振蕩,不可上下顛,以防液體濺出。



六、試管夾的使用方法


從試管底部套入,夾在距試管口三分之一處或中上部。夾完以後,手立即放到長柄處,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取下時,一樣從下端取下,始終不接觸管口。加熱試管時需不停地振蕩試管,使之受熱均勻。



七、量筒的使用方法




1.要看清凹液面和量程不能用量筒配製溶液或進行化學反應。不能加熱,也不能盛裝熱溶液以免炸裂量取液體時應在室溫下進行。讀數時,視線應與液凹液面最低點水平相切。

2.量取已知體積的液體,應選擇比已知體積稍大的量筒,否則會造成誤差過大。如量取 15mL的液體,應選用容量為20mL的量筒,不能選用容量為50mL或100mL的量筒。

出錯點∶A.手拿著量筒讀數;B.讀數時有的俯視,有的仰視;C.有的不能依據需

量取液體體積選擇合適量程的量筒。D.液體加多了,又用滴管向外吸。

正確方法∶使用量筒時應根據需量取的液體體積,選用能一次量取即可的最小規格的量筒。操作要領是"量液體,筒平穩;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讀數時,視線與液

面最低處保持水平"。若不慎加入液體的量超過刻度,應手持量筒倒出少量於指定容器中,再用滴管滴至刻度處。


八、彈簧測力計使用方法




1.被測物體重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2.讀數時,視線應垂直於刻度;

3.在測量前,應先調零;

4.不用刻度已被損壞的彈簧測力計;

5.待示數穩定後才讀數。

6.如果是測摩擦力,要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



九、天平的使用方法



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調∶先調節遊碼至標尺的零刻線,然後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直至橫梁平衡;3.測∶把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裡,向右盤裡加減法碼,直至天平平衡;

4.讀∶讀數時,除加砝碼的總質量外,千萬別忘了還要加上遊碼對應的質量數。這樣,使用天平時左側的託盤上應放待測物質,右側的託盤上應放砝碼。這樣符合使用習慣。砝碼加遊碼讀數之和就是待測物質的質量。如果右側的託盤上放待測物質,左側的託盤上放砝碼,那麼,砝碼質量和減去遊碼讀數得到的差就是待測物質的質量。這雖然不符合課本上的規定,也不符合使用習慣,但是並沒有原理上的錯誤。

以上是指託盤天平,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如上面的相同,只是沒有遊碼。

出錯點∶A.直接用手撥遊碼;B.託盤上不放或少放紙片;C.藥品放錯託盤;D.在託盤上放多了藥品取出又放回原瓶;E.稱量完畢忘記把遊碼撥回零點。

正確方法∶正確操作要領是"託盤天平稱量前,先把遊碼撥零點,觀察天平是否平不平。應把螺母旋;相同紙片放兩邊,潮、腐藥品皿盛放,左放稱物右放碼,鑷子先夾質量大;最後遊碼來替補,稱量完畢作記錄,砝碼回盒遊碼零,希望大家要記住"。

使用時還應注意∶

1.移動遊碼時要左手扶住標尺左端,右手用鑷子輕輕撥動遊碼;

2.若稱取一定質量的固體粉末時,右盤中放入一定質量的砝碼,不足用遊碼補充。質量確定好後,在左盤中放入固體物質,往往在接近平衡時加入藥品的量難以掌握,這時應用右手握持盛有藥品的藥匙,用左手掌輕碰右手手腕,使少量固體濺落在左盤裡逐漸達到平衡。若不慎在託盤上放多了藥品,取出後不要放回原瓶,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十、放大鏡的使用方法


放大鏡(英文名稱∶magnifier)∶用來觀察物體細節的簡單目視光學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視距離小得多的會聚透鏡。物體在人眼視網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於物對眼所張的角(視角)。視角愈大,像也愈大,愈能分辨物的細節。移近物體可增大視角,但受到眼睛調焦能力的限制。使用放大鏡,令其緊靠眼睛,並把物放在它的焦點以內,成一正立虛像。放大鏡的作用是放大視角。


觀察方法一:讓放大鏡靠近觀察的物體,觀察對象不動,人眼和觀察對象之間的距離不變,然後移動手持放大鏡在物體和人眼之間來回移動,直至圖像大而清楚。

觀察方法二:放大鏡儘量靠近眼睛。放大鏡不動,移動物體,直至圖像大而清楚。


使用放大鏡注意事項:

