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最有名的三大神童,全是數學天才,每一位都讓人仰望

2020-12-12 你好大學生

北京大學是我國最有名的兩所大學之一,也是中國學生都十分嚮往的大學。能夠進入北大讀書的學生,在高中時期基本都是學校的頂尖學霸,都是萬裡挑一的人才。這群來自全國各地的頂尖學霸,匯聚在北大,還需要進行學霸之間的競爭。

在很多人看來,能夠考上北大,就已經是天之驕子,讓人仰望。但是,在北大的學生看來,數學院的那群天才學生,才是真的讓人仰望。在北大所有的學院中,數學學院無疑是最厲害的一個學院。這裡匯聚有全國各地的數學保送生,他們都是偏才、怪才,智商已經超越99%的人,甚至連北大的普通學生都得仰望。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北大歷史上最有名的三位神童,讓大家都來仰望一下。

第一位,韋東奕

韋東奕從小就非常的聰明,在上一年級的時候,就已經看懂《華羅庚數學學校》,也由此他喜歡上數學。在第49屆、第5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他都獲得滿分,金牌數量第一。這是我國第一位在中學階段就有突出成績的選手。然後,他順利被保送到北大的數學學院,來到這個天才聚集的地方。

在本科畢業後,他並沒有選擇出國,而是繼續留在北大讀完碩士和博士。在攻讀博士期間,他的論文已經發表在國際頂尖數學期刊上,並且獲得國家獎學金,相信他的未來會更加輝煌。

第二位,惲之瑋

惲之瑋從小學開始,數學就一直「開掛」,參加各種市級、省級和國家級的數學競賽,都獲得一等獎。在41界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當中,他也以滿分的成績獲得金牌,並且成功保送北大數學院。在北大宿學院期間,他的成績也是排名年級第一。本科畢業後,他前往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繼續深造。在博士畢業以後,他先到史丹福大學做副教授,然後到耶魯大學做教授,現在又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

三、柳智宇

這是我國非常有名的天才,在讀高中期間,他就寫過《冪數列求和縱橫引論》的論文,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他還曾獲得過兩次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滿分金牌。他的事跡被媒體廣泛報導,柳智宇也順利被保送到北大。按道理來說,這是一位頗有數學研究天賦的學生,將來應該會在數學領域有所成就才對,沒有想到他在大學期間,選擇出家,讓人感到遺憾。

