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萊家紡走出臥室,要做中國的無印良品?

2020-12-19 聯商網linkshop

  

  精彩摘要:

  家紡市場飽和,羅萊以過去的品牌與市場網絡做基礎,布局高端家居。

  家居品採買手制,全球挑選精品,配以代理、合資或併購手段,獲得國外品牌。

  實體店面承載體驗功能,仿照宜家裝修,平時向會員開展花藝課、茶道課,還提供免費軟裝設計、免費送貨上門服務。

  每一門店都有微信服務號,進行在線導購、內容推送,粉絲可隨時瀏覽商品、秒殺、諮詢。門店缺貨時,導購立刻從其他門店調貨,安排上門安裝。

  在杭州高檔購物中心萬象城五樓,小到一支原子筆、一條毛巾,大到一張床、一個沙發,都擺在一家店裡銷售。這家店卻不是無印良品,而是羅萊集團旗下的廊灣(LAVIE HOME)家居體驗店,主營高端進口家居商品。

  這家店的面積有600多平米,而傳統的羅萊家紡門店只有50—100平米,床品在這家體驗店只是一部分,餐具、燈具、家具、裝飾品、文具等一應俱全。

  走進廊灣家居店,擺在入口位置的是色彩繽紛的香氛,接著是家紡用品,店內按照家居生活做了分區,客廳、臥室、兒童房等,琳琅滿目的裝飾品比家具更為顯眼。商品的價格並不親民,一瓶車載香氛要幾百元,四件套的售價高達六七千元。一名女士結完帳後,店長邀請她打開手機掃碼關注廊灣家居的微信服務號,送了一支筆作為小禮品。

  走出臥室:從家紡到整體家居

  

  廊灣網站上銷售的沙發

  作為一家成立於1995年的傳統家紡企業,羅萊緊跟商業趨勢,較早開闢了電商戰場,其電商品牌LOVO連續四年拿下雙11天貓家紡類目銷售冠軍。

  根據羅萊公布的2015年財報,2015年公司全年營收29.16億元,同比增長5.59%。在業績穩定的情況下,公司加快了從家紡向家居轉型的步伐。年報透露,目前公司研發的家居品類包括臥室用品、衛浴、餐廚、客廳、生活家居、軟裝家居等六大類,同時家紡專賣店開始向家居店轉型。

  去年底,「羅萊家紡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羅萊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明了羅萊正在積極朝「家居生活一站式」服務商的身份轉變。羅萊集團副總裁冷志敏認為,2003年到2013年是中國家紡的黃金十年,經歷了一個快速增長期,隨著消費升級和新中產階級的形成,未來十年家居行業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買手制:全球精選

  羅萊從2004年就開始代理海外品牌,經歷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後速度有所放緩。從2012年到2014年,集團三年營收分別在27、25、27億元之譜;不過去年在大環境景氣趨緩之際,又逆勢出現成長,廊灣進口家居業務是集團轉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冷志敏告訴天下網商記者,廊灣的定位是「全球精選,整體軟裝」,出動專業買手,去歐美、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尋覓高端家居產品,通過代理、合資或併購等形式與海外品牌商達成合作,從而將其產品引入國內。去年8月,羅萊就以集團控股、廊灣參股的形式與日本知名衛浴品牌內野的中國公司達成戰略合作。

  選品標準是嚴格的。據冷志敏介紹,被選中的品牌要在該類別中排名全球前三,要有獨特的研發能力,還要有深厚的品牌積澱。

  作為一個家庭軟裝平臺,廊灣被定下了打造成一個進口家居生態的目標。目前廊灣家居的進口品牌總共有40個,今年計劃拓展至500個品牌,形成規模,甚至成為國外家居品牌進入中國的一個入口。

  體驗店:場景化營銷+服務升級

  

  杭州萬象城廊灣體驗店一角

  廊灣偏高端的定位決定了客群以高收入者為主。杭州萬象城門店開業還不到一年,客單價高的達到了40多萬元,日常客單價普遍在1000元以上。冷志敏認為,這樣的用戶對產品有更高的要求,更注重體驗,他們是需要坐在沙發上被服務的用戶,只是動動滑鼠顯然不行。