1. 不要將放大鏡直接暴露在陽光之下和不要用眼睛對準焦點避免眼珠被燒。

2. 太陽直射的時候,不要在焦點之下放置易燃物品。



十一、石棉網的使用方法




石棉網是加熱液體時架在三腳架上的鐵絲網,用於加熱時使物體受熱均勻,不致造成局部高溫而保護儀器不被炸裂。石棉網是用方形鐵絲網作成,其中部兩面粘有石棉絨。常用的規格為125×125 mm。 
火焰長時間集中在容器的某個地點,最終會使容器爆裂。用了石棉網,火焰的熱量會分散到容器的每個角落,長時間燒容器也不會爆裂.因為石棉不是可燃性物質,鐵絲可將火焰的熱量分散到空氣裡,傳到容器上方,均勻受熱。

使用注意事項:

1.不要與水接觸,以免石棉脫落或鐵網生鏽,

2.石棉網應輕拿輕放,避免用硬物撞擊而使石棉絨脫落。嚴禁摺疊。


十二、燒瓶的使用方法




燒瓶通常具有圓肚細頸的外觀,與燒杯明顯的不同。它的窄口是用來防止溶液濺出或是減少溶液的蒸發,並可配合橡皮塞的使用,來連接其它的玻璃器材。當溶液需要長時間的反應或是加熱回流時,一般都會選擇使用燒瓶作為容器。燒瓶的開口沒有像燒杯般的突出缺口,傾倒溶液時更易沿外壁流下,所以通常都會用玻棒輕觸瓶口以防止溶液沿外壁流下。燒瓶因瓶口很窄,不適用玻棒攪拌,若需要攪拌時,可以手握瓶口微轉手腕即可順利攪拌均勻。若加熱回流時,則可於瓶內放入磁攪拌子,以加熱攪拌器加以攪拌。燒瓶隨著其外觀的不同可分平底燒瓶和圓底燒瓶兩種。通常平底燒瓶用在室溫下的反應,而圓底燒瓶則用在較高溫的反應。這是因為圓底燒瓶的玻璃厚薄較均勻,可承受較大的溫度變化。

主要用途∶

(1)液體和固體或液體間的反應器.

(2)裝配氣體反應發生器(常溫、加熱).

(3)蒸餾或分餾液體(用帶支管燒瓶又稱蒸餾燒瓶).

使用注意事項∶

(1)注入的液體不超過其容積的2/3.

(2))加熱時使用石棉網,使均勻受熱.

(3)蒸餾或分餾要與膠塞、導管、冷凝器等配套使用。



十三、錐形瓶


錐形瓶是由硬質玻璃製成的縱剖面呈三角形狀的滴定反應器。口小、底大,利於滴定過程振蕩時,反應充分而液體不易濺出。該容器可在水浴或電爐上加熱。外觀呈平底圓錐狀,下闊上狹,有一圓柱形頸部,上方有一較頸部闊的開口,可用由軟木或橡膠製作成的塞子封閉。瓶身上多有數個刻度,以標示所能盛載的容量。

錐形瓶一般使用於滴定實驗中。為防止滴定液下滴時會濺出瓶外,造成實驗誤差,將瓶子放磁攪拌器上攪拌。可用手握住瓶頸以手腕晃動,攪拌均勻 。盛裝反應物,定量分析,回流加熱,其外形使它適合這些工作。其長頸部份除便加塞子,亦能減慢加熱時的流失及避免化學物品溢出,而平而寬闊的底部使錐形瓶盛載更多的溶液、便於玻璃棒攪拌及錐形瓶平放在桌上。

錐瓶亦可用於普通實驗,製取氣體或作為反應容器。其錐形結構相對穩定,不易傾倒。錐形瓶十分常見,且形狀有趣,所以常當做化學實驗或化學相關的象徵,散見於標誌及指示中。

規格∶以毫升計。5ml-2L用途∶盛裝反應物,定量分析。

注意事項∶

(1)注入的液體不超其容積的1/2,過多易造成噴濺。

(2)加熱時使用石棉網(電爐加熱除外)。

(3)錐形瓶外部要擦乾後再加熱。

(4)使用後用專用洗滌劑清洗乾淨,進行烘乾,保存在乾燥容器中。

(5)一般不用來存儲液體。

(6)振蕩時同向旋轉。



十四、集氣瓶


一種廣口玻璃容器,瓶口為平面、磨砂,內側不磨砂,能跟毛玻璃保持嚴密接觸,不易漏氣,用於收集氣體、裝配洗氣瓶和進行物質跟氣體之間的反應。

使用注意事項∶

不能用於加熱,如果物質與氣體是放熱反應,集氣瓶內應放點水或鋪一層砂。


十五、廣口瓶


廣口瓶是用於盛放固體試劑的玻璃容器,有透明和棕色兩種,棕色瓶用於盛放需避光保存的試劑。

使用注意事項∶

不能用於加熱。取用試劑時,瓶塞要倒放在桌上,用後加塞塞緊,必要時密封。由於瓶口內側磨砂,跟玻璃磨砂塞配套,因而玻璃塞的廣口瓶不能盛放強鹼性試劑。如果盛放鹼性試劑,要改用橡皮塞。