這三位都是北大數學院非常有名的天才,看完三位天才的成長經歷,不得不感慨,人的智商就是天天生的。有些人,從出生那一刻,智商就已經超越99.9%的人。

相關焦點

  • 北大校史上的三大神童,個個都是鎮校之寶,他們是怪才天才結合體
    在中國學子們心中,北大無疑是一座學術聖地。這所中國頂尖名校,曾走出過無數優秀的人才,如鄧稼先、錢三強、楊振寧、屠呦呦等都是北大畢業。而北大的數學科學學院,又被譽為中國「第一學府第一系」。我們都知道北大學校代碼為「10001」,全國高校中排第一,而北大所有院系中,數學系的編號為「01」,這就是所謂的第一學府第一系。北大數院一直是個神奇的存在,傳說這個學院裡大神如雲,事實也相差無幾,北大數院就是天才、怪才匯集的地方,而今天我們就要盤點一下,北大數院歷史上最有名的三大神童,個個都可以當作鎮校之寶。
  • 她是北大史上最傳奇女神童,數學考零分仍被破格錄取,活了102歲
    在北大歷史上,有很多怪才、天才,他們的傳奇一生為北大的輝煌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我們就要介紹一位這樣的人,她是女神童,數學卻考零分,分數不夠還被北大破格錄取,畢業赴美開啟另一段傳奇,她就是被譽為民國閨秀、「最後的才女」——張充和。總結來說張充和的家庭背景,八個字足以概括:大家閨秀,名門之後。
  • 北大最有名的3位數學天才,都紛紛出走美國,這是為什麼?
    毫無疑問,中國每個有數學天賦的學生,都會在北大的數學系有過一段求學的時光。從恢復高考開始,北大的數學系就一直致力於培養數學天才,並且打造成為北大的一張王牌,在世界的數學舞臺上都享有聲譽。北大的數學系培養出來的人才,非常的多。但是,筆者查看相關的資料後發現,北大的數學天才,在完成學業以後,都會到國外留學,最終成為國外名校的教授,卻不回到中國服務。
  • 40年前,中國家喻戶曉的三大「天才神童」,一個出家,一個精神失常
    這些人都是全國各地最聰明的孩子,其中最大的16歲,最小的只有11歲。他們被送到安徽中科大進行學習,其中三人進入學校不久就已經成了家喻戶曉的神童。40年過去了,這三個神童現在都怎麼樣了呢?
  • 北大培養出來的四位數學天才,如今全在美國搞科研,實在讓人心酸
    北大培養的四位數學天才,如今全在美國搞科研,實在讓人心酸。 清華大學一直都是我國眾多的高三學子想要考取的夢想大學,清華北大也是我國最頂尖的高等學府之一,每年清華北大都為這個社會貢獻眾多的人才,但是根據有關部門統計,清華北大每年都會有眾多的人才前往國外深造留學,不過許多在國外留學深造的留學生卻不再回到國內為國內貢獻自己的力量。
  • 天才神童,12歲上高中,13歲被北大清華爭搶,他有何特殊之處?
    電視劇《歡樂頌》中劉濤飾演的安迪從小就表現出對數字特殊的敏感性,在數學方面就有著獨特的領悟力,從而進入一所非常優秀的大學深造。這仿佛是在電視劇裡才會出現的橋段,然而卻真真切切的發生在了現實生活中。天才神童,12歲上高中,13歲被北大清華爭搶,他有何特殊之處?
  • 42年前,中國家喻戶曉的3大「天才神童」如今都怎麼樣了?
    這21位被選中的少年中,最大的16歲,最小的只有11歲,他們被稱作新中國歷史上,「知識荒原上的少年突擊隊」。在這些孩子裡,有三人進入學校不久,已然成為家喻戶曉的三大「天才神童」,他們分別是寧鉑、謝彥波和幹政。然而,被裹挾在時代洪流中的個體,在群體的聲浪前,毫無招架之力。
  • 80年代,中國人盡皆知的三大「神童」,如今都怎麼樣了?
    儘管我們覺得不公平,但是卻又不得不承認,有一些人他們一生下來就比普通人要聰明得多,這些人往往就被我們稱之為「天才」,如方仲永就是一個天才,他五歲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會寫頗具文採的詩篇了。但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則是在80年代中國家喻戶曉的三大天才神童,他們輝煌了一時,可現狀卻一個比一個慘澹。
  • 我國最可惜的高考神童,16歲考進北大,自己卻讓國家損失數千億
    說到神童是一個讓人十分羨慕卻有很難以達到的群體,從古至今都不乏有神童和天才的出現,而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後,在高考中神童更是屢見不鮮的一直都有出現。這些神童全部都自帶光環,而且有著一般人所沒有的天賦天資,但是從42年高考歷史可以看出,並非所有的神童最終都成為了科學家和預期目標的人才,反而有些人不僅沒有走正道,甚至還做出了對國家有危害的事情,比如下面要講到的這位60後天才神童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
  • 神童難以成材?看看華裔神童陶哲軒是如何被父母養成數學天才?
    長大後的仲永便由神童變成為了一名普通人。又如,數學天才柳智宇,在2006年不僅以滿分摘得國際數學奧賽金牌,還被保送至北京大學;並在畢業前夕獲得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然而,由於他在年幼時沒有得到父母正確的引導教育,他時常感覺到人生孤獨、沒有意義,最後竟然放棄大好前程,選擇出家當和尚了,讓人唏噓不已。
  • 40年前,中國家喻戶曉的3大"天才神童"如今都怎麼樣了?