  要在客戶體驗上下功夫,門店升級成為重中之重。面積在原來門店的基礎上擴大十倍,同時不再是單一商品的展示,而是營造一個家的情境,讓消費者在現場就有非常好的代入感。這樣的體驗店現在已經開了21家,均分布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

  體驗店開在哪裡也是一門學問。廊灣零售研究小組經理陳浩管理了六家門店,這些店開在不同場所,有綜合性購物中心、高檔百貨、高檔小區等,經營方向也有所區分,它們代表了六個範本,後續開的店都會依此而行。比如奧特萊斯的門店以折扣品為主,開在上海久光百貨的是純百貨店,面積也相應小一些。正在籌建中的上海萬科中心門店面積會在1200平米以上,完全根據家庭場景布局,打造一個高端版宜家。

  冷志敏介紹,體驗店承載著服務升級的功能,平時面向會員開展花藝課、茶道課等社群活動,還會提供免費軟裝設計、免費送貨上門等服務。門店還會是一個生活方案解決中心,用戶購買的家紡品可以免費除蟎,甚至可以拿回來免費乾洗。

  在門店管理上,目前直營和加盟各佔一半。冷志敏說,這兩類模式各有優勢,直營在貨品、資金等的投入上更快一些,可以確保速度,就店鋪經營水平而言,往往是加盟商更高,因為他自己投了錢,也更了解當地消費者,因此今後加盟的佔比可能會更高。

  「微門店」:全管道觸達用戶的起點

  

  微門店服務頁面

  「對我們傳統企業來說,全管道是新思維,從公司到線下門店,都要花時間來接受這種新思維,同時企業的技術和系統也要用這種思路去改造,才能比較好地去推動。」冷志敏向天下網商表示。在他看來,全管道必須圍繞消費者去做。

  光靠門店無法觸達所有消費者。廊灣互聯事業部總經理費小剛表示,其實經銷商不重要,重要的是流量來源,天貓、微門店、微官網,包括一些優秀自媒體都是入口,所以要把這些入口牢牢把握。

  今年1月,廊灣架構了微門店,每一家門店都有一個服務號,功能包括在線導購、內容推送等。粉絲關注後成為會員,可以隨時隨地瀏覽商品,參與秒殺,諮詢問題,在線導購就由線下門店導購擔任。比如某家門店的用戶想購買的一件商品缺貨,導購可以立馬從其他門店調貨,然後與顧客溝通好送貨時間並安排上門安裝。費小剛表示,從後臺看,用戶很接受這種碎片化的溝通方式,售前售中服務都可以靠實時通訊工具完成。

  通過微門店等工具,顧客的購物習慣等信息被記錄下來,給導購員下次服務提供了依據。比如他們發現,喜歡香氛的女性用戶很多都有過留洋的經歷,因為國外對香氛的認知比國內高很多。導購員了解這一情況並為使用者打標後,就會在她下次來店時推送相應的產品。「我們希望利用網際網路的工作沉澱出一批用戶數據來,依照這些數據來採買商品。」費小剛說。

  廊灣正在著手成立了新媒體部門,希望通過聚焦產品本身產出好的故事吸引消費者。高端品牌背後都有不少故事可挖,如一把匈牙利椅子的故事,又或某餐具品牌是五星級酒店必備的……這些內容使用者未必知道,需要通過微信、微淘等媒介傳播出去,提升品牌認知度。

  零售實驗:開店是一門深刻的學問

  陳浩告訴天下網商,家紡行業內不止羅萊一家有做大家居的企圖心,因為單品類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小,除非在單一品類上做得極度專業,但那也需要花很大的成本。

  區別於傳統門店的廊灣新模式或許可以算是羅萊的一個零售實驗,它包括了服務、品牌和終端三個方面的升級。費小剛坦言,廊灣的商業模式建立在兩個入口上,一個是品牌的入口,即廊灣成為海外家居商品進入中國的通道;另一個是流量的入口,通過全管道抓住消費者。