廣口瓶和集氣瓶外形相似,但瓶口、瓶頸部分有區別。集氣瓶口是磨平、磨砂的,用磨砂玻璃片蓋住後比較嚴密,用於收集和暫時存放氣體。如在其中進行燃燒反應且有固體生成時,應在底部加少量水或細砂。

廣口瓶的瓶頸是磨砂的,而瓶口是光滑的,用磨砂的玻璃塞,塞住瓶口,比較嚴密,用於盛放固態藥品,也常用廣口瓶作裝配製氫氣和二氧化碳的氣體發生器。



十六、酒精噴燈



學校實驗室用的座式酒精噴燈,由燈管、空氣調節器、引火碗、螺旋蓋、貯酒精罐等部分構成。火焰溫度在800℃左右,最高可達1000℃,每耗用酒精 200毫升,可連續工作半小時左右。

使用方法∶

1.旋開加注酒精的螺旋蓋,通過漏鬥把酒精倒入貯酒精罐。為了安全,酒精的量不可超

過罐內容積的80%(約200毫升)。隨即將蓋旋緊,避免漏氣。然後把燈身傾斜70度,使燈管內的燈芯沾溼,以免燈芯燒焦。

2.燈管內的酒精蒸氣噴口直徑為0.55毫米,容易被灰粒等堵塞,堵塞後就不能引燃,所以每次使用前要檢查噴口,如發現堵塞,就應該用通針或細鋼針把噴口刺通。

3.在引火碗內注2/3容量的酒精,用火柴把酒精點燃,對燈管加熱(此時要轉動空氣調節器把入氣孔調到最小),待酒精氣化,從噴口噴出時,引火碗內燃燒的火焰便可把噴出的酒精蒸氣點燃。如不能點燃,也可用火柴來點燃。

4.當噴口火焰點燃後,再調節空氣量,使火焰達到所需的溫度。在一般情況下,進入的空氣越多,也就是氧氣越多,火焰溫度越高。

5.熄滅噴燈,可用事先準備的廢木板平壓燈管上口,火焰即可熄滅,然後墊著布旋鬆螺旋蓋(以免燙傷),使罐內溫度較高的酒精蒸氣逸出。

注意事項∶

1.噴燈工作時,燈座下絕不能有任何熱源,環境溫度一般應在35℃以下,周圍不要有易燃物。

2.當罐內酒精耗剩20毫升左右時,應停止使用,如需繼續工作,要把噴燈熄滅後再增添酒精,不能在噴燈燃著時向罐內加注酒精,以免引燃罐內的酒精蒸氣。

3.使用噴燈時如發現罐底凸起,要立即停止使用,檢查噴口有無堵塞,酒精有無溢出等,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後再使用。

4.每次連續使用的時間不要過長。如發現燈身溫度升高或罐內酒精沸騰(有氣泡破裂聲)時,要立即停用,避免由於罐內壓強增大導致罐身崩裂。



十七、顯微鏡




2.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略偏左(顯微鏡放在距實驗臺邊緣7釐米左右處)。安裝好目鏡和物鏡。3.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物鏡的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釐米的距離)。
4.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便於以後同時畫圖)。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視野。5.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也可以用印有「6」字的薄紙片製成)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6.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7.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8.高倍物鏡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鏡之前,必須先用低倍物鏡找到觀察的物象,並調到視野的正中央,然後轉動轉換器再換高倍鏡。換用高倍鏡後,視野內亮度變暗,因此一般選用較大的光圈並使用反光鏡的凹面,然後調節細準焦螺旋。觀看的物體數目變少,但是體積變大。8.實驗完畢,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乾淨。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並將鏡筒緩緩下降到處,反光鏡豎直放置。把顯微鏡放進鏡箱裡,送回原處。