    這21位被選中的少年中,最大的16歲,最小的只有11歲,他們被稱作新中國歷史上,「知識荒原上的少年突擊隊」。在這些孩子裡,有三人進入學校不久,已然成為家喻戶曉的三大「天才神童」。他們分別是寧鉑、謝彥波和幹政。
  • 「數學神童」柳智宇保送北大後「遁入空門」,為何8年後決定還俗
    今天要說的就是從小被叫做「數學神童」的柳智宇。瘦弱的柳智宇從小就是一個非常內斂的人,不太願意與同齡人交流的柳智宇經常把自己悶在房門中。經常自己一個人獨處的小柳智宇發現了房間裡爸爸原來的數學書,翻閱了幾頁發現很有趣,於是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把整本書都看完了,從此,柳智宇便對這個神奇的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北大的恥辱,物理神童哈佛畢業後,為何選擇留在美國
    「有一年我去北大講演,一個學生很驕傲的告訴我說:老師,您知道我們北大在美國留學生數量佔比多少嗎?佔比十分之一。藐了我一下:老師,你們南開大學有多少?」「我們南開當然不如你們北大多了,緊接著我話鋒一轉,請問,你們回來的有多少?他傻了,說不好意思回來不多。」「那就是你們北大的恥辱!」
  • 保送北大選擇出家的數學天才柳智宇,假如當初清華錄取,會怎樣?
    比如,去年的清華大學新生中,楊晨煜的一位同班同學、連高三都還沒上就因為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個人獲得了滿分因此獲得金牌、並且幫助中國隊獲得團隊金牌的袁祉幀;當然,另外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便是與楊晨煜、袁祉幀同年入學的圍棋七冠王柯潔了。
  • 首屆少年班中的三大「神童」:從輝煌到落幕,「神童教育」錯了嗎
    文|立言教語天才、神童、天賦異稟,這些字眼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都格外引人注目。相比較絕大多數的普通人,天才少年、神童往往代表的是超脫平凡人的智慧,比普通人更高的智商,也就意味著要受到更高的期望。在著名的漫威電影《蜘蛛俠》中有一句話,讓無數人都印象深刻。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 數學天才、神童。無一不是熱愛學習、獨立思考、勤奮努力的。
    數學王子高斯橫跨18、19世紀,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有關數學的傳奇,一部關於科學的傳奇,但凡對數學有一點認知的人都不得不對之神一般的敬仰,他的事跡也鞭笞著一代又一代青年,他的一生,永垂不朽。從這一角度講,19、20世紀的軍事之爭就是科技之爭,而數學之爭也成了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亮點。法國天降笛卡爾、柯西,英國收穫牛頓,俄國將瑞士天才歐拉收入囊中,而這四個國家無一例外都是那個時代最牛逼的產物,無一例外都是戰爭的主導者,都是一戰、二戰的核心霸權者。
  • 當年拒絕上麻省理工,寧可出家當和尚的北大數學天才,現狀如何?
    要說天才,相信很多人都不感到陌生。在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下,從來都不缺乏天才。往小了說,每年的高考狀元都可以被稱為"天才";往大了說,各個領域的領軍人物也能被稱為天才, 無論是商業領域、科研領域、房地產領域等等。
  • 國際奧賽中,中國神童戰勝德國天才,如今一個出家、一個成數學家
    我們的國家,作為正在高速發展的國家,加上人傑地靈的環境,從來都不缺乏培養天才的條件。我們也經常看到這樣的社會新聞,出現了很多幼年成名和少年成名的人才,他們在極小的年齡就爆發出過人的天賦,是父母和國家的驕傲。我們在關注他們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他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的精神需求和想法。天才也只是在某些方面有異於常人的天賦的普通人,也有著普通人的需求和想法。
  • 數學神童陶哲軒成長史:讓天賦更自由
    他叫陶哲軒,華裔數學教授,1975年生於澳大利亞阿得雷德,父母是香港移民,妻子是一位韓裔工程師。陶哲軒的父親陶象國生於上海,後來成為一名兒科醫生,母親梁蕙蘭是物理和數學專業的高材生,曾做過中學數學老師。父母都畢業於香港大學,於1972年移民到澳大利亞。對於陶哲軒的華裔身份,對於他的神童道路,對於他拿過的眾多獎項以及他寬廣的研究領域來說,談論陶哲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馮奚喬:北大校史上最有名的天才,34歲在巴黎跳樓身亡,令人惋惜
    電影《南海十三郎》中有這樣一段話,「千萬別以為自己是天才,因為真正的天才只有兩個結局,一種是早死;一種是瘋了。最終都是悲劇收場,因為天才是永遠不會跟世俗妥協的。」雖然這句臺詞是為了劇情需要,拎出來有些太過絕對,但在當時確實給許多年少的人心裡留下滿滿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