  目前來看,高端家居商品的用戶主要還是在線下。費小剛透露,廊灣在天貓運營半年下來沒有產出太多高客單價的訂單,大部分用戶還是在線下。因此,以終端門店為圓心,玩轉全管道就變得很重要了。畢竟,體驗店是一筆很大的投入,進口商品選得對不對路也會直接影響庫存,需要做很多嘗試去帶動銷售。

  4月的一個周末,陳浩專門從上海趕到杭州萬象城店了解情況。這家店雖然也有家具,但銷售主力還是傳統優勢品類家紡產品,筆、車載香氛這些低客單價的商品起到了吸引客流的作用。他計劃在體驗店增加裝飾品的比重,相比大件商品,裝飾品的隨機消費更多,購買頻次更高。

  陳浩說,體驗店裡的必需品很少,甚至是可有可無的,但是它們能夠改善家居氛圍,提升生活質量,這就決定了顧客必須在收入和品位上都達到一定層級,懂得欣賞才會成為廊灣的粉絲。除了在合適的場所開店,也需要做很多銷售以外的事情。面對這樣「一群非常挑剔的顧客」,廊灣也嘗試過做一些社群活動,但要真正契和顧客的興趣還是很不容易。

  陳浩表示,杭州萬象城店的月零售目標是100萬元,但目前離這個數字還有一定差距。

  「現在還不是最終狀態。」陳浩說,他希望門店與客戶的溝通更緊密,無論是在線還是線下,另外個性化定製也會變成店裡比較重要的部分。廊灣與國外品牌商接觸下來,發現有很多定製的可能性,也不排除做自有品牌。

  廊灣的想像空間很大,也會做很多事情,比如本月上海久光百貨店會舉辦與三宅一生等大牌合作的跨界展覽。

  廊灣也計劃在一些門店開闢跨境體驗區,用戶體驗產品後若想購買,就通過手機App掃碼購買。「對我們來說,跨境是一個數據信道,可以清楚看到哪些品牌在國內更受歡迎,做得好的可以轉成代理模式大批量銷售。」費小剛說。
  (文/天下網商記者 俞曉燕)