相關焦點

  • 小學科學實驗中有哪些教學儀器器材297種
    開關 物體導電性實驗材料 條形磁鐵 蹄形磁鐵 磁針 環形磁鐵 電磁鐵組裝材料 電磁鐵 手搖發電機 雷射筆 小孔成像裝置 平面鏡及支架 曲面鏡及支架 透鏡、稜鏡及支架 成像屏及支架 昆蟲觀察盒 動物飼養籠 塑料注射器 單擺 模型 小學科學
  • 七年級浙教版科學上冊學習資料整理(全)【可下載列印】
    2、我們要多觀察、多實驗、多思考,運用科學方法和知識,推動社會的進步,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活。6、科學觀察不僅要認真仔細,還要有客觀、有效、規範的記錄,記錄的方法有文字描述、表格紀錄和圖形記錄等方法。7、實驗設計的主要原則:對照性原則、隨機性原則、平行重複原則、單因子變量原則。8、觀察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藉助眼睛直接觀察;二是通過儀器進行間接觀察。
  • 怎樣上好小學科學實驗課
    小學科學課注重科學性、基礎性、實踐性課程。新時代教育教學背景下,《科學》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提倡以探究為核為主要的學習方式。鼓勵和組織學生像科學家那樣探究。實驗是學科學最有效的探究手段。小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做實驗可以激發學習科學的興趣,有效地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他們對科學實驗的探究欲望。那麼如何上好小學生的科學實驗課呢?
  • 大象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案【可下載列印】
    教學目標:1、利用實驗驗證的方法,明白猜想只是一種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實並不總是一致。2、學會使用酒精燈加熱的技能,了解材料傳熱的性能。3、培養重視實驗和證明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了解猜想、假設和事實的區別。
  • 化學實驗器材的使用方法(動圖)及注意事項
    常見器材(從左到右):圓底燒瓶、燒杯、量筒、試管、集氣瓶、酒精燈、膠頭滴管。化學實驗基本操作:1、酒精燈的使用(2)加熱後不能直接放到實驗桌上,應放在石棉網上,以免燙壞實驗桌。(3)液體量多時可直接加熱,量少或黏稠液體要墊石棉網或放在泥三角上加熱。(4) 加熱蒸發皿時要不斷的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體局部受熱四處飛濺。(5)加熱完後,需要用坩堝鉗移動蒸發皿。(6)大量固體析出後就熄滅酒精燈,用餘熱蒸乾剩下的水分。(7)加熱時,應先用小火預熱,再用大火加強熱。
  • 浙教版新版科學七年級上基礎知識匯總【可下載列印】
    觀察、實驗、思考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改變著世界,但是我們要辯證地來看待這個問題。它對我們的生活既帶來了正面的影響,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從而理解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並使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二、實驗和觀察    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基礎,實驗又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環節。
  • 蘇教版小學科學實驗箱建設方案
    傳統的實驗課程是教師根據實驗內容搜集和排列實驗儀器,放置到實驗桌上供學生實驗,需要繁瑣和冗長的準備流程。酷騰科教以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為依據,參考小學科學教材,創新性地依照教材順序把小學科學的學科內容按照年級、單元、小節、實驗整合成不同的知識模塊,產品涉及聲、光、電、熱、磁、生物等內容,構建了完整的小學科學實驗體系。
  •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實驗報告單(可下載A4列印)
    >實驗方法對比法實驗目的研究哪種保溫方法最好。>五年級科學實驗報告單 實驗名稱(19):晝夜交替的模擬實驗實驗器材:手電筒、桌球等實驗步驟:1、提出晝夜交替的各種假說五年級科學實驗報告單 實驗名稱(21):認識時差實驗器材:世界時區圖實驗步驟:1、觀看世界時區圖,說說發現什麼。
  • 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上冊教案+教學反思【可下載列印】
    過程與方法:常識在實踐中解決指定的科學問題(如拔圖釘、鐵釘和木螺釘),發現做同樣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並從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工具和機械可以幫助我們做一些事情,恰當地選用工具和機械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 化學實驗器材的使用方法(動圖)及注意事項
    (2)加熱後不能直接放到實驗桌上,應放在石棉網上,以免燙壞實驗桌。(3)液體量多時可直接加熱,量少或黏稠液體要墊石棉網或放在泥三角上加熱。(4) 加熱蒸發皿時要不斷的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體局部受熱四處飛濺。(5)加熱完後,需要用坩堝鉗移動蒸發皿。
  •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問題及解決對策
    二、改進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解決對策1.創建小學科學實驗課程體系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目標,進一步改進課程體系和內容,從而構建統一且健全的教學體系,並深入研究科學實驗各知識點,認真分析與掌握其中的重、難點和關鍵點,明確不同知識點的分布情況。另外,還需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循序漸進,落實小學科學實驗教學。
  • 雲南曲靖:陸良縣舉辦小學科學實驗教師培訓班
    ,掌握本學科實驗教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實驗室管理人員實驗儀器、設備的管理、使用水平,充分發揮裝備投入的效益,促進全縣中小學實驗教師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的快速提升,實現實驗教學的規範化。2018年5月11日,曲靖市陸良縣小學實驗教師培訓班在三岔河鎮三岔河學校進行。來自陸良全縣106名小學科學實驗室管理人員參加了培訓。培訓會邀請了專業技術人員對小學科學實驗室常規管理。
  • 雅安首創小學舉辦了一場「科學實驗秀」
    炫酷科學秀,獻禮教師節2013年雅安蘆山地震上裡鎮共和小學被損毀,首創置業聯合多家合作單位對小學援建並於2014交付使用,命名為首創小學。2019年9月11日,量子世界派出6名老師前往參加首創集團在雅安首創小學舉辦的「感恩教師節」活動,開展科學表演秀及禮品贈送,與首創小學全體師生、首創集團領導共同參與活動。科學實驗秀開場,量子世界為首創小學的師生們帶來液氮冰淇淋小實驗。由量子世界的專業老師講解液氮的物理特性,演示液氮冰淇淋的製作步驟,並邀請學生開心享用冰淇淋。
  • 單元知識點: 教科版小學二下 第一單元《磁鐵》 (可直接複製列印)
    教科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複習資料整理第一單元複習一、磁鐵能吸引什麼1、吸鐵石,學名叫磁鐵,磁鐵包括天然的和人造的兩種,天然的磁鐵又叫磁石。6、要拾起木屑中的回形針有什麼方法 ?方法二:利用水的浮力,將木屑和回形針的混合物倒入水中,木屑會浮起來,回形針會沉入水底,倒掉水和木屑,剩下的就全是回形針了。二、磁鐵怎樣吸引物體1、要讓下圖的鐵質小車動起來,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 全球首例可移動3D列印複製洞窟成功落成_藝文志_中國環境
    於是,浙大團隊開始萌發了使用3D複製技術的想法,「雲岡石窟研究院開始鼓勵我們做攻關實驗,我們也認為這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於是開始了該項目的實驗。」刁常宇說道。  探索  經過兩年反覆實驗 才確定採用3D列印技術  從想法到實踐並非易事,雲岡石窟項目有著更高的難度。
  • 2019年中考化學實驗之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19年中考化學實驗之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   1、用於加熱的儀器:試管、燒杯、燒瓶、蒸發皿、錐形瓶   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皿、燃燒匙   只能間接加熱的儀器是:燒杯、燒瓶、錐形瓶(墊石棉網—受熱均勻)   可用於固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皿   可用於液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燒杯、蒸發皿、燒瓶
  • 在村小教科學不容易,實驗器材沒有要自己開發,教你幾招非常管用
    農村小學,尤其是在邊遠山區的小學,條件都很落後,《科學》教學常常缺乏必要的器材,許多科學課都上成了語文課:教材讀一讀,實驗說一說,習題填一填。如此教學,其效果可想而知。其實,如果老師有心,有許多實驗器材是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進行開發自製的。下面介紹幾種教學用具的自我開發,以供借鑑。
  • 店子鎮中心小學以科學實驗抽測促科學素養提升
    活動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淋凡 高夢君 通訊員 韓繼成 濱州報導  為了加強科學學科對實驗教學的研究力度,促進教師實驗教學水平的提高,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操作習慣,12月23日,店子鎮中心小學參與了縣教育和體育局組織的科學實驗操作抽測活動。
  • 物理實驗中蘊藏的方法
    結合初高中物理教材,在中學物理實驗蘊藏的中有存在的實驗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比較方法比較(包括對比、對照、替代)的方法,是物理實驗中最普通、最基本的實驗方法。就物理量的測量而言,比較法可分為直接比較和間接比較兩類。直接比較是將被測量與同類物理量具直接進行比較。
  • 物理實驗方法基本介紹篇
    時間簡史中提到,很多的科學理論是沒法直接證明的,只能通過實驗來支撐觀點,理論符合實驗結果即證明其正確性。基礎物理理論在不斷的發展中,已經通過設計各種實驗證明了其真實性,那我們如何設計實驗的呢,又用何種實驗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