相關焦點

  • 家紡品牌大樸:能否成為中國式無印良品?
    家紡品牌大樸:能否成為中國式無印良品? 2013-11-03 09:51:35 來源:中國家紡網 作者:dongjunya家紡         近日,一篇關於凡客誠品與無印良品理念對比的文章在網上熱傳,其中提到了「中國式無印良品
  • 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發布:水星家紡、無印良品等上榜
    > 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發布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   「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日前,法院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然而,無印良品卻在布局中國市場多年後,同北京一家同樣以「無印良品」為品牌的家紡店不期而遇,並由此上演了一場商標大戰。一年前,一件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註冊在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等商品類別上的「無印良品」商標,曾讓「日本『無印良品』敗訴中國『無印良品』」的輿論甚囂塵上。
  • 中日「無印良品」之爭,是「山寨」贏了「正品」嗎
    中日「無印良品」之爭落下帷幕,國產無印良品最終贏下了官司。提到「無印良品」,很多人馬上會想到那個文青範滿滿的「日本雜貨鋪」,也許很少有人知道,北京也有一個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正是這個有些「默默無聞」的國產無印良品,以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為由,把日本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此前,一審法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判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賠償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合理支出,共計40萬餘元。提起無印良品,除了人們熟知的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的日本品牌,也許少有人知道,國內也有一家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
  • Life Style Store的鼻祖,無印良品代工廠合集
    文 / 特要挑Life Style Store,很多人管它叫生活方式集合店,又叫生活形態提案店。用人話說就是雜貨店,只不過無印良品把它發揚光大了,店鋪逼格簡直爆棚。既然是販賣生活方式的,小到吃穿用度,大到家具家電甚至連書店、酒店它都有。
  • 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網友熱議:無印良品越來越惡臭(個人感覺
    虎撲8月30日訊 8月29日,2020第四屆中國家居品牌大會發布「2019-2020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無印良品、水星家紡等上榜。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發布,無印良品、水星家紡等上榜】#無印良品6款產品不合格#8月29日,2020第四屆中國家居品牌大會發布「2019-2020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聯邦家私、無印良品、水星家紡、小米衛浴等上黑榜。其中,#水星家紡連續9年產品不合格#;聯邦家私一款雙層床抽檢10項指標不合格。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你買的東西是「山寨」嗎?
    河南商報記者 張晶晶 首席記者 孫科提到「無印良品」,你最先想到什麼——是琳琅滿目充滿文藝範的「日本雜貨鋪」?還是「默默無聞」,銷售家紡用品的國產店鋪?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的案件判決書顯示,法院判決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表為期三十天的聲明,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等共計40多萬元。目前,日本無印良品已經開始履行判決,發布了聲明。
  •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
    ,除了人們熟知的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的日本品牌,也許少有人知道,國內也有一家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在中國地區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成立於2005年5月,日本企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為其唯一股東。近年來遍布商場的「無印良品」專賣店即是由該公司投資經營。
  • 無印良品的中國實驗
    「中國對無印良品來說,是最重要的市場。」無印良品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山本直幸對鈦媒體說到。在山本直幸的直接領導下,從他任職的2011年開始,無印良品在中國開啟了高速擴張的模式。業績上的貢獻讓無印良品更加重視中國市場,而對於它不熟悉的酒店業務,無印良品自然不會輕舉妄動。松崎曉就曾表示,MUJI HOTEL 的構想在十年前就已經提出,可挑戰在於,無印良品如何降低發展新業務的試錯成本。
  • 無印良品在中國賣不動了,日本成功無印良品在中國做錯了什麼?
    秋天可以說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的,但是就是在這個金秋時節,著名國際零售企業無印良品卻挺鬧心的,10月10日,印良品最新發布的二季度業績顯示,其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可比銷售首次下滑。也許現在最鬱悶的估計就是無印良品了,其實縱觀無印良品進入中國這麼長時間以來,無印良品降價多次,但是為什麼中國人就不買帳呢?
  • 日本「MUJI無印良品」對上中國「無印良品」,事件落幕,誰是贏家?
    無印良品誕生自1980年12月以來,無印良品贏得了全世界消費者的認可。然而最近,無印良品卻同北京一家同樣以"無印良品"為品牌的家紡店不期而遇,並圍繞"無印良品"這一品牌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商標糾紛。溯源早在1980年,"無印良品"品牌由設計師田中一光創作完成,以"無印"著稱的無印良品為了保護商標不被冒用,才首先在日本申請註冊了商標。從1999年開始,良品計畫先後向中國的商標局申請註冊了多類商品和服務的"無印良品"商標,均被核准註冊。
  • 無印良品賣菜了?如何拯救無印良品現況
    據多家媒體報導,在近日的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的招商發布會上,無印良品方宣布將在中國開設生鮮市場,首家店鋪將入駐該購物中心。項目名為「MUJI meal solution」,supermarket為無印良品最新業態之一,又名MUJI菜市場生鮮計劃。
  • 無印良品Natural Mill2019將發布哪些黑科技?
    在國內的購物中心,隨處可見無印良品的門店,品牌返璞歸真的陳列風格與其他品牌形成鮮明對比。     不可否認的是,無印良品已然是新中產心中最受歡迎的生活家居品牌之一。作為家居品牌中的佼佼者,2019年,無印良品Natural Mill將進行怎樣的產品創新?帶來哪些驚喜?
  • 新百倫劇情重現:MUJI無印良品敗給了「無印良品」
    前不久,又一著名品牌陷入了類似的紛爭,日本快時尚品牌MUJI(無印良品)在與棉田公司以及其旗下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的官司中敗下陣來,MUJI多款產品將只能使用英文名,無法再使用「無印良品」四個中文字。近日,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MUJI)及其中國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以及其旗下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並須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相關侵權影響,並賠償棉田公司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無印良品訴無印良品!日方被判商標侵權!(附判決書全文)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等與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標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全文,判決結果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南華公司的提花無捻割絨毛浴巾系列獲2000年中國國際紡織品博覽會巾帕類金獎。棉田公司曾獲2011-2012年度中國家紡最具時尚創意獎、全國質量誠信承諾優秀企業、2012-2013年度中國家紡最具科技創新獎、全國質量誠信倡議先進企業等榮譽。
  • 直播秒殺價買到「無印良品」,女子收貨後懵了…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